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帝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煓他老人家,一生低調(diào)、默默無聞了半輩子,到老了居然因子而貴,成為尊貴的太上皇;對于忽然降臨的富貴,估計到死都是莫名其妙吧。

劉煓,又名湍、昂,字執(zhí)嘉,號顯初,又號太平。后世更有名的是他的外號“劉太公”。這個微小謹慎,還有點怕事的老農(nóng)民,出生于戰(zhàn)國亂世,魏、楚交界的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

在那個諸國紛爭、殺戮橫行的年代,劉太公倒是安安穩(wěn)穩(wěn)地居住在鄉(xiāng)間,老實從事農(nóng)事,辛勤操勞家業(yè)。不但安穩(wěn)渡過西邊秦人滅國時的動亂,而且還娶了小老婆,養(yǎng)大了四子一女,在豐邑這個小地方,算是個有能力,會持家的好把式。

就這樣,劉太公半輩子操勞,在那個人均年齡不到五十的年代,他老人家居然已經(jīng)到了近八十歲還身體硬朗,耳聰目明。膝下也算兒女雙全,子孫滿堂。這讓他十分滿意,哪怕明天就去世,也算是沒有遺憾了。

唯一曾經(jīng)讓他不滿意的,就是家里的老三,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一大把年紀了也沒個正當(dāng)營生。平日里不是喝酒賭博,就是偷雞摸狗,搞得家里烏煙瘴氣。也不學(xué)學(xué)老大和老二,勤儉持家、掙份家業(yè)。要不學(xué)老四也好,讀書識字,明理識非。幾次幾次老大媳婦都擺臉子給他看,攛掇著自己分家。這是自己還在,若是不在了,以后老三可怎么辦。

后來老三嘛勉強也算改邪歸正,不知道使了什么藥,弄了個“泗水亭長”的小吏當(dāng)著,改了個名字叫“劉邦”,還哄騙了縣里富家呂公的女兒做了老婆,又生了一兒一女,也算成家立業(yè)。劉太公唯一的不滿,也基本消失,以后再沒有什么念想,就這么著老死,也是喜喪了。

天有不測風(fēng)云,劉太公想著自己壽終正寢的時候,天下一下子就亂了,今天你造反,明天他舉兵,亂騰騰地比當(dāng)年始皇帝發(fā)兵滅國時還險惡。

老三膽子天大,居然也學(xué)著別人聚眾造反,拉起一幫人就進了芒碭山。劉太公在背后不知道擔(dān)憂了多少天,這要是官府來抓,全家人都得完蛋。

但是老三鬧著鬧著,居然越鬧越大,不但豐邑這地方安全穩(wěn)固了,就連別的地方,聽說慢慢都歸老三管。劉太公心里喜滋滋地:別說老三還是夠機靈。帶著家人住在豐邑,日夜盼著老三他們來接自己去享福。

等著等著,老三沒有等到,等來了聽說和他稱兄道弟的什么“霸王”。以前的兄弟,如今翻臉了,不由分說抓了全家就走。劉太公一把年紀,懵懵懂懂地就在別人的軍營里住了兩年。

后來老三來救自己了,“霸王”卻把自己綁在軍前,要老三投降,要不然就把自己殺了熬湯喝。老三這個混蛋,不但不投降,還放話說“我和你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殺爹熬湯,別忘了分我一碗!”這他娘的是什么話!

所幸“霸王”最后還是沒有殺自己,之后和老三和談,把自己和家人們都放了。劉太公還是平安地被老三接到了身邊。本來準備好好找這個混蛋算賬的,但是看到他手下那么多的兵,那么多的將,還有盧綰、王陵、周勃這幫子狗腿子跟一邊說好話;哦,蕭吏掾也和自己求情,老三這個混蛋也在一邊忝著臉的告饒,劉太公心想那還是算了吧。

以后老三的事情倒是越做越大,聽說以前始皇帝的老家都被他拿下了,那個“霸王”也被他弄死了,自己都在長安做了“皇帝”;实,這不是始皇帝做過的嗎?劉太公覺得腦子有點暈,我們家老三沒看出來有這能耐?

老三發(fā)達了,派著人浩浩蕩蕩地迎接自己去長安享福。劉太公喜氣洋洋地告別豐邑老鄉(xiāng)親們,被使者們簇擁著到了長安,住進了富麗堂皇的新家。

要說這長安哪里都好,老三平日里隔五天就來看自己,噓寒問暖,照顧周到。但是劉太公還是覺得心里不快樂,身旁盡是一些陌生人,說著沒營養(yǎng)的話,對自己畢恭畢敬,奉承里總是透著疏遠。天天這么呆著,真是別扭死。

劉太公想念豐邑老家,還有那些老鄉(xiāng)親,那里才是自己應(yīng)該呆的地方。于是等老三來看自己的時候,他就扭扭捏捏地和老三抱怨,說這里一點也不好,一個熟人都沒有。也沒人和自己斗雞走狗,喝酒聊天,這么呆下去,簡直要悶死了!

劉太公只是這么一說,抱怨一下,別的也沒多想。沒料想幾個月后,老三他居然在長安邊上給自己蓋了個和豐邑一模一樣的新鎮(zhèn)子,還把老家那些街坊鄰居全部接了過來,連雞啊狗啊什么的統(tǒng)統(tǒng)搬來了,讓他老人家去參觀。

劉太公看見老鄉(xiāng)親們都來了,按照之前在豐邑老家的街道住宅,一一各自住下,連小雞小狗也能各自找到原來的窩。這下劉太公終于歡喜極了,哈哈大笑,給新鎮(zhèn)子起名叫“新豐”,從此就在這里住下,和鄰居們喝酒博戲、斗雞走狗,好不開心。

見自己快活了,老三他也是洋洋得意:這下沒人說我不孝順了吧!于是在朝會上,也開起了老父親的玩笑:“以前老爹你總是罵我是個無賴,游手好閑,家產(chǎn)也置不下,不像二哥勤快操持,置辦家業(yè);現(xiàn)在您老看看我這產(chǎn)業(yè),和二哥比起來,誰的家業(yè)大?”堂上哄堂大笑,尤其是以前知道底細的蕭何、王陵、盧綰、周勃、灌嬰,還有那個殺狗的樊噲,笑的更大聲。

劉太公有些不好意思,同時也是對于老三爭氣的自豪,很是高興地回到:“那自然是你的家業(yè)大!”父子在戲謔中,也其樂融融。

在每五天前來看望自己的老三面前,劉太公還是以老子自居,面對他的行禮泰然自若接受。直到有一次,家里的家令對他說:“您老人家雖然是皇帝陛下的父親,但還是一個老百姓,怎么可以讓天下至尊的皇帝給你行禮呢?”

劉太公一聽,覺得確實是失禮;于是,在下一次兒子來看望他的時候,自己按照家令的吩咐,抱著笤帚,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前,面對兒子進門時就一步一步地倒退著往門里迎接;实鄞蟾性尞悾B忙扶住劉太公問究竟。劉太公說:“家令說,皇帝是萬民之主,不能因為我一個平民而壞了禮儀規(guī)矩。”

這下子皇帝也知道自己疏忽了,沒有及時給老爹身份,于是立即尊奉劉太公為“太上皇”,成為天下比皇帝更尊貴的人。那個家令,也因為聰明而受到厚厚的賞賜。

成為太上皇后,劉太公總覺得每次老三來參拜自己總是有些鬼鬼祟祟、想說什么有不好說的意思,于是就當(dāng)面問他,到底有什么事。

皇帝遮遮掩掩地說:“太上皇父親大人,您現(xiàn)在是比皇帝還尊貴的太上皇,按制度,也需要廣置姬妾,安排后宮,以符合身份。兒子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又不好直接給你安排小媽,所以很是猶豫,F(xiàn)在您問了,我就想知道您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劉太公恍然大悟,接著就是大怒:“老三你個混賬,你以為我和你一樣,偷雞摸狗、胡鬧好色嗎。你老子我一輩子小心謹慎、安安分分,除了你媽,哦,還有老四的媽,就沒有還想過別的事。我孫子劉肥和他老娘曹寡婦的事情,你做的出,我可做不出。再說我都八十多了,不想臨老臨老還被說老不正經(jīng)。這件事情不要再提!被实壑坏糜樣樁觥

于是太上皇劉太公,直到去世,也只是在新豐鎮(zhèn),和老鄰居們廝混,喝酒斗雞,不亦樂乎。沒有納妾,更沒有給皇帝添弟弟妹妹。

高帝十年(前197年),時年八十六歲(有爭議)的太上皇劉太公,在心滿意足中去世,葬萬年陵。結(jié)束了大半輩子默默無聞,而后半世因子而尊貴得意的一生。

純屬故事,臆想而來,絕非史實。讀完樂呵樂呵,請勿要生搬硬套。

最佳貢獻者
2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畢竟做帝王的人很少,普通百姓都對帝王家的事感興趣,存有極大好奇心。

對于這類歷史問題,往往習(xí)慣從史料中尋求答案,這沒有錯誤,但卻忽視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沒有那么復(fù)雜,只要按照一般生活常識去理解就可以啦。

我簡單的從三方面說一下我的看法。

其一,性生活與生育能力。

無論男女,有許多人在高齡時還有性生活。

一些健康科學(xué)知識也介紹說,高齡的人保持合適的性生活有益于健康。

但有性生活,并不等于有生育能力,這也是一般的常識。

特別是女人,比較早就沒有了生育能力。

但男人卻不一樣,九十多歲,甚至一百歲的男人還有生育能力。

盡管是奇跡,但也不是個例,時常也會看到相關(guān)的報道。這個就不必多說啦。

至于劉老太公有沒有再生孩子,既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那就不必去過多的揣測,否則也沒有意義,就認定沒有再生孩子就是。

但這并不排除老人家沒有性生活。

其二,飲食起居需要有人照顧。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在公元前202年登上皇帝位時,時年五十五歲。

此時劉太公(?--前197年)年齡應(yīng)該在七十歲以上。

沒有史料確證劉太公的夫人是否健在,劉邦的母親劉媼是否健在,劉太公是否有繼室。說法很多,但都沒有確證。

但比較肯定的一點就是,她們?nèi)绻≡冢欢挲g很高。

一個農(nóng)民遇到好年景,多收了三五斗,還想納個妾,就不必說劉太公已經(jīng)是太上皇。

基本的常識就是劉太公身邊需要一些年輕的女人,照顧其衣食住行。

劉邦做了皇帝,對劉太公還是很不錯,這個問題不會是問題?偛恢劣谌渴且蝗禾O(jiān)照料太上皇的生活吧。

因此,劉太公身邊不會缺少女人,甚至是有不少年輕的女人。

就看劉太公有沒有那個能力。

其三,關(guān)于名分問題。

沒做太上皇之前,劉太公再找個女人叫做納妾。

做了太上皇,再叫納妾就不合體制了吧。

那究竟又是個啥體制哪?

這還真是給劉邦出了個難題。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一直沒有立皇后,更不存在太上皇的問題。

劉邦做了皇帝,但老爺子還在,自然不能把皇帝位讓給劉太公。

開始的時候,劉邦以父子禮拜見太公。

后來,劉太公感覺不合適,就給劉邦行君臣之禮。

這下就尷尬啦,于是,劉邦就封了劉太公為太上皇。

這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啊,自然沒有舊的禮制可以參考。

來看一下后世的太上皇,如李隆基、乾隆等人,他們都是做過皇帝,之前的皇后、貴妃,嬪妃、答應(yīng)、才人、婕妤、修容等等的編制都是齊全的。做了太上皇之后,原來的后妃自然也是隨行的。如果工作需要,也可以再增加編制的。這比較好理解,也好處理。

但劉太公這個太上皇,就復(fù)雜很多。

自然是不能按照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編制,配置人員。

但也絕不是普通百姓三妻四妾那么簡單。

沒有具體的史料佐證,也就不必去過多的揣測。

但為了帝王家的尊嚴及太上皇的高貴,絕不會就配備幾個使喚丫頭就行的。

這就是個名分的問題。

劉邦做皇帝后,封其母親劉媼為昭靈夫人,后來劉邦的皇后呂雉改尊為昭靈后。

至于劉太公其他的女人不見有記載。

這只能說除了原配夫人,其他侍奉過劉太公的女人都沒有很高的封號。

總之,帝王家也是人家,飲食起居也不能違背了常理。

對于第一位太上皇,究竟要設(shè)置怎樣的后宮,沒有定制。

但絕不會是納妾,沒有納妾也絕不會沒有女人侍奉。

就是有許多女人,也不一定就能生下孩子。

沒有生孩子也就不會有記載。

史學(xué)家終不會因為后世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就專門添一筆:高祖劉邦給劉太公挑選了許多年輕的女人,但沒有再生孩子。

僅此而已。

3

我不知道題主為什么關(guān)心劉太公是否納妾 但《漢書 高帝本紀》中的一句話記錄可以給你一個不完美的答案:

“十年……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

似乎太上皇后并非劉邦的母親劉媼。按照四庫全書中編年體史書《漢紀》的說法是:

在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項羽稱帝時,就追尊劉媼為昭令夫人;公元前200年改尊為昭靈皇后。

同時《史記》和《漢書》都只記錄劉媼生下劉邦,項羽抓劉太公、呂后為人質(zhì)時沒有她的記錄:

“出武關(guān),因王陵兵南陽,以迎太公、呂后於沛!

即可以確定劉媼在劉邦被封漢王前早已死去。因此《漢書》記錄的漢十年比劉太公先死的太上皇后肯定不是劉媼。

那么她是誰呢?

太上皇后的身份

劉邦有2個哥哥、1個弟弟、1個姐姐,分別是:

大哥劉伯,早死,其兒子劉信跟隨劉邦參加擊敗韓王信的戰(zhàn)爭,擔(dān)任郎中將,公元前200年在劉太公的勸說下,劉邦封劉信為羹頡侯,漢惠帝二年,被降為關(guān)內(nèi)侯。

二哥劉喜,早年辛苦耕種,可以說是劉邦沒有封漢王前的劉家頂梁柱,公元前201年,被封代王,公元前200年因為劉喜棄守代國被劉邦廢除代王之位,在公元前199年被封郃陽侯;公元前195年,其子劉濞被封吳王;公元前193年,劉喜去世。

姐姐宣夫人:名字和事跡不詳!稘h書》記錄呂后在公元前181年追尊其為昭哀后:

“昭靈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號謚不稱,其議尊號!

老三劉邦,按下不表。

老四劉交,劉家唯一一個讀書人,深受劉邦信任;年輕時曾經(jīng)在荀子徒弟浮丘伯門下學(xué)習(xí)詩經(jīng),后因為焚書令被迫離開;劉邦在沛縣起兵時,劉交就跟著三哥打天下,入關(guān)后,劉交被封文信君,之后跟著劉邦到處作戰(zhàn),真正的:“打虎親兄弟”;公元前201年,劉交被封楚王;做了楚王后,劉交派遣自己的同學(xué)白生、穆生、申公和兒子劉郢客道長安和浮丘伯學(xué)習(xí),自己則為《詩經(jīng)》作注釋,號為《元王詩》;諸呂之亂時,劉交和劉襄、劉章起兵,參與誅殺諸呂的兵變;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即位元年,劉交去世;劉交一脈號稱彭城劉氏,是中國劉姓中最為興盛的一支。

可以確認的是:劉伯、劉喜、劉邦、宣夫人都是劉媼所生,但劉交作為劉家和劉邦三人特別不同的人,很有可能并非劉媼所生,而是劉太公在劉媼死后另娶所生。

即:劉交母親,是劉邦的繼母,《漢書》所記載的太上皇后。




綜述:

劉邦很可能是劉媼所生的最后一個,從史書所記錄的“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來看,不能排除是難產(chǎn)而死。

劉太公在劉媼死后另娶,因此劉邦有可能是繼母撫養(yǎng)長大,因此才和劉交兩兄弟交情如此之好——要知道劉邦在稱沛公時,承擔(dān)的風(fēng)險非常巨大,蕭何、曹參等大族不敢出頭,而一個儒家書生自己的弟弟敢在這個時候選擇支持劉邦,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

老大早死,老二養(yǎng)家,老三外出流浪,老四刻苦讀書,這就是劉邦一家在秦朝時的寫照。

劉邦稱帝后:

一不封呂后為王后、皇后。被封漢王時,呂后和太公等家人在沛縣,不再劉邦身邊;之后劉邦想要借他們過來,但被項羽所抓,如果不是夏侯嬰的堅持,恐怕劉盈和魯元公主也會成為項羽的人質(zhì),而非只有太公和呂后;太公和呂后被釋放回到劉邦身邊時,劉邦已經(jīng)喜歡上戚姬,還想廢劉盈的太子之位,怎么可能封呂后為王后、皇后?

二只給母親劉媼一個夫人稱號:昭靈夫人;屎蟮姆Q號,還是呂后稱制時在公元前181年所追封的?梢妱顚δ赣H劉媼沒有多深的感情。呂后追封,目的是為了皇家尊嚴,不能讓作為皇家一員的劉媼、劉伯、宣夫人名號太低,有損名聲。

三封太公為太上皇只是為了免除父親跪拜自己的尷尬和壞影響。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禮!薄f明劉邦還是尊敬父親太公的,自己已經(jīng)稱帝一年,還是不介意拜自己的父親。

太公聽了家令禮儀不符之后,就自己在門口拜劉邦:

“後高祖朝,太公擁篲,迎門卻行。高祖大驚,下扶太公。”——想象一下,某天你出門上班,你父親拿著掃把在門口拜送你去上班,尷尬嗎?

“柰何以我亂天下法”——這就是劉邦封劉太公為太上皇的目的。這樣就不亂天下法了。

總之,劉邦可能是劉媼所生的最后一個,劉交是劉太公在劉媼死后另娶所生,即《漢書》中的太上皇后、劉邦的養(yǎng)母。

當(dāng)然這只是一種合理推測!


每天原創(chuàng),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guān)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4

關(guān)于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煓)當(dāng)上太上皇之后有沒有納妾、有沒有生孩子這個問題,答案是非常明確的,沒有!



在劉邦沒有發(fā)跡之時,劉煓只是一個“鄉(xiāng)下老頭兒”,這種事或許別人不知道。但是,當(dāng)上太上皇之后,劉煓是皇帝的親爹,這時候給皇帝找個小媽、哪怕是小姨娘,甚至還生出弟弟、妹妹來,史籍不可能一點兒記載都沒有。自古帝王之家對于皇族血統(tǒng)都是異常重視的,只要是宗室貴胄,哪怕是血緣已經(jīng)極度疏遠的遠支也是會有詳細文字記載的。以東漢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為例,他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fā)的后代,經(jīng)歷了數(shù)代繁衍,劉秀相對于西漢大宗的血緣已經(jīng)非常疏遠了,但依舊有文字記載可查,他是劉發(fā)的后代。如果劉邦有一個這樣的弟弟,不可能史書上找不到一個字。當(dāng)然,女兒是有可能的,中國古代史家對女子向來是惜墨如金,公主沒有記載的例子也是事實存在的。但是,依然說不通。為什么?



劉邦稱帝時已經(jīng)虛五十五歲了,而且上面還有武哀王劉伯、代頃王劉仲(劉喜)兩個哥哥和宣夫人(昭哀后)一個姐姐。漢五年劉邦稱帝時,實際上劉煓已經(jīng)虛七十九歲了。一個近八十歲的老頭兒,別說是在漢朝,就是在現(xiàn)代,能生出孩子的幾率也是非常低的。當(dāng)然,也并不是完全沒有這個可能性。不過,個人認為可能性非常小,幾乎為零!



至于說劉煓當(dāng)上太上皇之后是不是近女色了,這個還真不好說,某位學(xué)術(shù)泰斗八十多歲不也還找了位年輕夫人嘛。身邊宮女如云,一個個巴不得成為皇帝的小媽呢,會不會上趕著爬上劉煓的龍床,這個還真不好說。但是,起碼有名分的女人是不存在的,孩子肯定也是沒有的,否則不可能史籍一點兒記載都沒有。史籍有記載的劉煓的夫人只有兩位,一位是劉邦的生母,也就是《史記》里和龍配種的那位“劉媼”,另一位就是楚元王劉交的生母、太上皇后李氏。關(guān)于李氏的身份一直存在爭議,一說是劉煓的續(xù)弦繼妻,一說是劉煓的側(cè)室,也就是妾;甚至還有說一母同胞的劉邦四兄妹系庶出,而李氏為妻者。從劉邦稱帝之后尊李氏為太上皇后來看,個人認為,李氏很可能是劉煓的續(xù)弦繼妻,否則這個“皇后”就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了。當(dāng)然,我們也并不能完全排除劉邦是庶出的可能性,或許和他兒子劉肥的身份差不多也未可知……這里就不去深究了。關(guān)于劉煓的子女,有記載的只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那就是武哀王劉伯、代頃王劉仲、宣夫人(昭哀后)、漢高祖劉邦和楚元王劉交,前四位是劉煓原配所生,劉交是李氏所生。除此之外,沒有關(guān)于劉煓還有其他子女的記載。



從劉邦與異母幼弟劉交關(guān)系密切和尊李氏為太上皇后這兩點來看,劉邦的這位后媽對劉邦還是非常不錯的。要知道,劉邦的長嫂僅僅是因為曾經(jīng)拒絕劉邦蹭飯,就被劉邦記恨了一輩子,甚至給她兒子、也就是劉邦的親侄子劉信所封的羹頡侯的爵號都充滿著敵意。由此也可見,李氏這位后媽做得還是相當(dāng)?shù)轿坏。李氏和劉煓死于同一年,有李氏在、有劉邦在、有李氏的親兒子劉交在,劉煓老頭兒想亂來,恐怕得偷偷的呢……

5

沒有,因為那個時候劉老太公歲數(shù)已經(jīng)太大了,不可能有精力干這種事了。眾所周知,干這種事情需要有充足的精力。有些時候一些古代的小伙子干這種事情尚且力不從心,更別說劉邦他老爹這種老頭子了。

我們都知道劉邦起義很晚,屬于大器晚成那種,可到底有多晚,說出來還是會讓人大吃一驚,他正式做漢王的那一年,他居然已經(jīng)五十四歲了!五十四歲是一種什么概念啊,放到今天也都百分百屬于快要退休的糟老頭子了,可他卻在這個年齡干出來了一番大事業(yè)。

值得一提的是,劉邦以前有劉季的名字,這說明劉邦這種糟老頭子居然還不是他爹劉老太公的長子,就按照劉老太公這個人天賦異稟來算,我們就假設(shè)劉老太公和劉老太公的夫人十五歲就可以進行一些造人活動,并且一發(fā)入魂,此后每年都不停止且每次都一發(fā)入魂,那生下劉季的時候劉老太公歲數(shù)至少也到了十九歲,也就是說,當(dāng)劉季或者說是劉邦五十四歲正式做漢王的時候,劉老太公的歲數(shù)至少是七十三歲了,七十三歲這還是保守估計,因為現(xiàn)實情況劉老太公不可能每次都一發(fā)入魂且精力旺盛到如此熱衷造人。

所以劉邦做皇帝之后的時候,劉老太公的年齡只會遠遠超過七十三歲而不可能會低于七十三歲,這樣推算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劉老太公在劉邦做皇帝之后,選擇放飛自我——大量納妾會有多么令人震撼和欽佩。

試想一下,一個七八十歲的老朽選擇放飛自我,日夜不停的熱衷造人運動,且不論是否會突破人體極限,單單想象這么一個畫面,就不能不讓人膽寒和震驚——老當(dāng)益壯都不足以形容劉老爺子的威武雄風(fēng)。

事實上,劉邦在五十四歲成為漢王之后,到他死亡那天,一共在位八年,而這位劉老太公生命力卻非常頑強,在劉邦死后兩年才去世,如果老人家納妾想方設(shè)法給劉邦再創(chuàng)造幾個小弟弟,恐怕身體不可能會這么好。

況且由于劉邦成為了皇帝,劉老太公的身份擺在那兒呢,如果一大把年紀還要堅持廣納小妾,其他人不說,劉邦不會說些什么嗎?再者說了,作為太上皇為啥非要這么熱衷造人呢?都已經(jīng)是太上皇了,會有很多娛樂活動遠遠比一大把年紀冒著猝死的危險天天造人要有意思的多啊!

最關(guān)鍵的,如果七八十歲的老爺子確實寶刀未老,七八十歲還連搞數(shù)人讓她們?nèi)恳话l(fā)入魂,你是劉邦你會不會擔(dān)心自己這個老頭子頭頂綠油油?不擔(dān)心才怪呢!正常人都清楚,男人到了七八十以后怎么可能還有那么好的活力和精力,不假手他人就能迅速造出幾個比自己孫子還小的兄弟?說出去又有幾個人相信呢,老太公不要面子,劉邦代表的皇室不要面子的嗎?

總而言之,劉老太公這個人在劉邦正式登基成為皇帝之后,由于劉邦本身做皇帝就做的足夠晚,老太公他那個時候都已經(jīng)七八十歲了,就算有心納妾那也是有心無力,至于是否會熱衷造人運動以至于給劉邦再造幾個兄弟們出來,答案很明顯,絕無可能!

第一,因為如果真的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史書不可能沒有記載,結(jié)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史書上壓根兒就沒說劉老太公在太上皇期間生了孩子;第二,如果劉老太公確實生了孩子,劉邦于情于理都會覺得顏面盡失(畢竟很清楚老爹的歲數(shù))且老太公如此淘虛自己身子,也不可能比自己兒子劉邦還多活兩年。

6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瞅著這題目,俺樂了老半天,樂完之后,就感覺沒地下嘴。但已經(jīng)進來了,咱不能吧嗒吧嗒嘴走了不是,那咱就說道說道這事,大家伙瞅著一樂呵,順道看看俺說的對不對。

首先咱肯定一點,劉邦的老爹劉太公,這人一輩子就四個大小子一閨女。自打劉邦當(dāng)了皇帝,他就順道當(dāng)了太上皇,他也沒給劉邦填個弟弟妹妹啥的。

那么到底納妾沒有呢?咱先把這道道捋一捋,然后下這結(jié)論。

事情

當(dāng)年劉邦把劉太公請到身邊享福,到了地之后,劉太公不管走到那,他的屁股后頭像劉邦一樣也杵著一大幫人,這上個廁所都會有倆人杵在身邊瞅著,就這架勢瞅的老頭都蹲不下去。

這事鬧的。

“富貴人家就干這事?”劉太公想不明白。他就感覺這日子好是好,但這心里沒掛沒撈的難受。

如果可以他更愿意和這幫下人聊天打屁,蹲在墻角閉著眼睛曬太陽。

所以無聊的沒事可干的時候,他就抱著一把大掃把擱自己住的宮殿里掃地,誰要是攔著不讓他掃,他還開罵。

就沖著這架勢,身體絕對硬朗,那絕對是吃嘛嘛香,干嘛嘛棒,抬腿就能邁三級臺階的主。劉太公恨不得扛著鋤頭在自己的宮殿里開墾一畝地出來,種個白菜幫子,黃瓜秧子啥的,來個自娛自樂。

他這閑的都有點發(fā)慌。

這要是一般人,到了這份上,按照老話講這叫溫飽思淫欲,咱也得想點好事給自己整點。

可劉太公的心思不在這。劉邦這人孝敬是孝敬,但這人心眼不大,總想著騷擾一下劉太公,瞅著老頭子吃癟的樣子,他就開心。

舉個例子,大家伙感覺一下。

舉例

當(dāng)年啊,劉太公壓根就瞧不上他這三兒子——劉邦,你說你一天天的有地不種,扛著一把不知道從哪里撿來的劍,打家門口晃進來晃出去,帶著一幫狐朋狗友不是喝酒就是鬧事,瞅著就心煩。

劉太公是天天的罵劉邦沒出息。

得咧,到了現(xiàn)在,這劉邦隔三差五的來瞅劉太公,沒事就問劉太公:“你家四個大小子,誰最有出息?”

這不是成心的嗎?劉太公翻著眼珠子還能說啥?

再有,過去劉太公有一天擱家里邊吃餃子,劉邦抱著一把劍,從家門口又晃悠進來。

劉太公瞅著他就來氣,瞪著眼珠子一口一口的把剩下的餃子全塞到肚子里,一個都沒有給劉邦留著,到最后好懸沒吃吐了。

但劉太公那表情已經(jīng)告訴劉邦,俺就是吃吐了,也不給你留著,咋的?

好吧,這事幾乎就成了劉邦的心理陰影了,這不自己個當(dāng)了皇帝,劉太公做了太上皇,他就天天的讓人給劉太公包餃子吃。

到最后劉太公吃餃子吃的,人都快變成餃子了,爺倆還斗氣。最后劉太公服軟了,這餃子才換片了。

說道這里,估計有人要問了:“劉太公對劉邦不好?”

拉倒吧,誰家爹瞅著自己家兒子,天天的不干正事,能有個不生氣的?沒拿棒槌抽他這就不錯了!

大家伙都知道,劉邦天天的喝酒賒賬,您感覺這賬最后是咋消的?兒子是不好,但還是自己兒子不是,一邊罵一邊擦屁股很正常的。

擱現(xiàn)在有人還想讓自己爹罵兩句,還沒這機會了,落心里還空落落的,人呀就是這么回事。

劉邦呢?天天的讓罵,能不記得嗎?但這是爹呀!他就想讓他爹服個軟,承認自己沒有那么不堪不是,咱就說了當(dāng)兒子誰沒這點小心思。

這不后來劉太公感覺無聊的太厲害了,想家了,不想待在劉邦的身邊,就想回去住自己的茅草屋。

劉邦到也實在,他就把家鄉(xiāng)所有的房子,瓶瓶罐罐的全部復(fù)制到了劉太公的身邊,然后把家鄉(xiāng)的李大嬸子,王二姨子,張大爺啥的全部遷了過來。

就這復(fù)制出來的家鄉(xiāng),別說是人了,就連貓貓狗狗的到了地,直接就能找到原來的家,您就說吧事都做到這份上了,爺倆還能有啥仇的。

既然沒有啥問題,劉太公瞅著能開出一代王朝的劉邦,心里不知道多喜歡,能干給兒子添堵的事嗎?不能夠。

納妾的事

劉太公納妾,這可不是小事,您當(dāng)是地主家里的事,這就不是。他整一老婆出來,這后頭不知道要牽連多少事。

您要知道這一個老婆就是一個家族,很多人都愿意和皇帝拉上關(guān)系的,這劉太公一旦放出風(fēng),要納妾,您覺得這事會小嗎?

說道這里,估計有人要問了:“你咋知道的?你和劉太公聊過天?劉太公這么照顧劉邦?”

別介呀!這話明顯帶著氣不是了。咱舉個例子,大家伙體會一下。

想當(dāng)年,劉邦把劉太公請到自己身邊來,這隔三差五的就去瞅瞅老爹。

但那會沒有啥太上皇的說法,劉邦是皇帝這不假,但劉太公是劉邦的老爹,這又跑不了。

做為全天下的主人——劉邦,見了老爹還得行禮,這不合規(guī)矩。

經(jīng)過人提醒,劉太公也明白過味來了,這皇帝給自己行禮,這禮法上就不對路,他矛盾著呢?也許就會有人借題發(fā)揮給自家小子出難題。

得咧,老爺子還有啥想不開的,第二次劉邦來的時候,自己個抱著一把大掃把,守門迎接。

這不后來為這事,劉邦琢磨了好幾天,這才有了太上皇的稱呼,這禮法上的問題就全解決了。

所以從這件事上,咱就不難看出來這劉太公壓根就是個明白人,不是啥胡攪蠻纏的主,為自己一樂呵給自己兒子添堵,這事他干不出來。

兒子的辛苦他明白。

而一般能夠看的開的人,都長壽。劉太公比劉邦都多活了兩年,這就是證明。

所以劉太公納妾,這壓根就不存在的好吧,而且當(dāng)時劉太公的二老婆還健在,她是和劉太公同一年去世的。

這要是弄個妾出來,劉太公絕對會走在劉邦的前邊去。

畢竟年齡就擱哪里了。

當(dāng)年劉邦稱帝的時候,年齡都到了五十四歲。

您自己個推一推這劉太公的年齡,劉邦是他第三個小子,前邊還有倆。

咱就說了,這人生個大小子出來,而且是農(nóng)民家庭的第一個兒子,這年齡咋也得在十六歲左右,這再小點的話,這也生不出來不是。

咱就按照一年一個(況且他也不是),到了劉邦這里,劉太公他十九歲,就這年齡只少不多!

您自己個算一下,十九加五十四是多少?七十三,也就是說劉太公在劉邦當(dāng)了皇帝之后這至少七十三歲了。

這胡子眉毛都白了,還納妾,這有心沒力不是。

所以從年齡角度來說,這也不可能。畢竟你納了妾,擱那啥也不干,這也不對不是!

畢竟人生七十古來稀不是,在這方面活動活動,身子骨再硬朗他也受不住不是。

所以,總結(jié)一句話,劉太公納妾這壓根就不可能。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里,喜歡的朋友加個關(guān)注,順手點個贊呦!

7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比秦始皇嬴政小三歲;公元前202年,劉邦于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那時劉邦已經(jīng)54歲了。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劉伯、次子劉仲、三子劉邦、四子劉交,前三個兒子是劉太公與嫡妻王氏所生,四子劉交是劉太公與庶妻李氏所生。因此劉太公一生有兩個妻子,分別是嫡妻王氏,庶妻李氏,沒有其他小妾。

劉邦當(dāng)皇帝時都54歲了,因此推測當(dāng)時劉太公至少70歲以上了,再納妾生子就會鬧大笑話。劉太公年輕時嫡妻死了,因此再娶李氏為妻,生子劉交,劉邦打天下時劉交就跟著哥哥在打天下。劉邦四兄弟之中,只有四弟劉交與劉邦思想較為接近,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劉交出力甚多,大漢建立后,劉邦封劉交為楚王。李氏被封為太上皇后,因此可以得知劉太公在當(dāng)了太上皇后沒有再納妾生子。一個70多歲的老人,再娶妻生子,不僅在古代會遭到非議,現(xiàn)在社會有此事也會受人非議。劉太公是一個老實人,他安享晚年就好了,沒有必要去納妾給皇室丟臉。

劉太公是一個可愛的人,當(dāng)了皇帝的劉邦來看望父親,以家禮相待。后來管家說皇帝是一國之君,劉太公當(dāng)先行君臣之禮,后行父子之禮。劉太公聽后認為有理,之后劉邦再來看他,他就拿著掃帚在門口恭敬相迎!秦始皇在位時,劉邦不事生產(chǎn),常到大哥家蹭吃蹭喝,大嫂故意用勺子刮鍋底,提醒劉邦沒飯吃了。因為這件事,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一直沒有封大哥的兒子為侯,劉太公得知后給兒子說:大孫子沒有封侯,不妥!劉邦就封大侄兒為“刮羹候”。劉邦當(dāng)了皇帝,問劉太公:父親啊,現(xiàn)在二哥的成就高,還是我的成就高?劉太公說兩個兒子都好,都好!

劉太公是一個開明的人,呂后嫁到劉家后,以她獨有的能力操持全家,劉太公就讓呂后做當(dāng)家人,全家老少皆聽呂后號令。身陷楚營后,呂后跟審食其有曖昧的關(guān)系,劉太公看在眼里,藏在心里,從來沒有給劉邦說過這事,他還是比較體貼這位兒媳婦。當(dāng)了太上皇的劉太公不喜歡皇宮中的生活,要求劉邦把老鄰居找來與眾同樂,大伙一塊兒干點農(nóng)活,閑了就一起踢球、斗雞、走狗,劉太公就這樣渡過了余生。

8

劉太公,也就是劉邦的父親劉煓,是一個比較長壽的老頭,享年84歲。

劉太公,為什么被尊為太上皇呢?

劉太公一輩子吃了不少苦,含辛茹苦的把劉邦養(yǎng)大,好不容易等劉邦起兵還被項羽俘虜,差點兒就被煮成肉湯。

冷血的劉邦對項羽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幸虧項羽是一個實在人,要不然這杯肉湯真的喝上了。

劉邦是混混出身,對于禮節(jié)一直不怎么在意,在稱帝以后跟劉太公相處依然跟以前一樣。但是有小人告訴劉太公說“天無二日”,嚇得劉太公對劉邦畢恭畢敬。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劉邦就尊劉太公為太上皇,甚至于劉邦給劉太公建了一座“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可見劉邦還是非常孝順的。

劉太公當(dāng)上太上皇之后沒有納妾嗎?

劉邦確實有一個繼母,但是這個繼母是在劉邦起兵之前就有的,絕對不是劉太公當(dāng)上太上皇之后娶得。

這個繼母還給劉邦生了一個弟弟,劉邦起兵的時候就一直追隨劉邦,是劉邦兄弟中少有的文武全才。

劉太公當(dāng)上太上皇之后沒有再生孩子嗎?

劉太公一共當(dāng)了四年太上皇,也就是在80歲的時候才開始跟著劉邦享福。雖然生活富足、應(yīng)有盡有,但是一個80歲的老頭,真的沒有娶妾生子的心思了。

有了,劉邦給劉太公建的“新豐城”,每天和老鄰居“斗雞蹴踘”,不亦樂乎?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xué)習(xí)歷史知識的可以關(guān)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9

劉太公是一個善良、樸實的老人。劉邦由于好酒及色,老太公經(jīng)常教訓(xùn)劉邦,說劉邦,你看你哥,有多少畝地,有多少房子,再看看你,況且劉邦四十多歲還沒有娶妻。老人也替他著急。

后來劉邦茫蕩山起義后,事業(yè)進入快車道,建立了大漢江山。劉邦便把太公接到長安,由于擔(dān)心老爹住不習(xí)慣,劉邦按照老家的村落格局在長安進行了重建,把鄰居全都接來,加封老爸為太上皇,劉太公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太上皇。

一次劉邦和老爹在一起吃飯,席間劉邦對太公說,爹地,我和我哥誰家業(yè)大呀!說完兩人哈哈大笑!那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自豪的笑。認同的請加關(guān)注互粉交流

10

劉太公有一天扛著鋤頭在田里鋤地,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一個餡餅,然后農(nóng)民伯伯劉太公就變成了皇帝的爹,被封為太上皇。這身份的改變讓劉太公差點適應(yīng)不過來,好在劉太公也不簡單,畢竟差點被項羽做成肉羹,心理素質(zhì)已經(jīng)練出來了,有劉邦這樣的兒子,劉太公實在也沒怎么省心過。

史書中并沒有記載劉邦父母的名字,只是記載了尊稱,即父親為劉太公,母親為劉媼,這個名字就如同衛(wèi)子夫和衛(wèi)青的母親叫衛(wèi)媼一樣,都只是社會對這樣的已婚年老婦女的一種稱呼。劉太公和劉媼這對夫妻生了四個兒子,其中,劉邦排行老三。

說起來劉邦的出生還很有意思,《史記》中的記載讓人看了一言難盡,《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chǎn)高祖!這或許是為了表明君權(quán)神授,但是總不免讓人想多了。夫妻倆生了劉邦之后,就有操不完的心,因為劉邦從小就不是個能讓父母省心的孩子,他整天不務(wù)正業(yè),不事生產(chǎn),就知道一天到晚在外面晃蕩,呼朋喚友,喝喝酒,釣釣魚。

等劉邦長大后,就在外面混了個泗水亭長來做,也算是終于有了點正事,而且還混上了一個媳婦,即呂雉。但沒過多久,劉邦在押送囚徒的路上將囚徒都放了,然后自己也踏上了逃亡之路,自此之后,劉邦的生活就是在刀尖上舔血。作為劉邦的父親,劉太公自然心里很不安穩(wěn),日日牽腸掛肚,就怕劉邦在外面有個意外,結(jié)果后來就等來了劉邦起義。

秦末農(nóng)民起義如火如荼,全國都沉浸在戰(zhàn)火中,劉邦的家鄉(xiāng)自然也不例外,楚漢之爭的時候,劉太公帶著全家老小,包括老兩口,還有呂雉以及兩個孩子踏上了逃亡之路。等到劉邦派人去家鄉(xiāng)接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不知所蹤。劉邦只來得及在路上見到了同樣逃亡的兩個孩子,劉邦為了自己逃亡還將兩個孩子扔下了車,而劉太公和呂雉等人則被項羽接到了軍中,成為人質(zhì)。

這人質(zhì)一做就是三年,在這個過程中,項羽眼見自己這邊缺糧了,為了逼迫劉邦投降,項羽將劉太公綁起來放置在高高的砧板上,給劉邦放話:“你要是再不投降,我就烹了你的父親!劉太公在砧板上瑟瑟發(fā)抖,估計心里在恨:怎么生了這么個不讓人省心的兒子?

而劉邦則完全不在意,他派人給項羽傳話:“你我也曾約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要烹了你的父親,我也沒辦法,還希望到時候能分一杯肉羹給我!項羽沒想到劉邦居然會是這樣的反應(yīng),完全就是無賴行徑,而項羽又不能真的就這樣烹了劉太公,只能將其放了,后來劉太公、呂雉等人就被放回了劉邦的地盤。

從此劉太公的生活才好了點,畢竟形勢已經(jīng)完全朝著劉邦這邊,第二年,劉邦就正式登基稱帝。成了皇帝,自然就有個皇帝樣,肯定不能總是和過去一個樣。歷來,皇帝都是以孝治天下,劉邦自然也要盡孝。

劉邦每隔五天就興師動眾的去看望劉太公,劉邦向劉太公行禮,劉太公欣然接受,或許在他心中,兒子還是那個兒子,兒子就應(yīng)該對著父親行禮,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guī)矩。但是時間久了,劉太公的家令就看不下去了,他就勸劉太公說:“皇帝雖然是您的兒子,但是他也是天下之主,您雖然是皇帝的父親,但也是臣子,哪有天下之主向臣子行禮的說法呢?這不合規(guī)矩啊!

劉太公一聽是這個理,于是就迅速做出了改變,等到了劉邦再次來看望他的時候,他就早早的拿著掃帚到臺階那里,打掃干凈,然后在那里迎接劉邦。劉邦到了一看,這是唱的哪一出?

劉太公就說了:“你是君,我是臣,萬不能因為我亂了君臣之法!父親有這樣的覺悟,按照劉邦對父親的了解,必然不是他自己醒悟,而是有人告訴他的,但是這件事,劉邦非常高興,這一高興,就下旨尊劉太公為太上皇。

這是發(fā)生在公元前200年夏天的事情,這一年,劉邦57歲,而劉太公怎么說也七十多了,甚至可能八十多歲了。雖然有了太上皇的稱號,但是也沒有幾年清福可享了。按照古人的一貫做法,突然有了大富貴,怎么也得需要相關(guān)的配置,比如像劉太公這樣的,成了皇帝的父親、太上皇,妻妾上自然不能再和從前一樣,那就太寒酸了,配不上他現(xiàn)在的身份。

但劉太公畢竟年齡大了,估計宮中會有不少宮女和太監(jiān)伺候,劉邦也可能會給這個父親安排幾個小妾,讓劉太公安享晚年,但是再生孩子是不可能了。一來,劉太公已經(jīng)七八十歲了,這個年齡即便是放在現(xiàn)在,也不太可能還有生育能力了;

二來,即便劉太公特別強悍,這個年紀還有生育能力,劉邦也不會讓他生,他可不想給弟弟當(dāng)父親,劉太公要是真能生個孩子出來,那就得靠劉邦養(yǎng)著,劉邦對自己的親生子女都不怎么上心,又怎么愿意給弟弟當(dāng)父親,況且劉太公那么大年紀了,還生孩子,那劉邦的臉往哪擱?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