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關(guān)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兩場大敗,蜀漢的國力遭到重創(chuàng),不僅僅是兵力物力上的巨大損失,更慘重的是蜀漢的根基——荊州勢力集團,幾乎被一網(wǎng)打盡,所剩無幾。
值此“危機存亡之秋”,諸葛亮受托孤之重,臨危受命,與少年登基的劉禪一老一少,情同父子,相倚相攜地在風雨中蹣跚而行,內(nèi)穩(wěn)朝政,外卻強敵,終于熬過這段最艱難的歲月,撐起了蜀漢一片鼎立江山。
到了諸葛亮南征平定孟獲之后,北伐中原,恢復(fù)漢室的宏偉計劃就又被提上了日程。但盤點一下手中可用的強將勇士,不難發(fā)現(xiàn),失荊州和敗夷陵兩場大戰(zhàn)給蜀漢造成的巨大損失令諸葛亮在點兵派將時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
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一幫老將逐漸凋零,只剩下一位年已七旬的趙云,壯年派主要靠魏延、馬岱、王平等苦苦支撐,而在年輕一代中,關(guān)興、張苞則是后輩中表現(xiàn)最為出色的佼佼者。
張苞是張飛的長子,在新生一代中,他的武藝就算是相當不錯了,而且曾經(jīng)隨著劉備參加過征吳的戰(zhàn)爭,具備一定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
但是正如關(guān)興并不是“準關(guān)羽”一樣,張苞也不是減配版的“小張飛”。與他威名赫赫的老爹張飛相比,還差距甚大,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咱們來檢點一下張苞的戰(zhàn)績:
1.御前比武,爭奪先鋒之印,張苞“連射三箭,皆中紅心”;
2.征伐東吳的界口之戰(zhàn),張苞與號稱“萬夫不當”的吳將謝旌陣前廝殺,二將“戰(zhàn)有三十余合,旌敗走”;
3.見謝旌不支敗陣,東吳另一位“萬夫不當之勇”李異掄蘸金斧上陣接戰(zhàn),“戰(zhàn)二十回合不分勝負”,吳將譚雄暗放冷箭射中張苞戰(zhàn)馬,張苞拔馬回陣,栽倒在門旗下,李異掄斧來砍,關(guān)興殺到,一刀將李異斬殺;
4.次日,吳蜀兩軍再戰(zhàn),蜀軍乘勝大進,張苞沖陣,在亂軍中遇到吳將謝旌,“被苞一矛刺死”;
5.朱然麾下將崔禹引兵來增援孫桓,遇張苞伏擊,“交馬只一合”,被張苞走馬活擒;
6.猇亭之戰(zhàn),韓當麾下將領(lǐng)夏恂(xún)挺槍出馬搦戰(zhàn),張苞挺矛與戰(zhàn),夏恂心怯欲走,被張苞“大喝一聲”,一矛于馬下;
7.張苞與關(guān)興乘勝沖陣,“便取韓當、周泰”,韓當和周泰不敢迎敵,“慌退入陣”;
8.猇亭之戰(zhàn),關(guān)興、張苞兩人追擊吳將馬忠,叛徒糜芳和傅士仁領(lǐng)兵殺到,與馬忠合兵,關(guān)興和張苞“二人兵少,慌忙撤退”;
9.鳳鳴山之戰(zhàn),老將趙云陷伏,無法突圍,張苞率兵來救,“正遇魏將薛則攔路”,被張苞刺死;
10.南安城下,張苞背后突襲,“手起一槍”把崔諒刺于馬下。
后來在司馬懿入寇西蜀的隴西之戰(zhàn)中,張苞追擊魏將郭淮和孫禮,山道濕滑,張苞“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nèi)”,跌破了腦袋,送回成都后不治而亡。
在張苞的戎馬生涯中,10戰(zhàn)7勝,斬將4名,生擒1人,成績還是可圈可點的。但與其父張飛相比,仍然是云泥之別,根本就無法相提并論。
咱們把三國諸將按照武力值的高低分成幾個檔次:
第一檔就是呂布。實力最強,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勇士,所向披靡,獨立巔峰;第二檔包括蜀漢五虎、典韋、許褚、顏良、文丑九位“超級猛將”,他們比其他將領(lǐng)要高出一個層次去;第三檔是“一流猛將”,其中屬于“強一流”的有龐德、徐晃、曹彰、夏侯惇等,“中一流”有張遼、孫策、張郃、太史慈、夏侯淵、魏延等,而“弱一流”有樂進、臧霸、凌統(tǒng)、曹洪等。
以張苞的武力值,肯定進入不了以上這幾個層次。后三國時期的“將二代”們本來就武力值降了一個層次,無法與他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父輩們相提并論。張苞對戰(zhàn)東吳兩個水貨“萬夫不當之勇”謝旌和李異,三十合擊敗謝旌,二十合戰(zhàn)平李異,哪有他爹猛張飛的半點風采?張飛要對付這些垃圾,不可能超過十個回合就能把他們?nèi)继袅巳缓蟠商呛J。
諸葛亮歷次北伐,曹魏猛將張郃屢屢給蜀軍造成巨大障礙,為諸葛亮所忌憚。而諸葛亮每次應(yīng)對張郃都是派重將魏延與之相抗?梢姰敃r在蜀軍中能夠與之抗衡的唯有魏延。如果張飛還在,早就撲上去擰滅了張郃的囂張氣焰,豈能允許他耀武揚威?而張苞還不具備抵擋張郃的實力。
結(jié)論:在三國武力排名榜上,蜀軍年輕新銳張苞只能算是“強二流”,和他老爹“超級猛將”張飛接近巔峰呂布的實力相比,還差著兩個層次呢!
但是,張苞畢竟是蜀漢后輩年輕人中不可多得的將才,他還是后主劉禪的大舅子。張苞身死,蜀漢荊州系的重將就又少了一位,不僅在軍中諸葛亮失了有力的臂助,蜀主劉禪也少了一個強大的后盾,蜀漢的未來也呈現(xiàn)出難以挽回的衰退跡象。假如張苞能活下來,即使不再上戰(zhàn)場而留在成都,對蜀漢也是強有力的支撐。咱們設(shè)想一下,鄧艾偷渡陰平,兵進綿竹之際,蜀主劉禪派去領(lǐng)兵迎戰(zhàn)的不是諸葛瞻父子,而是老將張苞,鄧艾將面臨怎樣的后果?
張苞殞命,諸葛亮泣血而啼,哭的不是張苞,而是蜀漢江山過早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