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雍正王朝》中,康熙提拔從死囚牢放出來的張五哥擔任自己的侍衛(wèi),看中的就是張五哥的忠孝之道。

張五哥他爹張老漢,因為劉八女對其有恩,因而答應了劉八女的請求,讓張五哥頂罪。而張五哥接下了這件事情,一方面,因為受到劉八女等人欺騙,相信只是頂替坐牢,而不是頂替死罪;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對自己父親的孝心,父親欠下劉八女等人的恩情,自己這個做兒子的必然要還上,同時,也是擔心如果自己不答應,劉八女等人會為難自己的父親和自己的妹妹。所以,張五哥頂替了任季安,成為了刑部的死囚。

張五哥的行為固然有他違法的一面,但是在康熙看來,張五哥的精神確實是難能可貴:始終想著父親,惦念著父親,這是孝;

父親的話一定要聽,父親要怎么樣就去怎么樣,這是忠;

劉八女對于張五哥家有恩,張五哥看在父親情面上去報恩,這是義。

正是因為這份“忠”、“孝”、“義”,才讓康熙能夠將自己的安全托付給張五哥,這是康熙從張五哥的人品,給予張五哥最大的信任,也是對于張五哥忠孝之道的最大獎賞。


與張五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己的兒子們?yōu)榱嘶饰灰呀?jīng)沒有了任何忠孝仁義而言。

看完了張五哥,再回頭看看自己的這些兒子,一個個的都被權力沖昏了頭腦,為了爭奪皇位是兄弟相爭、骨肉相殘,全然沒有一點忠孝仁義,有的都是拉幫結派和陰謀詭計,這些讓已經(jīng)年過半百的康熙傷心不已。

而也正是張五哥,讓自己看到了作為一個孝子的榜樣,自己感覺到了寬慰,因而不止一次的夸贊張五哥孝子,并且專門對于孝道進行過嘉獎,而他也希望張五哥能成為阿哥們的榜樣,讓阿哥們懂得孝順。

這里的孝順,孝就是對于康熙的孝心,順就是順著康熙的意思,也順其自然,不要再為了皇位而爭斗不止了。


康熙把張五哥把張五哥放在自己身邊,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在為四爺和十三爺做著考慮。

這次張五哥能夠死里逃生,并且成為了康熙的御前侍衛(wèi),可謂是從地獄一步約到了天堂之上,除了感恩康熙之外,張五哥最為感激的就是十三爺了,而鑒于四爺與十三爺?shù)奶厥怅P系,張五哥也就在不知不覺四爺這一派的人了。

即便是張五哥與四爺、十三爺有著這層關系,但是康熙依然選擇信任張五哥,因為知道,在大義面前,張五哥必然會堅持的自己心中的正義,對此,康熙也通過詢問立太子之事測試過張五哥,而張五哥的回答令康熙非常的滿意,因而也就更加信任張五哥。

而張五哥存在的價值除了保障康熙安全外,也是康熙留在身邊的一顆重要棋子,此時的康熙對于四爺和十三爺還是非常的信任與喜愛的,而張五哥就是康熙與四爺和十三爺之間聯(lián)絡的關鍵人物。

因為康熙知道,自己的身邊免不了有其他阿哥或者朝臣的親信,而張五哥對于自己以及四爺、十三爺都是非常信任之人,并且他們知道張五哥是不會為其他人所拉攏利用的,因而康熙可以保證通過張五哥自己的信息可以準確傳達給四爺、十三爺而不會為外人所知,而四爺和十三爺見到張五哥也就可以保證著絕對就是康熙的意思,而不用有所懷疑?滴踹@樣做既是利用張五哥的忠孝禮義保護著自己,也是在保護并且支持著四爺和十三爺。

而最終,康熙的這一安排在康熙駕崩之夜收到了應有的效果。張五哥負責傳旨招四爺入宮時,當四爺見到張五哥的時候,對于自己的安全終于放下心來,同時也確定了自己基本就是康熙的繼位人了。而隨后,張五哥又拿著金牌令箭到四爺府上,遵照鄔思道的指示放出了十三爺,這才有了十三爺連夜接管豐臺大營,進而帶兵護駕,確保雍正登基的一幕,這其中,張五哥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了雍正能夠順利登基的重要功臣,因而他也成為雍正非常信任的侍衛(wèi),一直留在雍正身邊,直到十三爺去世,穿著雍正御賜的黃馬褂為十三爺守陵去了。

最佳貢獻者
2



首先,我們順一下各個人物的關系。老八集團的財神爺任伯安,擔任了江淮巡鹽道,這是一個堪比布政使、按察使的肥缺。依靠哥哥的勢力,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為非作歹,干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任伯安的小舅子劉八女控制了非常富庶的江夏鎮(zhèn),可以說是雄踞一方的人物。至于張五哥和父親張老漢,則是劉八女手下的佃戶,當年對張老漢一家有恩。任季安魚肉鄉(xiāng)民,奸殺了一個俊俏的寡婦,這件事引發(fā)了眾怒。當?shù)匕傩章?lián)名上告,要求承辦兇手任季安。由于事情太大,當?shù)氐难瞄T不敢庇護,只能命令抓捕任季安。



但是被抓的人,卻不是任季安,而是張老漢的兒子張五哥。原來,任伯安、任季安和劉八女想出了一個偷梁換柱的注意。劉八女出面請求張老漢幫忙,讓張五哥冒充任季安的名字頂罪,并且表示“只需要在牢里住幾個月,任伯安大人就會想辦法把人救出來!庇捎趯埣矣卸,張老漢最終答應了劉八女的請求。就這樣,衙門把張五哥帶回了衙門,張五哥也一直謊稱自己是任季安。其實,由于關系太大,任伯安沒有任何辦法翻案。他們賄賂了知縣、知府、按察使、刑部等各級官員,總計花了10多萬兩銀子。最終,刑部裝模作樣的判處“任季安”斬立決。為了全家跟著遭殃,張五哥只能認命。



這件事被老十三胤祥發(fā)現(xiàn),胤祥救下了即將被處死的張五哥,得知發(fā)生了這樣的大案,康熙皇帝勃然大怒,命令徹查各級官員,連刑部的官員也沒能逃脫。最終的結果是牽扯此案的各級官員被撤職查辦,真正的任季安被斬首,任伯安丟掉了江淮巡鹽道的官職,劉八女被判處無期徒刑。至于受害者張五哥,則被康熙皇帝破格提拔為貼身大內(nèi)侍衛(wèi)。其實如果認真的說,即便是出于各種原因,張五哥頂罪的行為仍舊觸犯了法律。但康熙皇帝是最高統(tǒng)治者,他赦免張五哥,其他人都無可奈何。



康熙皇帝之所以提拔張五哥,主要看中了兩點。第一,張五哥非常的孝順,寧可自己被砍頭,也不愿意牽連自己的老父親?滴趸实鄯浅P蕾p張五哥,自古以來,無孝子不忠臣,使用這樣的人在身邊,康熙皇帝非常的放心。康熙皇帝看到自己的兒子們相互爭斗,非常的寒心,希望用張五哥例子敲打自己的兒子們。第二,張五哥的武功非常好,符合貼身侍衛(wèi)的標準,康熙皇帝身邊的德楞泰和圖里琛都是一流高手。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估計會賞賜張五哥一些錢,然后讓張五哥回家了事。



張五哥擔任了大內(nèi)侍衛(wèi)以后,確實非常的盡職盡責,對老十三胤祥非常的感激。在康熙皇帝彌留之際,張五哥把調(diào)兵金令的地點告訴了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就是依靠金令控制了豐臺大營的駐軍,從而保證了老四胤禛順利繼位。在老十三胤祥去世之后,張五哥辭去了大內(nèi)侍衛(wèi)的職位,表示愿意為十三爺守墓。從這一點能夠看出,張五哥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與此同時,由于自己卷入了皇族內(nèi)部爭斗,知道了很多內(nèi)幕,張五哥必須尋找安身立命的辦法。選擇守墓是最高的歸宿,雍正皇帝也非常的放心。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jù)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jié)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wǎng)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chuàng)。

3

刑部出了一場大冤案,一個名叫張五哥的年輕人竟然替真正的罪犯任季安頂罪,還因此被判了死刑,走上了斷頭臺。

張五哥的妹妹阿蘭找到了十三爺胤祥申冤,原來是江夏鎮(zhèn)的地頭蛇劉八女出面讓張五哥替任季安頂罪,只因為當年劉家有恩于張五哥的父親,并許諾只是去頂個罪,但罪不至死,于是張五哥為了替父親報恩,同意了去頂罪?珊髞砼邢聛韰s是死刑,張五哥不干,但刑部卻威脅他說,如果敢翻案,他的全家都會遭殃,所以為了全家人的安全,張五哥只能認命。



得知此事的胤祥怒火中燒,為了伸張正義,他連夜匯報了康熙。轉天,康熙突然出現(xiàn)在了行刑現(xiàn)場,救下了張五哥,還令人嚴查此案。在審理此案的過程中,四阿哥胤禛裝病不出,八阿哥胤禩為了扳倒太子胤礽,誘審肖國興,緊接著十四阿哥胤禵偽造了太子調(diào)兵的手諭,大阿哥胤禔主動跳出來說要替康熙殺胤礽,三阿哥胤祉又爆出胤禔魘鎮(zhèn)胤礽的事。

好好的兄弟手足,卻因為一個太子的名位爭得不可開交,甚至不惜置對方于死地?滴跏翘熳,但也是一個父親,看著自己這些殺紅了眼的兒子們,想到了張五哥這個孝子。

為了替父親報恩,為了全家人能平安生活,他不惜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甚至為此險些失去了生命,這是什么?



聽父親的話,為父親分憂,這是忠,更是孝。

康熙肯定想,看看人家的兒子,替父分憂,忠孝兩全;再看看自己這些兒子,個個為了太子名位勾心斗角,卻沒人為他這個做父親的分點憂。同樣是兒子,做人的差距怎么這么大呢?

所以,康熙要大力提拔張五哥。一方面,康熙非常贊賞張五哥的孝順,所以要對他加以大力褒獎,更是想通過他樹立一個標桿和榜樣,告訴自己的兒子們,爭來爭去是沒用的,踏踏實實辦差,為父分憂,才是一個忠臣孝子應該做的。

而另一方面,通過幾次聊天和試探,康熙也更堅信張五哥是個能托付大事的人,也愿意去信任張五哥,不僅讓他當了大內(nèi)侍衛(wèi),保護自己的安全,而且把他當成了自己與胤禛、胤祥之間的聯(lián)絡員,關鍵時刻康熙還將自己死后的傳位大事交給了他。最后正是張五哥,他在傳位的關鍵時刻幫助四爺胤禛拿到了金牌令箭,并親自將十三爺胤祥放出宗人府。



由此可見,一個孝順父母的人,他的人品又能差到哪里去呢?可能康熙就是認準了這點,才成就了身邊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平頭百姓,把他歷練成了一個干練機敏的大內(nèi)侍衛(wèi)。

4

《雍正王朝》中,劉八女移花接木,讓張五哥頂替自己去菜市口。后來,康熙在胤祥的陪同下,親自劫法場,不僅救了張五哥,還欽點他為御前侍衛(wèi)。

張五哥的專業(yè)過硬

皇帝的安全歷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皇帝身邊任何時候都會有一批身體素質(zhì)過硬的侍衛(wèi)。張五哥身強體壯,又是一介武夫,擔當侍衛(wèi)再合適不過。

張五哥是死過一次的人,對生死往往會置之度外,這種人膽量過人。當皇帝的侍衛(wèi),就需要舍已為人的膽識。

如果張五哥弱不禁風,想必康熙也不會把安全交給他。要伯樂賞識,要領導提撥,也要先具備一技之長。

康熙看重張五哥的品格

清朝以忠孝治國,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就是看這個人是否孝敬父母,是否忠君愛國。張五哥是一個孝子,為了自己的父親不惜犧牲自己。

經(jīng)過“行部冤案”的傳播,張五哥的孝順之名早已傳遍大江南北。

張五哥在江夏鎮(zhèn)已經(jīng)沒有容身之處,他得罪了劉八女,父親也去世,家里的田地肯定也被兼并了。他雖是名聲大噪的孝子,人卻比較老實,回到民間后,萬一找不到出路,娶不到媳婦,流落街頭,這不是打康熙的臉嗎?所以康熙要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康熙提撥張五哥為御前侍衛(wèi),也正好可以樹立一個孝順的標桿,弘揚孝道。讓天下人看看,只要你們孝順,就有機會魚躍龍門。

一個孝子,大概率也會是一個忠心的人?滴蹙冗^張五哥的命,對他猶如再生父母,張五哥自然會感恩戴德。

晚年的康熙,看著那些熱衷權力、拼命奪嫡的皇子,心力憔悴。他太需要身邊有一個孝子,或許康熙從張五哥身上看到了胤祥的影子。

康熙徹查“刑部冤案”,主要針對的就是太子。最后,康熙草草結案,并沒有為難太子。

張五哥是“行部冤案”的幸存者,康熙將張五哥帶在身邊,是為了提醒太子,你那點事,我心里清楚,再給你一個次機會,希望能回頭是岸;也是告訴皇子,你們不要勾心斗角了,能不能學學人家張五哥,孝順一下為父?

張五哥來自民間,沒有家族背景

康熙身邊的侍衛(wèi)都是從旗人中挑選出,許多人背后都有強大的家族背景。與其說這些人是侍衛(wèi),倒不如說他們是大家族安插在皇帝身邊的監(jiān)視器,康熙身邊的風吹草動都被人掌握。

沒有大背景的人,往往十分聽話,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企業(yè)傾向于招應屆生的原因。張五哥就與原有的侍衛(wèi)不同,沒有家庭背景,還受過康熙的大恩,只會對康熙忠心耿耿。他雖與胤祥有淵源,但胤祥又是康熙十分信任的人。

康熙要治理國家,就需要聽到來自最基層的聲音,而實際情況是康熙身邊總被謊言和假賬包圍。張五哥來自民間,是大清成千上萬普通人的一個縮影?滴跬ㄟ^張五哥,可以了解民間疾苦,看清真實的市井、田間和老百姓的生活面貌。

原創(chuàng):秋媚,已有版權保護!

5

糾正一下題目的問題,當時的康熙帝并沒有六十多歲,應該是五十多吧!

雍正王朝中死囚犯張五哥為什么會被康熙帝提拔為貼身大內(nèi)侍衛(wèi)?

一、

張五哥的出場是在老四胤禛南方賑災的時候,由于路過江夏鎮(zhèn)無處住宿,就是張五哥接待了他們一伙,并因此跟劉八女的下手胡教頭發(fā)生了沖突。

從而埋下了日后頂替坐牢的伏筆。

張五哥跟李衛(wèi)和高福經(jīng)歷差不多,都是老四胤禛在江南籠絡到手的人才,當然,也跟他們善于察言觀色有關。

比如李衛(wèi),就是見老四胤禛這些人出手不凡,所以才會后來抱著他們的大腿求助,才有了日后的飛黃騰達。

張五哥一樣的鬼靈,聽出了面前的這伙人是京城來的,也感覺到這伙人談吐不凡,不惜跟胡教頭撕破臉斗狠,當然,他們之間也早有恩怨,比如胡教頭一句話:

“老子早想收拾你了!”

之所以敢跟胡教頭斗狠,就在于這之前張五哥就判斷出來了面前的人不一般,這也是他們一家讓未出閣的大姑娘阿蘭出來伺候的原因。

等到張五哥見到胡教頭派出來的殺手,被這伙人三下五除二就滅掉后,更堅定了這個信念,尤其是老十三胤祥的這句話:

“四哥,這還了得,明天把地方官叫來!”

能把地方官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自然不是一般人,這才堅定了張五哥要協(xié)助他們毀尸滅跡的原因:

“這房間后面就是河!”

就此,張五哥的命運算是跟老四胤禛他們拴在了一起。

二、

當時老四胤禛就跟張五哥說了,建議他跟著走,但是張五哥并沒有答應!

直到后來張五哥當了替死鬼,成了劉八女的替罪羊,而且理由竟然是劉八女對他們家有恩,所以張五哥替父親報恩,才去頂了罪。

其實并不是劉八女對他們家有恩,而是劉八女的父親,也就是被康熙帝賜匾的前莊主對張老漢有恩,這才有了報恩之舉。

只是大家都沒想到,即使劉八女和任季安花了十多萬兩銀子打點,也只是把他們的罪過排除在外,而張五哥還是被判了斬立決。

后來就有了阿蘭找到老十三胤祥的府上求助,康熙帝親自跑過去劫了法場,救出了張五哥,更讓人驚訝的事情還在后面。

救出了張五哥之后,康熙帝直接把他升為了帶刀御前侍衛(wèi),那么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他這樣做的原因有四:

第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此時的康熙帝是孤獨的,尤其是對待這些皇子上面,他已經(jīng)力不從心了,可以說,不知道該怎么教育這些皇子:

比如老四胤禛去江南賑災的時候,太子胤礽還說老四胤禛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對,結果康熙帝一句沙琪瑪好不好吃錯開了話題。甚至老四胤禛的孩子生病,四福晉去找太子都找不到,還是老八胤禩等人前去守護。

比如老四胤禛追繳戶部欠款之事,不僅太子胤礽給拆臺,老八胤禩等人都在拆臺!

甚至這次刑部冤案,康熙帝也是愿意讓老四胤禛去審,結果老四胤禛把自己弄病了,康熙帝還不信,專門派李德全去調(diào)查,確實是病了,最終給了一心想要扳倒太子胤礽的老八胤禩。

這些皇子的所作所為,讓康熙帝一點都感受不到“忠孝”二字,

三、

所以,他提拔張五哥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宣傳“忠孝”二字:

所謂的“忠”就是指張五哥忠于老十三胤祥,忠于康熙帝,因為救下他之后,他不僅感激康熙帝,更是對老十三胤祥感激不盡,且毫不避諱的直接跟康熙帝講十三爺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這就是忠!而且這個“忠”是伴隨著張五哥的一生的,包括后面替老十三胤祥求情,利用自己的一次被賞賜機會,讓康熙帝放出了老十三胤祥。比如后來老十三胤祥去世后,他主動放棄大內(nèi)侍衛(wèi)的職務,一心給老十三胤祥去守陵,這都是忠的表現(xiàn)。

關于“孝”字就更不必說,明明當時的張五哥已經(jīng)因為老四胤禛他們跟劉八女結接下了仇恨。也知道替他們頂罪,幾乎是十死九生,甚至到后來知道自己被判了斬立決,他都沒有翻供,原因就是劉八女威脅他,如果翻供,那么劉老漢就會因為作偽證而犯法,即使不判死刑,來個流放,也會要了劉老漢的命。

正是這種“孝”,才導致了張五哥最終選擇了赴死!

尤其是經(jīng)歷了戶部欠款一事,本來康熙帝都替老臣們還錢了,都犧牲了一個魏東亭了,當然追繳的決心不會動搖啊。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本來他跟太子胤礽說了那句讓他好好管管下面的人,其本意是讓他好好管管不還錢的人,結果愚蠢的太子胤礽理解成了好好管管老四胤禛他們。

“當然,我還沒有向皇上請奏,我相信,以皇上的圣明一定會恩準!”

最后并替康熙帝做主,把追繳的欠款延期兩年還清,而實際上直到雍正帝即位才真正追繳完畢。

當時氣得康熙帝就獨自感慨:

“這就是我大清國將來的皇帝嗎?”

四、

康熙帝選擇張五哥,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包括后來熱河狩獵大阿哥和三阿哥吵起來,康熙帝還對張五哥說:

“你是一個孝子,你見過有這樣氣父親的嗎?”

康熙帝選擇張五哥當大內(nèi)侍衛(wèi),第一個原因是為了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表彰這種“孝”,從而潛移默化的提醒那些皇子,要多一些孝心,只不過效果不大。

第二個原因就是看中了張五哥的“忠”,而且張五哥的武藝高強,適合一個大內(nèi)侍衛(wèi)的要求。

第三個原因,則是為了表明滿漢一家親,朝中的大臣尚有滿漢之分,侍衛(wèi)中也是可以有漢人的,也彰顯康熙帝的仁義之心,畢竟他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聲。

第四個原因就比較隱晦了,康熙帝此舉也是為了監(jiān)控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張五哥是被老八胤禩的人陷害,被太子胤礽的人判成死刑,所以從心理上來講,他絕不會偏向他們這一伙。

這樣的話,康熙帝如果傳一些秘密話語給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則派張五哥最靠譜,最起碼可以放心不被老八胤禩或者太子胤礽的人獲知。

比如在熱河狩獵時,康熙帝就派張五哥傳口諭給老十三胤祥,讓他離太子胤礽遠一點。

傳這個話只能是張五哥上,沒有第二個合適的人!

后來雍正帝即位當晚,也是康熙帝提前安排好了張五哥,這才有了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救出了老十三胤祥,并讓老十三胤祥成功接管了豐臺大營。

可以說,康熙帝選擇了張五哥,是他在劇中走的相當漂亮的一步棋,而且康熙帝還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張五哥聽,而不用擔心他會背叛,或者是會泄露出去,這也是張五哥的為人之道。不然的話,兩任皇帝怎么就這么愿意跟張五哥說心里話呢?

畢竟經(jīng)歷過了生死之人,一切名利都看淡了,唯獨“忠孝”二字,才是張五哥的為人處世之道!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樂趣,原創(chuàng)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6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當張五哥從劊子手的刀下全身而退后,迎接他的就是新生。隨著刑部大案的審結,張五哥苦盡甘來,被康熙破例擢拔為大內(nèi)侍衛(wèi)。這是張五哥的福氣,也是康熙的慧眼識珠,是康熙帝王心術的體現(xiàn)。我們來看看這其中的緣由。

在江夏鎮(zhèn)四爺和十三爺結識張五哥后,張五哥一家古道熱腸,為了招待四爺?shù)热,不惜得罪了莊主劉八女。四爺?shù)热藶榱瞬贿B累張五哥一家,連夜離開了江夏鎮(zhèn)。張五哥的俠義心腸,十分難得。

時過境遷,刑部大案爆發(fā),江蘇巡鹽道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犯下強奸殺人的命案,張五哥為了父親的安危,被逼頂包任季安。一家遭逢大難,幸得有十三爺胤祥出手相助,康熙知曉了案情。之后,康熙親赴刑場,刀下留人,解救了張五哥。

張五哥為啥得此殊遇呢,康熙親自救人,不是誰都有這個待遇的,最大的可能是張五哥的俠義與孝行,感動了康熙皇帝,所以皇帝才會如此重視他。歷朝歷代,許多君主都推行仁政,以“孝”治天下。而張五哥為了父親,甘愿受死,這種大孝的行為,正是康熙所備受推崇的。

刑部大案發(fā)生后,八阿哥胤禩主導了案件的審理。八阿哥夜審肖國興,誘供之下,得到了不利太子的供詞?滴鯇τ谔拥男袨,再次予以寬容。 貼身大臣張廷玉懂得康熙皇帝的心思,銷毀了供詞。刑部大案結束了,任季安,劉八女伏法,張五哥則被破格重用。

張五哥為何被破格重用呢?康熙其實有諸多想法,首先肯定是因為張五哥的俠義、孝行還有身體素質(zhì)過硬啦。其次,則是為了四爺和十三爺,畢竟張五哥和自己兩個兒子交情匪淺,張五哥作為大內(nèi)侍衛(wèi),可以更好的替四爺和十三爺辦差,這也是為將來計。

這里康熙皇帝重用張五哥可能還有另一層意思,將刑部大案的知情人安排在自己身邊,加以控制,畢竟這個案子牽連刑部、太子,如果在民間廣為流傳,太子的地位和威信勢必產(chǎn)生動搖。此等大案的發(fā)生,已經(jīng)牽連了太子?滴跤行木S護太子儲君,急忙處置了肖國興,并將知情人張五哥控制在身邊,這也是合乎情理和康熙的帝王之術的。

張五哥得到重用后,他幫助雍正繼位,積極辦差,最后也是有情有義,甘愿為十三爺胤祥守陵,張五哥完成了自己的抱負,也報答了康熙的知遇之恩。張五哥善始善終,堪為雍正王朝中的一代英豪。

7


第186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張五哥身為被陷害的一介死囚,能被康熙救下,并且一步登天的成為貼身大內(nèi)侍衛(wèi),是為什么呢。

因為晚年的康熙很渴望親情,張五哥性情單純,為人又很孝順,甚至為了孝順父親,而甘于被陷害赴死。無疑康熙是想樹立一個孝順父母的標桿,同時張五哥這種人值得信賴,又是康熙放心的老十三的人,康熙破格重用他,對于自己安全還是多了一重保證。

當然現(xiàn)實歷史上,張五哥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可能,一下子就一步登天成為皇帝的貼身侍衛(wèi)的。

還有一個細節(jié)糾正一下,雖然只是說雍正王朝電視劇,但康熙救下張五哥時,并不是60多歲,而是50多歲。

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張五哥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是一個起到畫龍點睛之筆的人物,如果說全身而退的鄔先生是謀略的極致代表,那么張五哥就是小人物亦有大義氣的最佳代表。

康熙四十七年,京師這個首善之地,發(fā)生了駭人聽聞的冤案,那便是刑部冤案事件。此次冤案錯綜復雜,牽扯到老八為首的八爺黨和太子一黨,最后老八明修暗道暗度陳倉,誘使太子一黨的肖國興寫出不利于太子的供詞,使太子距離被廢更進一步。


而此次冤案的當事人之一便是被冤枉的張五哥。

可以說張五哥這個老實人最倒霉,好好的什么都沒有干,就被老八一黨的劉八女忽悠著去頂罪,本來他也不愿意去,但聽爹的話,所以半信半疑的去頂罪。

結果沒想到真的被坑了,是死罪。張五哥自然不想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想要翻供。沒想到劉八女這個惡紳更險惡,摸到了張五哥孝順的弱點,威脅張五哥如果翻供,他爹就是偽證之罪,會被流放三千里打八十軍棍。他爹一把年紀了,真這么折騰,肯定會一命嗚呼,所以孝順的張五哥在選擇自己死還是爹去死的問題上,自然是選擇自己死了。

如果說江夏鎮(zhèn)的劉八女是黑暗的代表,那么張五哥一家就是那一線光明所在。

光明自然會戰(zhàn)勝黑暗的,所以劇情的安排是鋪墊的有聲有色,使人欲罷不能。

早在老四和老十三下江南之時,張五哥就曾仗義為找不到住處的老四和老十三安排住宿,還執(zhí)意不要報酬,真可謂是古道熱腸。

因此還引發(fā)了張五哥妹妹差點被胡教頭侮辱的危機,還好被老十三救下,老四和老十三也因此經(jīng)歷了江夏鎮(zhèn)下馬之恥。

可以說張五哥是很早就跟老四和老十三結下了善緣。

因此張五哥被冤枉甘愿赴死時,張五哥的妹妹阿蘭找到了老十三。老十三便救下了張五哥,可謂是光明最終戰(zhàn)勝了黑暗。


而康熙為什么要直接將張五哥提拔為御前侍衛(wèi)呢?

因為康熙想樹立一個孝子有好報的標桿,說明他對于親情的重視,想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那群如狼似虎的兒子們。同時驟然之間將張五哥這個將死之人,一步登天的成為天子親衛(wèi),使其感恩戴德,對于自己的安全無疑是多了一重保證。

因為借用佟國維對隆科多的話來說便是,阿哥們的奪嫡之爭早已在暗中進行。佟國維都可以看得出來這亂局,康熙自然看得出來。

晚年的康熙不僅是天下至尊,更是一位孤獨的父親。歷經(jīng)江南賑災事件還有追繳國庫欠款,自然看出了諸位阿哥們?yōu)榱藠Z嫡是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尤其追繳國庫過程中,明明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情,結果暴露出太子外強中干,為了還款不惜賣官鬻爵的事實,還有所謂“賢王”的老八,為了拆太子的臺,一直為難太子一黨的老四,先是鼓搗欠款官員在朝陽門碼頭不安好心的迎接老四,又是間接害死老臣魏東亭,迫使老十去前門大街賣家當大鬧。好好一件事,這一家人并沒有齊心協(xié)力的去做,反而因為奪嫡搞的是烏煙瘴氣。

試問康熙能不傷心能不心痛嗎?


刑部冤案更是暴露出太子的無能,還有諸位阿哥的勾心斗角。所以康熙想樹立一個孝子的榜樣,也想找一個孝子談談心。

可以說張五哥與康熙,有如喬引娣與雍正一般。如果說喬引娣的存在,除了電視劇要求的類似于劇情旁白或者另一個角度看出雍正的不容易,美化雍正以外。喬引娣也是雍正難得可以放心可以自然對待的傾訴者。

而孝子張五哥,就是康熙這個孤獨老人可以放心的傾訴者。當然康熙只是對張五哥傾訴有關親情這方面無關緊要的問題,沒有傾訴于軍國大事的。

電視劇在這方面,也是想從另一種角度來表達出晚年重視親情的康熙,是如何的無奈,是何等的孤獨。

而無奈的康熙也的確對張五哥傾訴過。

比如熱河狩獵廢太子之際,大阿哥和三阿哥因為詢問太子的事情吵起來之事,康熙氣的的直說住口,然后出人意料的叫來張五哥,問道“你是一個孝子,你見過有這樣氣父親的嗎?”說完康熙就氣的暈倒過去。

老十三因為受太子牽連被關禁閉以后,康熙當著諸位阿哥雖然批評了老十三。但說到有德,就說道老十三很不錯,在太子胤礽遭此大變之時,還不避嫌,可謂是做到了一個弟弟的情義。


還有在熱河狩獵歸京以后,康熙雪中漫步之時,只帶了張五哥一個人時候,還問過他這個孝子認為那個皇子最好。

通過這些足以看出晚年康熙,對于親情的渴望,不惜樹立張五哥這個孝子的榜樣,以期影響身邊人。同時很放心張五哥這個孝子,對于親情上的無奈,還可以找張五哥傾訴傾訴,可見康熙這個無奈的老父親,對于九子奪嫡這段殘酷的勾心斗角,始終是下不了雷霆手段,還真是不容易。

當然還有一點,康熙意圖通過張五哥這個孝子標桿影響諸位阿哥,其實也是無功而返的。這群被權力迷了眼的阿哥,尤其以老八為代表的阿哥,心中那有什么父子之情,甚至還通過死鷹來詛咒康熙,在權力面前,親情還真是算不得什么的。

倒是康熙出于提拔張五哥,以使自己安全多一重保證倒是有些用處。對于老四的成功繼位和安全,就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康熙駕崩之際,就派張五哥前去護送老四到暢春園,還刻意將金牌令箭交給張五哥,間接使老四可以及時掌管大權。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jīng)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么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還請繼續(xù)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186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chuàng),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8

江夏鎮(zhèn)有一個人,是當?shù)氐囊粋土皇帝,他叫劉八女,別看這個名字比較娘,但是劉八女是一個地道的爺們,這里的“爺們”不是說這個劉八女仗義,只是說明他的性別。

劉八女的姐夫叫任伯安,這個人不簡單,他在《康熙王朝》里的官職是江蘇巡鹽道,只是這個官職在《清史稿》中并沒有記載,只有一個叫“兩淮鹽運使”的官職,不過看名字大家都能看得出來,這兩個職稱雖然不同,但是職能都差不多,在古代管鹽意味著什么?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

任伯安的背后是九爺,他屬于當時最強勢的八爺黨,是八爺黨中財神爺,八爺?shù)拇蟛糠珠_銷主要都靠這個任伯安來孝敬,背靠大樹好乘涼,任伯安活得滋潤且囂張。

任伯安有一個弟弟叫任季安。這個任季安不是什么好餅,仗著他的哥哥地位,為非作歹,無惡不作,魚肉鄉(xiāng)里,調(diào)戲良家婦女,終于在一奸殺寡婦后,東窗事發(fā),難逃一死。不過任季安不會坐以待斃,還想通過不法手段逃避罪責,最終他找到了壞水更多的劉八女,劉八女的爹曾經(jīng)對張五哥的爹有恩,于是劉八女找到張五哥的爹爹,說任季安犯了點事兒,讓他兒子張五哥去替做下牢。

張五哥的爹一聽,不好退卻,因為劉八女的爹對他們家有恩,這劉八女如今張嘴求情了,如果了不給辦,恐怕被人說不義;再一個這個任季安的名字張五哥老爹聽過,他的哥哥可是任伯安,堂堂的江蘇巡鹽道,手眼通天,朝廷里都有人,想來任季安即使有罪,他的哥哥也會替他擺平,自己的兒子張五哥很快就會出來了。

想到這里,張五哥的爹爹單純的讓自己兒子去了,張五哥不是傻子,但是孝子,他相信自己的爹不能給自己窟窿橋走,于是就去報恩、盡孝、頂罪了。

一進天牢,張五哥傻眼了,這是啥地方?全是死刑犯, 等他知道自己將會被推到菜市口砍頭的時候,張五哥有點后悔,他頂罪可以,但是沒說頂死罪啊。

但是張五哥沒敢聲張,第一、張五哥想到自己如果聲張了,那么他頂罪的事情就會敗露,這樣一來他有罪,他爹也有罪,他自己倒沒什么,他的老爹那么大年紀,如何能夠經(jīng)受得起牢獄之災。

第二、劉八女的父親對自己的父親有恩,張五哥知道這件事,他也知道自己頂罪就是為了幫父親報恩,如果他說了他是頂罪的事情,他爹欠劉八女的恩情就永遠沒機會還清了,他不想讓父親失望。

就這樣,張五哥居然將死罪替任季安頂了下來,但是他在被斬首之前,被老四和老十三給挽救了,這件事情讓康熙知道了,斬首的時候,康熙親自來到刑場救了張五哥。知道始末的康熙,讓張五哥留在身邊做了侍衛(wèi)。

在九子奪嫡的過程中,康熙看到了兒子們的暗藏殺機,兄弟之情當然無存,他想和兒子們說清楚,但是這種事情哪能說得清楚呢?于是他想通過什么事情去暗示他們,這件事情就是康熙留張五哥在身邊。

張五哥是什么人?一個頂罪的死囚而已,康熙為啥要提拔他留在自己的身邊?因為張五哥為人敦厚,處處為他人著想;因為張五哥為人孝順,為了不連累父親,自己甘愿領死;因為張五哥夠義氣,為了報劉八女的恩情,寧可一死。

正因為張五哥重情重義,康熙想把張五哥留在身邊,讓自己的兒子們看看,真正的孝子是什么樣的,而不是整天你爭我奪的為了權力拼殺。

同時,康熙還有一個隱藏很深的用意,這個用意是為了他的四兒子,也就是后來的雍正皇帝。

在九子奪嫡的時候,每個皇子都為了自己爭奪皇位做準備,都不愿意做得罪朝臣的事情,他們紛紛拉攏大臣,為自己積蓄實力。只有一個人不同,那就是老四,老四采取的策略是不爭即使大爭,他選擇死心塌地的為康熙辦實事,為社稷辦大事,嚴于律己,成為了當時的孤家寡人。

康熙對皇子的考驗,老四經(jīng)受住了,如果老四沒得到皇位,在康熙死后,他必然要面對滿朝文武加上所有皇子的擠兌,恐怕不會有什么好下場,康熙不想因為老四對自己忠心耿耿,最后還要拋棄他,于是康熙留張五哥在身邊,也是為了暗中幫助老四兒子一把,因為這位張五哥的恩人正是老四和老十三。

也正是因為張五哥,在康熙駕崩的時候,帶著金牌令箭到四爺府上放了十三爺,十三爺又立刻接管了豐臺大營,這才有了雍正順利登基的一幕,后來張五哥果然忠義,成為了雍正的侍衛(wèi),后來又在十三爺去世后,為十三爺守陵以報其恩!


60多歲的康熙皇帝提拔張五哥做侍衛(wèi),一是為了用他的孝行感動各位皇子,希望他們能夠重拾親情;二是為了幫助老四一把,免得他在自己死后不能順利即位,落個凄慘下場,可謂用心良苦!

9

老八集團的財神爺是任伯安,撈了肥缺——江淮巡鹽道,任季安是任伯安的弟弟,依仗哥哥胡作非為,干了許多壞事,而任伯安的妻弟劉八女掌控了豐腴、富庶的江夏鎮(zhèn),可以說是江夏鎮(zhèn)的土黃帝,飛揚跋扈、危害一方、無人敢管,張五哥的父親是張老漢,是劉八女手下的長工,當年劉八女曾對張老漢一家施過恩。

任季安奸殺了寡婦后,引發(fā)眾怒,人們聯(lián)名要求懲辦兇手任季安,當?shù)氐难瞄T在眾怒之下不敢蔭庇,只是下令抓捕了“任季安”;但被抓的任季安卻是張老漢的兒子張五哥,這是二任與劉八女謀劃想出的偷梁換柱的辦法,劉八女向張老漢提出讓張五哥冒名頂罪,承諾風頭一過,任伯安將會出手撈人,礙于前恩,張老漢只得照辦。

張五哥在衙門也一直謊稱自己是任季安,不過,人命關天,民憤太大,任伯安已無法翻案了,向各級官府賄賂了10多萬兩銀子后,刑部判處“任季安”斬立決,為了避免全家人遭難,張五哥死到臨頭也只能認命。

這事被精明的老十三胤祥知道后,義無反顧地救下了行將被刑的張五哥,上達天聽后,康熙發(fā)了雷霆之怒:嚴查各級涉案官員,甚至連刑部官員也不能放過!

隨后,真相大白,牽扯此案的官員都被撤職查辦,任季安被斬,任伯安丟掉了官職,劉八女被判終身監(jiān)禁。

而曾經(jīng)命懸一線的受害者張五哥,卻出乎意料地被康熙皇帝提拔為大內(nèi)侍衛(wèi),成為康熙皇帝的貼身保鏢,原因何在?

1.張五哥寧可自己失去寶貴的生命,也不愿意牽連自己的父親——這是很孝順的孩子,自古“無孝子不忠臣!,康熙皇帝自幼在祖母孝莊的哺育下讀過很多史書,深知其義,對張五哥很欣賞,讓忠孝之人貼身保護自己,自己會心安理得。



2.張五哥有功夫在身,適合大內(nèi)侍衛(wèi)標準,張五哥沒辜負乾隆,他恪盡職守,竭盡忠誠,對十三爺常懷感激;康熙彌留之際,張五哥把調(diào)兵金令的地點私下通報給十三爺,胤祥才控制了豐臺大營,為老四胤禛順利繼位作出了保障性的貢獻。

10

張五哥是電視劇《雍正王朝》里面的人物,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滴醍敃r也沒有60多歲,應該只有50多歲。

如果單純從歷史來講,是說不通的,因為皇帝的貼身侍衛(wèi)必須出自于八旗子弟,并且是上三旗的子弟,這是先決條件,根本不允許漢人子弟擔任滿清皇帝的貼身侍衛(wèi),哪怕是最低級別的侍衛(wèi)。比如隆科多,本來是給康熙皇帝牽狗的人,但因為他是上三旗子弟,也是一等侍衛(wèi),滿清的一等侍衛(wèi)屬于正三品武官,所以,張五哥是怎么也擔任不了康熙皇帝的貼身侍衛(wèi)的。

為什么他就當了呢?因為是劇情的需要!队赫醭凡皇菤v史,是歷史文學影視作品,是經(jīng)過了改編和創(chuàng)意的,在等級森嚴的滿清皇宮之中,將一個漢族小子充實進去,也算是一種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吧。

你見過皇帝親自劫法場嗎?這當然也是創(chuàng)作,為什么康熙皇帝要親自劫法場救張五哥?

不是因為老四老十三匯報得有多嚴重,而是大清建國七十多年來,這是首例,聞所未聞,康熙皇帝不能因此壞了自己統(tǒng)治幾十年的名聲,都說康熙盛世,居然還出了這樣的案子,這不是給自己臉上抹黑嗎?所以,康熙皇帝不顧一切沖到法場,親自前去解救張五哥,是要挽回自己的名聲,讓天下人看看自己的英明之舉,要知道,這樣的機會還真不多,他豈能浪費。搞好自我宣傳工作也是皇帝的本事之一。

如果這樣說還不夠,那么還說深點。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不久前剛從江夏鎮(zhèn)賑災回來,被劉八女等人以一塊“禮儀德化”的匾額壓得出不來氣,這匾是誰寫的?康熙皇帝啊,整個江夏鎮(zhèn)已經(jīng)變了天,人心不古,像劉八女任季安這樣的貨色就是打著“禮儀德化”的招牌作威作福的。

想必老四和老十三沒少添油加醋給康熙匯報這事。張五哥正是江夏鎮(zhèn)的人,和劉八女任季安等比起來,張五哥一家才是真正維護“禮儀德化”精神的良民百姓。

禮儀德化”的招牌是康熙皇帝對社情民風的肯定和表彰,出了劉八女任季安這樣的敗類,不僅僅是給康熙皇帝的臉抹黑,還是在狠狠抽打康熙皇帝的臉啊。加之這事兒恰恰和張五哥聯(lián)系起來了,所以,康熙皇帝親赴法場,救張五哥,其實他不僅僅是救的張五哥,更是救的自己的名聲啊。康熙的舉動,同時也給了老四以信號,江夏鎮(zhèn)的罪過必將淹沒,為年羹堯血洗江夏鎮(zhèn)埋下了伏筆。

很多人從張五哥的“忠孝”之精神去分析康熙他親自往法場營救還提拔他為貼身侍衛(wèi)固然不錯,因為康熙皇帝多次說到了“孝義”,并且對孝義之人進行大力表彰,但是這不是他親往法場救張五哥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兩點:一是大清七十年來這樣的案子尚屬首例,康熙不能將惡名背在自己身上;二是那塊“禮儀德化”惹了大禍,康熙皇帝想要挽回自己的顏面。

還有人分析說康熙皇帝在布局,想要利用張五哥這個小人物為將來的新君鋪路,順便還可以監(jiān)視老四和老十三他們,不過這扯得就有點遠了,估摸著康熙皇帝當時還沒有想那么多,因為他還能掌控局勢,還沒老糊涂。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