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句俗話,叫做楞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關公與龐德本不在一個層次,但二人后來竟戰(zhàn)成了平手,也是有原因的。

關羽戰(zhàn)龐德時,關羽已是鎮(zhèn)守荊州的統(tǒng)帥,威名顯赫,天下皆知。隨著自己地位的提高,將軍虎威也發(fā)展到極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已成常事。在優(yōu)越的生活和政事的繁忙中,關羽早已荒廢了武功,刀放架,馬去鞍,再加年長力衰,精氣神大不如從前。因此,作為關公呢,對陣時已是主帥的他,根本沒必要親自出陣與龐德撕殺,贏了倒還好說,輸了或出什么意外,不僅自己威名掃地,也影響士氣不是?然而關公是誰呢?他又服過誰?盛氣凌人的關公怎禁得龐德叫罵?于是不聽關平等的勸阻,就提馬挺刀,與龐令明干上了。作為龐德呢,年紀比關公小,血氣自然比關公旺,又曾在曹操處夸下?,再加投降曹操后,時刻急于想立功表現(xiàn),以博的個封妻蔭子,因此武功自然不敢荒廢,時時日日練,又精進不少,這次出戰(zhàn)關羽,關羽何等名聲?倘若能戰(zhàn)勝關公,自己不大發(fā)了?就是不勝,與關公一戰(zhàn),縱使身死,也能表忠曹操,足可青史留名。龐德左思右想,與關公之戰(zhàn),無論輸贏生死,自己都是賺的,因此決定不惜性命,抬棺一戰(zhàn)。果不其然,關公受不得激,就親自出陣戰(zhàn)龐德,二人大戰(zhàn)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關公說:沒想到龐德刀法精熟,真我敵手。第二天再戰(zhàn),關公可能也因龐德故主馬超在蜀漢,有心收服龐德,二人又戰(zhàn)了上百合,關公終未痛下殺手,沒有及時使用自己的絕技拖刀計斬龐德,但龐德卻志在殺關公,趁兩人回馬之際,就暗射了關公一箭。要知道關公是善攻不善守之人,黃忠曾射其盔纓以警示,后來荊州失守也曝露了他這一缺陷。關公中箭,切齒痛恨,才有了必殺龐德之心。后來關公刮骨療毒,臂上箭傷稍愈,但終留下隱患,雖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不久就難敵徐晃,失荊州,敗走麥城,為東吳犬輩擒殺,這與自己的臂傷未愈不能不無關系。

要知道,當一個人一旦身體有了硬傷,是很影響這個人的心智與行動的,可惜啊關公,雖為吳狗擒殺,實乃龐德之為也!龐德雖死,卻成就了大名,其子龐會不解,不分是非曲直,滅蜀后以戴天大仇,滅誅關公子孫,實令后人痛恨!

最佳貢獻者
2

龐德是西涼軍出身,又是以驍勇聞名,武力自然不低,看看馬騰,馬超甚至更早以800陷陣營大破公孫瓚鞠義,就知道西涼軍出身的將領的厲害。所以,龐德武藝自然不會低,但絕不會超過更加驍勇的馬超,而關羽是“萬人敵”,馬超他都不服,何況龐德?從正史上來講,關羽沒能擊破龐德,不是武藝問題,而是部隊實力問題。當時,關羽分軍圍襄樊,于禁,龐德七軍來援,關羽不但不能圍死樊城,還得和他們交戰(zhàn),自然實力不足。

那么從演義上來說,關羽和馬超都是五虎上將,三國頂級武將,但是關羽鼎峰期勝過馬超,馬超鼎峰勝過龐德,所以,關羽武藝至少勝過龐德不止一籌。為什么這么說呢?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曹魏另外一個頂級武將許褚,關羽,馬超,龐德都分別和他交過手,可以做一個對比。

關羽戰(zhàn)許褚:



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zhàn)。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廝殺。《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

馬超戰(zhàn)許褚:



馬超挺槍接戰(zhàn)。斗了一百余合,勝負不分。馬匹困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zhàn)!度龂萘x第五十九回》

龐德戰(zhàn)許褚:

曹操乃囑諸將曰:“……吾欲得此人。汝等須皆與緩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睆堗A先出,戰(zhàn)了數(shù)合便退。夏侯淵也戰(zhàn)數(shù)合退了。徐晃又戰(zhàn)三五合也退了。臨后許褚戰(zhàn)五十余合亦退。龐德力戰(zhàn)四將,并無懼怯。各將皆于操前夸龐德好武藝!度龂萘x第六十七回》

從三人和許褚交手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關羽在沒有赤兔馬的情況下能奮力殺退許褚和徐晃的聯(lián)手,雖然是死戰(zhàn)的情況下,卻是占據(jù)了上風。馬超和許褚斗了二百三十回合,表面上是不分勝負,實際上許褚脫了鎧甲有怕礙事之嫌,所以是馬超微微占據(jù)上風。龐德的情況和關羽類似,都是曹操喜愛的將領,打算設下計策使之臣服歸順,但是方式策略卻大不不同。曹操是用程昱之計,把關羽逼進絕地,再由張遼出馬勸說感化,因此這里面不存在許褚,徐晃留手的問題。龐德不一樣了,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guī)缀醵际窃谂泯嫷隆把輵颉,許褚是最佳“配角”而已。



因此,龐德武藝絕對比不上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那么龐德武藝大概在什么水平呢?大飛熊認為,龐德武藝水平有兩個層次,在正常的情況下,龐德的武藝大概和魏延持平,但是一旦到了死戰(zhàn),就有超水平發(fā)揮,這時的武力超越魏延,甚至徐晃,達到略遜五虎上將,許褚,典韋的水準。為何?從曹操的賞識和描述可以看出,龐德的武藝本就不低,起碼在五子良將之選,加結合戰(zhàn)績,起碼僅次徐晃。而龐德奮力戰(zhàn)退魏延,是因為魏延追殺曹操,龐德必然要死戰(zhàn),所以水平超正常的。襄樊之戰(zhàn),龐德和關羽一共大戰(zhàn)一百五十回合,還射傷了關羽,也是龐德抬棺,早就想決死一戰(zhàn)了,發(fā)揮更是出色。

但是,無論龐德再如何超常發(fā)揮,照道理也不是曾經斬顏良,誅文丑,威震華夏的關羽對手才對呀,為何關羽還是戰(zhàn)不下龐德,而反受一箭呢?首先,關羽此時年紀也不小了,鼎峰期已經過了。關羽在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中,被韓福偷襲射中了左臂。原文還描述了韓福是盡力發(fā)出這一箭,然后關羽還帶著傷一刀劈了韓福,估計這已經留下了后遺癥,因為此后關羽就很少有讓人驚艷的單挑表現(xiàn)。至于龐德射中關羽的這一箭,大飛熊認為,這是關平好心辦壞事了。沒錯,關平是好心提醒關羽,但是沒有關平的提醒,關羽就躲不了這箭?

黃忠射關羽:



云長趕來。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云長急閃,卻不見箭;云長又趕,忠又虛拽,云長急閃,又無箭;只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吊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云長盔纓根上。

龐德射關羽:



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

武藝可以隨著年齡退化,戰(zhàn)場經驗應該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長才對,怎么會反而退化呢?這是其一。按照演義設定,黃忠箭法絕對在龐德之上,黃忠猶要用計,龐德能一箭射中關羽?此其二。關羽可是丹鳳眼,眼睛也算不小,原文為何提到關羽要睜眼,又是在戰(zhàn)陣上,而且還來不及?可見關羽已經被關平的話分心,此其三。最后一點,關平絕對是年少英雄,為何老羅要讓關平背鍋?無他,關羽,關平不久大限將至,要打伏筆。到了水淹七軍,徐晃來援后,關羽已經在此戰(zhàn)中,左右臂各曾受箭傷,還能戰(zhàn)徐晃八十回合。要是再換成龐德,關羽可就撐不了這么久了,所以,死戰(zhàn)中的龐德,武藝應該在徐晃之上。

3

龐德,字令明,與馬岱是西涼馬超手下的左膀右臂,為馬超沖鋒陷陣,立下了汗馬功勞。后來,機緣巧合之下,馬超歸順了劉備,而龐德卻與馬超分道揚鑣,到了曹操麾下。襄樊之戰(zhàn)中,龐德跟隨于禁火速支援被包圍的曹仁,他為報效曹操的知遇之恩,也為避嫌,抬棺而戰(zhàn),和關羽有一場龍爭虎斗。

這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zhàn),龐德和關羽大戰(zhàn)五十回合,最后射中關羽左臂。那么,龐德到底有多厲害?關羽為什么打不過他呢?依據(jù)演義,分析如下。


其一,襄樊之戰(zhàn)時,龐德正值壯年,而關羽年邁體衰。 襄樊之戰(zhàn)時,龐德大概和馬超歲數(shù)差不多,正當壯年,是建功立業(yè)的大好時機。這時的龐德,自告奮勇,為曹操排憂解難,作為于禁的副將,打頭陣,和關羽大戰(zhàn)八十回合,不分勝負。而關羽經過幾十年的征戰(zhàn),早已疲憊不堪。他于公元184年參軍,一直都公元219年,整整過去35年,早已過了黃金年齡。此時的關羽,年老體衰,戰(zhàn)斗力直線下降,也就和龐德打個平手。


其二,襄樊之戰(zhàn)時,龐德坐騎為西涼寶馬,而關羽的卻是遲暮之年的赤兔馬。
龐德原本為西涼馬超的副將,后機緣巧合之下,他才歸順曹操。當年,龐德跟隨馬超時,也是高級將領,應該會選擇一匹好的戰(zhàn)馬。如三國第一戰(zhàn)馬赤兔馬就是出自西涼,它被董卓帶入中原,登上歷史舞臺,先后呂布、關羽兩位絕世高手,不枉此生。

因此,龐德的戰(zhàn)馬雖然比不上當年的赤兔馬,那么驚艷,也不會差,最少上上等。龐德歲數(shù)并不大,他的戰(zhàn)馬也不會太大,在壯年時期,正式馳騁疆場的黃金時期。而赤兔馬已經出世30多年了,早已過了他的那個時代了。赤兔馬即使再快,再驍勇,那也是過去式了。襄樊城下的赤兔馬,同主任關羽一樣,年邁不堪,不能繼續(xù)征戰(zhàn)了。


其三,襄樊之戰(zhàn)時,龐德抬棺而戰(zhàn),士氣高昂,而關羽被卡在樊城城下半年之久,士氣早衰。
曹操接到曹仁的求援信時,派于禁馳援,龐德自告奮勇做先鋒。而于禁卻怕龐德壞事。因為龐德的故主馬超現(xiàn)在在劉備手下身居高位,他的兄長龐柔也在劉備手下當官,龐德可能在關鍵時刻,叛變投敵,壞了大事。于禁向曹操報告疑慮后,曹操只能取消龐德的先鋒之職。


龐德感到非常不解,自己為了報效魏王曹操知遇之恩,拋頭顱灑熱血,卻遭此不白之冤。他為了打消曹操和于禁的顧慮,回到家中,打造了一個棺材,準備隨軍出戰(zhàn)。龐德對自己的親友故舊道:這一次,我去樊城和關羽決戰(zhàn),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因此提前準備下此棺材。演義中相關內容如下:

德舉杯謂親友曰:“吾受魏王厚恩,誓以死報。今去樊城與關某決戰(zhàn),我若不能殺彼,必為彼所殺;即不為彼所殺,我亦當自殺。故先備此櫬,以示無空回之理。”


龐德的這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決心,為他與關羽的對決增加了勝算。他有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抱著必死的決心對戰(zhàn)關羽,超常發(fā)揮,才和關羽戰(zhàn)成平手。而關羽包圍樊城,久攻不下,士氣早已衰落。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關羽之軍,早已疲憊不堪,關羽也不例外,他在為久攻不下樊城而苦惱。


總結:正是以上三個原因,此消疲漲之下,龐德越戰(zhàn)越勇,而關羽畏手畏腳。最后,關羽久戰(zhàn)不下,不能再現(xiàn)斬顏良、誅文丑的輝煌,最后還被龐德射了一箭?傮w來說,關羽和龐德打了個平手,最后被其暗箭所傷。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4

龐德在《三國演義》里屬于比徐晃厲害,大致和許褚差不多的水平或者更強些的水平,可以算超一流的武將。

龐德在《三國演義》里出場時馬超起兵為父報仇的時候,在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出色,所以曹操也對他很欣賞,在攻打張魯時特意命手下諸將和他緩斗,消耗他的體力,等他“力乏”時再捉拿。

汝等須皆與緩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

不過這個計劃卻出了偏差,張郃、夏侯淵和徐晃四人上去以后只打了幾個回合就退下,而許褚也只是打了五十多個回合也退了下來,四人累計和龐德打了不到七十合。而《三國演義》里勇將經?梢源蛏仙习倩睾希@然龐德還有很大余力,曹操希望耗盡龐德體力再捉拿的計劃泡湯,最后不得不改為用陷阱誘敵捉拿。

當然,許褚等四人這么快就敗退下來,是因為曹操命他們留手的原因,并不能完全體現(xiàn)龐德和他們四人的差距。不過我們可以結合龐德和關羽之戰(zhàn)來看一下。

龐德在樊城曾經和關羽大戰(zhàn)一場,兩個人打了一百余回合不分勝負。如果從下邳土山之戰(zhàn)關羽曾經奮力殺退許褚和徐晃兩個人看,龐德的表現(xiàn)要優(yōu)于許褚和徐晃。不過樊城之戰(zhàn)時距離下邳土山之戰(zhàn)時間太久,此時關羽年事已高,武藝可能有所下降,所以不能完全作為參考。

而在此后的沔水之戰(zhàn)時,徐晃和關羽時打了八十多合戰(zhàn)平。不過此時關羽右臂刮骨療毒以后傷口還沒全好,用不上力氣。所以相比起來,龐德武藝還是明顯要強于徐晃。而徐晃和許褚交過一次手,兩個人打了五十多個回合打平,雖然綜合兩人戰(zhàn)績看,許褚要勝過徐晃一些,但是差距不大。

所以綜合來看龐德至少不比許褚差,甚至可能略強。這樣一個武將在面對年事已高的關羽時還是有一戰(zhàn)之力的,而且此時關羽畢竟是統(tǒng)帥全軍的主帥,也不會隨便和龐德拼命,兩個人打上百來回合不分勝負也是很正常的事。

5

龐德武力在超一流將領中要遜一籌,但絕對屬于一流戰(zhàn)將水平。

三國中武將水平很多人都喜歡用比較法來測定,有時比來比去難免有矛盾,其中最難比的就是關羽。

本人認為關羽與張飛比較,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張飛遇強則強,遇弱則幾招之內搞惦。關羽遇強者如文丑顏良,卻能一招斬顏良,三合殺文丑,但遇到了紀靈這二流戰(zhàn)將卻大戰(zhàn)三十回合僅占了個上風。紀靈后來遇到張飛,不十合被張飛一槍刺死,按比較法,關羽比張飛相差何止一倍,但現(xiàn)實中卻又不是那樣。關羽前幾招很少有人能敵(奇怪紀靈能敵。缓蟪誓z作狀態(tài),武功不濟者也要數(shù)十合甚至上百合后才能斬敵于馬下,遇強者大都不分勝負收場。

龐德肯定是武林高手,否則不至于一路高調抬棺出戰(zhàn)(其實很不吉利,結果果然戰(zhàn)死)。他曾是馬超副手,論武功在馬超之下,但并不相差多少。當馬超如日中天之時,他鋒芒完全被馬超所掩蓋,沒有大的發(fā)揮。投靠曹操后其水平得到充分展示,深得曹操喜愛,他敢于直接挑戰(zhàn)關羽心中是很有信心的。

其一關羽年老,體力不及以前;其二關羽久疲于戰(zhàn)事,龐德是新來的生力軍;其三就是龐德完全能頂住關羽的前幾招。

最后就是關羽有個缺點,他不善避箭。他一生多次中箭,只是未傷及要害。戰(zhàn)長沙時黃忠是手下留情,否則早就一命歸西了。因此龐德早有預定計劃,一旦不能取勝就用回馬箭解決戰(zhàn)斗。果然一切都在龐德的計劃中,先一天兩人戰(zhàn)百余合未分勝負,第二天戰(zhàn)五十合,龐德詐敗用回馬箭,幸虧關平大喊提醒,關羽急躲才只射中左臂。所以雖然兩人不分勝負,但龐德卻勝過一招。

本人認為如果不是用箭,兩人死斗下去,最終還是關羽勝。

6

先說結論,從場面上看,關羽和龐德確實是平手,但在關平先消耗龐德不少體力的情況下關羽依然沒有斬殺龐德的能力,可見此時關羽的狀態(tài)下滑巨大,而關羽之所以實力有減,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關羽歲數(shù)大了,赤兔也老了…

龐德出道時先仕馬騰,當年西涼軍與曹軍交戰(zhàn)時,在亂武的龐德身上,曹操看到了當年關羽和趙云的影子,于是下令曹軍眾將定要活捉龐德。接著,張郃、徐晃、許褚、夏侯淵就展開包圍的陣勢去圍毆龐德,可四人的圍毆策略多少讓人感到尷尬,我們發(fā)現(xiàn)張郃、夏侯淵均只有數(shù)合便退下,這種退陣是絕對意義上的技不如人,接著徐晃堅持了三五合也退,最后還是許褚與其拼了五十余合才退。那么這樣一來,不管許褚當時是什么態(tài)度,龐德自此已經可以進入曹魏一流勇將的行伍中了。

等到龐德與在樊城交戰(zhàn)時,六十歲的關公胡子是白色的,或許看上去很酷,但這也能直接表明關公風光不再。為了擒拿龐德,關于先讓關平上前消耗他的體力,二人首戰(zhàn)近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這樣一來又間接的得出關平此時的實力是高于夏侯淵等人。但關平并沒有拿下龐德的能力,不然就用不著消耗其體力。等到雙方兩戰(zhàn)結束,關羽提刀上馬激戰(zhàn)龐德,百余回合外,雙方均選擇了收兵:

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關平恐父年老,亦鳴金。

也就是說魏軍鳴金的緣由是覺得蜀軍在施車輪戰(zhàn)打龐德,龐德可能會吃虧。而關平則是出于關羽的年事考慮,旁觀的他也看出來覺得父親的年齡已經不足以再打持久戰(zhàn)了。

由此可見,在三國的世界里,年齡對武將的狀態(tài)影響是很顯著的。 龐德回營之后對于禁發(fā)出了埋怨,因為雖然蜀軍不太厚道,但他也多少能看出關羽持久性不夠的事實,說明繼續(xù)打下去龐德有獲勝的可能。同樣的,關羽回去也不爽,雖然對龐德的武力做出了肯定,但仍表示要斬龐德以示威。這樣就引出了關羽與龐德的二次交鋒,五十余回合后,龐德用冷箭射傷追趕他的關羽。

龐德一出場可是有著“智謀不弱于關羽”的評價,但魏黑羅貫中卻讓龐德放冷箭來體現(xiàn)他的智謀,著實有些奇怪。同樣的,小說中魏延的形象酷似關羽,但其最耀眼的戰(zhàn)績就是直射曹操的門牙了。而樊城之戰(zhàn)后關羽的戲份也要結束了,自然需要在其身上堆一些不利的標簽。

然后在荊州被襲后,關羽求援無望,選擇了走華容道,又在此犧牲?梢婟嫷碌哪侵Ъ,也算是堅決幫助的吳國,一代天驕就此隕落。


文/邏輯文史妹

7

方圓論壇觀點!

可以很明確的一點,龐德不論是武力還是綜合能力肯定是非常優(yōu)秀的,并且也值得稱贊。要不然關羽為什么會憑借“降于禁斬龐德”從而威震華夏呢。而且龐德性格上忠義無雙“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的精神也被人所稱頌。

龐德,字令明。龐德初入軍伍的時候是追隨西涼馬騰抵御羌族和氐族的侵略。而且龐德在作戰(zhàn)過程中極為英勇,屢立戰(zhàn)功。而龐德勇猛之名也遍傳三軍。建安七年曹操開始著手清除袁譚和袁尚。而此時馬騰也奉命抵御郭援和高干。此時龐德在馬騰軍中擔任先鋒,并且親自斬殺郭援砍下他的頭顱。因此龐德也立下大功被封賞。龐德在之后的作戰(zhàn)過程中經常身先士卒斬敵殺將數(shù)不勝數(shù)。龐德大名也開始名傳天下。后來馬騰擔任衛(wèi)尉之職,龐德就繼續(xù)在馬超軍中效力。

之后曹操因為馬騰判斷殺掉馬騰,而馬超又要為父報仇,所以龐德隨馬超開始與曹操陣營大戰(zhàn)。建安十七年馬超大敗,馬超帶著龐德和殘兵前往漢中投奔張魯。劉備進攻益州之時,張魯派馬超前去幫助劉璋對抗劉備,而龐德就留守在漢中。在馬超和劉備這邊還在交戰(zhàn)的過程中,曹操準備占領漢中。而張魯則考慮過得失之后投降了曹操。龐德也因此率眾投降曹操。而曹操對于龐德本身就十分喜愛。眾所周知曹操十分愛才,早在當年曹操和馬騰的蜜月期的時候曹操就聽說過龐德的英勇事跡,所以龐德降曹之后曹操馬上任命龐德為立義將軍。封為關門亭侯。

曹劉大戰(zhàn)之時,龐德請命抵御關羽。而曹軍中很多人懷疑龐德的立場。因為龐德的兄長龐柔和故主馬超都在劉備陣營。而龐德對曹操說“我深受丞相大恩,必以死相報,請允許我前往對戰(zhàn)關羽,此戰(zhàn)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之后龐德率軍與關羽交戰(zhàn)。在交戰(zhàn)過程中龐德彎弓射中的關羽,關羽敗退。關羽大軍見龐德如此神勇所以非常畏懼龐德。當時關羽大軍可以說是提起龐德就為之膽寒。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說關羽戰(zhàn)不過龐德。就是因為這次龐德射中關羽并且逼退了關羽。

后來天降暴雨曹軍被大雨導致的洪水圍困。龐德在彈盡糧絕之后僅帶著麾下還堅持不投降的三人準備坐小船逃回曹仁軍中。最后走投無路被關羽擒拿。關羽抓住龐德之后想要招降龐德。但龐德堅持“寧死不降”。最終被關羽所殺。龐德之勇可以說絲毫不遜色于關羽,而且為人忠肝義膽。但天公不作美,一場天降大雨葬送了龐德的性命。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fā)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8

在曹魏陣營諸位猛將中,龐德的武力值低于典韋、許禇、徐晃三人,略高于張郃、曹洪,其真實武藝大約與夏侯淵相當。

咱們先拿龐德和徐晃對比一下,他們倆都曾經與許禇對陣過。

徐晃對戰(zhàn)許禇,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十四回中。

回目: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徐晃與許禇交鋒,戰(zhàn)了五十余合,
不分勝負。

也許有人說,那是因為曹操看到徐晃相貌威武,想收服他,讓許禇出戰(zhàn)時有所留手。但根據(jù)上文的內容,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曹操是看到兩人對戰(zhàn)五十合不分勝負以后,才真正起了收服的心思。

而曹操又說“吾不忍以力并之”,說明當時的對陣形勢是徐晃落了下風。

再來看看龐德與許禇的交鋒情況,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六十七回中。

回目: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從上文中,我們看到,與戰(zhàn)徐晃不同,曹操是在戰(zhàn)前就想收服龐德,提前告知眾將要緩斗,留著手。

許禇是在放水的狀態(tài)下,與龐德大戰(zhàn)五十余合,還是很輕松的。

前面幾位將領與龐德對戰(zhàn),張郃數(shù)合、夏侯淵數(shù)合、徐晃三五合,總共也就十來回合,不應該對龐德的體力有什么消耗。

所以說,徐晃的武力值應高于龐德。

那么,龐德為什么能與關羽戰(zhàn)成平手呢?

實際上,我們通過關羽的戰(zhàn)斗履歷就能看出,關羽的巔峰期實際上是在徐州時期到千里走單騎這個階段。在此時間段內,關羽的武力值驚人,斬殺率很高,達到80%以上,殺死敵將往往都在三合以內。

而到了荊州以后,休身養(yǎng)性,關羽的戰(zhàn)斗力下降明顯,拿不下對手的情況屢屢發(fā)生。斬殺率也陡然降了個檔次。

其實,張飛也是這樣,到了荊州以后,殺傷率陡降,后期斬獲極少?磥,桃園三兄弟在荊州期間沒干什么好事。反而是拒絕熟婦的趙云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戰(zhàn)斗力。

青壯時期的關羽力氣很大,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暴發(fā)力出很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暴發(fā)力減弱,而持久耐力不足,就經常形成二三十合拿不下對手后,就形成了僵持戰(zhàn)。而且,胯下那匹赤兔馬也已經年邁,喪失了速度優(yōu)勢。關羽后期與強手對戰(zhàn),就還需要靠拖刀計來贏得勝利。

襄樊之戰(zhàn)中的龐德是挾勇而來,上陣前帶著棺材,正是三十多歲,年富力強,血氣方剛的當打之年。

反觀關羽,已經年近六旬,又身居高位,實為鎮(zhèn)守一方的諸侯級別,肩負重任。一個大軍區(qū)級別的總司令豈能和龐德這個先遣團的團長一般見識,以命相拼?

這樣,與龐德對陣,在氣勢上關羽就先輸了一籌,再加上龐德年輕悍勇,撐過前期的幾十回合后,就能與關羽打成持久僵持戰(zhàn)。

9

龐德,字令明,與馬并稱西涼馬超左膀右臂,龐德作戰(zhàn)身先士卒、屢立戰(zhàn)功,勇冠三軍。

建安十七年(212年),為父報仇的馬超被曹操大敗,馬超帶著龐德投靠漢中張魯,張魯派馬超去益州助劉璋抵御劉備,不料馬超卻歸順了劉備。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漢中,張魯與留守漢中的龐德投降曹操,愛才心切的曹操馬上拜龐德為立義將軍,封為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襄樊之戰(zhàn),龐德跟隨于禁支援被圍曹仁,因龐德的故主馬超和兄長龐柔都在劉備手下為官,曹操拒絕了他自告奮勇做先鋒的請求。龐德為報達曹操的知遇之恩,更為證明自己赤誠之心,他抬棺而戰(zhàn),臨行前對曹操說“我深受丞相大恩,必以死相報,請允許我對戰(zhàn)關羽,此戰(zhàn)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按三國名將“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排名,龐德龐排在第16位,與名列第4位的關羽相比較,龐德顯然還嫩了些,但關公卻戰(zhàn)他不過,原因如下:

一、關羽年長體衰,龐德身強體壯:

關公年輕時是何等驍勇,一把82斤青龍偃月刀在手,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可以說是佛擋殺佛,神擋斬神,但此時他已經年近六旬,年老體弱,早已疲憊不堪,戰(zhàn)斗力直線下降,文中多有交代“關平恐父年老,亦收兵!

反觀龐德,雖不知具體年齡,但推算應是正值壯年,是建功立業(yè)的最佳時段。

從原文中看,二人第一次大戰(zhàn)百余合之后,魏軍恐龐德有失,急鳴金收兵,先收兵的是龐德,并非關羽;第二次單挑,斗了五十余合,龐德拔馬而走,使用拖刀計,引誘關羽追趕,才射中關羽,你讓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和一位三十而立的年輕人比力氣,是規(guī)則顯然就失公允,所以綜上可知還是關二爺武藝更加高強。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寶馬配英雄,關二爺坐騎赤兔馬,此馬來自盛產汗血寶馬的西域大宛國,公元前104年,漢武大帝為了霸業(yè),遣使臣持黃金千斤及金馬一座來到大宛,想買寶馬,不想大宛國斬殺了漢朝來使,盛怒之下的漢武帝兩次派大將李廣利率軍討伐大宛國,終將其滅國。

西涼統(tǒng)帥董卓在斬首羌族首領并奪得此馬,視若珍寶,但為招降呂布,忍痛割愛送給呂布。呂布被曹操殲滅,曹操更為換得關羽的投誠,于是把赤兔馬當作禮物送給關羽。

呂布死于198(199)年,由此算來,此馬至少已20多歲,已屬暮年,老人配暮馬,實力可想而知。

曹操的戰(zhàn)馬同為西涼寶馬絕影,作為高級將領的龐德的坐騎雖沒有介紹,但也絕不會差,年輕氣盛的龐德顯然優(yōu)勢明顯,即使如此,龐德只能以暗箭險勝,可見自然是關二爺技高一籌。

三、襄樊大戰(zhàn),關二爺死困城下長達半年,士氣低落,龐德不勝即死、抬棺而戰(zhàn),士氣高昂。

年富力強,血氣方剛的龐德一為報恩,二為自證清白,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決心,玩命的心態(tài)與關羽對決。而關羽久攻不下,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早已疲憊不堪,但還能打個平手,更凸顯二爺武藝超群。

后因天降暴雨、漢水暴溢,龐德和于禁全軍覆沒,兵敗被擒后,龐德誓死不降,為關羽所殺。

綜上,龐德和關羽都是一員猛將。而關羽更是勇猛武力超群,俠義肝膽,誓死如歸,龐德也是武功蓋世,足智多謀,終使關羽受傷。

10


龐德的武力值,應該稍弱于許褚,但僅僅只是“稍弱”,正面單挑的話,打個一兩百合應該不成問題;至于關羽打不過龐德,我認為還有待商榷,得根據(jù)實際情況去分析;

  •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
  • 能進入三國二十四名將,而且排在了第十六位,龐德在“演義”中,肯定也是一流高手的存在,這點毋庸置疑;但是,相比排在第四的關羽來說,龐德顯然不占優(yōu)勢;跟關羽打個幾百合,應該是可以的,但是,想在硬實力上占到關羽的便宜,幾乎不可能;

  • 龐德的戰(zhàn)績:
  • 馬超圍攻長安,龐德獻計,先讓馬超故意退軍,自己親引十余親隨,混入城中,作為內應;三更十分,龐德城門一把大火,趁鐘進救火之際,一刀斬鐘進于馬下;引領十余勇士,砍殺開來,左沖右突,勇猛難當;隨后放下掉橋,迎馬超等人入城,成功拿下了城池;

龐德領十余勇士,沖破戒備森嚴的長安城,火燒城門,砍斷掉橋;足以證明龐德勇武過人,入選二十四名將,應該是實至名歸;

  • 曹操漢中破張魯,想要收降龐德;便令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將,以車輪戰(zhàn)術耗其體力,然后活捉;張郃、夏侯淵、徐晃,分別與龐德斗了三合,就拔馬回陣了;許褚上前,一直斗了五十回合,龐德并無半點懼怯;而且這四位戰(zhàn)將回去之后,都在曹操面前夸贊了龐德的武藝;

雖然曹操令四將戰(zhàn)龐德的目的,并不是要殺死龐德;但他選出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將來與龐德斗,間接說明了龐德的實力,應該跟這些人處在伯仲之間;而且四將斗龐德,顯然沒有完成任務,四將依次單挑之后,龐德并沒有體力不支被活捉,反而是越斗越勇,估計再戰(zhàn)幾百合,也難拿下龐德;四將回去之后,均在曹操面前夸贊了對手的武藝,也是對龐德武力值最好的肯定;——龐德比許褚應該稍弱,臨行前,曹操可是交代過,他要活捉龐德,許褚根本就不敢下死手,取勝手段應該有所保留;而龐德對許褚,則是全力以赴,五十合之后,沒有占到半點上風,所以龐德應該弱于許褚;

那么?龐德斗關羽,為什么絲毫不處于下風?反而還用計射中了關羽呢?先看原文:

關公大罵曰“……”,驟馬舞刀,直取龐德。德?lián)]刀來迎。二將戰(zhàn)有百余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癡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鳴金收兵。關平恐父年老,亦鳴金!獏⒖技尉赴妗度龂就ㄋ籽萘x》
二將交鋒。斗至五十余合,龐德拔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飛馬趕來,口中大叫:“鼠輩欲使拖刀計耶?吾豈懼哉!”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把刀就鞍鞒上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正中關羽左臂!——參考嘉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

從原文中看,龐德斗關羽,并沒有占到上風,上風的應該是關羽;第一次單挑,百余合之后,魏軍恐龐德有失,急鳴金收兵;先收兵的是龐德,并非關羽;第二次單挑,斗了五十余合,龐德拔馬而走,假裝使用拖刀計,引誘關羽追趕,才射中關羽,并非關羽武藝不佳;

而且,關羽斗龐德的時候,已經是一把年紀了,文中多有交代“關平恐父年老,亦收兵!;反觀龐德,正值壯年,他斗關羽,在年齡上,就已經占到了優(yōu)勢;

所以我認為,不能說關羽斗不過龐德;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