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計劃的人,最后將失去了計劃的資格,成為任人擺布的可憐蟲。
亡國前的齊王建,以他滑稽的表演,演繹了這一真理!
前222年,王賁、李信一舉滅掉了燕、代;王翦正在江南掃蕩已滅亡的楚國殘余力量。
現(xiàn)在,只剩下孤零零的齊國了!
入秦稱藩,卻因出不了門而放棄!
面對這一局面,齊王建的第一反應(yīng),是親自去秦國入朝。
秦王:笑死我了,這時候來稱藩,你知道統(tǒng)一是什么意思嗎?
這不算是齊王的原創(chuàng),韓國滅亡前,韓王安也曾經(jīng)“納地效璽,請為藩臣”。
我投降,我認(rèn)慫,您保存我社稷好不?
當(dāng)年,齊和秦并稱東帝西帝,如今,只能小心謹(jǐn)慎地去問問:我做小弟,您收嗎?
可是,齊王建卻多慮了,他連門都沒出,就引起了朝中鷹派的堅決反對,守城門的司馬不開門,堅決勸阻!
沒辦法,齊王建就因為出不了自家門,沒去稱臣了!
主動攻秦!
做鴿派連門都出不去,要不咱們做鷹派吧!
干了秦國!
鷹派中,比較狠的建議是:團(tuán)結(jié)五國余部,一致抗秦!把齊國充分動員起來,把齊國人民武裝起來!把逃亡到齊國的五國貴族都發(fā)動起來!主動進(jìn)攻秦國,一爭天下!
此時,諸侯各國許多亡臣孤將不紛紛逃到了齊國。這些人雖然落魄了,但齊王若是號召起來,他們在各地還是很有能量的!
齊王建一開始還很興奮,老子也來號令天下,還能翻盤呀!
在后勝等人的提醒下,齊王建清醒了過來,放棄了主動進(jìn)攻秦國的打算。
消極防守
出去進(jìn)攻不行,去認(rèn)慫稱臣也不行,唯一的辦法,就是死守了!
我齊國好歹也是幾百年的大國,難道就真的沒有一戰(zhàn)之力嗎?
于是,齊王建開始部署防御。你秦國在西面嘛,好的,我就加強(qiáng)西部的防御!一頓調(diào)兵遣將,在西部屯集重兵,準(zhǔn)備防御!
毫無抵抗
齊王建部署的防御,把主要力量集中到了西部邊境。
也許,他忘記了,此時的燕國也是秦國領(lǐng)土了!因此,北面防御空虛!
前221年,秦王政派王賁、李信率軍從以前燕國的領(lǐng)土出發(fā),從北面攻入了齊國!
齊國的軍隊、齊國人民都表現(xiàn)得非常友好!“民莫敢格者”。
也是,自從樂毅伐齊后,將近60年齊國沒打過什么仗了,齊國也一直不敢動員民眾,以免刺激秦國,這時候,誰去打呢?
投降,被餓死
這下好了,秦軍都打進(jìn)來了,你想稱臣都不好意思開口了吧(雖然早稱臣也沒戲)!
不過,一個老朋友找到了齊王建:陳馳。
這個陳馳,是秦王安插在齊國的地下工作者。
在秦王政決心滅六國前,曾派遣了若干謀士去各國展開地下工作。
他們的工作很簡單:鼓動各國和秦國親善(直到秦國來打他)。鼓動的手段也很簡單:能收買的人,花錢收買了,收買不了的人,派人弄死他!
排擠廉頗,弄死李牧的郭開,就是被秦地下工作者搞定的人物。秦王這招效率極大!
這位陳馳,就是安插在齊國活動的謀士。他搞定了后勝,讓齊國在整個秦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都保持“友好”。
陳馳最后一次忽悠齊王:您如果投降,您可以保有五百里地!
齊王建投降了!
然后,秦國人履行了承諾:他們帶齊王建到了共,放到一片松柏林中,“給你五百里地”!
堂堂齊王建,活活餓死!
其實(shí),到了齊王建開始考慮問題的時候,一切都晚了。他想稱臣,秦會答應(yīng)嗎?他想決一死戰(zhàn),是秦的對手嗎?就算他知道陳馳在忽悠他,他又能怎么辦呢?
沒有計劃的人,最終將失去計劃的資格,成為一個任人擺布的可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