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之前似乎分析過柴榮長壽的歷史影響,不太記得了我們重新來梳理一下。后周世宗柴榮繼位的時間是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如果在位30年推算的話應該到了公元983年。如果后周世宗柴榮真能堅持這么長的時間,不敢說漢唐但是后周成為隋朝一樣大一統(tǒng)的王朝還是大概率的。至于說世宗柴榮會不會死磕大遼導致亡國,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下面我們做一下詳細闡述。
柴榮繼位的歷史背景
后周世宗柴榮這個皇位可以說是“撿”來的。五代朝局動蕩不安、朝代更迭頻繁,帝王像流水線上的產(chǎn)品一樣被生產(chǎn)出來。那真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后周太祖郭威也是在動蕩的時代奪取天下建立后周政權的,所以說柴榮也應該感謝這個時代。當然按理說即使郭威登基稱帝也輪不到柴榮這個干兒子來繼承皇位,但是姑父郭威的家眷都被后漢隱帝劉承祐誅滅了。
后周世宗柴榮登基六年表現(xiàn)
但是柴榮登基后的作為確有明君之象,而且文治武功都不錯。在繼位之初就立下統(tǒng)一天下的志向,制定三十年帝王規(guī)劃要用十年平定天下。完成后周大一統(tǒng)的夢想。
根據(jù)《五代史》記載柴榮的三十年規(guī)劃:“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yǎng)百姓,十年致太平”。三十年太長了,我們無法預測。但是我們來看柴榮在位的這六年時間內,他的作為、影響。借此我們來根據(jù)史實來對他在位三十年做一個假設。
柴榮在位期間:發(fā)展經(jīng)濟、招撫流亡;選拔人才,修訂律法;減少苛捐雜稅,進一步改變后漢害民吏治;實行精兵戰(zhàn)略,整軍備戰(zhàn)?梢哉f柴榮的改革涉及政治、民生、經(jīng)濟、軍事各個方面。在后周太祖郭威治理的基礎上,后周呈現(xiàn)出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的局面。整個中原經(jīng)濟才在多年戰(zhàn)亂和軍閥反復蹂躪后開始進行艱難的復蘇過程。
依靠這些基礎,才可以支撐柴榮西敗后蜀、南摧南唐、北破契丹。頗有一副北摧契丹,一統(tǒng)天下的盛世跡象。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在,可以說我們設置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王朝即將崛起。這種情況和后來大宋外戰(zhàn)慰問諾諾,動輒就上繳歲幣保平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也是后人懷念世宗柴榮的原因之一。
歷史上都說得國之易莫過于隋,但是我們說趙匡胤的大宋才是撿了現(xiàn)成的。世宗柴榮無福,英年早逝。這才有了陳橋兵變代周立宋,這才有了中原王朝尚武精神的缺失。這種遺留的弊端一直影響到明朝的滅亡。雖然有三千年文化造極于趙宋的說法,但是無法改變我們對趙宋外交上懦弱無能的客觀印象。
性格決定命運,通過柴榮的性格推斷后周政權的氣質
我們現(xiàn)來看后周是個什么性質的政權,是否和漢唐一樣尚武彪悍?小編認同《亮劍》中李云龍的觀點:一支部隊的氣質和組建他的首任長官氣質往往是一樣的,王朝也類似。西晉開創(chuàng)者司馬氏殘忍好殺、以利益為先,所以后人有樣學樣八王之亂葬送了王朝。剛烈悍勇的朱元璋開創(chuàng)的大明,后代帝王無論國力強弱依然踐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直到末代帝王朱由檢自殺殉國。
而彪悍而不失靈活的柴榮會給后周王朝注入了怎樣的靈魂和體制呢?我們可以參照強漢和剛明,統(tǒng)一后的后周一定會是散發(fā)著盛世的味道的國祚綿長的大一統(tǒng)王朝。
后周世宗柴榮登基30年展望
后周世宗柴榮堪稱人杰,格局、視野、手腕、執(zhí)行力都是上上之選。如果能夠長壽的話,可以成為與唐宗、漢武比肩的帝王。所以我們按照他在位六年表現(xiàn)出來的才能推斷一下如果柴榮登基三十年所能取得的成就。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柴榮在三十年規(guī)劃中第一個十年來平定天下是非常有可能實現(xiàn)的。理由如下:依照大宋的戰(zhàn)斗力依然可以在十幾年完成南方大部分領土的統(tǒng)一,更何況可以指揮趙匡胤的柴榮。PS:大宋960年建國,到979年滅北漢完成統(tǒng)一。
契丹:
在完成南方統(tǒng)一的同時,我們來看看北方的契丹和和西北黨項、吐蕃六畜部以及回鶻各部的情況。先說北方的強敵遼國,從柴榮繼位時期遼國處于遼世宗耶律阮執(zhí)政時期。首先耶律阮是被擁立為帝的,太后述律平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耶律李胡當皇帝。即使經(jīng)過內戰(zhàn)太后勉強認可了遼世宗的帝位,但是遼朝立國不久統(tǒng)治依然沒有穩(wěn)定。
況且遼世宗貪財好色,喜好打獵;晚年任用奸佞,統(tǒng)治相當腐敗。最后遼世宗被篡位的耶律察哥弒殺;耶律察哥自立為帝后又被耶律璟所殺。耶律璟被擁立為帝,稱遼穆宗。遼穆宗統(tǒng)治時期叛亂時有發(fā)生,統(tǒng)治基礎遠遠沒有穩(wěn)定。歷史上柴榮北伐契丹,破三關奪兩州就是發(fā)生在這個時期。
遼穆宗執(zhí)政十年后也被人弒殺,遼景宗耶律賢上位。景宗多病,所以去世后由耶律隆緒繼位太后蕭綽攝政。經(jīng)過遼圣宗的治理,遼國才逐漸步入鼎盛時期。所以說遼國在遼圣宗之前一直處于政局動蕩的歷史時刻,這正是后周世宗柴榮北伐的好機會。況且契丹北部的烏古部、室韋屢屢反叛,契丹自己都有點應接不暇。只要柴榮沒有犯病非要死磕契丹,那么收復幽云把邊境推到長城一線是非?赡艿。
黨項
我們再來看西北的黨項,歷史上正是立國兩百年的西夏建立讓西域直到大清王朝才被收歸中原版圖。在五代時期,黨項的定難軍總是依附當時的中原政權。方式類似宗藩制,所以此時定難軍遠沒到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三代野心家的時期。
此時黨項的當家人是李彝殷,后周立國后授予李殷彝隴西郡王的銜號進而在954年冊封他為西平王。也就是說此時的黨項實力還沒有很強大,不像后來統(tǒng)一黨項各部的統(tǒng)一政權。如下圖所示:
所以后周完全可以如同其他割據(jù)政權一樣連拉在打把定難軍節(jié)度使收入版圖。至于吐蕃六谷部、甘州回鶻等割據(jù)小政權可以參照西夏的收復方式,小小的西夏都可以收復這塊領土更別說尚武的后周柴榮了。
后周大一統(tǒng)后版圖推測
因為契丹建立的大遼也處于上升期,所以在后周北部邊境很可能以長城為界;西北部占據(jù)河西沒有問題,至于更西部的高昌回鶻由于缺乏史料我們不敢胡說。所以西北版圖至少可以推到河西,所以找我們觀測一下這個版圖最相像的朝代就是隋朝。至于說是否能像漢唐一樣實力抵達中亞,這個確實不好推測。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