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語:

1965年4月3日,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yī)院因病逝世。陸小曼火化后的骨灰,一直無人認領。23年后,陸小曼遠在臺灣的娘家侄兒,才在蘇州建立了一座陸小曼紀念墓。

陸小曼生前想和愛人徐志摩合葬的心愿,終是成了空,因為徐志摩的兒子徐積楷一直不同意!

那些遺失在民國風里的故事,是徐積楷心頭永遠的痛

徐積楷的小名叫阿歡,1918年出生,那是父母包辦婚姻的第三個年頭。小阿歡出生沒多久,父親徐志摩就留洋去了。2歲那年,母親張幼儀也去國外和父親團聚。小阿歡留在家里,和祖父祖母生活。

長大后,阿歡才知道,母親去了國外,過上了不堪回首、讓人淚目的留學生活。在母親生下弟弟彼特的時候,父親逼著母親簽了離婚協(xié)議后,就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去了。

母親在德國獨自撫養(yǎng)著弟弟彼特,幸虧有舅舅張君勱的幫助?墒,在彼特3歲的時候,卻又意外夭折了。傷心欲絕的母親在1926年回到了上海,阿歡又見到了消瘦的母親。

之后,母親帶阿歡去北京念書。

此時的父親早已回國,整日沉醉在與陸小曼的浪漫中,完全來不及眷顧家里的老父老母,和尚在成長中的阿歡。

1931年11月19日,父親徐志摩墜機身亡。

13歲的徐積楷和家里的長輩,一起去飛機出事的地點接父親回家。一遍狼藉的墜機現(xiàn)場,他們找到了徐志摩。

父親的雙手黑紫斑斑,指甲嵌滿泥血,面形很慘。應該是飛機墜地的時候,父親還活著,而且父親還經(jīng)歷過激烈的求生的掙扎,以至面部有些扭曲。

雖然13年的成長歲月里,父親幾乎都在缺席。但是,阿歡知道,從此后父親要永遠地缺席了。

徐家一直不曾接納陸小曼

在阿歡的記憶中,自己的祖父就從未曾接納過陸小曼。

在父親和陸小曼交往的時候,盡管他們相互愛的很深,祖父徐申如卻一直反對。眾所周知的原因,陸小曼當時是有夫之婦。

出生在封建社會的徐申如,對兒子驚世駭俗的感情非常反對,甚至不惜以斷絕徐志摩的生活開支,來試圖阻止他們在一起。

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哪怕有萬人阻擋,父親和陸小曼也沒有投降!

1931年4月初,徐志摩的母親病危,徐申如將徐志摩召回。當時,徐志摩想讓自己的妻子陸小曼回來侍奉婆婆,卻遭到了徐申如激烈反對。祖父說:

"她若來,我即走!"

后來,祖母錢慕英在4月23日去世。

陸小曼一身孝服趕來奔喪,祖父徐申如知道后,派人在半路上阻攔了陸小曼,無論如何也不準她進入徐家的門。為此,父子倆在母親的靈堂前反目。

再后來,父親徐志摩罹難,60多歲的祖父徐申如老淚縱橫,對陸小曼的怨恨更深了一層,徐家對陸小曼的痛恨更是無以言表。以至徐志摩的追悼會,徐申如都不肯讓陸小曼參加。

1944年3月21日,祖父徐申如病逝于上海。兩年后,阿歡和母親一起把祖父葬在了父親的身邊。

陸小曼放任自我的后半生,更是讓徐積楷無法接受。

陸小曼本來就是富貴人家的嬌嬌女,空有一身才華。在丈夫徐志摩離世之后,不再日日交際,也失去了生活的來源。

為了生存,陸小曼和有婦之夫翁瑞午一直同居。翁瑞午不僅有愛人,還有幾個孩子。這種剪不清理不清的混亂關系,在當時的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雖然徐家不待見陸小曼,但陸小曼是徐志摩名義上的妻子。在徐積楷看來,這種公然和有婦之夫同居,就是對父親和徐家的一種傷害。

人人都有婚姻自由,陸小曼也有。既然陸小曼在后半生選擇了跟別的男人, 那就可以說,她陸小曼已經(jīng)不再是徐志摩的妻子好多年了!

這樣的人,怎么可以再回來和父親葬在一起呢?

徐積楷的心里是怨恨陸小曼的

徐積楷長期在國外工作和生活,他的思想應該與祖父徐申如不同。他對陸小曼的怨恨也與祖父有區(qū)別。

也許,在長大的阿歡心里,對父親與母親的婚姻,對父親與陸小曼的愛情早就釋懷了。后來,徐積楷在書中慢慢地了解了父親,知道父親是個很熱情,對朋友很真心的人。

尤其是父親留在世間的作品,和父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影響力,都讓徐積楷覺得自己的父親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在美國,徐積鍇和父親的老友胡適、梁實秋等人常常有來往。

他目睹和父親同輩的人,在新的社會制度下頤養(yǎng)天年,他多么希望自己才華橫溢的父親還活著呀!

有一次接受采訪時,徐積鍇忍不住說:

"我覺得,我父親命太苦!”

在他看來,父親追求自己的愛情沒有錯。但是,陸小曼揮金如土,害得父親為了生計身兼數(shù)職,四處謀錢,長年累月在京滬兩地疲憊地奔跑。

陸小曼作為妻子,不僅沒有在生活上照顧好父親,還讓父親為了滿足她奢侈的生活而把命送斷了。

毫無疑問,父親娶回的陸小曼,不是個好妻子,不過是個敗家子罷了。

三少說:

不能是站在徐家的角度,還是站在做兒子的角度,徐積鍇都不愿意將父親和陸小曼在一起合葬。

因為,他無法說服自己。

最佳貢獻者
2

陸小曼唯一心愿,可以和徐志摩合葬,為何徐志摩兒子堅決拒絕?

“誰捧起花的臉龐,讓歲月美的黯然神傷”,這是才子徐志摩的情話,徐志摩是民國時期多情的存在,也經(jīng)常被冠以民國第一渣男的稱號。

徐志摩的原配是張幼儀,并且和張幼儀生下了自己的唯一一個兒子。徐志摩不滿傳統(tǒng)婚姻的束縛,又大肆追求了林徽因和陸小曼等人,并且最終和陸小曼走入婚姻殿堂。

才子配佳人并沒有成為一段佳話,甚至連最后的合葬都成為了奢望,為什么徐志摩兒子的態(tài)度如此決絕呢,且聽漫談君詳談。

第一、二人在一起并不光彩

陸小曼本是徐志摩朋友王賡的妻子,王賡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人,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又被保送到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還和美國總統(tǒng)成為了同學。

王賡回國以后,代表中國去參加了巴黎和會,在巴黎和會上的翻譯和發(fā)言贏得了西方人的尊重,很為中國長臉。

因為王賡工作性質(zhì)的原因,經(jīng)常需要出遠門,他擔心自己美麗的妻子出現(xiàn)什么狀況,便托好友徐志摩來照顧。令王賡沒想到的是,他把最大的狀況放在了自己家里,徐志摩把陸小曼照顧成了自己的戀人,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人在外面游,綠從天上來。

知道一切的王賡并沒有暴跳如雷,反而成全了二人,還警告徐志摩一定要照顧好陸小曼不可以做對不起她的事情。二人的結(jié)婚受到了全世界的阻撓,徐志摩的父親和陸小曼的母親都非常反對,但最終二人還是走過八十一難,互相為對方戴上了戒指。

第二、婚后并不十分的幸福

修成正果的兩個人終于可以光明正大,但真正過起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時,他們的感情也就變味了。二人是新時代新世紀的戀愛,陸小曼也是一個十分新潮的女性。

陸小曼喜歡奢侈的生活,她追求一切美好的大牌,她出入酒會,出入牌場,甚至還染上了吸毒的惡行。

如此種種,都讓徐志摩心中那個活潑美麗的女神形象大大受損。徐志摩也自然希望結(jié)婚以后的徐志摩可以非常顧家,二人為此經(jīng)常吵架。

生活中一個過不去的坎就是錢,對于徐志摩和陸小曼來說更是如此,陸小曼是沒有收入的,所以全部的擔子就壓到了徐志摩身上。

徐志摩在當時的收入并不低,但到底是一個賣弄口筆的作家,比不得大富豪大商人,更是難以應對陸小曼的巨額開銷,所以徐志摩除了賺外快以外還不得不經(jīng)常性的借錢,甚至和自己的前妻張幼儀都開過好幾次口。有些人只適合戀愛,有些人大概就是這二人吧。

第三、陸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并不檢點

徐志摩在去看林徽因演唱會的路上因為飛機墜毀而亡,陸小曼又成為了一個孤家寡人。陸小曼因為和前夫離婚時墮胎,身體大打折扣,徐志摩在世是便為她找了一個調(diào)理身體的推拿醫(yī)生——翁瑞午。

翁瑞午經(jīng)常性的給陸小曼做推拿和陸小曼聊天,一來二去二人便熟絡了,成為了朋友。徐志摩去世以后,雖然徐家和張幼儀都會給陸小曼一些經(jīng)濟的幫助,但這些同她的花銷相比可謂杯水車薪,她的日子變的暗淡。

錦上添花之人可能會讓人忽略,但雪中送炭一定讓人銘記,翁瑞午便是陸小曼的碳火。翁瑞午經(jīng)常性的來陪伴陸小曼,為她推拿同她說話,而且更加頻繁的居住在陸小曼這里。

二人的緋聞穿的鋪天蓋地,二人也的確在一起了,翁瑞午或許對美麗的陸小曼有情,但陸小曼只對徐志摩有意,陸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便專注的出版全集。

陸小曼似乎在扮演著一個深情的守寡者形象,但是在外面看來,在徐志摩的兒子看來,她不過是一個拿著自己家里錢去養(yǎng)外邊男人的蕩婦。

第四、終究非親生,有隔閡

徐志摩的獨子是和張幼儀所生,他的名字叫做徐積鍇。徐積鍇自小便跟著母親長大,他親眼看著父親為了追求外面和女人執(zhí)意和自己的母親離婚,他恨父親更恨外邊的女人,是她們害的母親以淚洗面,是她們害得自己家庭破碎。

徐積鍇對陸小曼沒有后媽的善意,只有仇人一般的敵意。而且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張幼儀還為陸小曼提供了很長時間的生活費,在母親高大形象的襯托下,徐積鍇對陸小曼這種空有一張皮囊的女人更是討厭,所以也不會同意她和父親合葬。

陸小曼和徐志摩的愛情是民國時期思想剛開放時的典范,陸小曼雖然吸毒拜金甚至當交際花,但她卻為徐志摩收了心。她洗盡鉛華,用幾十年的時間為去世的徐志摩寫合集,陸小曼是深愛著徐志摩的。

但是陸小曼的愛并沒有為徐家所認可,也沒有被社會所認可,以至于二人死后渴望同穴的簡單要求也落了空。

(文/歷史漫談君 半青)

3

一直醉心于愛情,醉心于林徽因的徐志摩,他的人生有些顛倒錯位。為了生存,為了留學,徐志摩只能答應父母的婚姻安排,可以說這段婚姻尚未開始便已結(jié)束,終究不會美滿幸福。

張幼儀的家庭在政界、商界都有一定影響力,雖然她在成長中接受了新式教育,為人開明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在孝養(yǎng)公婆,相夫教子這方面又具備傳統(tǒng)女性的各種美德。

他倆于1915年結(jié)婚,3年后有了第一個寶寶長子徐積鍇,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新婚燕爾喜得貴子的時候,徐志摩卻毅然決然的出國留學,因為在他看來,他按照父母的意思,已經(jīng)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任務。

當初張幼儀的四哥促成這門婚事,完全是看中了他的才華,這份才華不假,但徐志摩的品性實在太渣。

輾轉(zhuǎn)求學的徐志摩最終被推薦進入康橋大學,也就是現(xiàn)在的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

在這里,他愛上了才女林徽因,也愛上了寫詩。他們的感情不斷升溫,徐志摩動了迎娶林徽因的念頭。

此時的他好像已經(jīng)忘記自己的家庭責任,他沒有盡到孝養(yǎng)父母的義務,更沒有考慮到妻子的感受和孩子的將來,一門心思的追求著林徽因。

徐志摩已婚,這對林徽因來說既是障礙也是壓力,對于一個女人來說,選擇可以托付終身的人,不能只看才華。

可憐的張幼儀呢,他的四哥當初為妹妹安排了這門親事,看到他們夫妻二人兩地分居于心不忍,就聯(lián)系到徐志摩,希望能讓自己的妹妹,與之團聚,這當然也是張幼儀所盼望的。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兩年的分離,再次看到徐志摩的時候,徐志摩與周圍的氣氛完全格格不入。所有人都在注視船只逐漸靠岸,并向甲板上望去,希望找到自己親朋的身影,只有徐志摩在岸邊,臉上表現(xiàn)出極不耐煩的神色。

張幼儀心中隱隱感到不安,沒想到團聚不久張幼儀再次懷孕,而等待她的只有兩個字“墮胎”。

張幼儀把孩子看作與徐志摩之間的紐帶,也是他們夫妻的感情成果,自然不愿意打掉自己的孩子,找了個借口就對徐志摩說:墮胎不是很危險嗎?

換來的只是冷冰冰的一句:火車會翻車,你就不坐了?

不耐煩的徐志摩不但告訴她必須墮胎,而且徹底攤牌,他要與張幼儀離婚去追求他所謂的真愛。

張幼儀雖然是受過新式教育的女性,但受環(huán)境影響,人還是比較傳統(tǒng)保守,她自然不想離婚,而徐志摩也懶得再和她說一句話,直接消失搬走獨住,把懷有身孕的張幼儀一個人撇在了沙士頓。

臨近預產(chǎn)期,看來腹黑的天才詩人終究是無法指望,張幼儀到德國柏林生下了幼子。

懷孕過程中,張幼儀的心情糟糕透頂,無心飲食,無心保養(yǎng)身體,所以孩子先天不足、體弱多病,最終在三歲的時候夭折了。身處異國他鄉(xiāng),已經(jīng)與徐志摩離婚,又痛失自己第2個孩子,張幼儀悲痛萬分。

她不想依靠他人,她想擁有自己的事業(yè),也算是悲痛的一種排解方式,在德國她攻讀了幼兒教育專業(yè),德語水平提高了不少。

1926年,張幼儀從回到中國,安置好幼子的骨灰,她回到了上海,徐志摩的父母將這個曾經(jīng)的兒媳婦認作干女兒,每個月給張幼儀300元生活費。

回到上海的張幼儀,先是與父母共同租住了一處房子,后來母親去世,父親也在不久后因悲傷過度撒手人寰。

辦完喪事后,張幼儀在上海郊區(qū)租了一處房子,后來四哥張公權(quán)夫婦把他們自己的住宅騰了出來,讓張幼儀搬了進去。

徐志摩口中的鄉(xiāng)下土包子,替他撫養(yǎng)兒子成人,并給兒子尋了門親事,后將夫妻二人送到國外進修,這期間,張幼儀事業(yè)有成,不但成為銀行副總裁,還是時裝公司的總經(jīng)理。

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身殞,陸小曼拒絕收尸,張幼儀拜托他的弟弟帶著13歲的長子徐積鍇一同前去。

1949年,張幼儀移居香港,并于1953年尋到了新的真愛,在兒子同意的情況下與之結(jié)婚,又過了二十幾年幸福的婚姻生活。

最終還是張幼儀率先在臺灣出版了徐志摩的詩文全集,她的第2任丈夫,與她重游英國康橋大學,這里是徐志摩的求學之地,還去了曾經(jīng)和徐志摩一起居住過的英國沙士頓的臨時住宅,這個重情重義的女人對徐志摩可說是仁至義盡,毫無虧欠。

敘述到這里,可以看出徐志摩這一生,對他的妻子張幼儀虧欠頗多,完全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自己的父母也是由張幼儀養(yǎng)老送終最后操持后事。

雖然徐繼凱當時年歲尚小,但有部分記憶,母親也經(jīng)常對他提起,所以無論他對父親有怎樣的看法,對陸小夢是絕無好感的。

陸小曼與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比較類似,陸小曼與王賡因爭吵分手,并于轉(zhuǎn)年與徐志摩完婚。

徐志摩的父母雖然非常寵愛他們的前兒媳,但卻極其討厭陸小曼,經(jīng)人百般勸說才勉強同意。

但是,出于對陸小曼的不滿,徐父斷絕了徐志摩的生活費,徐志摩不得不在三所大學同時授課,業(yè)余時間還要投稿賺錢,胡適又邀請他擔任兩份教授工作。

于是,徐志摩就在這些工作中不停的周旋,北京上海每個月都要飛來飛去。

普通人群平均月薪僅僅幾十塊錢,低級工種更是只有幾塊錢,黃包車玩命拉車一個月不過七八塊錢而已,而徐志摩每月六百塊都不夠陸小曼花銷,她不單吸鴉片,還不知節(jié)儉坐吃山空,最終把徐志摩逼上了死路。

最終因飛機失事陸小曼為什么不敢去山東收拾呢?

因為本來她的公婆就對她極其不滿。徐家斷絕生活費是因為陸小曼,兒子拼死賺錢也是為了陸小曼,最終死于飛機失事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也是因為陸小曼,如果陸小曼去收尸送回家鄉(xiāng),她的后果可想而知,她怎么敢露面呢。

作為徐志摩的長子,徐積鍇自然知道這段往事。陸小曼糟糕的品性和間接害死父親徐志摩的行為,令他對陸小曼充滿了仇恨。

雖然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且已分居多年,但是他這個長子無疑還是受到父親關照的,不可能毫無感情,僅僅13歲的他,因為陸小曼的原因失去了父親,況且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又另嫁他人,他又怎么會同意陸小曼與自己的父親合葬呢。

4

陸小曼是徐志摩得第二任妻子,由于陸小曼沒有給徐志摩生下一男半女,因此在陸小曼去世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認領陸小曼的骨灰。一直到陸小曼去世數(shù)十年后,陸小曼娘家的幾個親屬才出面給陸小曼立了一個衣冠冢,而陸小曼的骨灰早已經(jīng)不知所蹤。其實陸小曼在去世的時候,曾經(jīng)留下了一個遺囑,想要讓徐志摩的家人能夠?qū)⒆约汉显岬叫熘灸Φ哪估锩妗H欢陉懶÷ナ篮,徐志摩的兒子拒絕陸小曼葬入,陸小曼才會落得死后無人安葬的悲慘境地。

徐志摩的兒子之所以不同意陸小曼和徐志摩合葬,主要有三個原因,這三個原因都與陸小曼生前的所作所為有關。第一個原因是陸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來路不正”,徐志摩本身是一個有妻子孩子的人,但是徐志摩卻管不住自己,經(jīng)常在外面拈花惹草,甚至在妻子生下孩子后不久,便拋棄了相處多年的妻子。徐志摩的行為放到現(xiàn)在也是一個“渣男”,但是徐志摩長相帥氣,又有學問又有錢,很多社會名媛仍然十分喜歡他。

陸小曼最初是徐志摩朋友王庚的妻子,王庚是民國的陸軍中將,他畢業(yè)于美國西點軍校,曾經(jīng)擔任過巴黎和會的代表團武官,家境和能力絲毫不比徐志摩差。但是王庚是一個不懂風情的人,根本駕馭不了混跡社交圈的陸小曼,沒過多久陸小曼就和徐志摩勾搭上了。王庚是一個老實人,他主動退出了這場三角戀,成全了徐志摩和陸小曼。陸小曼和徐志摩走到一起,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兩個人的大部分親友都同兩人斷絕了關系。

在徐志摩和陸小曼結(jié)婚的時候,梁啟超上臺為新人證婚,他訓斥陸小曼和徐志摩說:“我希望這是你們最后一次結(jié)婚!”外人尚且不看好陸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更不要說徐志摩的兒子了。第二個原因是陸小曼間接害死了徐志摩,徐志摩本身是一個富家少爺,基本不需要擔心生活費的問題。然而陸小曼是一個十分能花錢的女人,她嫁給徐志摩后不久,便掏空了徐志摩的積蓄,徐志摩不得不每天拼命工作,從南飛到北的講課賺錢。

1931年徐志摩想要北上參加林徽因的演講,陸小曼遲遲不肯放行,最終徐志摩在北上的途中因為飛機失事而死。徐志摩的死和陸小曼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徐志摩的家人都很不喜歡陸小曼,陸小曼的家人也跟陸小曼斷絕了關系,陸小曼一度陷入了窮困潦倒的境地。為了能夠滿足自己奢侈的生活,陸小曼又犯下了第三個錯誤。

徐志摩去世之前,翁瑞午就經(jīng)常到陸小曼家里做客。徐志摩去世之后,翁瑞午多次接濟陸小曼,兩個人最后竟然有了同居的關系。翁瑞午是一個有妻有子的人,陸小曼和翁瑞午同居,也算是背叛了已經(jīng)去世的徐志摩。徐志摩的兒子不允許陸小曼和徐志摩合葬,主要的理由就是陸小曼和翁瑞午有同居關系。陸小曼最后落得無處容身的境地,也算是咎由自取,假如她能夠?qū)Υ醺恍囊灰,肯定不會落得這樣的結(jié)局。

5

徐志摩的一生和三個女人有過糾纏,陸小曼是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陸小曼也是他用盡一切辦法去喝護的女人。

但是,陸小曼卻不是他一生中最愛的那個女人。

徐志摩最愛的女人是林徽因,可是,他絕配不上林徽因這樣的女人,也配不上張幼儀。

1915年,徐志摩奉父母之命娶了15歲的張幼儀,他雖然不喜歡張幼儀,可他從來沒有反抗過這段婚姻。

1918年,張幼儀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徐積鍇,后來陸小曼想和徐志摩合葬,便是遭到了徐積鍇的反對。

也是在徐積鍇出生的這一年,徐志摩拋下了張幼儀和徐積鍇,遠赴美國留學,隨后又輾轉(zhuǎn)娶了英國倫敦。

徐志摩在倫敦邂逅并且愛上了林徽因,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正當他準備好了和林徽因熱戀的時候,張幼儀卻突然出現(xiàn)在了他的眼前,他覺得是張幼儀掃了他的興,也壞了他的好事,所以對她冷冰冰的。

為了能夠和林徽因在一起,他一次又一次地向張幼儀提出了離婚,只是張幼儀一直想要挽回他的心。

張幼儀挽回得了嗎?顯然不能,或者說她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他的心,談什么挽回。

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徐志摩一邊吵著鬧著要和張幼儀離婚,一邊卻又沒有忘記為自己的下半,張幼儀到了倫敦之后沒過多久,便又懷上了他的孩子。

這時候,徐志摩是怎么對待張幼儀的呢?他只是冷冷地對她說了句:“趕快打掉!”

所以,對于張幼儀而言,徐志摩絕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厚顏無恥的“渣男”,這也是他配不上林徽因和張幼儀的原因。

徐志摩這邊和張幼儀離了婚,那邊便迫不及待地跑回了國去找林徽因,可是,林徽因這時候卻已經(jīng)和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訂了婚。

林徽因,注定了是他到死也得不到的女人。

后來,他認識了陸小曼,當時陸小曼早已是有夫之婦了。陸小曼的丈夫王賡是個軍人,所以沒什么時間陪她,見她愁悶,卻又喜歡看徐志摩的詩文,便邀請徐志摩到自己家中陪陸小曼解解悶,這一來二去,徐、陸兩人便背著王賡好上了。

為了和徐志摩結(jié)婚,陸小曼和王賡離了婚。

只不過,徐、陸二人結(jié)婚之后,卻很快沒了“偷情”時候的轟轟烈烈,陸小曼生活奢侈,徐志摩整日為了賺錢在外奔波。

徐志摩對陸小曼卻是很好,但他心底始終放不下的女人卻仍然還是林徽因。

1931年11月19日,為了趕去北平觀看林徽因的一個講座,他匆匆坐上一架飛機向北平飛去,只可惜還沒飛到北平,飛機便出了事,然后他便這么死了。

只是徐志摩一死,陸小曼的生活便沒了著落,怎么辦呢?

徐志摩在外奔波的時候,多數(shù)是在翁瑞午在幫忙照顧陸小曼,一如當年王賡請徐志摩陪陪陸小曼一般,只是陸小曼并沒有像當年愛上徐志摩一樣愛上翁瑞午而已,可翁瑞午或許已經(jīng)對她產(chǎn)生了感情。

所以,徐志摩死后,翁瑞午便肩負起了照顧陸小曼的責任,陸小曼卻也同意了和翁瑞午同居。

陸小曼曾經(jīng)說,她對翁瑞午只有感情,沒有愛情。

她說的也并沒有錯,她一生中也糾纏過三個男人,王賡、徐志摩和翁瑞午,但她最愛的一直是徐志摩。

陸小曼之所以會和翁瑞午同居,實則是為了在生活上依靠翁瑞午,翁瑞午家當時還算有點小錢。

那么,陸小曼生前一直想在死后能夠徐志摩合葬,為什么徐志摩的兒子徐積鍇會堅決反對呢?

實際上,雖然徐志摩和張幼儀離了婚,又和陸小曼結(jié)了婚,但是徐家卻只認張幼儀這個兒媳婦。

在徐積鍇看來,他的親生母親張幼儀仍然在世,如果將來張幼儀去世了,有資格和徐志摩合葬的人也應該是張幼儀,不應該是陸小曼這個從來沒有被徐家承認過的女人。

除此之外,徐志摩拋棄張幼儀,轉(zhuǎn)而去追求林徽因,得不到林徽因了,又跑去找陸小曼,林、陸二人說到底都算是對徐積鍇的母親帶來傷害的人,也讓徐積鍇從小享受不到完整家庭所帶來的快樂,所以徐積鍇心中自然會對陸小曼有怨氣。

更何況,徐志摩這邊出了事,她那邊又和翁瑞午同居,徐積鍇怎么想?

所以,不論陸小曼多么想和徐志摩合葬,徐積鍇都不會同意,因為在徐積鍇看來,陸小曼已經(jīng)背叛了徐志摩,已經(jīng)不再是徐志摩的夫人了。

你想合葬呀?你去和翁瑞午合葬呀!

這句話,或許也是徐積鍇當時想說卻沒有說出口的話罷。

6

歡迎一起探討歷史,我將用最簡潔的語言回答這個問題。徐積鍇為何要拒絕陸小曼的心愿,因為他討厭陸小曼,而且知道家中人會支持他的做法。那她為何討厭陸小曼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徐志摩

第一,他認為父母的離婚跟陸小曼是有關聯(lián)的。好像歷史上的文人騷客都很風流,恣意隨性多情來形容再好不過,徐志摩這種追求浪漫的詩人追求自由,自己的婚姻是被包辦的,內(nèi)心極其抗拒,所以一開始就注定他們婚姻的失敗,徐志摩這種多情人離不開女人,所以婚內(nèi)出軌,愛上林徽因。

但林徽因不夠自信,按照現(xiàn)在人的說法就是沒有安全感,雖然傾慕徐志摩的才情,但是內(nèi)心還是感覺不夠現(xiàn)實,自己并不是徐志摩信中的理想女人。所以就拒絕了徐志摩。徐志摩隨后娶了陸小曼,對于陸小曼,徐積鍇并不是很了解,因為這個后媽并不親近。而且長輩也是不認同陸小曼的,這樣更使得他相信,如果沒有陸小曼的插入,他們一家可以生活的很好,父親徐志摩也不會去世,命運的車輪會完全不一樣。

陸小曼

第二,他看不起陸小曼,陸小曼是富養(yǎng)出來的女人,行為作風比較奢靡,而且行為不端,在他眼里就等于浪蕩女人,依靠男人而活。

張幼儀

以上兩點導致徐積鍇反感陸小曼,并且長輩也會支持他的做法,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你是徐積鍇,估計也會做出同樣的抉擇。附加說一下,徐志摩的眼光還是不錯的,林徽因果然是清純動人。

7

徐志摩的文字在世界范圍內(nèi)傳播,他的才華為人們所敬佩,但是關于徐志摩的生活,那有太多的故事,談及他的生活離不開女人二字。徐志摩是民國有名的渣男,多情是他的標簽,他崇尚自由戀愛,大膽追求他所謂的愛情,陸小曼的出現(xiàn)對他影響深遠。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不被人祝福的,徐志摩的原配是張幼儀,倆人結(jié)婚后還生下了一個兒子,但是徐志摩的內(nèi)心一直追求自由戀愛,不滿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所以又先后追求了林徽因和陸小曼,最終和陸小曼再次走進了婚姻。而陸小曼也是有過一段婚姻的人,在那樣一個思想還不開放的時代,這樣兩個人的結(jié)合注定不被祝福。

在兩人的婚禮上,梁啟超作為證婚人,并沒有說什么祝福的話語,反而是將二人訓斥了一番,很是讓人下不來臺,但是因為梁啟超是徐志摩的恩師,他也只能老實聽著。兩人婚后的生活真正的是驗證了梁啟超的話,過的混亂不堪,本來兩人在之前的婚姻中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角色,兩個不負責任的人在一起自然過不好。

陸小曼是一個極盡奢靡的人,她追求昂貴的大牌,出入燈紅酒綠的場所,酒會、舞廳、牌場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除此之外她還染上了毒癮,徐志摩漸漸的也對這樣的陸小曼失望了。任何一個男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一個不顧家的人,曾經(jīng)那個活潑美麗讓他著迷的陸小曼,此時此刻在徐志摩的心里與外面那些輕浮的女人沒有什么兩樣。而且當初陸小曼就是在婚姻中與徐志摩曖昧不清,如今與徐志摩結(jié)婚之后,陸小曼依然我行我素與別的男人有曖昧關系,這讓徐志摩很是生氣。

一個巴掌拍不響,兩人將生活過成這樣,徐志摩也有很大的關系,徐志摩對于林徽因也有一種說不清的感情,徐志摩就是在去看林徽因演唱會的時候,半路飛機失事,因此墜亡。在徐志摩死后,陸小曼更加不知檢點,徐志摩還在世的時候為了給陸小曼調(diào)理身子,給他找了一個推拿醫(yī)生翁瑞午,翁瑞午經(jīng)常來為陸小曼調(diào)理身體,兩人因此很熟悉。在徐志摩去世之后,陸小曼沒有了錢財來源,而且孤單落寞,因而翁瑞午經(jīng)常來陪陸小曼,為她推拿,關于兩人的閑話遍街都是。兩人也就這樣在一起了,畢竟陸小曼現(xiàn)在是獨身一人,翁瑞午或許是對陸小曼確實有情,畢竟陸小曼美麗動人,但是陸小曼心里卻只有徐志摩,她與翁瑞午交好只是為了派遣內(nèi)心的寂寞,所以在外人看來陸小曼就是一個不知檢點的女人。

既然外人是這么看的,那么徐志摩的兒子徐積鍇自然也是這么認為的,首先徐積鍇并不是陸小曼親生的,而且自己的母親是因為陸小曼才與父親離婚的,所以在徐志摩的眼里陸小曼是破壞自己家庭的壞女人。其次陸小曼對自己的父親不忠,是一個不檢點的人,外面的謠言也多,所以徐積鍇不同意陸小曼與自己父親合葬也是合情合理的。陸小曼雖然行為輕浮,奢靡拜金,但是她卻是真心愛著徐志摩的,盡管行為在外人看來依然不堪,但是她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為徐志摩出版合集,從這里就能看出她對徐志摩的情意,但是她始終沒有得到徐家的認可,甚至被社會所不認可。

其實陸小曼作為徐志摩的妻子,與他合葬是名正言順地,但是她卻和翁瑞午同居了三十多年,這個行為使徐家人堅決不同意她這個要求,于是陸小曼的骨灰一直被寄存在外,無人認領,最后的結(jié)局也是凄慘。

8

說到徐志摩,還真是一個“風流倜儻”的詩人,一生有過三個女人,并且每段的愛情都是眾人皆知的,鬧得沸沸揚揚的那種,就是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這三位奇女子都與徐志摩有過愛情的糾纏,可能是欠下了太多風流債吧,就連徐志摩死后,陸小曼都想和徐志摩合葬,可是,徐志摩的兒子不同意啊,這又是為何呢?

原因之一:

堅決拒絕陸小曼要求的是徐志摩的長子徐積鍇,徐志摩是和原配張幼儀所生,這道理我們都懂,所以出于私心,他不會讓自己母親以外的女人和父親合葬。

原因之二:

徐志摩的家人都認為徐志摩的離世和陸小曼有一定的關系。因為陸小曼的花錢大手大腳,使得二人常常爭吵,而徐志摩去世前,二人就曾經(jīng)發(fā)生過激烈的爭吵,后來徐志摩負氣離開了家里。所以不僅陸小曼一直覺得徐志摩的死和自己有一定的關系,徐志摩的家里人也覺得陸小曼是害人精。而且陸小曼常常吸食鴉片。這樣的行為一直被傳統(tǒng)的中國人所鄙夷,而且她吸食鴉片的事情,又眾人皆知,所以徐家自然不會讓這樣的一個“鴉片癮君子”和兒子同葬。并且徐志摩是因為飛機失事而意外身亡的,很多人都覺得,要不是陸小曼花錢大手大腳,導致他們經(jīng)濟入不敷出,徐志摩也不會為省錢,搭乘免費班機而遭遇飛機失事身亡?傊,再徐家人看來,陸小曼就是沒有資格和徐志摩合葬。

原因之三:

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和翁瑞午常年同居,也正是如此,徐家人才不會讓這樣一個不忠于徐志摩的女子和其同葬。除此之外,當初陸小曼就在婚姻期間和徐志摩產(chǎn)生曖昧關系;而和徐志摩結(jié)婚以后,她還和翁瑞午有過曖昧關系。徐家人認為這么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根本不夠格和徐志摩合葬。

最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中期,曾經(jīng)的民國紅粉佳人陸小曼離開了人世,她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遺愿與丈夫徐志摩葬在一塊,而是獨自葬在了蘇州東山華僑公墓中。

文:唯戀無名

圖: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本文原創(chuàng)首發(fā),請勿轉(zhuǎn)載,了解更多有趣歷史,喜歡我請關注唯戀無名

9

貪圖享樂的女人,有幾個擁有未來?徐志摩有才有義沒有智,義也沒用到正地方。

陸小曼不值得同情,她就是一個貪圖享樂的女人,缺少自尊自愛和對感情的珍惜。把個徐志摩折騰的疲憊不堪。

徐志摩的兒子,反對陸小曼與父親合葬,也是人之常情,哪個兒子不替自己的母親悍衛(wèi)權(quán)力呀?他后來能原諒父親,已經(jīng)是了不起了,畢竟他和父親是一脈相承,原涼父親只是個時間的問題,陸小曼在他心目中,是個什么角色?用現(xiàn)在的話說,她是個破壞人家家庭的小三,徐家人恨她,是理所當然的。

張幼儀的兒子替自己的媽媽出氣,爭取媽媽的權(quán)力,這是一個兒子理應做的事情,別人無權(quán)評論,這也是每一個兒子,都應該做出的選擇。

最重的是,陸小曼后來已經(jīng)背叛了她與徐志摩的感情了。世上從來沒有回頭路,人生是你自己的選擇,開弓沒有回頭前,苦樂都是你自己的結(jié)局。

10

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徐積鍇的做法。細說起來還要回顧一下風流才子徐志摩的幾段愛情往事。

用現(xiàn)在的話說,徐志摩就是妥妥的一枚富二代,而且他不只有財,還滿腹才華,風流倜儻。這樣一位多情的大詩人,一生都在追尋真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和徐志摩有感情瓜葛的幾位奇女子。

01徐志摩和發(fā)妻張幼儀

原配妻子張幼儀是名門大家閨秀,上過新式學堂,兩人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jié)為夫妻。

雖然自一開始徐志摩就打從心底里看不上張幼儀,但那個時候徐志摩并不真正的知道愛情的滋味兒,在父親和好友的撮合下,也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結(jié)婚以后,張幼儀很得公婆的喜愛,但在徐志摩眼里,她還是一個土包子。在張幼儀生下徐積鍇之后,徐志摩就出國留學,這也成為二人婚姻的一個轉(zhuǎn)折點。

02徐志摩和初戀情人林徽因

在英國,徐志摩對林徽因一見鐘情,不能自拔。這時張幼儀來到英國與徐志摩相聚,不久后懷上二胎,可徐志摩的心早被林徽因俘虜。

徐志摩不顧一切要求張幼儀打掉孩子,張幼儀不同意,徐志摩便把她一個人丟在異國他鄉(xiāng),不管不顧。在簽好離婚協(xié)議以后,徐志摩跑去尋找林徽因,而林徽因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最終答應隨父親回國,并和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訂婚。

03徐志摩和二婚妻子陸小曼

在徐志摩失戀時,邂逅了民國一代名媛陸小曼,再次一見傾心。而陸小曼已奉父母之命嫁給了年輕有為的軍官王庚,王庚和徐志摩是好朋友。因自己無暇陪伴嬌妻游玩,便托徐志摩多陪陸小曼。一來二去,才子佳人暗生情愫,一發(fā)不可收拾。

徐陸兩家的父母,自然是不同意這門婚事的,但軟磨硬泡之下也無可奈何,陸小曼還是嫁給了徐志摩。但陸小曼不像張幼儀那樣講究三從四德,又不懂打點生意,很不受公婆喜歡。公婆最后甚至搬去和張幼儀同住,還斷掉了給徐志摩的經(jīng)濟往來。

徐志摩為了滿足陸小曼一貫奢侈的生活,東奔四走到處兼課,甚至做起了房產(chǎn)中介。而陸小曼沉醉在自己奢靡的交際圈里,絲毫不知賺錢的辛苦和不易。

矛盾在日積月累中越滾越大,陸小曼在徐志摩心中不似從前那般完美了,還陸小曼也因為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多有瓜葛,新生憤懣。在一次大吵之后,徐志摩搭乘飛機北上,卻在中途罹難,永遠地離開了人世,結(jié)束了年輕的人生。

當陸小曼得知徐志摩的死訊,她是崩潰的,最后跑來收場的還是徐志摩的發(fā)妻張幼儀。

04“我愛你最深,你卻傷我最重”

三個女人之中最愛徐志摩的無疑是張幼儀,被傷的最深的也是張幼儀。而徐積鍇是徐志摩唯一的血脈,徐志摩和陸小曼并無子嗣。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也能明白為什么徐積鍇不同意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了。想想自己的母親被父親棄如敝履,含辛茹苦把自己養(yǎng)大成人,而且她一直深深愛著自己的父親。身為兒子,如何能夠同意自己的父親和別的女人合葬呢?!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