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在歷史上頗具爭議。他被稱為一代賢宦,明神宗即位后,他被稱為內(nèi)相,與張居正一內(nèi)一外,配合默契,對萬歷中興起到了關鍵作用。他當然也有缺點,陷害高拱,貪財?shù)龋强偟膩砜,他的形象還是偏正面居多。
馮保其人
馮保,字永亭,號雙林,河北深縣人。除了是一位政治家之外,馮保也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擅長書法和彈琴,這是他與一般宦官很不一樣的地方。
圖:馮保的真跡
據(jù)史書記載,馮保在嘉靖年間入宮。嘉靖十五年,馮保入選內(nèi)書堂讀書 ,此后輾轉(zhuǎn)司禮監(jiān)六科廊、內(nèi)書房和文書房,終于在嘉靖三十九年升任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
明朝中后期,因為有替皇帝批紅的權力,司禮監(jiān)實質(zhì)上成為內(nèi)廷的另一個內(nèi)閣,首腦掌印太監(jiān)可以看成與內(nèi)閣首輔看齊的“內(nèi)相”,秉筆太監(jiān)則視同為權力堪比次輔。換言之,馮保在嘉靖年間已經(jīng)做到了宦官中的二把手。
隆慶元年,馮保提督東廠,御馬監(jiān)。按道理,掌管御馬監(jiān)的下一步就是升任掌印太監(jiān)。然而馮保與時任首輔高拱不和,高拱兩次舉薦了其他人擔任掌印太監(jiān)。直到隆慶帝去世,馮保在太后的支持下,拿出隆慶帝遺詔,升任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自此,馮保走上了權力巔峰,權傾朝野。
教育明神宗,支持張居正
明神宗即位時,年僅十歲,因此李太后和張居正一直對他要求很嚴厲,馮保受李太后信任,對明神宗的教導也是不遺余力。
舉個例子,別的太監(jiān)都是教皇帝怎么玩,馮保卻教導明神宗習文。他所主持的司禮監(jiān),專門為皇帝刊刻《啟蒙集》、《四書》、《書經(jīng)》等。明神宗初期喜歡書法,也是受了馮保的影響。
對于某些事情上,馮保對明神宗的要求甚至比張居正還要嚴格。比如內(nèi)閣產(chǎn)白蓮花、翰林院有雙白燕,張居正把這些東西都弄來給皇帝賞玩,但是馮保就勸張居正:“皇帝年幼,不應該用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使皇帝貪玩!
對于明神宗犯的錯誤,馮保也會及時地報告李太后。有一回,明神宗酒后調(diào)戲?qū)m女,馮保就稟報了李太后,結果李太后大怒之下差點廢了明神宗,最后罰明神宗跪了三個時辰,還要下罪己詔。當然,盡管馮保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明神宗好,但是也引起了明神宗的反感,這是后話。
對內(nèi),在教育明神宗方面,馮保和張居正一內(nèi)一外,配合默契,都想把明神宗教育成一代明君;對外,關于張居正主導的改革,馮保也是不遺余力地支持。
當初張居正當上首輔,就是和馮保通力合作趕走了高拱,兩人自此建立了牢固的政治同盟。等到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朝廷內(nèi)外樹敵無數(shù),但是依然屹立不倒,馮保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
有一回,馮保的侄子馮邦寧在街上肆意妄為,醉打衙卒, 張居正派人把這件事告訴了馮保。馮保立即對馮邦寧作了杖打四十,革職待罪的處理,維護了張居正的威信。
張居正曾贊揚馮保,宮中內(nèi)外的大小事情,都是和自己商量過再行動,從來沒有主動干預朝政。這無疑對政令統(tǒng)一、新法的推行起了很大作用的。
宮中府中,事無大小,悉咨于余而后行,未嘗內(nèi)出一旨,外干一事”。
縱觀中國歷史,很難再找到像馮保和張居正這樣,分別手握內(nèi)外大權卻能親密合作的例子,僅憑這一點,馮保就稱得上賢宦。
構陷高拱,貪財好貨
馮保有賢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惡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對高拱的構陷和貪財上。
前面提到了馮保和高拱不和,為了趕走高拱,馮保和張居正聯(lián)手。他借由高拱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向皇帝和兩宮太后添油加醋地告狀,終于將高拱趕下了首輔的位子。
雖然扳倒了高拱,但是馮保仍不滿意,還想置高拱于死地。在這一點上,馮保表現(xiàn)出了很多太監(jiān)的共性,睚眥必報。
萬歷元年,一名叫王大臣的男子潛入宮中,并且沖撞了明神宗。侍衛(wèi)將王大臣擒獲后,從他身上搜出刀劍各一把,于是將其押送東廠審問。馮保暗地里引誘王大臣,讓他假認是出自高拱的指使。
這招實在是太陰毒,如果高拱被定罪,等待他的將是滿門抄斬。幸好當時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禮、吏部尚書楊博挺身而出,堅決要求將王大臣案由刑部、督察院與東廠共同審理。高拱最終被洗刷了冤情,王大臣則被處以死刑,馮保卻因此惹惱了很多朝臣。
除了這件事情,馮保最遭人詬病的一點是他貪財好貨,這其實也是幾乎所有太監(jiān)的共性,畢竟生理上的欲望被抑制,對物質(zhì)的欲望就會更多。馮保和其他太監(jiān)不同的是,除了錢財,他還喜歡很多文雅之物。
比如他就利用手中的權力,從宮中偷出了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圖》并在上面提字;他也大肆收取賄賂,包括張居正先后送給他的名琴七張、夜明珠九顆、珍珠簾五副、金三萬兩、銀二十萬兩。
除此之外,賣官鬻爵、花費巨資修建生祠和墓地,查抄其他去世宦官的家財?shù)榷际撬奈埸c。無盡的權勢和財富,也讓他越發(fā)膨脹,以至于皇帝的賞罰,沒有馮保的同意都得不到執(zhí)行。
結局凄涼
盡管在明神宗小的時候,馮保和他關系很好,被親切地稱為“大伴”。但是隨著明神宗逐漸長大,漸漸開始對馮保和張居正的嚴格教育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尤其是馮保數(shù)次向李太后告狀,以至于明神宗受罰,引誘他玩樂的幾個太監(jiān)都被嚴懲,這一切都讓明神宗心里無比痛恨。
萬歷十年,張居正病逝,馮保失去了他最重要的盟友,明神宗身上則少了一道枷鎖。加上明神宗大婚后,太后還政于皇帝,馮保一下子孤立無援。
在御史和其他宦官的攻擊之下,馮保被明神宗下令抄家,并發(fā)往南京孝陵種菜,最終病死在南京。馮保的弟弟馮佑、侄子馮邦寧削職后被捕入獄,死在了牢里。一代權宦就此謝幕!
【我是@小熊貓看歷史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別忘了點贊加關注哦,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