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乾隆年間1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清朝版圖達到極盛,號稱1400萬平方公里,加上康熙帝割讓的尼布楚、雍正帝割讓的貝加爾湖以南地區(qū)等地,疊加起來約1500萬平方公里,疆域之大,僅次于元朝。
清朝從康熙帝開始,一直到清朝末期,大清帝國歷代皇帝都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僅對沙俄一國就割讓了7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直屬領土524萬平方公里,屬邦235萬平方公里,另割讓西伯利亞勢力范圍約1000萬平方公里,俄國前后實際吞并我國領土15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領土及勢力范圍。具體如下:
1、康熙帝
1689年,康熙帝和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喪失尼布楚地區(qū)25萬平方公里土地。此外,還喪失了額爾古那河和外興安嶺以北,本屬于中國的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qū),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里的傳統(tǒng)勢力范圍。
2、雍正帝
1727年,先后與俄國簽訂《布連斯奇條約》、《恰克圖條約》,割讓了半個蒙古地區(qū),使俄國侵占的原屬中國的蒙古領土合法化,還把原屬于清朝的貝加爾湖一帶和唐努梁海以北的葉尼賽河上游地區(qū),全部劃入俄國版圖,《布連斯奇條約》、《恰克圖條約》中國被奪去了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3、乾隆帝
1789年,俄國武力驅(qū)逐我?guī)祉搷u原住民赫哲族同胞,31萬平方公里領土丟失(其中庫頁島陸地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相關海域面積21萬平方公里)。明朝是我國歷史上唯一在庫頁島有過駐軍的朝代(4衛(wèi)),清朝沒有,給了俄國可乘之機。
4、道光帝
1)1840年,屬邦哈薩克地區(qū)(今哈薩克斯坦國大部)被俄國侵并,該邦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從此中亞脫離了中國,李白故鄉(xiāng)成他國。
2)1840年,早在漢朝就屬于我國的布魯特地區(qū)被俄國并吞,約10萬平方公里土地丟失,我西北地區(qū)原最大湖泊巴爾喀什湖(3個青海湖水域面積),成了國人的記憶。
3)1846年,俄羅斯侵入我西部巴爾克什湖東南的庫克烏蘇河地區(qū)。
4)道光末年,英屬印度非法侵占我國西藏拉達克地區(qū),約9萬平方公里土地。
5、咸豐帝
1)1853年,俄國侵占我哈薩克草原地區(qū)。
2)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讓我國黑龍江以北6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3)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占我國烏蘇里江以東4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6、同治帝
1)1862-1864年,清朝割讓從沙漬達巴哈到蔥嶺的約43萬平方公里國土給俄國,我國中亞地區(qū)領土進一步喪失。
2)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清朝割讓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淖爾(今齋桑泊)南北共約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給俄國。
3)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國以此為借口,出兵占領我新疆伊犁地區(qū),準備和阿古柏肢解新疆。左宗棠自行到江南籌集糧餉,率軍前往新疆平叛。經(jīng)數(shù)年苦戰(zhàn),終于打垮阿古柏侵略軍,收復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領土,后伊犁部分失地被收回。
4)1868年,屬邦布哈爾汗國約100萬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國吞并。
7、光緒帝
1)1876年,屬邦浩罕國約35萬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國吞并。
2)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割占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3)1882年到1884年,清朝和俄國簽訂《喀什噶爾界約》及《伊犁界約》,俄國再次吞并我國7萬多平方公里土地。
4)1883年,簽訂《科布多塔爾巴哈臺界約》,割讓我國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2萬平方公里土地給俄國。
5)1892年,俄國侵占我國薩雷闊勒嶺以西帕米爾高原2萬多平方公里土地。2001年,我國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簽訂邊界條約,收回其中近2000平方公里土地,其余的就永遠脫離了中國版圖。
6)1895年,俄國與英國瓜分了我帕米爾西部約2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帕米爾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7)1900年7月16日-21日,俄國出動17萬軍隊,非法侵占我國在黑龍江東岸僅存的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屯地區(qū)0.4萬平方公里土地,并將城內(nèi)中國人幾乎全部斬盡殺絕(只有幾百人泅渡逃脫),其中的絕大部分婦女被強奸。7月22日,俄國阿穆爾州當局宣布,海蘭泡里的中國人被全部“肅清”了。海蘭泡現(xiàn)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第三大城市。
8、宣統(tǒng)帝
1911年,俄國支持烏里雅蘇臺(外蒙古)驅(qū)逐清朝駐蒙大臣,并宣布建立“大蒙古國”,再次失地173萬多平方公里。
????總之:清朝入關后,從順治到宣統(tǒng),共計10帝,其中有8位皇帝有割地賣國行為。以上喪失領土總計759萬平方公里。其中直屬領土524萬平方公里,我屬邦235萬平方公里。另外,割讓西伯利亞傳統(tǒng)勢力范圍約1000萬平方公里。
另外,清朝丟失的緬甸中北部地區(qū),泰國北部、老撾中北部、不丹全部、錫金全部、克什米爾全部,以及藏南,臺灣等地尚不在統(tǒng)計范圍之內(nèi),這里統(tǒng)計的是俄國侵占部分。因此,從某種意義而言,就算清朝再能開疆拓土,也不及其統(tǒng)治期間喪失、割讓領土的速度之快,而且丟失的基本還都是永遠很難再要回來的領土。
?
由于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信息閉塞,國際上發(fā)生的事情一點不了解,視漢人為奴仆;特別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高層奢侈糜爛、勾心半角,對外毫無斗志(左公收復伊犁除外),高層對外的極其軟弱,已決定了清政府只能割地賠款,再加上八國聯(lián)軍侵華,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日落西山的清政府是不可能扛下去的。雖然有覺醒民眾、基層官員想奮起反抗外侮,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
所以國強民強,政治清明,才能保護國家領土之完整,抵抗外侮(抗美援朝是最好的說明,當時我國對抗17國,最終迫使美軍回到談判桌上,承認自己的失敗)。
結合當前的國際形勢,我們要以史為鑒,時刻準備,防止國外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