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優(yōu)勢完全碾壓其他人。
曹操雖然子嗣眾多,但真正有資格參與競爭的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幾人。
一、曹昂:文武雙全,可惜在宛城戰(zhàn)死,過早退出競爭。(退出)
二、曹丕:堅韌沉穩(wěn),能力很強。
三、曹彰:沖鋒陷陣的勇將。
四、曹植:才華最高,享譽四海,競爭力很強。
五、曹沖:天資聰穎,最受寵愛,可惜夭亡。(退出)
六、曹熊:身體太差,過世很早。(退出)
七、曹據(jù):資質(zhì)太過平凡,不受寵愛。(退出)
八、其余曹茂,曹茂等人皆不受曹操信任和重用,或者年幼,不足以任事。不在選擇之列。
真正的競爭者只有曹丕、曹彰和曹植三人。
咱們先看看曹彰。
曹彰一直是被曹操當(dāng)成是將才來使用的,曹操曾問他“為將奈何?”,曹彰回答:“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曹操大笑。
要注意,曹操的笑雖然是對曹彰勇武的肯定,但也是對他本人做了定位,“為將奈何”。他也在曹操內(nèi)心中實際上退出了競爭人選。
平定烏桓后,受曹丕的指點,讓功于諸將,得到曹操歡許,說明他政治頭腦還需要別人的提點,他的加分實際上是曹丕的加分。
曹操去世后,他帶兵回朝問璽授事,體現(xiàn)了莽撞與單純,毫無城府,思維太不成熟。
所以,實際上真正的競爭者只有兩個人:曹丕和曹植。
為什么曹操會把曹植列入競選人之一呢?主要有以下幾點(也是曹植的優(yōu)勢):
①思念與情懷
曹植性情倜儻有曹昂的影子,天資聰穎有曹沖的影子,文采豪情有曹操的影子,選擇曹植,實際上是曹操寄托了自己的思念和情懷。
②驕傲與滿足
曹植的才華是舉世公認(rèn)的,被各個階層的知識分子們廣為崇敬和佩服,“天下才一石,子建獨得八斗”,才華上,曹植是曹操的心中的自豪,選他做繼承人,似乎有眾望所歸的感覺,得到大家的擁護和贊佩。
③志向與期望
曹植從志向的表達上,與曹操很相似,都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都有對百姓流離的哀憫,都有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而曹植更有著曹操內(nèi)心中潛藏的渴望――善意與率真。曹操并不樂意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終身以權(quán)術(shù)詐力而生存發(fā)展。
咱們再分析一下曹丕的優(yōu)勢:
①身份優(yōu)勢
由于上天的眷顧,曹丕的兄長死去,使他能順理成章地排位居長,這個優(yōu)勢十分巨大,使他成為繼承人具有理所當(dāng)然的天然優(yōu)勢。
②資歷優(yōu)勢
曹丕多次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經(jīng)過充分的歷練,而又多次留守都城,做為曹操最可倚重的后方定心丸。有他在,曹操就不必?fù)?dān)心朝廷內(nèi)部的反對勢力的異動。而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wù),使曹操得以信任。
③團隊優(yōu)勢
這個優(yōu)勢實在是太巨大了,與曹植相比,簡直是壓倒性的,曹植毫無競爭力。
曹丕的支持團隊:
賈詡――三國第一謀士
荀攸――曹魏重要智囊
崔琰――他是曹植的老丈人,清河大族,也支持曹丕
陳群――實用型大才
司馬家――這個很厲害噢
吳質(zhì)――功利型鬼才,曹植的背叛者,知根知底
再來看曹植的團隊:
楊修――恃才傲物
丁儀――小聰明
這種對比下,誰還認(rèn)為曹植有贏的可能?
④性格優(yōu)勢
曹丕和曹植分別繼承了曹操的性格的一面。
曹丕更隱忍,堅韌,城府更深。
曹植更豪放,瀟灑,志意昂揚。
但在當(dāng)時的國內(nèi)外局勢下,哪一種性情更能夠使曹家的權(quán)勢利益不受損害呢?
曹操的內(nèi)心中其實早有定案:曹家要想保住權(quán)位,必須更進一步。他的任何一個兒子都沒有能力僅僅靠輔臣的地位來維護住自己的家族。“吾為文王”,那“武王”讓誰做呢?
很明顯,曹植他不具備做“武王”的果決與狠辣。
再看看曹植犯下的錯誤:
①縱馬御道,闖司馬門。
留守鄴城,本來是曹植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但他卻因醉酒,駕車在御道上馳騁。如果曹操還堅持自己漢臣的宗旨,就必須做出交待。雖然曹操處理了這件事,但曹植不堪重任的印象就此留下陰影。
這是文事不堪用。
②醉酒誤軍機
曹操派曹植去增援曹仁,本來是給他提高武績的機會,他卻禁不住欲望,飲酒誤事,殆誤了軍機。
這是武事不堪用。
曹植就這樣一次次毀敗了曹操給他的各個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確定:曹操的繼承人只能是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