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珠終其一生從未輸給大玉兒,且說實在的,在當時大玉兒還沒那個資格,也沒那個膽和海蘭珠斗法。
海蘭珠,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的長女,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莊文皇后的姐姐。天聰八年(1634年),26歲的海蘭珠嫁于皇太極。雖此時海蘭珠已過妙齡,但卻多了一絲成年女性的魅力,較之少女她更加的豐滿成熟,嬌艷動人,因此嫁于皇太極后,她就倍受寵愛。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大封后宮,海蘭珠被冊封為關雎宮宸妃,居東宮,稱東大福晉,地位僅次于孝端文皇后,為四妃之首。而此時孝莊雖被冊封為永福宮莊妃,但只是一個側福晉,地位在皇太極冊封的五妃中居末位,別說跟海蘭珠比了,就跟東側福晉衍慶宮淑妃比,她也比不了。
可以說自海蘭珠入宮后,因她的美貌,因她的賢良淑德,皇太極對她的寵愛可謂是榮冠后宮,整個后宮中就算是孝端文皇后亦都不能與其爭鋒,可謂是獨受恩寵。
崇德二年(1637年),海蘭珠生下皇太極的第八個兒子。此時皇太極對于這個兒子的出生,相對于之前七個子女的出生更加的欣喜若狂。在皇八子出生的八天后,皇太極就在盛京皇宮的大政殿(清朝專門舉行重大慶典的宮殿)為皇八子的誕生頒發(fā)了有清以來的第一道大赦令。
要知道,前7個子女出生時,皇太極別說是頒布大赦令了,就連舉辦慶典都沒有。而之后孝莊生第9子,懿靖大貴妃生第11子時,皇太極也再未大赦天下,亦或舉辦慶典,從這點可以看出皇太極在皇八子出生時,就已然想要立他為繼承者。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海蘭珠的受寵程度的確是榮冠后宮的。
而此后發(fā)生的事情,就更是表面了皇太極對于海蘭珠是真的很喜歡。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極率軍與明軍在松山錦州決戰(zhàn)。正當雙方的戰(zhàn)事如火如荼時,盛京傳來消息報“關雎宮宸妃有疾”,就是海蘭珠生病了。此時皇太極聞聽此事后,居然就放棄了此時正處于緊要關頭的錦州戰(zhàn)事,然后在吩咐諸將固守后,他就急匆匆的趕回盛京。
之后在路途中,皇太極接連收到了“宸妃病篤”、“宸妃已薨”的急報,隨著海蘭珠病情的極度惡化,皇太極開始日夜趕路,策馬狂奔,但最終皇太極還是沒能趕回見海蘭珠最后一面。在趕回盛京后,皇太極什么也不顧,就只奔關雎宮,可是還是來不及之后關雎宮就剩下皇太極撫尸哀痛的身影和徹夜未停的悲悼慟涕的哭聲。
“美人氣已絕,英雄心欲碎”,之后接連數(shù)月皇太極都不能接受海蘭珠已經(jīng)過逝的事實,他曾數(shù)次因傷心過度而陷入昏厥當中。但無論如何,斯人已去,這點是改變不了的,皇太極也深知這點,再之后他將所有的思念都化為實際的行動,他為海蘭珠舉辦了規(guī)模宏大的葬禮,在入殮之時,皇太極更是親率文武百官及后宮嬪妃前往祭奠。
同時在海蘭珠去世的那年,本來清朝在元旦時是要舉行大賀慶典的,可是皇太極居然為了海蘭珠下詔“以敏惠恭和元妃喪,免朝賀,停止筵宴樂舞”,為了一個妃子而停辦國家大典,這在整個封建時代都是少之又少的。
直到海蘭珠去世的第二年,皇太極都還未忘記曾經(jīng)他最寵愛的那位妃子。這年的四月,皇太極在大政殿為明降將洪承疇、祖大壽二人賜宴慶賀,按理說作為投降而來的地位最高明降將,皇太極理由要出席宴席,以示拉攏?墒谴藭r的皇太極卻以“朕未服視朝衣冠,又不躬親賜宴,非有所慢于爾等也。蓋因關雎宮敏惠恭和元妃之喪未過期,故爾”,就是海蘭珠喪期未過,我不能參加宴席。
而在此后的歲月里,每逢海蘭珠的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皇太極都會親自為其舉辦隆重肅穆的祭禮。
所以說從以上種種可以看出,海蘭珠的受寵程度可見一斑,就憑借著這等寵愛,就憑借著皇太極在海蘭珠死后數(shù)年還是這樣的牽腸掛肚,日思夜思,甚至不惜屈尊為她守喪,你認為孝莊斗的過她嗎?
說實在的孝莊在皇太極時期并不受寵,這點從皇太極冊封五妃,她居于末位就可以得知一二。她能在后來有如此顯赫的身份,完全是得益于她生的兒子福臨,若不是他,孝莊恐難以有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