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年4月份,清兵圍攻錦州,守將祖大壽求援。崇禎立馬命令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lǐng)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等八鎮(zhèn)總兵軍,共13萬人馬,出發(fā)馳援錦州。
這是大明最后的精銳部隊。
7月28日,這支被賦予厚望的部隊,到達(dá)了松山與清軍展開激戰(zhàn),由于被皇太極看出了明軍重前權(quán)輕后方的弱點。清兵開始圍困松山。
洪承疇軍糧道被割斷,被圍困一年后(8月20日)展開突圍,與清兵展開國運大決戰(zhàn)。
(軍前動員)
明軍兵敗如山倒,傷亡慘重,明軍精銳盡失,多位總兵戰(zhàn)死,僅吳三桂等少數(shù)人逃跑到寧遠(yuǎn)。洪承疇被俘。
這是皇太極俘虜明廷最大級別的官員,且才華橫溢。 皇太極久聞洪承疇的名頭,愛慕不已,想把他招降為自己所用,作為蠶食華夏的謀主。
奈何洪承疇就像糞坑里的石頭,臭硬不堪,萬般威逼利誘,都不能令其投降,且開始絕食,準(zhǔn)備殉節(jié)而死。
愁得皇太極額頭都皺起了一朵菊花,滿帳文武皆搖頭嘆氣。
皇太極越發(fā)欣賞洪承疇,許下重酬:誰能令洪承疇投降,本汗將重重大賞。
(皇太極許下重賞)
后金國的諸多貝勒、將軍、賓客、說士、文武等,仍然無計可施。
皇太極的厚諾消息傳遍了整個遼地。 這時,關(guān)押在牢房里的一個奴仆,自稱金升,是洪承疇最親近的家丁。
他告訴皇太極:我的主人(洪承疇)性格堅毅,普通的高官厚祿,刀劍刑具威逼等手段,是不可能讓他屈服的。
但他有個愛好:就是極度好色,這個好色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什么女人都行,而必須是絕色的美女才行。
皇太極得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馬上召集盛京城內(nèi)所有的妙齡女子,親自一個個的查看,都是女真或蒙古的女漢子,粗鄙不堪。漢人的也基本是滿面蠟黃菜色。不禁大失所望。
他搖頭嘆氣的回到后宮,他最寵愛的布木布泰(孝莊)湊過來問:奇怪,大汗威壓遼東各部落,數(shù)次侵凌華夏,不久之前還打贏了大部隊明軍。為何反而唉聲嘆氣?
皇太極沒好氣的回:你一個女人懂什么政事。
布木布泰嫣然一笑:“察哈爾投降歸附,朝鮮也掃平,遼東的明城池也盡數(shù)被攻克。整個遼東都是我們大清的了。唯一不在版圖內(nèi)的,就是南邊的大明,那花花世界了,難道大汗意在此? ”
皇太極便把洪承疇一事說了,并說了金升的那番話。 一時之間,后宮房間內(nèi)靜可聞落針。
不一會兒,布木布泰兩頰暈紅,一直看著皇太極,欲言又止的模樣。
皇太極疑惑不已,問:“愛妃難道有奇謀定策?”
布木布泰還是欲言又止,只是看著皇太極。 皇太極攬過她抱在懷里,愛憐的輕輕摸撫:“說吧,只要是有利于國家社稷的,一切都依你。”
布木布泰聽后,附在皇太極耳邊,如此如此的細(xì)說一番。
誰知道皇太極聽完勃然變色,大喝:“我貴為一國之主,怎么可能忍受得了這綠帽!”
布木布泰惶恐不已,悲聲泣道:“妾也是為了國家著想才獻(xiàn)這計策,用與不用,皆由大汗決斷的。”
皇太極聞言,愣住了半餉,思索了很久。頹然嘆息一聲,扭過頭去:“罷了,唉,這事我準(zhǔn)了,做的秘密點,一個人都不準(zhǔn)知道!
當(dāng)晚,布木布泰經(jīng)過精心裝扮,提前摒棄了所有相關(guān)人員,手提一個水壺,搖漪萬千的扭扭來到牢房。
(盛裝拿水壺的孝莊)
只見她駐步洪承疇面前,問:“請問您是中朝的遼東經(jīng)略洪大人嗎?”聲音婉轉(zhuǎn)動聽。
聽到聲音的洪承疇,疑惑的張開緊閉的雙眼,看著眼前的佳人。
布木布泰又說:“先生,是準(zhǔn)備殉節(jié)嗎?” 洪承疇不自覺高聲的反問:“你是誰?你怎么知道我?你來這里是奉了誰的命令?有什么事?”
布木布泰媚態(tài)流轉(zhuǎn),嫣然一笑:“看你這緊張模樣,我又不是吃人的,需要這么大反應(yīng)嗎?先生既然準(zhǔn)備殉節(jié),天塌下來都不應(yīng)該驚訝才對啊!
(俘虜洪承疇)
洪承疇回答:“我并非怕死之人,只是看你出現(xiàn)的如此詭異,所以有一堆疑問!
布木布泰說道:“先生別急著問,我來這里是為了救先生的! 洪承疇擺正臉色:“要是來當(dāng)說客勸我投降的,可以消停了,不可能的。”
布木布泰正色道:“先生別小看我一介女流,對于先生的殉節(jié)大事,小女子正是欽佩不已,怎么忍心打斷先生的殉節(jié)大事呢!
洪承疇又閉上眼睛,嘴里念道:“那你來此,肯定是有目的的!
布木布泰又說:“先生準(zhǔn)備餓死,問題是餓死至少要七八日,而且最后幾天又餓又沒力,最是難受不過。早死晚死都是死,所有妾身憐憫先生,特意準(zhǔn)備了一壺毒汁,讓先生死得舒舒服服,沒那么多的難受!
洪承疇聞言,睜開眼,豪氣千云的連說三聲好。 然后接過布木布泰遞來的水壺,仰頭猛灌。
誰料喝得太急,喉嚨一陣急促,“噗”的一聲噴了出來,接著又吐了一會,喝下去的盡數(shù)吐了出來。不但如此,還把對面站著的布木布泰吐了一身。
看到滿身污濕的布木布泰,洪承疇老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
但布木布泰就像沒事一樣,掏出隨身攜帶的手絹輕輕擦拭。并對洪承疇說:“先生怕是死不成了了,陽壽未盡啊!
洪承疇急忙道:“那不行,我決心要死了,誰都擋不住!”
說完捧起水壺,把剩下的半壺“毒汁”咕嚕咕嚕的喝進(jìn)肚子。
布木布泰不禁喝彩:“先生真是高尚,令人欽佩。人說葉落歸根,先生這一死,怕是要客死異鄉(xiāng)了,不得進(jìn)祖宗祠堂,享后世香火了。真是難搞哦!
洪承疇愣住了,被說中了軟肋,想了一會,不禁悲從中來。嘆著道:“沒辦法了!闭f完,還輕輕吟唱起一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被擊中心事)
布木布泰知道他的心被鑿出了缺口。 又用語言挑撥道:“先生覺得殉節(jié)是忠貞不二,為臣本分。但在妾身看來,只是有些傻而已!
洪承疇被說中心事,反問:“難道我要做個投降將軍才算是識時務(wù)的俊杰?”
布木布泰惋惜道:“想先生寒窗十幾年,學(xué)得滿腹經(jīng)綸,自殺死了,豈不可惜,不但世間少了一位俊杰,且你們的明廷皇帝也少了一位能干賢臣。不如忍辱茍且的活著,想辦法施展才華,再圖報銷國家。別像個匹夫愚婦,一心想死,一了百不了,才算對國家有幫助?唉,說的有點多了,但是人各有志,先生既然已經(jīng)服毒,那就靜靜的等死吧!
說完還揶揄的向洪承疇瞟了幾眼。 美色當(dāng)前,濕了一身,且溫軟如斯,香氣彌漫,曼妙的線條在誘惑著好色的洪承疇,他腦袋開始有些恍惚。
(開始恍惚)
布木布泰趁機道:“先生死后,有沒有什么遺書遺言要留給家人的啊。死者為大嘛,相識一場,我會盡量幫先生帶到家里的。”
洪承疇聽聞后,想起家中妻兒老母還在盼著他回去,不禁淚眼如花,嗚嗚低聲哭泣。
布木布泰立馬用手帕幫洪承疇輕輕的擦拭眼淚,并溫柔的說:“哭吧,男人悲苦流淚不是罪!笔峙辽吓颂赜械南阄,襲向洪承疇的鼻子,再看這修長的身材曲線。 洪承疇心頭一熱。
不自覺的偷偷握著布木布泰的手臂,布木布泰沒有抗拒。 洪承疇得到確定信息,立馬抱住了布木布泰……就在這牢房里翻云覆雨,其樂無窮。
(拉住手)
第二日,這位一心赴死的大明遼東經(jīng)略,竟然跟布木布泰一起出現(xiàn)在盛京皇宮內(nèi),一起朝見皇太極。
之后,他開始撥弄沙盤,指點江山,為滿清入關(guān)定策畫謀,盡心盡力。至于那壺“毒汁”,其實是補氣血的長白山老人參湯汁!鲎浴督勾坝暝挕罚ê槌挟牭淖児(jié)過程對很多人來說一直是個謎,筆者特意大篇幅描寫,希望各位給個贊)
后來,皇太極死,多爾袞執(zhí)掌朝政,輔助順治。正值明京師被李自成攻陷,崇禎上吊自殺而死。洪承疇、范文程等降臣再次慫恿多爾袞入關(guān)爭霸天下。
清軍終于在1644年四月二十三,一片石擊敗了李自成。五月一日,入主北京。
(一片石之戰(zhàn))
不久洪承疇派人去福建迎接老母親。這時候,還有南明在與清軍劃江對峙。但是洪母聽到消息,依然默默的上車走了。
經(jīng)過數(shù)月的舟車勞頓,終于在北京見到了洪承疇。
洪母本來暈車,看到洪承疇后立馬精神大振,跳下車,用手中拐杖狠命的打向這個兒子,一邊打一邊怒罵他,不是說好的為國家盡忠而死的嗎?為什么不去死?為什么要當(dāng)漢奸?你令祖宗十八代泉下蒙羞。洪母氣急不已:“你是不是想讓我當(dāng)滿人旗下的老奴婢?滿清包衣奴才?我要打死你這個反骨仔,為天下人除害!”
洪經(jīng)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猶在也。自閩迎入京,太夫人見經(jīng)略,大怒罵,以杖擊之,數(shù)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來,將使我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為天下除害!苯(jīng)略疾走得免!濉睹溯W事》
洪承疇一看這個架式,竟然是來真的,他仗著年輕,急忙跑遠(yuǎn)了。此事被好事者傳開后,又有文人騷客把其改編成京劇《洪母罵疇》。
(京劇洪母罵疇)
不但止洪母憎恨洪承疇的變節(jié)做漢奸,他的弟弟洪承畯覺得他哥做漢奸無比骯臟惡心。
老死也不想與他往來,并在老家租條船贍養(yǎng)歸家的老母親。 全家人都憎恨洪承疇。
后來,洪承疇作為清廷南院大學(xué)士,安撫江南時,很多舊友故交直接反唇相譏:“洪承疇?那不是在松山戰(zhàn)死了嗎?你是人還是鬼?”很多輕視他的人就此被殺害。
洪承疇被譏諷得多了,心理更是變態(tài),往往心里不順或者被罵,直接開殺。
左懋第被拘于太醫(yī)院,洪承疇來說降,公曰:‘鬼也?承疇松、杏敗死,先帝賜祭、加醮九壇、錫蔭久矣;今日安得更生’。
王之仁罵洪承疇曰:‘昔先帝設(shè)三壇祭汝,殆祭狗乎’——《所知錄》
洪承疇為了心里變態(tài)的快感,更是加緊攻擊南明,很多滿人都沒有這幫漢奸積極,積極屠殺同胞。
洪承疇變節(jié)后,可以說是滿清入關(guān),奴役華夏最大的謀主。
唉,不管如何賣力的蹦跶,他死后還是免不了被主子寫進(jìn)《貳臣傳》這本狗子傳。
參考資料:《明史》、《焦窗雨話》、《滿清外史》、《名人軼事》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