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史學家拉克唐提烏斯在《論迫害者之死》這本書中,講到了羅馬帝國皇帝瓦勒里安,被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俘虜后,給關進了籠子,后續(xù)還有一系列更悲慘的遭遇。這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這個時候的皇帝是高危職業(yè)。
比如,在瓦勒里安之前的幾任皇帝,就都死于非命。
先是軍隊推舉的馬克西米魯斯。由于他出身低賤,遭到元老院和國民的鄙視。所以他即位后,便以殘暴的手段打壓元老院和國民。結果,在238年被人暗殺,而指使這一暗殺的正是元老院所為。
公元244年,重新占了上風的軍隊,擁立阿拉伯人菲利普稱帝。
菲利普屁股還沒坐熱,又被國民起義軍首領德基烏斯所殺。
德基烏斯登上帝位后,正遇上哥特人入侵,他率軍前往阻止,結果死在了戰(zhàn)場上。
元老院此時有了分歧,一部分人擁立加盧斯為帝,另一部分人則擁立德基烏斯只有十幾歲的小兒子霍斯蒂利安為帝。于是羅馬帝國便出現(xiàn)了二帝治國的局面,內戰(zhàn)眼看就要爆發(fā)。不過,一場瘟疫幫助加盧斯干掉了霍斯蒂利安。
加盧斯順利繼位后,不但不抵抗哥特人的入侵,反而委曲求全,向他們支付高額的貢金。他的做法讓國民非常憤怒,不久他便被部下所殺。
(羅馬帝國的元老院)
如此一來,就已經(jīng)有五位皇帝先后不幸暴死了。
在走馬觀燈換皇帝的時候,瓦勒里安不斷得到新上任皇帝的提拔,到加盧斯被殺時,他已經(jīng)成為獨掌大權的監(jiān)察官了。
公元253年,60高齡的瓦勒里安,在機緣巧合下,成為羅馬帝國新一任皇帝。
瓦勒里安為了平息羅馬帝國內憂外患的局面,任命長子加里恩努斯為共治皇帝,讓他負責帝國以西的防務工作。而他則負責外敵入侵和國政事務。
為了鞏固帝位,瓦勒里安一上臺便大力整頓軍隊。
之所以要整頓軍隊,是因為在他之前,軍隊非常熱衷擁立皇帝。而那些被擁立的皇帝,如果不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則會被殺,然后軍隊再擁立新的皇帝。
瓦勒里安利用巧妙的政治手段,對軍隊進行了洗牌。那些出身低微,但很有軍事才能的人,在他這里得到了提拔重用。
瓦特里安還意識到,基督教徒們給國家已經(jīng)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這些基督教徒們不承認多教派,同時他們拒絕擔任公職和服兵役,這讓民眾對他們非常不滿。
同時,外敵入侵,內戰(zhàn)不斷,還有停不下來的瘟疫,都讓民眾認為,正是基督徒們猥褻了羅馬諸神,才受到的懲罰。
為了平息民眾的情緒,瓦勒里安同意對基督教會的主教等高級領導人予以逮捕,并處以流放或死刑。
(被迫害的基督徒)
由于收效不大,瓦勒里安再次下令,基督教徒如果不愿意放棄信仰,他們不光被逮捕入獄,他們的家產(chǎn)也將充為國有。同時,他們還將被流放到艱苦的地方或者被直接處死。
不過,周圍的國家,并沒給瓦勒里安太多時間來整頓國家的矛盾。
先是東鄰強國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率兵對羅馬發(fā)動了進攻。他以銳不可當?shù)臍鈩,先后占領了美索不達米亞重鎮(zhèn)民西比斯。隨著羅馬守軍的潰退,他又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東方大城安條克。
瓦勒里安不得不打起精神,率領軍隊前往迎戰(zhàn)沙普爾一世。
可是等他好不容易趕到安條克時,沙普爾一世早已帶著豐厚的戰(zhàn)利品打道回府了。
就在瓦勒里安以為可以喘一口氣的時候,哥特人卻又在黑海南岸沿海地區(qū)燒殺擄掠了。
于是,瓦勒里安只得率軍向黑海南岸進發(fā)。
結果由于軍隊被抽走,東邊的防線又遭到沙普爾一世的襲擊。兩處軍事要塞,被沙普爾一世占領。
無奈之下,瓦勒里安不得不又調頭阻止沙普爾一世。
瓦勒里安像一只無頭蒼蠅一樣,來來回回。他在軍事上很無能,對沙普爾一世和哥特人的進攻沒有一點辦法。
(被俘的瓦勒里安)
公元260年,已經(jīng)獲得了羅馬屬國及敘利亞等城市的沙普爾一世,準備從東邊進攻羅馬內城。
瓦勒里安也籌集了7萬大軍,準備和沙普爾一世決一死戰(zhàn)。
據(jù)史書記載,瓦勒里安和沙普爾一世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敘利亞、西里西亞、卡帕多奇亞先后都被沙普爾一世占領。瓦勒里安和他的軍隊也在戰(zhàn)敗后被俘,成為沙普爾一世的階下囚。
瓦勒里安被俘后,整個羅馬都震驚了,畢竟在這之前,從沒有皇帝做過俘虜。
更讓羅馬人不能容忍的是,沙普爾一世每當要乘馬車時,便讓年邁的瓦勒里安趴在地上,給他當腳凳,以此來羞辱他。
除此外,為了取樂,沙普爾一世還把瓦勒里安關在籠子中,對他肆意進行鞭打。并在他死后,將他剝皮填入草料并掛在墻上,供人們參觀。
當然了,由于這個說法源自于基督徒出生的史學家拉克唐提烏斯的記載,而基督徒們曾被瓦勒里安殘忍迫害,因此,所記載的是不是事實,卻不確定。
不過,不管怎么說,瓦勒里安被俘后的日子肯定不好過,不到一年,他便病逝了。
(參考史料:《論迫害者之死》《羅馬帝國興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