1

《紅樓夢》里的元春身為貴妃,富貴已極,實現(xiàn)了所有女人的夢寐以求的理想。天下之大,女人之多,能成為娘娘的女人屈指可數(shù)。在眾多娘娘里,能脫穎而出成為貴妃,這是鳳毛麟角。

元春如果像老太妃一樣壽終正寢,還有眾多王公大臣,王妃命婦前去送靈。這樣的人生是輝煌的。

元春沒有老太妃的福氣,元春的結局很慘。從元春的判詞和紅樓夢曲來看,她被皇帝賜死。

那么元春為什么而被賜死呢?她犯了什么忌諱呢?

凡成大事者,必是那種喜怒不行于色,“好惡不言于表,悲歡不溢于面,生死不從于天”之人。劉備雖然出身高貴,但是父親早亡,家庭貧困,以織席販履為生。然而劉備與眾多小販不同的是“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好惡不言于表,悲歡不溢于面,生死不從于天!闭怯捎趧溆羞@樣的心胸,才百折不撓,終于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第一忌,元春喜怒形于色,皇帝忌憚賈府貪污受賄。

元春居于貴妃的位置,她已經(jīng)不是小女兒了,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地位,那么她就應該“喜怒不形于色,好惡不言于表,悲歡不溢于面”。高興或者憤怒,都不表現(xiàn)在臉上;喜歡的和討厭,都不說出來;悲傷或者歡樂都不會表現(xiàn)出來。

可是元春不是這樣的人,元春的性格與賈寶玉、林黛玉有相似之處,總是直抒胸臆,宣泄自己的情緒。

元春省親時,見到大觀園的富麗奢華,雖然默默嘆息太過奢華,但是她還是很喜歡的。對于能回家省親非常高興,還把省親的盛況稟報給皇上;噬献詈ε碌氖峭馄輨萘Υ螅绊懟始业慕y(tǒng)治。

賈府其實是打腫臉充胖子,可是皇上和其他大臣不知道。他們認為賈府有這么雄厚的資金,修建大觀園,其資金來歷成謎,很有可能是貪污、受賄而來;实蹠蓱勝Z府依仗元春的為非作歹。

第二忌,元春好惡言于表。

元春既然身為貴妃,就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是元春對自己的言行,不注意。

省親時,元春對賈母和王夫人等人說:“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說到這句,不禁又哽咽起來。

元春的話里透露了自己不愿去深宮的心思,把皇宮當成不得見人的去處,這話如果傳到皇帝的耳朵里,皇帝還能寵她嗎?皇帝最忌諱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皇帝會想:我如此圣寵你,你不感恩,反而將我這里當成了龍?zhí)痘⒀!元春你既然不愛在皇宮生活,我要你何用!

元春還和賈政說,自己不喜歡宮廷生活,羨慕田園生活。

元春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皇宮是許多人向往的地方,元春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向往窮苦人的生活,竟然覺得皇宮令你們骨肉分離了;实勐牭皆旱脑捄螅泻蜗敕?

天子會想:我給你金尊玉貴的生活,貴妃的榮耀,你竟然如此不知感恩,我為何要寵你?省親時,有那么多的宮女太監(jiān),你元春如此說話,背地里是否會怨恨我令你們骨肉分離了?元春犯了好惡言于表的大忌。

第三忌,元春悲歡溢于面

元春省親到賈母正室,元春滿眼垂淚,她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個人嗚咽對泣。邢夫人、李紈、王熙鳳等女眷都圍繞在旁邊默默垂淚。元春歸座后,與大家一一見面,又哭泣一番。當她臨走的時候,再次哭泣。

元春的表現(xiàn),是她真情實感的表現(xiàn)。元春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她不羨慕皇宮生活,只希望父母姊妹們在一起,哪怕窮點也沒有關系。然而生活將她拋到皇宮里,讓她遠離親人、朋友。元春的悲傷令讀者悲從中來,同時也理解了為什么元春封妃,寶玉不高興。他們姐弟倆是一樣的人。

元春悲歡溢于面,犯了皇家大忌。皇帝的女人是幸福的,怎么會有悲傷呢?如果在皇帝身邊沒有感到幸福,你會愛皇帝嗎?皇帝會信任你嗎?

第四忌,元春丁是丁卯是卯,不通人情世故。

正月十五猜謎語時,元春出了一條謎語讓大家猜,然后又讓每個人都寫一條謎語送進宮,她來猜。一會兒,太監(jiān)來了,元春將答案一一寫出,有的猜對了,有的猜錯了。大家都胡亂說猜對了!

元春的表現(xiàn)令人大跌眼鏡。猜對的人,每人一個宮制詩筒,一柄茶筅。獨迎春賈環(huán)二人未得。他們兩個人沒猜中答案,不得獎品,也罷了。元春又開始打臉賈環(huán)。


太監(jiān)說:“三爺說的這個不通,娘娘也沒猜,叫我?guī)Щ貑柸隣斒莻什么。”

元春不給迎春和賈環(huán)賞賜,說明元春言出必行,做事丁是丁卯是卯,不知變通。過節(jié)了,大家圖個樂呵,沒猜中你的謎語可以不給他們獎品,但是可以給一個鼓勵的小禮品讓迎春和賈環(huán)也高興一下。人不患寡患不均,大節(jié)下的,姐妹們都有賞賜,唯獨迎春和賈環(huán)沒有,他們心里會不痛快的。

以小見大,元春在皇宮里與其他妃子交往,也應該這樣不知變通,惹人家不高興,久而久之,元春在宮廷里的人緣就會下降,就會為自己樹敵。

元春沒猜中弟弟妹妹們的謎語,弟弟妹妹也沒有戳穿,弟弟妹妹沒猜中你的謎語,元春也不必這么較真,哈哈一笑,過去得了,不過是玩嘛,一人一份禮物,大家都高興,多好!

元春猜不到賈環(huán)的謎語,便說賈環(huán)的謎語不通!這沒道理。你元春沒猜到人家的謎語也不能說人家的謎語不通。應該給人家一個小禮物,樂呵一下嘛。

總結:

元春既然已經(jīng)是貴妃,就應該拋棄普通人的悲歡,要保持貴妃的端莊,恪守“喜怒形于色,好惡不言于表,悲歡不溢于面”的守則。自己的喜怒哀樂都不能表現(xiàn)出來,不能有感情,只能有理智,不能犯了皇家禁忌。

再者,身為貴妃,應該精通人情世故,不涉及原則問題,不要太較真。元春在宮里,敗就敗在太較真上了。

我是潤楊,歡迎關注@潤楊的紅樓筆記!

最佳貢獻者
2

我認可學者劉心武的分析,皇帝認為賈府的人參與了謀反活動,便株連到賈元春身上。

賈元春的命運請看《劉心武續(xù)紅樓夢》第96回。

3

年紀大了,又沒子嗣,寶釵沒頂上去,元春在宮中勢單力孤,穩(wěn)不住貴妃的位子,被人干掉了。

4

導語:我們都知道,在紅樓夢中,賈元春是賈府,乃至四大家族最大的倚仗和靠山,但是關于她出場的文字,曹先生在紅樓夢中所寫并不算多,這也引起了許多讀者對賈元春各種謎題的猜測,其中談論最多的,莫過于賈元春的真正死因。由于曹先生并沒有在前八十回里明確指出賈元春的死亡時間,就更談不上死因了,或許在八十回后中會有介紹。而目前,我們只能從前八十回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的線索了。

賈元春

賈元春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嫡長女,賈珠的親妹妹,賈寶玉的親姐姐,賈家四姐妹之首。賈元春比賈珠小一兩歲,比寶玉大十一二歲,賈府通稱娘娘。

賈元春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元春十幾歲時便已入宮做女史,23-24歲時加封賢德妃。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元春24-25歲回娘家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xiàn)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元春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秦可卿之死標志著賈府末世來臨,元春晉封貴妃則令賈府重現(xiàn)生機,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高鶚續(xù)書的后四十回她與王子騰先后暴卒,賈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獲罪抄家。(根據(jù)第五回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還有脂硯齋在元春點的一出《乞巧》中批:'《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可以判斷,賈元春應該是懷孕后犧牲于政治斗爭。注:《長生殿》中楊玉環(huán)與唐玄宗,楊玉環(huán)死于太子政變。)

賈元春何以會被賜死?

72回鳳姐夢見被奪一百匹錦,83回元春染恙,86回托夢給賈母,暗寫元春在宮中處境十分兇險。95回元春之死,時辰十分明細,"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歲",寅年屬虎,卯年屬兔。86回"只怕遇著寅年卯月,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107回"東省的地畝早已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兒了",證虎兔相逢隱意青黃不接。

元春正傳以時辰為線,如83回省宮闈,出現(xiàn)了辰巳、申酉、黎明、卯初、酉初五個時辰標記。18回元春省親,于時辰也極講究,出現(xiàn)了上元、正月初八、十四日、十五日、五鼓、未初、未正、酉初、戌初、丑正三刻等密集的時辰標記,證后四十回的時辰描寫符合18回的路數(shù),虎兔相逢確指卯年寅月。

聯(lián)系王子騰之死,"誤用了藥,一劑就死了",上距元春之死僅二十余日,死因十分可疑。更巧在95回派人來賈府傳報王子騰升內(nèi)閣大學士喜訊的正是后來陷害賈府的賈雨村,證后四十回寫元春和王子騰之死大有隱情。

但也存在問題,如86回寫她生于甲申年,至甲寅年薨逝時應為三十一歲,95回卻寫她存年四十三歲,病因叫做"圣眷隆重,身體發(fā)福,未免舉動費力。每日起居勞乏,時發(fā)痰疾",均有失當。

按曲子伏筆,元春理應托夢給賈政王夫人示警,后四十回卻寫到了賈母夢中:"老太太不大受用,合上眼便看見元妃娘娘。'"(86回)借用索隱的方法,這里透露了曹雪芹實生活中的原型曹佳氏比小說中的元春高一輩。

從人物原型上論,大約元春原型曹佳氏就是四十三歲因身體發(fā)福生病去世的。后期改稿時,為了表達女兒悲劇和封建末世的主題,對生活原型作了變形處理,改寫元春與寶玉為平輩。二人的年齡差和元春壽命則改了兩次:86回改為十四年(程乙本第2回作"十幾年"),存年三十一歲;后再改為一年(程甲本第2回作"次年"),存年十八歲,判詞作"二十年來"。這就是元春年齡矛盾的成因。

要探究賈元春的命運,必不可少自然要研究關于她的判詞,曹先生在賈元春的判詞里是這么寫的: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配圖是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 個香櫞。

關于賈元春的判詞,歷來也爭議頗多,特別是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夢歸”,因為這一句是點名賈元春的死亡。有一部分認為,虎兔相逢,按照其字面意思上看,肯定是老虎吃掉了兔子,暗示賈元春是死于宮廷斗爭。最后一句也是點明賈元春死亡的原因。另一部分人則認為,虎兔,實際上是寅卯的意思,在虎兔相交之年死去,即立春在虎年,死在立春后一日,從命理上來說,便是兔年開始。名義上死在虎年,實則死在兔年,便是所謂的虎兔相逢。最后一句是點明賈元春的死亡時間。

對于賈元春的判詞,目前各執(zhí)一詞,難以論斷,我們也不做過多的爭論,但是不管最后一句是點明賈元春的死亡原因也好,還是賈元春的死亡時間也好,曹先生在配圖上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個香櫞。不管是認為這個“弓”字是字面上弓箭的意思,香櫞即是佛手,佛手吊于兵器上。還是認為“弓”字諧音“宮”,是暗指皇宮,而“櫞”字諧音“元”,暗示元妃,賈元春吊死在皇宮。不管這兩種說法孰是孰非,但都是普遍認為賈元春的死相應該是較為難看的。

我們注意到,在正文第十八回元妃省親的時候,曾經(jīng)點了四出戲曲《豪宴》《乞巧》《仙緣》《離魂》,而這第二出戲曲《乞巧》,普遍都是認為這是暗指賈元春,這個觀點目前是爭議最少的。《乞巧》這出戲曲主要講述的唐明皇寵幸楊貴妃,日日笙歌作樂,不料安祿山,史思明起兵造反,唐明皇兵敗馬嵬坡,最終不得已賜死楊貴妃。而這個楊貴妃正是死于縊死,這與賈元春的配圖互相契合,也極大佐證了賈元春縊死的觀點。

如果賈元春的死因是縊死的話,那么她又為何縊死呢?我在正文第十六回中曾發(fā)現(xiàn),皇上在第十六回冊封賈元春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這個鳳藻宮尚書是女官,是在宮中輔佐皇帝處理奏章的,是一種官職。如果曹先生要寫賈元春在皇宮得寵,直接貴妃就可以了,何以加上一個鳳藻宮尚書?這明顯點明了元妃是有參與政治了。而賈元春的最終歸宿,自然也很大可能死于政治了。

我們都知道,諧音寓意是曹先生慣用的手法,比如“豐年好大雪”的“雪”寓意“薛”,再比如四大家族賈,史,王,薛暗示“家亡血史”,我們在文中也發(fā)現(xiàn)賈府的第三代,賈敷,賈敬,賈赦,賈政,四個人的名字連起來就是“福晉攝政”,在清朝滿人福晉的意思就是夫人,皇室親王的夫人叫做福晉。曹先生當然不敢直接以貴妃攝政直言,而已福晉代替暗示,這是及有可能的,所以我較為認同,賈元春是死因是政治,死于縊死。

總結:何以少團欒,何以悲離苦,何以不得歸,何以終成空。賈元春的一生,代表了賈府最榮光鼎盛的一面,卻也象征了賈府最后的衰落,她是紅樓之中最尊貴的女子,卻也是紅樓之中最可憐的女子,家族榮辱盡賦于她手,她卻終究未能將這座將傾的大廈扶起。

5

在世人眼光中,賈元春是最幸福的女子。她身居貴妃之位,享盡榮華富貴,實現(xiàn)了所有女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但五錢君認為并非如此。在《紅樓夢》中,賈元春一人的命運關系著賈府一家人的命運。她雖爬的最高,負擔卻也最重。

然而,在她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人。所謂“高處不勝寒”,相比賈府的熱鬧非凡,賈元春一個人在深宮中承受一切,這其中的苦楚旁人自然無法感受得到。元春的結局很慘,從受寵到被賜死,不過短短三個春秋?v使享受了最高貴的時刻,卻依然逃不過悲慘的命運。

元春判詞說“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意思是元春入宮二十載,一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生存,以此讓娘家賈府再度鼎盛,卻沒想到好景不長,最終還是凄慘死去。那元春的死究竟怨誰?

看之前的回答,很多人認為元春之死是怪自己觸及了大忌,身處深宮,卻沒有收斂自己的言行,最終引狼入室,惹禍上身。事實上,在那個極不尊重女性的朝代,元春表現(xiàn)如何其實無關緊要,政事纏身的帝王根本不會計較這些小細節(jié)。要說元春的死因,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的失寵。

其失寵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元春沒有為皇帝生下一兒半女。在那個母憑子貴的朝代,沒有皇子的貴妃,相當于缺少了一半的競爭力。就算元春在宮中小心翼翼,但沒有皇子的扶持,她依舊無法安然走下去。失寵其實是必然的。

第二,賈府勢力過于強大。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外戚干政的例子不是沒有,但隨著外戚家族勢力的強大,統(tǒng)治者便會對其愈發(fā)忌憚。為了壓制賈府的勢力,皇帝必然會疏遠元春。

不過,除了失寵的原因,元春或無辜被牽連進宮斗之中也說不定。注意看,在元春的判詞中,有提到“虎”和“兕”兩種動物。虎我們都知道,它對人具有極強的攻擊力。兕是一種上古神獸,整體形象與牛類似,還有善于攻擊人的犄角。

這兩種動物的出現(xiàn),或許代表當時朝中的兩種勢力,虎兕相爭,必有一傷。而最終的結果表示,元春支持的一方落敗,才落得被賜死的下場。

賈元春的死亡標志著四大家族所代表的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勢,她死后,賈府很快迎來了獲罪抄家的結局。而元春也完完全全的淪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宮闈內(nèi)部互相傾軋的犧牲品。

6

賈元春是怎么死的,在《紅樓夢》原著中沒有任何線索。所謂“連犯三忌”無從談起,純屬網(wǎng)絡紅學家的腦補。

自從劉心武探秘紅樓夢以來,關于賈元春的經(jīng)歷,特別是賈元春和秦可卿的關系,就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

然而,這些猜測都沒有任何根據(jù),至少在原著中是找不到能夠支撐起它們的線索。

關于賈元春的死亡,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時,窺探到了天機。賈元春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中排位第三,僅次于黛玉、寶釵。她的判詞是這樣的:

遂又往后看時,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這段話要如何解釋?沒有線索,不好意思。我們只能通過“虎兕相逢大夢歸”這句話,判斷她最后是死了。甚至于連“虎兕”指的是什么也沒有線索。

更不用說是前面的“二十年來辨是非”,到底是什么是非?原著的前八十回沒有任何線索。

除此以外,紅樓曲《恨無!芬彩菍υ好\的預言: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遙。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這段話只能說明賈元春死得很慘。但到底為什么死的?原著沒有線索。“恨無!钡降字傅氖鞘裁茨?

我再強調(diào)一遍:《紅樓夢》原著的前八十回還沒有那么多人物命運的最終線索,只寫出了晴雯、迎春等人的結局。

其中,晴雯已經(jīng)死了,而且確實是死于小人的詆毀,“壽夭多因誹謗生”。迎春嫁給了孫紹祖,遇到了“中山狼”。

跟這兩個人物相比,元春的結局仍然是個謎。

既然前八十回沒有那么多線索,這個問題就沒什么可討論的,都是猜測。

7

首先,想說的是,看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想要解讀“她們”命運,得結合紅樓原著者編撰的人物“判詞”,方能知曉著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而賈元春的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直接說吧,紅樓原著者編撰的“賈元春”其人物形象及其判詞,都是在暗喻的“屬虎的”清順治帝福臨與“屬兔”的董鄂妃的生平事跡!

8

賈元春之所以會有如此結局,其實在她隔簾滴淚所說的一句話當中便已道盡。但如果要追究賈元春被賜死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因為她發(fā)現(xiàn)了皇帝的秘密!

“二十年來辨是非”,這里提到的是非又是什么是非呢?為什么賈元春最終會落得一個被賜死的結局呢?細度過《紅樓夢》讀者朋友們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賈元春的死不見得就是無辜,而且最明顯的一個現(xiàn)象就是賈元春的死,實際上是脫離了四大家族之間的博弈,說的更為直截了,談及害死她的原因,那么很大程度上便就是出自她自身,因為賈元春在為人處事上,尤其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犯下了很多難以被原諒的大忌。

“二十年來辨是非”是賈元春被賜死的根本原因,這其中“是非”將賈元春殘害致死,賈元春無意之間發(fā)現(xiàn)了當時皇帝和太上皇暗中秘密聯(lián)手的陰謀,身為賈家小姐,賈元春生在皇宮,在得知皇上和太上皇這個陰謀之后,企圖想要給娘家人傳訊,但很不幸的是,賈元春傳訊失敗后被皇上直接賜死!從賈元春被賜死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當時那個封建時代,女性永遠都是政治的附庸,在任何一點點損害或者危及政治利益的時刻,女性都會淪為殉葬品。

了解紅樓夢背景的讀者朋友們都應該了解,當時賈家和北靜王結黨在暗自對抗皇帝,而太上皇雖然身居朝后,而且表面上十分對賈家等四大家族寵幸,但其實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削弱賈家等大家族的勢力。甚至有時候會讓讀者們懷疑,賈元春嫁入皇宮,是不是賈否的陰謀或者是太上皇和皇上的陰謀。賈家和北靜王暗自勾結對抗皇家的事情,太上皇不是不了解,但因為兩家勢力過于雄厚,所以太上皇和皇上遲遲沒有產(chǎn)生舉動。

四王八公因卓著功勞而得以世襲爵位,在他們風光的時候,可以說是整個朝廷他們所占的比重是只手遮天的。這一點太上皇和皇上并不是沒有看在眼里,只不過迫于當時的勢力,還不到最佳搬倒他們的時機。說到底,賈元春之所以淪落到被賜死的緣故,都是源自于政治利益。元春自從登上妃位之后,因為身份的特殊原因,所以她便接觸到了更多的消息,所以在我看來,當初賈元春被送進宮中就是賈府的一種陰謀,為的就是能夠讓賈元春對皇上產(chǎn)生監(jiān)視。而進入皇宮的元春是怎么做的呢?每每有關賈府和其余三大家族的事情,賈元春都會讓抱琴前往賈府傳遞消息。

所以說,關于最終的“元春之死”,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她被賜死的原因?赡苁且驗樗琴Z府之人,所以她就必須死;或者她的下場其實早就在她當初入宮的時候便注定了。入宮對于賈元春而言,這條路絕對會越走越窄,時時刻刻都處于兩大政治團體之間,賈元春遲早會把自己走死的……

9

沒的選才最可悲

一個女人,出生再高貴,生活再無憂,性格再好,如果沒有了愛情的滋潤,如果沒有了對愛情選擇的自由。那么她的人生依然如一潭死水,終將發(fā)臭,發(fā)黑,陷入無限的黑暗中。世人都在為元春的死感到悲傷和惋惜,但在最繁華處死去,又何嘗不是一種最好的解脫。非要孤獨終老,受盡白眼才算是最后的歸宿嗎。


即使最寵幸的貴妃,一旦新皇上位,不也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慘慘的下場嗎。往后余生,孤燈一盞,潛心念佛,不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嗎。所以,元春的死,大家不要太過惋惜。倒是在她羽翼下的眾生們,不免要遭殃,可是富貴之事不靠個人努力,終究是不會珍惜的。富不過三代,賈家的沒落也是情理之中的。



很多人都覺得元春回家,犯了不少的忌諱。回了賈府就是回了家,沒了宮中的束縛,自然會放開些。而且這家中又是以她為尊,所謂山高皇帝遠,這個時候就不用再裝了。所以真性情就會流露出來。


喜歡親近一些人,遠離一些人。喜歡說說自己真實的想法,無關它正確不正確。就像我們在外面工作打扮得體,回到家邋里邋遢是一個道理。所以芒果認為元春所犯的忌諱并不會讓她殞命。回宮了自然會變回她該有的樣子,否則她也不可能爬上貴妃的位置。


元春的死,終究逃不過,也是一種必然

賈元春的死其實沒有一個公認的說法,都是從字里行間猜。假如元春是被刺死的,我認為她的死更多在于政治。賈家的繁榮在賈母那一代,隨后就開始逐漸沒落。也就是說賈府的繁盛全部仰仗老皇帝。


而新皇帝上位,自然要對原有的既得利益者開刀,扶持自己的勢力。既得利益的賈府北靜王等四王八公勢力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皇權。北靜王出場時把皇帝賜給他的鹡鸰骨香串珠隨手給了賈寶玉。只這一點,就表明北靜王對皇權極其藐視。



元春封為貴妃后,賈家交往的勢力依然是這些四王八公,新興勢力代表忠順親王就根本不來。從中可以看出新皇對賈府代表勢力的忌憚。而作為一個孝順的女兒,一個肩負家族命運的女人,自然是跟著家族走。


這種沒的選,就跟當初年少時的愛情一樣,終究會被束縛著往前走。而她的榮與衰又怎是她一個弱女子能左右的呢。賈家的失勢表面上是她的隕落,但實質(zhì)上還是賈府站隊出現(xiàn)了錯誤。誤以為人多就可以超越皇權,所謂成王敗寇,他們死不足惜,卻牽連多少無辜的男男女女。


一個沒辦法選擇愛情,沒辦法選擇生活,沒辦法選擇生死的人來說,活著行尸走肉,死去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來世找個好時代,找個平常人家,平平淡淡過一生。元春的悲劇,終究是時代的悲劇。

我叫芒果維生素,用老百姓的話說情感,一個80后作者,記得點贊,關注,支持有一下。


10

一部經(jīng)典能伴隨人的一生,《紅樓夢》就是如此。

看過紅樓夢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賈元春乃金陵十二釵之一!說起這個賈元春,可以稱得上賈氏家族鼎盛時期很重要的一個象征性人物了,雖然在《紅樓夢》中她的出場次數(shù)并不算多,但卻是賈家能夠振興最重要的一環(huán)!賈元春入宮后,實際上以一人之力,扛起了整個家族的榮辱興衰。已經(jīng)從內(nèi)里腐爛的賈家,是賈元春用她自己的青春年華,換得賈府的重煥生機?梢钥闯鰜硭闹匾圆谎远。


那么賈元春因何要被賜死呢?

有人說元春是沒有笑到最后的甄嬛,再美好的女子一旦卷入朝廷爭斗,也注定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元春封的是妃,上面有皇后、皇貴妃、貴妃打壓,下有嬪、貴人、常在、答應奮起直追,可以說元春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位置上。在夾縫中求生存,如何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呢,顯然只有一條路可走——母憑子貴。即便是被封為了貴妃,元春也還是小心翼翼,但是就算她再小心翼翼,她終究也還是逃不過暴斃的結果。

賈元春是怎么死的,小說前八十回沒有交待。在金陵十二釵里元春排名第三,她的判詞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直白的說就是元春之死是源于虎兕相爭,“虎”和“兕”兩種猛獸碰到一起也就造成了傷害。放任猛獸的結果就是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如果按照這個典故的寓意,那么,元春的結局應該是死于戰(zhàn)亂。


元春的死就和她的封妃一樣意外,因為書中對于元春之死的描述很模糊,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在推測元春究竟是怎么死的。

元妃雖給賈家?guī)砹恕傲一鹋胗,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nèi)。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nèi)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后,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后暴病而亡。

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元春是死于宮中的權力斗爭。權力的斗爭,多半又與宮外的派別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元春的死去,和賈府的沒落,是不是有著一些聯(lián)系,黨派之爭,向來是踩著他人的生命進行的,最終他們敗了,元春死去了,賈府也走向沒落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