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命夫人,就是皇帝對高級官員妻子或女家屬封贈的命令,活著的稱為“封”,死了的稱為“贈”,一般跟隨丈夫的品級獲得皇帝的封號,也叫命婦,起源于唐朝,武則天那會兒大封命婦,逢年過節(jié)都要命婦進宮朝賀、赴宴、祭祀,后來命婦入朝成為定制。
還記得秦淮八艷里的顧眉生嗎,她是八艷里唯一有朝廷封號的,她最后嫁給了降清的龔孝升,此人做到左都御史、尚書等,官居一品,顧眉生也受朝廷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圖為顧眉生畫像。
歷來就有皇帝給予官員本身和妻子、或祖先封典的現(xiàn)象,這是莫大的榮譽,不過各朝代封典的制度均不同,到了宋朝時比較明確,明清沿襲宋朝。大概就是,一般朝廷的重大喜慶活動時進行,獎勵一些官員,給予他們家里女性封典,品級從夫,一品官封一品誥命夫人,二品官就是二品。
圖為清朝誥命夫人畫像,仙鶴補子,為一品夫人。
不過,一品官可以封曾祖母以下,三品可以封祖母以下,七品以上封父母以下,九品只能自己本身,另外,五品以上的官員,用皇帝之誥命授予,稱為誥封,五品以下用敕命授予稱為敕封,全稱為,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八品、九品均叫孺人。
圖為李鴻章繼室,趙小蓮,一品誥命夫人。
以上可見,五品的宜人以上,是真正的誥命夫人,想要獲得此榮譽,必須丈夫是五品官,并且獲得朝廷賞識才有機會,另外誥命夫人定制禮服、霞帔、首飾等,有俸祿,有身份,是一種榮譽的象征,身份越高的誥命夫人,越有機會參加宮廷舉行的重大節(jié)日,比如皇后舉行的宴會,明朝時三品以上誥命夫人還能帶個丫鬟入宮,這些命婦們都會讓女兒頂替,可能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再不濟也算見見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