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秦朝,必談秦國,若談秦國,則離不開歷朝歷代賢明的君主以及輔佐這些君主們的賢臣?v觀為秦國開疆拓土、謀內(nèi)安外的各謀臣、外交家、軍事家:白起、魏冉、司馬錯、張儀、商鞅、公孫衍等等,但是在這些謀臣能將中卻有一人被稱作小人——此人便是范睢。
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范睢對秦國有沒有功勞?是否是“他人”口中的小人了?
范雎,字叔,魏國芮城人,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后位居秦國宰相。因其封地在應(yīng)城,所以又稱為“應(yīng)侯”。其實范雎本來是魏國的中大夫須賈的門客,但他因為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就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后來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改名叫做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范雎在見到秦昭王之后,提出了遠(yuǎn)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jìn)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兩國作為秦國兼并的主要目標(biāo),同時應(yīng)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guān)系。
此后范雎被秦國拜為客卿。他能上位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因為秦昭襄王迫切需要國內(nèi)有人能夠和穰侯魏冉抬杠,所以急需扶持這樣一位沒有背景的范睢。而范睢也就坡下驢,抓住秦昭襄王的痛點,后面他又提醒秦昭襄王,稱他的王權(quán)太弱,需要加強(qiáng)王權(quán)。于是秦昭襄王在范睢的幫助下,拔除了外戚干政,廢除了太后,并將魏冉趕出函谷關(guān)外,這樣一來丞相之位便非范睢莫屬了。
秦昭襄王曾這樣評價范。何糁芪耐醯脜紊幸詾樘R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梢姺额≡谇卣严逋跣哪恐械牡匚皇嵌嗝吹母。
要說范睢的秦國的貢獻(xiàn)其中一點就是加強(qiáng)了秦國的王權(quán),否則之后外戚干政,指不定魏冉有一天會聯(lián)合兄弟、姐姐挖了嬴氏的墻角,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范睢對整個秦國對外統(tǒng)一的戰(zhàn)略部署奠定了基石的作用。秦昭襄王所處的時代對內(nèi)是秦國承上啟下的一個橋梁,對外是大幅削弱諸侯各國實力的關(guān)鍵點。如果秦昭襄王采取了魏冉的策略,越過韓、魏去攻打齊國,極大可能將會出現(xiàn)一下情形:齊國在當(dāng)時在東邊的勢力無人能敵,秦國大軍浩浩蕩蕩開過去,齊國正好以逸待勞,這將是場惡戰(zhàn),就算最后拿下,也不方便管理,同時這一計就像“崆峒七傷拳”: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一塊“飛地”最后只能是給別人作嫁衣裳。而三晉之地的其他國家也不是普通看客,函谷關(guān)內(nèi)空虛,此時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還不得聯(lián)合各諸侯國再度攻打函谷關(guān)?
其實要論范睢是不是小人,在此筆者只想說,范睢只是一個善于揣摩君王心思的人,這一點來說不算小人。廢除太后、逼死白起等等這類如果不是范睢太懂秦昭襄王,否則這一切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范睢對秦國的貢獻(xiàn)可以說不亞于任何一個在外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他的存在真正的讓東方六國再也無力阻撓秦掃六合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