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貴妃和安祿山整晚呆在一起,這畫面難免讓一些人臆測,以至1200多年來風言風語不絕。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李隆基當時會不在乎嗎?

安祿山的屌絲逆襲路

據(jù)考證安祿山的爹可能是康姓胡人,他娘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會一些巫術,在族內(nèi)作法給人治病。

相傳,安祿山的娘多年不孕,是突厥人信奉的“扎犖山戰(zhàn)神”讓他娘感孕生了他。安祿山就得了個扎犖山的名字,這個傳說給安祿山蒙上了神秘色彩。而“安祿山”這個名字的得來,是因為安祿山幼時爹死娘嫁人,他后爹所在的突厥部落破敗,他隨眾兄弟逃跑隱姓埋名,他改叫“安祿山”,從此浪蕩天涯成了個無業(yè)游民。

屌絲逆襲的路上即認干爹又認干娘

安祿山長相呆傻,超級肥胖,他都300多斤了還貪吃,有一次他偷羊被唐朝名將張守珪捉住,準備處死他。結果安祿山出言不凡,張守珪看他白白胖胖的很萌,竟饒他不死,還給他安排了工作,安祿山聰慧工作出色,張守珪就認他當了干兒子。安祿山雖然長的像頭豬但機靈的像個猴,他有了張守珪這個干爹官路變的寬廣起來。他用厚禮買通各路官員,其中有唐玄宗非常信賴的大臣,大家紛紛對安祿山美言,把他夸成了圣人。他在升遷大道上一路凱歌,位高權重,手握精兵,一直飆升到了天子腳下。

眾人終于用嘴把他吹到唐玄宗的面前,他用自己奇特的長相、罕見的身材、搞笑的言語逗的唐玄宗笑得老淚橫流,逗的楊玉環(huán)笑得花枝亂顫、逗的所有人都忍俊不止,整個皇宮成為歡樂的海洋,所有人的抑郁癥都煙消云散,他成為唐朝第一笑星,就連唐玄宗也成了他的鐵桿粉絲。

安祿山與楊貴妃的淵源

安祿山知道楊貴妃寵冠六宮,他就請求唐玄宗讓他認楊貴妃當干娘,楊玉環(huán)比安祿山還小18歲,唐玄宗考慮到楊貴妃正好沒有子嗣,最主要的是為了拉攏安祿山,于是就愉快地答應了。楊玉環(huán)順從了皇命,在認干娘的儀式大典上,安祿山就像舞臺上的小丑,他竟扎了小辮,戴上肚兜,打扮為“小兒”,參拜“母后”楊貴妃。從此安祿山侍奉楊貴妃如母,因而得以隨意出入宮中,楊貴妃喜好歌舞,安祿山還教給楊貴妃跳胡人的“陀螺舞”(旋轉舞),二人關系愈發(fā)親密。

楊貴妃和安祿山鬧出緋聞

《通鑒紀事本末安史之亂》,《安祿山事跡》記載天寶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祿山的生日,他的干爹干娘賜給他豐盛的生日禮物。三天過后,楊貴妃特召安祿山進見,給他這個“兒子”舉行“洗三”儀式。楊貴妃讓人在皇宮大院準備一大缸熱水,讓安祿山跳進去洗澡。安祿山300多斤的身子,肚腹巨大,他躺在水缸里,大家只看到一個大肚子在水中漂浮。洗過澡之后,用彩色的綢緞做安祿山的襁褓,然后把安祿山放到彩色的轎子里,讓眾人抬著,在皇宮里游走,眾人嬉笑非常,唐玄宗也來觀看“大悅”。還重賞了“母子”二人。

安祿山有時與貴妃對面而食,有時在宮中通宵達旦,外面流傳著不少丑聞,唐玄宗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資治通鑒》載:“自是祿山出入宮掖不禁,或與貴妃對食,或通宵不出,頗有丑聲聞于外,上亦不疑也!

唐玄宗為什么不在乎?

一、楊貴妃長的國色天香,閉月羞花,能歌能舞,把唐玄宗迷的神魂顛倒,他費盡心機從他兒子李瑁手中爭取過來,對楊玉環(huán)是百依百順!耙或T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梢娞菩趯λ嵌嗝磳檺,所以只要是能讓楊貴妃高興,不會掃她的興。

二、唐玄宗不相信安祿山和楊貴妃之間有不正常關系。安祿山太胖楊玉環(huán)根本不會喜歡他,只是拿他當逗樂的工具,看他表演節(jié)目罷了。安祿山胖的驚人,肚子大的幾乎垂到地上!半捱m見卿腹幾垂至地”,見到皇帝都沒法彎腰行禮。史書記載,安祿山非常肥胖肚子巨大,自己都無法穿衣服,得幾個人給他穿衣,走路時得用自己的肩膀往上用力提起墜下的肚子,才能勉強走路。

三、楊玉環(huán)再貪玩也不會傻到把命玩進去。皇宮內(nèi)到處都是唐玄宗的眼線,只要楊貴妃越界分分鐘就會被唐玄宗知道。他再寵楊貴妃也是有原則的,例如楊貴妃曾兩次被唐玄宗打發(fā)回娘家。如果他們兩個真如緋聞所說,安祿山早就人頭落地,就不會有后面的安史之亂了。

四、安祿山也不是沙雕。他有更大的野心,他想得到天下,他不可能為了一個女人鬧出枝節(jié)生出事端。

五、最主要的是所有的關于楊和安的緋聞的記載都不可信。楊玉環(huán)在宮內(nèi)恃寵而驕,難免會得罪人引人妒忌抹黑,有流言蜚語正常,安史之亂后人們恨死了安祿山,說這一切禍端都是紅顏禍水楊玉環(huán)引起的,逼唐玄宗賜死楊玉環(huán)。有楊安的流言也正常。關于這些流言記載也大都出于野史或者小說。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這流言也是持懷疑態(tài)度。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安祿山事跡》等

最佳貢獻者
2

楊貴妃安祿山一待一整晚,各種風言風語流傳,李隆基為什么不在乎?(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歷史故事。


楊貴妃和安祿山一待就是一整晚,緋聞,絕對的緋聞,嫁給老公公的兒媳婦楊玉環(huán)有一點緋聞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呀!你可以茶余飯后吹吹牛,但是不要當真,我們暫且把安祿山看作是楊玉環(huán)的緋聞男友吧。

1、雜種胡人安祿山

安祿山少年時父親早逝,母親是個突厥族的職業(yè)巫師,后來改嫁一戶安姓將軍的哥哥,他就隨著繼父姓安,從小就在今天的遼寧省朝陽市一代混社會。

安祿山聰明過人,很有語言天賦,會說六蕃語言,曾任互市牙郎,就是互市交易的中間人,專門給商人充當洋買辦。

安祿山不但智商高,情商更高,29歲那年,因為偷山羊,被幽州節(jié)度使的屬下抓了,巧舌如簧的安祿山不但沒受責罰,反而由此參軍入伍,由于作戰(zhàn)勇猛,一路升遷到討擊使,后來在與契丹作戰(zhàn)失敗,罪大當誅,被押送京師治罪,張九齡上奏折處死安祿山,唐玄宗卻決定召見這個胡人。

安祿山抓住機會,使出手段討好玄宗,玄宗看到他肥胖、凸肚子、矮個子,一副傻乎乎的樣子,就樂了,笑著問“這么大的肚子,里面裝的是什么東西?”,安祿山不假思索的說“沒別的,只有一顆赤誠的心”,玄宗大笑,不但不治罪,反而委以重用。

39歲,安祿山如愿以償當上了平盧節(jié)度使,可以直接向長安報告工作,有機會向玄宗展現(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

安祿山外面憨厚,內(nèi)心才思敏捷且奸詐,獻媚的本事是相當?shù)牧说茫姉钯F妃寵冠六宮,對自己十分有利,盡管自己比楊貴妃大18歲,卻甘心做楊貴妃的干兒子,在認干娘的儀式上,安祿山扎個小辮,穿上肚兜,打扮成“小兒”,前來拜見“母后”,唐玄宗樂的前仰后合,楊玉環(huán)欣然接受,安祿山從此可以隨意出入宮中,與楊貴妃對面而食。

好一個安祿山,將一手“貴妃牌”,打的是爐火純青。

每次入宮,安祿山先拜貴妃,后拜玄宗,唐玄宗問是何故,安祿山回答“胡人先母后父”,唐玄宗非常高興,讓楊貴妃娘家的幾個晚輩和安祿山義結金蘭。

2、楊貴妃為干兒子安祿山洗三,惹出緋聞

《通鑒紀事本末·安史之亂》記載,天寶十年(751年)正月初三,是安祿山48歲生日。

第三天,楊玉環(huán)傳他進宮,為他舉行“洗三”儀式。

“洗三”是唐代風俗,孩子出生第三天,為娘的要為孩子洗去身上的塵垢,患上新衣服,這個習俗在長江中小游一帶,依然保存。

楊貴妃讓人把安祿山當成嬰兒放在澡盆里,但是安祿山太胖了,普通的澡盆無法安放他肥碩的身軀,有多胖呢?《新唐書》記載晚年的安祿山重165公斤,所以,這個澡盆是特制的,一群宮女為安祿山洗澡,也是相當?shù)馁M勁。

洗完澡后,宮女們把安祿山放進一個私人訂制的綢緞“襁褓”里面,再放到一個花轎里,有太監(jiān)們一路抬著,在后宮花園轉來轉去,宮女們喊一聲“祿兒”,他就答應一聲,再喊一聲“祿兒”,他再應一聲,大家都樂不可支。

歡聲笑語驚動了年逾七十的唐玄宗,他看的開心不已,賞賜了楊貴妃和安祿山許多的金銀。

300年后,司馬光在他的《資治通鑒》里繪聲繪色的說,“洗三”之后,安祿山出入皇宮更加隨意,經(jīng)常和唐玄宗楊貴妃通宵達旦喝酒玩樂。

據(jù)說,安祿山還教過楊貴妃胡旋舞,就這樣,安祿山成了楊貴妃的緋聞男友!

楊貴妃是被冤枉的嗎?

司馬光的名聲太大了,這么大牌的史學家在《資治通鑒》里言之鑿鑿的指責楊貴妃和安祿山有一腿,還會冤枉楊貴妃嗎?

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感到楊貴妃還真是冤枉的!

司馬光記載300多年前的事情,只能參考史書,當然以正史為主,例如《舊唐書》《新唐書》,但是,有意思的是,安祿山和楊貴妃通宵達旦的丑聞,恰恰來自野史《開元天寶遺事》。

《開元天寶遺事》的作者叫王仁裕,曾任唐末秦州節(jié)度使判官,他出生于黃巢起義那一年,沒趕上大唐盛世,卻趕上了唐末的動蕩。這位晚唐的遺民,在改朝換代后一邊做官,一邊搜集唐玄宗楊貴妃的奇聞異事,經(jīng)過整理,就成了《開元天寶遺事》這個八卦記者的現(xiàn)場報道。

要說楊貴妃和安祿山有事兒,小編真的不敢茍同:

一是,他們倆有賊心沒賊膽。

唐玄宗對楊玉環(huán)有多上心,不用多少了吧,怎么能容忍她有什么風言風語,安祿山是個野心家,要實現(xiàn)自己當皇上的夢想,怎么可能為了楊貴妃而得罪唐玄宗呢?他只不過是扮作小丑模樣,取悅玄宗和玉環(huán),爭取更大信任和利益罷了,他在唐玄宗的眼里,就是一個小丑。楊玉環(huán)雖然感到安祿山好玩,但是楊家上下百余口人都靠唐玄宗而飛黃騰達,失去玄宗的寵愛,一切都化為烏有了。

二是,他們倆誰也看不上誰。

安祿山的眼里只有江山,沒有楊貴妃,楊貴妃再美也是別人的,有了江山才能得到楊貴妃。

楊貴妃怎么會看上安祿山呢?這家伙五大三粗,肥的系個褲腰帶都要四個人幫忙,兩個人抬著肚皮,一個絕世美女和這樣的丑男通宵達旦談情說愛,說給你,你信嗎?



歡迎關注、轉發(fā)、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3

所謂無風不起浪,歷史也不都是胡編亂造!

楊貴妃當時30歲左右,李隆基65歲。想想看,一個65歲的老人還能干什么?就算每天吃一斤偉哥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也干不了多少事!而安祿山呢?47歲,正是如狼似虎,大展宏圖的時候。兩者誰對楊貴妃的吸引力大,不言而喻。

楊貴妃不到20歲就開始跟著李隆基,過著錦衣玉食奢侈無比的生活,營養(yǎng)過剩,無所事事。吃飽干什么呀?當然是尋歡作樂了!

開始的時候楊貴妃可能還不覺得什么,因為李隆基那時還不是太老,還有點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楊貴妃越來越不滿意了,因為李隆基越來越不中用了。這也是楊貴妃多次對李隆基發(fā)脾氣,兩人鬧矛盾的主要原因。楊貴妃這支紅杏早就想出墻了。

可苦于整日待在皇宮里不與外面接觸,沒有合適的機會。同時李隆基是皇帝,權力太大,也不能做的太明顯。

可幸運的是,皇帝李隆基這時對楊貴妃已經(jīng)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真是要星星給星星,要月亮很給月亮,三千寵愛在一身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就算是楊貴妃放個屁,李隆基都肯定會說那里面充滿了玫瑰花的香味。

而恰在這時,天使神差,安祿山來到了長安,出現(xiàn)在了皇宮里,也為楊貴妃紅杏出墻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應該說,安祿山在看到楊貴妃的那一刻,肯定呆若木雞,被楊貴妃的美貌驚呆了,感嘆天下竟有如此勾人魂魄的美人!

接下來安祿山想的自然是如何才能想辦法得到美人,不這樣想的人肯定不是男人。

直接搶肯定不行,皇宮里那么多侍衛(wèi),只有死路一條。直接勾搭,肯定也行不通,因為皇帝雖老,可再老那也是皇帝呀,也是死路一條。

左思右想,安祿山靈機一動,就想出了拜干爹干媽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近楊貴妃,也才能遮人耳目,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

楊貴妃多聰明呀,眉來眼去,自然明白安祿山的深刻用意,正求之不得呢!雖然安祿山長得不怎么樣,還有點胖,可總比沒有多少用處的皇帝強吧!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楊貴妃答應了,李隆基自然也就答應了,美人的心意不可違呀。

于是,“洗禮”就成了楊貴妃和安祿山接觸的借口。想想看,一個30歲的少婦,為一個47歲的精壯男人脫了衣服洗禮,不奇怪嗎?為了不讓李隆基起疑心,還裝模作樣擺出“洗禮”的樣子,讓李隆基觀看。李隆基當然只是覺得好奇,才高興,他絕對沒想到,有人敢在自己這個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給自己帶綠帽子。

李隆基年齡大了,看看也就離開了,其余的時間自然就屬于楊貴妃和安祿山的了。

安祿山和楊貴妃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但有人說安祿山造反有一半的原因是為了楊貴妃,因為他想把楊貴妃搶過來做自己的女人。這也是馬嵬坡大家堅決要求賜死楊貴妃的原因之一吧!

4

安祿山和楊貴妃之間的那點事,完全是拜安史之亂所賜,他是叛臣,她是禍水,這樣的兩個人碰在一起似乎是什么事都能做出來的,畢竟當時的唐玄宗已然是個昏庸不堪的皇帝,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李隆基是如何得到楊貴妃的,這里就不贅述了,但唐玄宗得到楊貴妃之后確實是寵愛非常,就算是天上的星星也想為楊貴妃摘下來,但是另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唐玄宗比楊貴妃大了34歲,在當時那個年代,這就屬于爺孫戀了。唐玄宗是真的喜歡楊貴妃,以至于六宮粉黛無顏色,而楊貴妃對唐玄宗有沒有情,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不過楊貴妃喜歡這種奢華的生活卻是確鑿無疑的。

相比于唐玄宗,安祿山更年輕一些,只比楊貴妃大了16歲,而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安祿山主動認楊貴妃為義母,然后認唐玄宗為義父,于是故事便開始有了,說安祿山借著見義母的名義經(jīng)常出入楊貴妃的宮殿,有時候整晚不出來。更滑稽的是,民間有為新生兒洗三的習俗,楊貴妃也給這個剛認的義子洗三,三百多斤的胖子被楊貴妃等人摁在大桶里洗澡,那場景也是醉了,洗完還要抬著安祿山在宮中逛一逛,而唐玄宗知道后不僅不怪罪安祿山還獎賞了安祿山。

這段故事并不僅僅記錄在野史中,連《資治通鑒》都有記載。但這件事基本就是編造的,至于編造的目的,野史自然是為博人一笑,正史則起到教化意義。總之,不管這件事有沒有,記載了,即便是假的也成了真的。實際上無論是楊貴妃還是安祿山,都不會做這種荒唐事。

楊貴妃所能享受到的榮華富貴和頂級待遇都是唐玄宗給的,所以她每天要做的是怎么抓住唐玄宗的心,而不是去和一個外族的大胖子有什么感情的牽扯,一個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弄的家族被滅。

安祿山就更不可能做這種事了,安祿山能從一個無業(yè)游民成為大唐帝國東北手握重兵的節(jié)度使,可不僅僅是賄賂的結果,這個大胖子是有真本事的,帶兵打仗不含糊,而且對政治又有很敏銳的嗅覺,這是當時的很多節(jié)度使都不具備的。

安祿山每次進京,都少不了在唐玄宗面前耍寶,似小丑般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又能讓唐玄宗知道他是可用之人,這可不簡單。但即便唐玄宗不忌憚他,其他的人卻是緊盯著安祿山的,尤其是當時的宰相,前有李林甫,后有楊國忠,都是安祿山忌憚的對象。

安祿山怕李林甫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就怕自己哪點錯處被李林甫抓住了,安祿山每次見李林甫都是汗流浹背的,這種恐懼正是來源于李林甫看透人心般精明,在李林甫的監(jiān)視下,安祿山在京城從來都是謹言慎行的。

李林甫死后,又換上了楊國忠,楊國忠和安祿山不對付,爭寵爭權是一直存在的,安祿山更不可能讓楊國忠抓住小辮子。

在這樣的局勢下,你讓安祿山去和楊貴妃產(chǎn)生點私情,那還不如直接殺了他呢,除非他腦袋秀逗了,才會做這件事,而安祿山絕不是那種為美色迷了心智的人。

再說了,唐玄宗雖然又老又昏庸,但是他是大唐天子,只有他搶別人女人的份,不可能允許別人給他戴綠帽子。后宮的管理是很嚴格的,楊貴妃只可能待在深宮,而外臣是不允許隨便進入后宮的。說到底,楊貴妃只是唐玄宗的一個妃子,沒有那么大的自由,所有與安祿山的接觸必然都是在唐玄宗在場的時候。即便有獨處的機會,這兩個人也會盡力避嫌,誰都不想惹一身騷。

至于安祿山認楊貴妃為義母,也不過是為了向唐玄宗表忠心,和喜不喜歡沒有什么關系。相反的,安祿山很可能很不喜歡楊貴妃,畢竟人們都愿意相信是楊貴妃讓唐玄宗變得這么昏庸的,安祿山謀反的時候,打出的旗幟就是討伐楊國忠,以及楊貴妃姐妹。

5

安祿山和楊貴妃的故事,雖然被大家傳得神乎其神。但事實,這不過是標準的民間故事。大家之所以有意無意把安祿山和楊貴妃放在一起,不過是為了突出唐玄宗老邁昏庸。

總而言之,唐玄宗晚年簡直就是老年癡呆,大家都說安祿山不可信,他卻偏偏不相信,還讓楊貴妃認安祿山為干兒子,結果呢?安祿山不僅和楊貴妃搞得風言風語,最后還起兵造反,唐玄宗真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其實嘛,大在這樣說安祿山,是真把政治當童話。因為,安祿山是什么人?唐玄宗又是什么人?不要說讓安祿山和楊貴妃搞在一起,就是讓安祿山私下找楊貴妃說句話,恐怕都沒有這份膽量。

因為,安祿山自始至終都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夠一人統(tǒng)率關東三大軍區(qū),掌握大唐帝國三分之一的軍事力量,并不是因為唐玄宗信任他,而是基于各種利害分析。

對于唐玄宗來說,他晚年的最大的心病,就是害怕自己會被兒子搶班奪權。大家知道,大唐帝國的都城在西北,所對西北軍區(qū)控制力非常強大,但是危機也在這里。

因為西北三大軍區(qū),就在帝國軍政中心附近,一旦發(fā)生問題,通常就是心腹之患,所以基于鞏固皇權的目的,唐玄宗希望太子能夠和西北軍保持密切聯(lián)系,最好能夠對西北軍進行有效控制,這樣太子繼位后地位才能穩(wěn)固。

但問題是,如果太子和西北軍走得太過密切,又會讓唐玄宗有種說不出的恐懼,因為太子一旦得到西北軍的擁護,就意味著他擁有了搶班奪權的能力。所以在唐玄宗進入老年后,一旦傳出西北軍區(qū)與太子關系不清不白時,唐玄宗更是沒有任何安全感。



在這種背景下,唐玄宗只有加強關東軍區(qū)的力量,讓他們能夠和西北軍相抗衡,這樣太子才不敢輕易搶班奪權。而這也正是唐玄宗對安祿山那樣信任,并給予安祿山那樣大的權力的原因。

當時關東地區(qū)有三大軍區(qū),如果分由三個人統(tǒng)帥,一旦西北軍區(qū)突然失控,關東軍區(qū)肯定無法與西北軍抗衡,到時唐玄宗自然只能提前退休。但是,如果關東三大軍區(qū)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而且由安祿山那樣的人掌握,西北軍區(qū)就絕不敢輕舉妄動,至少在唐玄宗看來是如此的。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唐玄宗從骨子里,是不可能信任安祿山的,事實上,不僅是安祿山,處于唐玄宗的位置,是不可能真正信任任何一個人的。安祿山對于唐玄宗來說,只是用于牽制西北軍區(qū)的超級戰(zhàn)犬。

當然,安祿山自始至終都很清楚唐玄宗重用他的原因,也明白自己在這盤棋局中的地位,所以他就直接公然拒絕對太子表示友好、親近。據(jù)史書上記載,唐玄宗曾在宴會上安排安祿山拜見太子,結果安祿山見到太子拜都不拜,還說自己是胡人,不知道太子是干什么的?

后來唐玄宗解釋說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結果安祿山說,我只知道皇帝,從來不知道還有太子。后來玄宗讓安祿山拜,安祿山這才拜了太子。



表面上看,安祿山真傻。其實呢,安祿山作為一個統(tǒng)管三大軍區(qū)的傭兵大佬,說他連太子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更主要的是,在他知道了太子是干什么的后,卻還是一副公開不鳥太子的樣子。難道安祿山真就這種智商嗎?

事實上,安祿山的這種表現(xiàn),等于公開向皇帝遞交了投名狀,換而言之,我永遠是皇帝的人,永遠會與太子劃清界限的,并且為了玄宗皇帝可以不惜公開得罪太子。面對安祿山這種表態(tài),唐玄宗自然感覺非常滿意。

換句話說,安祿山為了不讓玄宗有絲毫猜忌,不惜直接公開得罪太子,他又怎么敢去和楊貴妃搞些閑言碎語呢?因為楊貴妃代表的宮廷勢力,而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官居宰相,代表的官僚勢力,安祿山作為地方傭兵大佬,跑去和楊貴妃搭訕,他這是想干嘛?想奪取嗎?

安祿山要連楊貴妃都敢去巴結甚至傳些風言風語,那他又何必在太子面前演這出形同自殺的戲呢?因為這不等于把太子和皇帝全都得罪,這樣一來,安祿山恐怕早就被清理出局。

事實上,安祿山作為一個有著很高政治覺悟的傭兵大佬,他只會時刻與楊貴妃保持距離,而且和楊國忠,也會盡量保持距離,甚至必要是會故意和他產(chǎn)生各種矛盾,這樣才能真正讓唐玄宗放心。

6

風言風語太厲害了,如果是真事唐玄宗不可能不在乎的。

關于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風流韻事傳聞確實很多,但正史中絕對沒有記載,所以我們一方面懷疑楊貴妃的重口味,還得一邊佩服世人豐富的想像力。

安祿山本不姓安,因女巫母親改嫁了安姓胡人,所以他也隨了繼父的姓。關于安祿山的出生,民間也有許多葷七素八的傳說,言外之意,安祿山的降生就是要將大唐王朝攪的天翻地覆。
(安祿山劇照)

安祿山憑借奸詐殘忍,詭計多端,并善于揣摩人的心意,一路升遷,最終被授范陽長史兼御史大夫,成為唐玄宗身邊的紅人兒。但是這個胡人,卻是心術不正,既想奪大唐江山,又對楊貴妃垂涎三尺。

他知道,要想讓唐玄宗放松警惕,他必須裝傻充愣故做憨厚像,只有這樣,才能讓唐玄宗對自己放心,在與楊貴妃相處的時候也不會有醋意,于是他就是利用自己是蠻夷之人這一點大做文章。

一天,安祿山前往御花園游逛,唐玄宗和皇太子都在花叢的樹蔭下納涼,老遠看見安祿山便招手叫他過來。安祿山快步上前拜見唐玄宗,故意不拜太子。

唐玄宗說:“卿怎不拜太子?”安祿山裝傻說:“太子是那一級的官職,讓臣也像拜陛下一樣拜他?”唐玄宗笑著說:“聯(lián)千秋萬歲之后,代我而做天子的,怎能用官爵論高低呢?”安祿山說:“臣是下愚之人,以為臣等應盡忠報效的除了陛下之外,不應再有別的人,因此才冒犯了太子的威嚴!碧菩诳戳颂右谎壅f:“這個人如此老實憨厚,實在是可愛極了!

類似的伎倆又在楊貴妃面前故技重施。

這時候楊貴妃也乘著風和日暖,乘坐香車徐徐而來,手指安祿山問:“這人是誰?”唐玄宗告訴她說:“他是平盧節(jié)度使,姓安名祿山,原本是塞外之人,雄壯有力,勇猛無敵,朕愛他忠誠直率,留京師跟在身邊!崩^而又笑著說:“祿山曾是張守珪的養(yǎng)子,今日侍候朕,也就像是朕的養(yǎng)子。”

楊貴妃說:“誠如陛下所告諭,這個人可是個好孩兒!毙谡f著說:“妃子以為是個好孩兒,那就把他當兒子撫養(yǎng)吧!睏钯F妃看了安祿山半天,笑而不答。

安祿山聽了這話,趕忙起身走到階前,叩拜楊貴妃說:“臣兒今祝母妃千歲!毙诼犃耍Φ溃骸暗撋侥闶ФY了,要拜母親,你必須先拜父親才是!卑驳撋綄π诳念^作揖說:“臣本的塞北胡人,胡人的習俗是母在先父在后。”

玄宗和楊貴妃都覺得安祿山心直口快,有啥說啥。

這時,左右的杯盤已經(jīng)擺好,三人手持金杯,開懷暢飲,楊貴妃微醉,更增添了幾分嬌冶艷麗、傾國傾城之色,流露于杯酒之間。

安祿山早就聽說楊貴妃的美貌,今日得親睹芳容,欣喜之情不可言狀,這回和妃子認做母子,將來聚的日子無盡無休,因此一個壞心眼,就乘著酒意如潮涌起。

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不管漂亮與否,只愛惜少年,喜歡壯士,今日見安祿山膘肥體壯,鼻梁高隆,英雄氣概可掬,因此一個不良的念頭也隨春水蕩漾而來。
(楊貴妃劇照)

二人淫心邪念,一拍即合,宮廷的穢亂,此時已見端倪。

有一次安祿山進宮后,楊貴妃用錦繡做成的大襁褓裹住安祿山,讓宮女用彩轎抬起,歡呼聲震天動地。玄宗派人去問干什么,去的人報告說:“是楊貴妃為兒子安祿山洗身,洗好了之后又把他裹了起來,所以歡聲動天!

如此荒唐的事安祿山都能忍受,贏取貴妃芳心對他來說當然不難。安祿山特別粗野,幾次“傷了太真乳的木瓜”,弄得楊貴妃遮遮掩掩,無法示人。

如果,野史的傳說都屬實,楊貴妃和安祿山只能暗地里偷摸,至于和楊貴妃一待一整晚肯定不可能,要不然把唐玄宗該放在哪里!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fā)表不同看法!

7

唐明皇李隆基晚年的落魄,絕對離不開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楊貴妃和安祿山。

沒有楊貴妃,李隆基不會為了美人而忘了江山,忘了自己曾經(jīng)的雄心。

沒有安祿山,李隆基也不會被自己的兒子逼得當起了憂郁的太上皇。

不過,這也怪李隆基自己,他在開創(chuàng)了所謂的“開元盛世”之后,一時之間,也沒了目標,只好將時間和精力放在了享受生活上,皇帝享受生活自然少不了美人。

楊貴妃是李隆基的寵妃,安祿山是李隆基的寵臣,一個寵妃和一個寵臣,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和寵信,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可是,當這個兩個人湊在一起的時候,卻又傳出了一個千年緋聞——楊貴妃時常和安祿山孤男寡女待在一塊,一待便是一晚,是不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什么羞羞的事?

安祿山這個人很有趣,胖的可愛,說話又幽默,當然,他拍馬屁的功夫更是一流,讓人捧腹或是不齒的同時,也許還會讓人忍不住豎起拇指。

李隆基看安祿山胖乎乎的樣子,覺得很滑稽,所以故意指著安祿山的腹部開他的玩笑:“這個,安愛卿呀,你看看的小肚肚這么大,這里面裝著的都是什么呀?”

安祿山眼睛轉了轉,沉著應對:“回皇上,臣這腹中出了除了忠于皇上的赤誠之心,再裝不下別的東西了。”

這事如果換成了一個頭腦簡單的“耿直”之人的話,恐怕只會紅著臉支支吾吾地說:“但肥肉耳!

后來,李隆基沒忍住又召見了會說話拍馬屁的安祿山,讓他認識一下太子,可是,這貨見了太子愣是不拜,旁人讓他拜他也堅持不拜,還裝作糊涂的樣子說:“臣是胡人,也沒學過什么朝拜的禮儀,這個,臣能不能弱弱地問一句,太子是個什么官呀?”

李隆基見他臉色如常,似乎真是不知道,便說:“太子是儲君呀,哪天朕歇菜了,便是太子頂替我的位置了!

安祿山聽了之后卻說:“哎呀,臣可真是太蠢了,從來只知有皇上一人,從來不知道原來還有儲君呀!”

這一頓馬屁拍下來,李隆基也被拍得暈頭轉向的,沒想到這個胖乎乎的安祿山竟然對朕這么忠誠。

安祿山幾個馬屁拍完,便順利得到了李隆基的寵信,不得不說確實很厲害。

縱是李隆基也受不住安祿山的馬屁,更不用說常常被朝臣或詬病或斥罵的楊貴妃了,這時候,突然跑出來一個安祿山,笑呵呵地夸她夸出了花,哪能不投降?

后來,安祿山將楊貴妃哄開心了,便厚著臉皮說:“我從小便沒了爹娘,看到娘娘便想起了娘親,我能不能認您為干娘?”

楊貴妃生于719年,可是安祿山卻生于703年,如果說楊貴妃是安祿山的生父的小妾的話,讓安祿山叫楊貴妃一聲“小媽”倒也無所謂,可是,他們一個是臣,一個是皇貴妃,怎么也扯不上什么親屬。

楊貴妃看著眼前比自己大了16歲卻要認自己為干娘的安胖胖,忍不住掩嘴笑了,然后點了點頭:“好呀,干兒子!”

楊貴妃一生沒有給李隆基生下一兒半女,這時候突然多了個比自己大了16歲的“胖兒子”,恐怕心中也忍不住滑稽得笑了吧。

于是,安祿山便這么成了楊貴妃的干兒子。

安祿山認楊貴妃為干娘后,同時覲見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時候,又耍了一個心眼,他知道李隆基寵愛楊貴妃,只要拿下了楊貴妃,便等于拿下了李隆基。

所以,他直接繞過李隆基,跑到楊貴妃面前一跪:“孩兒拜見干娘!”

這時候,李隆基不高興了,朕是皇帝,怎么能先拜貴妃?所以他忍不住斥責安祿山:“干嘛呢你,懂不懂規(guī)矩了,朕在這里,你不先拜朕,怎么先拜貴妃?”

安祿山頭一轉,看向李隆基,一臉真誠地說:“皇上,我是胡人,胡人的傳統(tǒng)是先拜母親再拜父親!

李隆基聽完又笑了,真是個好孩子呀。

安祿山這一計用出來,一則討好了楊貴妃,二則拉近了自己和皇帝的距離,因為他用的不是君臣之禮,沒將自己當作是李隆基的臣子,而是兒子,是家人。

安祿山這個胖子呀,可謂滿滿的心計,讓李隆基和楊貴妃防不勝防。

公元751年,即唐玄宗天寶十年,楊貴妃和干兒子安祿山還發(fā)生了一件很曖昧的事。

這一年,安祿山過了48歲生日的第三日,楊貴妃突然讓安祿山入宮,然后用最上等的絲綢作為襁褓將安祿山包了起來,再讓宮女用一個彩轎將他抬入宮殿中。

楊貴妃將安祿山包入襁褓中是想干什么?李隆基也很疑惑,他聽到楊貴妃的宮殿中傳來了一陣又一陣的嬉笑聲后,忍不住問了:“宮中發(fā)生了什么,貴妃為何笑得這么開心?”

站在一旁的太監(jiān)聽了皇帝的話,便說:“皇上,貴妃娘娘是在給安祿山操弄三日洗兒呢!”

李隆基一聽便反應了過來,所謂的“三日洗兒”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日為孩子沐浴,安祿山三日前過生日,楊貴妃認安祿山為干兒子,如今算是為他補辦了洗兒禮。

一個32歲的干娘給一個48歲的干兒子洗澡,這情景不得不讓想入非非。

李隆基跑到后宮一看,果然看到楊貴妃正在高高興興地給安祿山“搓澡”,真真是母親情深呀,不由得一喜,于是沒忍住上賞賜了楊貴妃和安祿山。

此后,安祿山時常出入宮闈,有時和楊貴妃吃吃飯喝喝茶聊聊天,有時候干脆便留宿在了楊貴妃的宮殿,可是,李隆基卻從來也沒有懷疑過他們發(fā)生了什么羞羞的事情。

實際上,李隆基也確實不用懷疑,因為楊貴妃和安祿山?jīng)]有茍合的可能。

楊貴妃之所以對安祿山好,不過是覺得他有趣,會說話,能讓自己開心,可是,她更知道背叛皇帝所帶來的后果絕對不是她所能承受得住的。

但是,讓她和安祿山這個“胖兒子”茍合的話卻不會,她要真想的話,完全可以找年輕帥氣的小哥,為什么要找又胖又老又丑的安祿山?

安祿山也不會勾搭楊貴妃,只會討好她,因為他心中有野心,他不會為了一個楊貴妃去毀掉自己低聲下氣這么多年辛辛苦苦積蓄下來的實力。

8

安祿山和楊貴妃的風流韻事,可以說傳的非常生動。故事中,李隆基聽說楊貴妃和安祿山在一起洗澡,竟然還非常高興,并且還表彰了二人。如此令人震驚的故事情節(jié),竟然出自于煌煌正史《資治通鑒》,而且內(nèi)容描述非常詳細。



公元750年正月十五,這一天正好是安祿山的生日,李隆基和楊貴妃賜給了安祿山很多衣服和珠寶玉器。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之前安祿山拜了楊貴妃為干娘,所以三天之后,楊貴妃需要給安祿山做一個“洗三”的禮儀。

洗三是我國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在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天,母親需要給嬰兒舉行沐浴儀式,一來洗去身上的污穢,二來消災祈福。此時的安祿山因為剛剛過完47歲的生日,而且恰好又認了干娘,因此便把這一天當做了新生,而30歲的楊貴妃則需要給安祿山洗三。

洗三的這一天,楊貴妃拿來了一個錦緞織成的大襁褓,把安祿山裹好,并且讓人抬著安祿山來到了宮中。這一幕恰好讓李隆基看到了,于是李隆基詢問宮女這是在做什么?



宮女如實回答,楊貴妃準備給安祿山舉行洗三儀式。李隆基這時表現(xiàn)的有點不正常,不僅不發(fā)怒,而且還饒有興致的到了現(xiàn)場圍觀?吹礁吲d的時候,還拿著錢打賞了二人。

這件事情過后,安祿山便可以隨意進出皇宮了,而且安祿山一旦進入皇宮,很多時候徹夜不歸,經(jīng)常與楊玉環(huán)對食。久而久之,流言四起,但李隆基卻不以為意,根本不懷疑二人有任何作風問題。

關于楊貴妃和安祿山的丑聞,本來只有野史小說記載。但到了宋朝時,也不知什么原因,身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的司馬光老爺子將這則桃色緋聞記載到了《資治通鑒》中。因此,李隆基、楊玉環(huán)和安祿山三人之間不清不楚的關系被廣泛傳聞,但這件事存在著很大的可疑,或者說這件事根本就是假的。



首先說,這件事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沒有記載,宋朝之前,這件事只存在于《安祿山事跡》,或者《楊太真外傳》等野史或者小說中。

其次,《舊唐書》中記載,安祿山身材肥胖無比,有330斤重,唐朝一斤,約合現(xiàn)在的640克,換算過來,安祿山的體重達到了令人震驚的211公斤,也就是422斤重,試問楊玉環(huán)又怎么會看上安祿山,又怎么給這座山洗澡?

最后,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口號就是誅殺楊國忠,而楊國忠是楊玉環(huán)的哥哥,也因此搞得很多大臣紛紛上書,要求李隆基鏟除楊氏一門。如果楊玉環(huán)和安祿山有不清楚的關系,那么安祿山也不會對楊家人如此絕情吧。



不過,這樁看似不可能的緋聞,在司馬光老爺子的《資治通鑒》中出現(xiàn)后,迅速發(fā)揚光大,后來在諸多野史中如雨后春筍般滋生。甚至在《青瑣高議》中還出現(xiàn)在李隆基和安祿山坐而論楊玉環(huán)乳的畫面;

楊貴妃浴罷,對鏡勻面,裙腰褪露一乳,明皇捫弄曰:“軟溫新剝雞頭肉。”安祿山在旁曰:“潤滑猶如塞上酥。”

當然,這種緋聞流傳的時候,李隆基和楊貴妃、安祿山三人早已經(jīng)聽不見,李隆基根本就沒法駁斥了。

9

論及開元盛世最具爭議的人,安祿山與楊貴妃必定榜上有名,一個亂臣賊子,一個紅顏禍水。因為身份的特殊和親密的言行,關于兩人的流言蜚語也是廣為流傳,比如題中說的兩人曾整晚待在一起,加之楊貴妃曾為安祿山“洗三”,使得這樣的流言更是甚囂塵上。那么為何李隆基對此漠不關心?

首先,風言風語具有虛假性,就算是出現(xiàn)在史書中的言論都有待考證。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載“貴妃洗三”一事,在安祿山生辰三日之后,為之洗三,并用錦繡襁褓包裹,與其嬉戲。此事荒誕至極,令史學家大為鄙夷,之后還在文末寫道“或于貴妃對食,或通宵不起”。無獨有偶,史學小說家蔡東潘也在《唐史演義》中講述,貴妃與安祿山鬼混一年有余。

但是盡管這些史書看似言之鑿鑿,但卻未必符合史實,一來史學家也是借鑒其他人的作品,比如《資治通鑒》就曾參考《祿山事跡》這類稗官野史,野史杜撰以嘩眾取寵的成分較多,不足以全信。另外,古代多認為迷惑帝王的女子是紅顏禍水,李隆基為楊貴妃不顧倫理桎梏,做下此等丑事,史學家對楊貴妃定是心懷不滿。當時的流言也是諷諫帝王要謹言慎行,后來的史學家則借此來警示當時的帝王,因此這些流言多有夸大嫌疑。

其次,不可忽視的是安祿山的謹小慎微。安祿山能在一眾臣子中脫穎而出,獨得皇帝貴妃喜愛,除了裝瘋賣傻討人開心的本事外,必然行事也極為謹慎。否則不會謀劃許久,還能不被帝王識破。當時的朝廷重臣有李林甫和楊國忠等人,唐玄宗吃安祿山這討好賣乖的一套,李林甫對此卻不買賬,對他處處提防。因此安祿山對李林甫極為忌憚,生怕被抓住把柄,原形畢露。除李林甫外,楊國忠也不容忽視,同為朝中大臣,自然都想更被皇帝寵愛。兩人之間也存在利益的博弈,因此安祿山行事必然要謹小慎微。

安祿山雖然被皇帝看重,但也不過是個臣子,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实巯矚g便是權勢滔天,一朝被皇帝厭惡便是自毀前程。安祿山為人野心勃勃,討好貴妃的目的主要是為投皇上所好。若是跟貴妃過于親密,那就是適得其反了。因此在沒有反叛成功之前,安祿山不可能自毀前程。

再加上唐朝風氣比較開放,這是人盡皆知的。在《虢國夫人游春圖》中,女人可同男人一樣騎馬外出,甚至唐朝的衣服也相對暴露,這都是女人身份地位較高的體現(xiàn)。唐朝經(jīng)過民族融合,很多人本就有胡人血統(tǒng),民風開放。經(jīng)武則天稱帝后,女人的地位更是得以提升,甚至有權有勢的女人都可以蓄養(yǎng)面首。由此可見,與男人見面甚至游玩,都不是什么大事,李隆基對此漠不關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綜上所述,謠言總歸是謠言,甚至這個謠言都可能是在李隆基,楊貴妃死后才流傳的。加上唐朝風氣開發(fā),并沒有過于嚴苛的規(guī)矩,李隆基對聽到的一些不那么嚴重的謠言不予理會也是正常的。

10

謝邀!

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風流韻事只見于野史演義,正史并無記載。如果楊、安真有茍且之事,唐玄宗李隆基明白,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按袁X飛先生的觀點,說明李隆基是一代開明之主,不專制獨裁,有民主作風(注:袁說宋朝某大臣給皇帝戴了綠帽子,皇帝明知,不但不治其罪,還給升了官,這是政治寬松、思想自由、尊重人權的表現(xiàn))。按當下女權主義者的觀點,那是尊重女性的自由選擇權。果真如此,李天子“開風氣之先”的功勞應大力宣傳。遺憾的是,攤上如此大度包容的明主,安祿山竟然反叛,實在不是個東西。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