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達開,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客家人,被認為是“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

1863年5月,石達開的遠征軍從米糧南壩渡過金沙江,突破清軍長江防線,來到大渡河。見對岸并無清軍駐守,心下甚喜,當日命令大軍準備船筏,次日渡河。

如果一切順利,石達開便可徹底擺脫清軍的圍追堵截,實現(xiàn)戰(zhàn)略安全大轉移,一舉襲占成都以立足。隨后,將利用蜀中的有利地勢與清朝展開對抗。

誰知天意弄人,當夜凌晨,原本晴朗的星空突然陰云密布,百年不遇暴雨連下數(shù)個時辰,造成水位暴漲,河流湍急,船筏河面無法通行,就連日前準備的諸多船筏也被河流沖走。

三日后,水勢依舊洶涌,清軍卻已逼近大渡河,并且從東、南、西三面對石達開軍形成合圍,而大渡河對面的清軍也已趕到并做好布防。

但是,石達開并沒有放棄,不斷調整戰(zhàn)略,尋機突圍,奈何舉步維艱。

  • 無奈之下,石達開只能勉強指揮大軍強渡,又由于船筏較少,因此多次搶渡均未成功,損失卻高達5000多人。

  • 見此,石達開調整戰(zhàn)略,打算搶渡松林小河,從大渡河南岸向瀘定轉進。但是,松林河同樣水流湍急,數(shù)千人的竹筏被激流沖毀。

  • 接著,石達開又打算從磨坊溝進行泅渡,但是此處河流均是雪山融化的冰水,寒冷徹骨,下河的士兵很快被凍僵,尸體順水漂流。

  • 不久,清軍趁著石達開率領大軍搶渡林小河、磨坊溝的時機,偷襲了石達開軍的馬鞍山屯糧大營,營中糧草被清軍一把火燒了個干凈。

面對前有堵截,后、左、右三面有圍剿,軍中糧盡的絕境,石達開再次調整戰(zhàn)略,打算從東面的清軍防線撕開一道口子,沖出包圍圈。經(jīng)過一日血戰(zhàn),雖然損失慘重,但最終還是帶著六千軍隊沖了出來,并且到達利濟堡。誰知, “水劫”好像和石達開杠上了,必經(jīng)的老鴉灘又是水勢暴漲,根本無法強渡。

悲憤之極下的石達開,又再次率軍南下涼橋,打算采用宰輔曾仕和的建議,伺機搶占橋對面的清軍屯糧之所洗馬姑。

然而,此處卻有清軍南字營都司王松林大軍駐守,多次突圍無果。

嘆息之下,石達開為了六千將士能夠活命,毅然同意了王松林的勸降談判。并提出留下兩千帶甲將士,先讓另外四千壯士放下武器,待他們平安離開后,他才會帶著兒子一同投降。

石達開的馬氏、吳氏、潘氏、胡氏等四位王娘,心知必死,為避免身體遭到清軍侮辱,攜帶石達開的一歲幼子石定基,跳進河水中。而5歲長子石定忠,則留給了石達開。同時,許多重傷將士也紛紛跟隨投河自盡。

然而,當石達開、石定忠、曾仕和、黃再忠、韋普五人剛過涼橋,就被重慶總兵唐友耕捉拿,并押往成都。同時,雅州知府蔡步鐘依照唐友耕的吩咐,于深夜率領清兵突襲石達開留在大樹堡的二千將士的營寨,結果僅有三百老幼幸存,其余將士全部遭到殺害。

1863年6月27日,令人感嘆的是,審訊石達開的當日,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尚未渡河眾人,不知如何下落?”

接著,石達開、曾仕和、黃再忠、韋普四人身受凌遲酷刑而亡。但是,受刑之時,石達開被割數(shù)千刀,直到死亡,也未曾發(fā)出一聲,其凜然正氣,令四川布政使劉蓉大為贊嘆:“梟桀堅強之氣溢于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丑類之最悍者!

由于石定忠年幼達不到受刑條件,那么他的結局又會如何呢?有四個版本,而提主所問,僅是其一。

版本一:據(jù)費行簡《石達開在川陷敵及其被害的事實》一書中記載,連日來,由于石定忠一直見不到父親,日夜啼哭不止。因此,楊忠雅(四川代理按察使)對四川總都駱秉章提議道:“如此啼哭實在煩人,不如直接用石灰包堵其口鼻處死算了!

得到駱秉章點頭后,楊忠雅又安排牢頭謝福實施此事。謝福將實情告訴了石定忠,石定忠流著淚問他:“我死可見父乎?” 謝;氐溃“正好見于天上!因此,石定忠破啼為笑,并抓著自己胸前掛著的玉佩大聲道:“這是天王送我的生日禮物,你們不要拿走”。最終,石定忠被害,尸體葬于慶云庵旁的荒地。

大家想想,如果真想處死一個年僅五歲的幼童,更簡單的方法不知道有多少,有必要增加麻煩找來石灰和布做一個石灰包嗎?顯然此版本并不可信。

版本二:據(jù)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香港出的《廣智錄》中的《駱文忠》一文寫有,石達開在臨死之前將石定忠托付給了駱秉章,而駱秉章也將其撫養(yǎng)到快成年。一日,駱秉章問他長大后的理想是什么,石定忠慨然道:“為父報仇!”聽了此話,駱秉章心中生寒,他不就是殺害其父的仇人嗎?因此,暗中毒死了石定忠。

如依此例,駱秉章在石達開死后三年病逝,此時的石定國只有八歲,又怎么可能撫養(yǎng)他到成年。顯然,此版本也不可信。

版本三:據(jù)任乃強《記石達開被擒就死事》記載,石達開沒有帶石定忠一同投降,而是隨王娘跳河自盡后,僥幸活了下來,遂后改名時雨化,并考入了四川綿州州學。到了1897年,通過拔貢,入讀國子監(jiān),不久被朝廷派到貴州任知縣。

此版本依舊疑點重重,一個五歲的孩子掉進滾滾河流,活命的機率有多大;作為石達開的后代,不但不想為父報仇,反而為仇人治理一方,這也太有辱先父之名了吧;朝廷難道不作選拔人才的背景調查嗎?

版本四:據(jù)駱秉章奏折《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并剿滅發(fā)逆巨股恭摺》中寫道:“石達開……凌遲處死。其子石定忠現(xiàn)年五歲,例應監(jiān)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

如果按照《大清律例·刑律·賊盜上》記載:賊人子嗣,十歲以下的男童,交給內務府閹割后,待其長到十一歲,發(fā)往邊疆,給披甲人為奴。

如果據(jù)此而言,石定忠的結局應該是被送到清朝的內務府,先行閹割,在牢中監(jiān)禁到十一歲后,流放給披甲人為奴。

此版本既有處理石達開當事人的奏折,又正好和《大清律例》相吻合,應當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也有令人費解地方,石定忠真得會被養(yǎng)到十一歲嗎?

難道石達開就此斷子絕孫了嗎?其實不然,石達開還有一子,名叫胡永活。

1861年6月,石達開回師廣西貴縣,帶著兩個兒子與姑母見了一面。當時姑母說:“行軍打仗,生死難料,帶著兩個孩子在身邊,實在不方便,不如將兩個孩子留下!睘榇耍_開考慮一番后,將一歲的次子留給了姑母撫養(yǎng),姑母和丈夫胡善彭為了掩人耳目,給孩子起名胡永活,意為好好地活下去。后來,胡永活又生二子,分別為胡天澆、胡天祥。

而三歲的石定忠,依舊被石達開帶在身邊,最終結局成謎。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最佳貢獻者
2

這個問題,老梁有過研究!

談起太平天國,我們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翼王石達開!他簡直堪稱是太平天國里的一股清流,其為人正直,體恤民情,作戰(zhàn)勇猛,戰(zhàn)無不勝,是一位素養(yǎng)極高的軍事天才,又是一個人品極佳的三軍統(tǒng)帥?v覽其短短32年的一生,我們幾乎是找不到一絲的劣跡,哪怕是后來足足將他處以千刀萬剮之刑的清朝將領大臣們對之也是只有佩服二字!石達開是一位英雄,真的,是一位鐵血的漢子!

歷來石達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足足凌遲3000刀卻一聲不吭,時人無不驚嘆和佩服,那么他這5歲的兒子石定忠究竟結局如何?究竟有沒有所謂的“養(yǎng)大再活剮?”如果不是,那么他為何還能破涕而笑呢?事實如何,且聽老梁一一分析:

石達開的一生

石達開十六歲出山,二十歲便被封王(太平天國翼王),直到32歲的兵敗大渡河凌遲而死,他是一生是無比的輝煌!所謂生如夏花之絢爛,雖短暫,卻盡是芬芳!

這短暫的一生中有幾段不得不提的事件,其一便是1854的九江羅湖之戰(zhàn),24歲的石達開戰(zhàn)大名鼎鼎的44歲的湘軍統(tǒng)帥曾國藩,結果曾國藩打敗甚至幾度想投水自盡,從此一舉成名天下知(其實以前也挺有名了)。曾國藩評之:查賊渠以石為最悍,其誑煽莠民,張大聲勢,亦以石為最譎。雖然話不是啥好話,但是石達開的勇猛以及計謀便可見一斑了。

其二便是其失敗的大渡河一戰(zhàn)了,這一戰(zhàn)中他為了自己的軍中兄弟們前去求和,只為想清軍投降,但是只有一個條件,別殺害這些同生共死的兄弟們,因為天京事變中他的一家全部死于北王韋昌輝之手,這個時候的他最看不得親人被殺戮,于是他送上希望清軍統(tǒng)帥駱秉章、唐友耕投誠書,望之能“依書赴奏,請主宏施大度,胞與為懷,格外原情,宥我將士,請免誅戮,禁無欺凌,按官授職,量材擢用,愿為民者散為民,愿為軍者聚為軍”。(《太平天國》第二冊)。

可惜,清軍可不和他講道理,當把他騙進大營來談判的時候,或許他就已經(jīng)知道了結局了。

石定忠的真實結局

當時石達開的帶著自己身邊僅存的親人,兒子石定忠過去的。當時石達開直接就被凌遲了,這點人盡皆知,但是他兒子石定忠的結局很多人都不得而知。當時確實是有這么個說法,說謀反之罪的必須得凌遲的,但是石達開的兒子石定忠只有5歲啊,暫時滿足不了凌遲需要的3000刀,于是便有一個說法說他最終被養(yǎng)大了之后再凌遲而死的。其實我們想一想,至于嗎?當時是內憂外患不說,再加上這孩子才5歲,見不到爸爸而且有被關在黑暗潮濕的監(jiān)獄(總不可能還給舒服的伺候著吧),所以定然是哭鬧不已,這誰受得了?就這么一直把他伺候好養(yǎng)大了再殺掉?清軍統(tǒng)治者有病啊?不會算數(shù)?所以以上結局肯定是不成立的,那么真實結局是什么呢?其實他被用石灰嗆死了。

其實石達開死后,“定忠自不見其父,日夜啼哭,于是楊重雅建議,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壓斃之!蔽磾狼敖渲x福以實告之。定忠問:‘我死可見父乎?’謝說:‘正好見于天上’。定忠遂破涕為笑。年僅五歲,挺好騙的,這一對父子,可惜了!


對于翼王石達開他們的結局,對于石定忠的結局,你怎么認為?歡迎評論下方一起交流哦~

論人文歷史那些事,且聽老梁為你一一道來。認認真真的原創(chuàng),不搬運,不剽竊,喜歡文史類的朋友們關注我,一切去看看更有趣的世界吧!你的支持我最大的動力,謝謝!(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手機碼點字真的是不容易,真心求點贊和關注,謝謝。

3

石達開抱上自己年僅4周歲的兒子石定忠、以及幾位清軍重點抓捕的將領,邁著堅毅的步伐,走向清軍大營。

石達開開誠布公地向清軍頭目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用來到清軍軍營的這些人的生命,換取其余太平軍將士的生命。

清軍將石達開等人全部五花大綁、押到成都,上交給四川總督駱秉章。

看到石達開等人已經(jīng)成為手中俘虜,駱秉章高興至極,根本沒想到還有饒恕一詞。

駱秉章一面派人加大對石達開余部的追剿、殘殺;一面開始審訊石達開等人。

駱秉章居然愿意收養(yǎng)石定忠

但是,可能是年歲大了,心生惻隱之情,也許是石定忠十分可愛,當72歲的駱秉章看見石定忠的時候,竟然愿意留下他、并且收到自己家中撫養(yǎng)。

石達開之死,到底有多壯烈

成都將軍崇實與四川總督駱秉章共同審訊石達開與宰輔曾仕和、中丞黃再忠。

大堂之下,放了三個拜墊,讓三人跪下受審。但是,三人都坐到墊子上,一副大義凜然的氣概。

駱秉章讓崇實先審。崇實缺乏底氣、聲音太小,石達開等人聽不清楚。

石達開高昂著頭顱、兩眼圓睜,憤怒地看著崇實。崇實非常生氣,連話都講不出來了。

駱秉章開始審訊,羅列石達開罪狀后,問道:今天即將結束你的生命,你有什么話說?

石達開笑笑,回答道:成為王敗為寇。今生你殺我,來世就是我殺你。

駱秉章命令將3人綁赴刑場,刑場設在成都上蓮花街督標箭道,三個人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退縮神情。

清兵把石達開和曾仕和面對面綁在兩個椿樹做成的刑架上。

行刑的劊子手先對曾仕和大腿上割下第一刀,曾仕和受不了疼痛,狂呼慘叫。

石達開訓斥他說:“不就一會兒工夫,怎么不能忍。俊

曾仕和咬緊牙關、忍住疼痛、默不作聲。

臨到凌遲石達開的時候,儈子手在他的身上割了1988刀,但是,石達開從始至終沒有發(fā)出一聲叫喊。

對于石達開的堅強意志,四川布政使劉蓉在內心里佩服不已。他說:

“梟桀堅強之氣溢于顏面,而詞句不亢不卑,不作搖尾乞憐語。石達開臨刑之際,神色怡然,實丑類之最悍者。”

駱秉章不忍心讓這么小的孩子,看著自己父親被千刀萬剮,便將他收留到總督府,打算自己撫養(yǎng)他,讓他長大。

按照清朝法律,應該怎么處理石定忠?

駱秉章計劃在石定忠成長過程,開導他、教育他,使他忘記父親、忘記過去,以長成正常的人。

為了撫養(yǎng)石定忠的計劃能夠順利實現(xiàn),不至于受到他人阻攔,駱秉章將石達開、石定忠的懲處措施,寫成奏章《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并剿滅發(fā)逆巨股恭摺》。

在奏折中,駱秉章寫明:將石達開、曾仕和等人全部凌遲處死;因為石定忠只有5歲(虛歲),按照法律,應該監(jiān)禁,等他到年齡后再按照法律辦理。

到年齡后,按照法律應該怎么辦理?

大清法律規(guī)定:凌遲處死的犯人,其子孫確實不知道謀逆之事的,一律閹割,發(fā)配到寧古塔等地方,分配給披甲人當奴隸。

如果小孩不足10歲,則監(jiān)禁關押,等長到11歲時,再按照上例辦理。

所以,駱秉章處理石定忠的方法,是符合清朝法律的。

照這樣看,石定忠還有可能在駱秉章的庇護下長大成人。駱秉章真的會把石定忠撫養(yǎng)長大嗎?

駱秉章如何安排石定忠,他的計劃能否實現(xiàn)?

駱秉章作為清政府地方官員,處死石達開是分內職責,但是,他對石達開的氣節(jié)還是從內心里佩服的。

駱秉章把石定忠安排在總督府中撫養(yǎng),希望用教育改變石定忠;如果改變不了,就依照大清法律處理。

夏熱冬冷、春花秋月,1年時間過去了,石定忠也長大了一些,駱秉章身體大不如從前。駱秉章想試探一下石定忠是否還記得石達開。

佝僂身軀的駱秉章拉著5歲的石定忠在門前的花壇邊散步,駱秉章問石定忠:長大后打算干什么?

真不愧是石達開的兒子,像他老子一樣的剛強。石定忠的回答讓駱秉章冷汗直冒。

石定忠竟然回答:“長大后首先給老豆報仇!”

“老豆”是廣東方言“爸爸”的意思。

石定忠已經(jīng)5周歲,是能夠記住很多事情的。已經(jīng)記事的石定忠說出這番話,表明“為石達開報仇”已經(jīng)深深植根于石定忠的心房之中。

駱秉章清楚地意識到,想把石定忠培養(yǎng)成忘記仇恨的人,已經(jīng)沒有可能。

等到石定忠長到11歲,受到處罰也就是必然的事情,而且,根據(jù)判斷,石定忠將會死得非常悲慘。

經(jīng)過一年多時間的撫養(yǎng),駱秉章對石定忠產(chǎn)生了爺孫般的感情,他不想看到石定忠飽受折磨而死。

駱秉章希望看到石定忠笑著死去。有沒有辦法讓石定忠笑著死去呢?

石定忠如何死法,會帶著笑容?

駱秉章詢問幕僚楊重雅,如何能讓石定忠笑著死去。

楊重雅跟石定忠玩了一會,假裝要把他戴在胸前的玉佩拿走。

石定忠說:玉佩是老豆給我的,不能讓別人拿走。

楊重雅看得明白,石定忠心里始終想念父親。

于是,楊重雅命令獄吏準備好裝滿生石灰的布包,等到石定忠被誘得開心露笑的時候,用生石灰捂住石定忠的嘴巴和鼻孔,將其悶死。

楊重雅問石定忠,我們做一個游戲好不好?

石定忠反問道:游戲中能看見老豆嗎?

楊重雅回答說:可以到天上去見老豆。

石定忠頓時開心地笑了起來,看著天空的雙眼中充滿了快樂的希冀。

獄吏從旁邊用石灰包捂住石定忠的嘴巴和鼻孔。時間不長,年僅5歲的石定忠真的命歸蒼天,尋找父親去了。

石定忠被處死了,他沒有機會面對父親千刀萬剮;更不可能看到父親遭受凌遲之刑而破涕為笑。

小小歲數(shù)石定忠熱愛父親的故事催人淚下。

如果駱秉章真是不愿看見石定忠悲慘致死,那么,他確實是晚清官員中、不可多見的善良之人。

4

太平天國是晚清時期的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從金田爆發(fā)從而占據(jù)半個清朝疆土,最后由于清政府的圍剿,天平太國以失敗而告終。

太平天國之所以能打掉清朝半個江山,除了底層對清政府的壓迫而反抗以外,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也是居功至偉,其中翼王石達開就是天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

石達開十六歲參加太平天國運動,十九歲就能可以領兵與清軍作戰(zhàn)并戰(zhàn)績不俗,二十歲被洪秀全封為翼王。

當時的清政府在太平軍面前已經(jīng)不是對手,慈禧就派漢臣曾國潘等人帶兵鎮(zhèn)壓。由于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后,太平軍的各位將領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加上各王之間的權利之爭,導致內部混亂,最后太平太國被清政府平滅。

其中的翼王石達開被排擠也好,與各王不合也罷,最后石達開率領數(shù)十萬大軍去往四川,由于石達開指揮失誤,最后被駱秉章帶領的軍隊包圍。石達開看到突圍已經(jīng)沒有希望可言,想以自己身軀來保全將士的性命,向清軍投降,石達開被處于凌遲之刑。

跟石達開被抓的還有其幼子石定忠,石定忠被抓期間一直沒有和石達開在一起,此時石定忠只是一個小小孩童,獨自關押可想而知其心境。出于對父親的想念和獨自一人的恐懼,整天哇哇大哭,此時的清軍完全不在乎一個小孩的死活,不管不問。直至石達開被凌遲前,才讓父子相見,可相見之時確是石達開被凌遲之日,石定忠破涕而笑是一個孩子見到父親的喜悅,此時的石定忠還不知道凌遲是什么,被千刀萬鍋代表著什么。

只是一個孩子多日不見父親,出于對陌生人,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而哇哇大哭,在看到石達開之時,是在黑暗中看到一縷陽光,看到了父親這個依靠才破涕而笑。

石定忠是幸運的,看到石達開被凌遲還不懂死亡的概念,一個孩子在死之前可以在笑一次也許是上天對石定忠的眷顧吧。

在我們看來這是令人費解的一件事,自己父親被凌遲他居然破涕而笑,可這個破涕而笑的人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

還有一個原因,是獄卒欺騙石定忠,說石達開被凌遲,石定忠也活不了,石定忠問能否見到自己的父親,獄卒為了讓石定忠不在哭鬧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死后可以和父親天堂相見,石定忠破涕而笑的讓獄卒殺死。

封建社會里,獄卒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皇命不可違,只能用善意的謊言在孩子被處死之前,讓這個孩子可以笑著面對死亡吧。

關于石定忠的結局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石定忠被駱秉章暗自收養(yǎng),在石定忠長大成人的時候,駱秉章問石定忠長大后有何理想,其稱要為父報仇,駱秉章本身在殺死石達開的事情中起主要作用,所以把石定忠殺害以絕后患。這個說法有點讓人懷疑,當時的石定忠乃是石達開之子,駱秉章是不敢私自收養(yǎng)石定忠的。

另一種說法是石定忠被慈禧太后凌遲長達九年之久,當時慈禧為了斬草除根,把石定忠凌遲,誰知道在劊子手行刑之時,年幼的石定忠忍受不住疼痛昏死過去,隨即慈禧下令把石定忠養(yǎng)起來,慢慢行刑。最后石定忠被凌遲完畢之時已經(jīng)到了十幾歲的年紀,這次凌遲行刑時間居然長達九年。當然這只是野史,凌遲十幾年完全是一個故事,傷口感染和疼痛早就讓石定忠死去,不可能出現(xiàn)凌遲九年的事情。

還有一種說法是,石定忠在清軍圍剿之下得以保存性命,逃到一個沒人認識的地方,隱姓埋名的生活了下去。當然這些只是人們的杜撰,當時石達開的罪名是謀反,石定忠逃脫的希望不大。

大多數(shù)認為石定忠在石達開凌遲之后,被清政府用石灰窒息而死。一個孩子本來是天真無邪的年代,本來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童年,卻要受到如此的遭遇,可悲可嘆。

5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死得頗為慘烈。

1863年5月,石達開率軍來到大渡河。被清軍重重包圍。

四面楚歌之下,石達開先是命令妻妾子女投江自殺,免遭身后之辱。但他留下了五歲幼子石定忠。

為給余眾留得一線生機,他親率曾仕和、黃再忠、韋普成以及石定忠赴清軍大營談判。為什么帶著幼子?估計也是為了表示誠意——僅余此香火矣,帶至軍前,等于把自己的軟肋亮出來。

面對求和,駱秉章問:“爾欲降乎?”

石達開朗聲答道:“吾來乞死,兼為士卒請!彼蛩阌靡患褐鼡Q來部眾生存。

駱秉章甚是殘忍,將石達開及三名親信凌遲處死于成都科甲巷。

題主說“面對父親被清軍千萬萬剮之刑,石達開五歲幼子為何還能破涕為笑?”這一說不太詳細,當時父親被凌遲處死,縱一個不懂事的五歲小孩,也不得破涕為笑,自己父親死得這么慘,怎么笑得出來?而且,他是不是親眼見此酷刑,不得而知。

據(jù)費行簡所撰《石達開在川陷敵及其被害的事實》一文記載:“定忠自不見其父,日夜啼哭,由楊重雅建議,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壓斃之。未斃前禁卒謝福以實告之,他問:’我死可見父乎?‘謝說:‘正好見于天上!炱铺闉樾。

從以上記載可以推斷出,五歲的石定忠只知道父親不見了(應該不曾親見行刑),天天哭鬧。于是被人提議用布包石灰嗆死。實施行動的獄卒謝福把這個情形告訴孩子。孩子很天真地問:我死了,可以見到父親嗎?謝福應該是心有不忍,善意騙他可以,孩子就破涕為笑了。

文字雖短,讀來悲傷?蓱z稚子,全不知性命將無,只知可去與慈父團聚……

6

很多人都因為太平天國后期統(tǒng)治集團內部腐朽而大肆批評,卻不知道在太平天國統(tǒng)治集團內部卻藏著一個俠肝義膽之人,這個人就是石達開。

由于楊秀清與洪秀全在政治上爭權奪利,導致太平天國統(tǒng)治集團四分五裂。洪秀全于1856年發(fā)動天京事變,命令韋昌輝屠殺楊秀清全家以及手下部屬。

石達開為了避免和楊秀清一樣的下場,也為了避免太平天國內部矛盾再度發(fā)生,石達開毅然離開天京,前往安慶。

石達開離去,洪秀全如斷了雙翅,一度請求石達開回京,但是都被拒絕了。為了徹底消滅石達開,曾國藩調遣湘軍駐扎浙江。石達開率領的部隊經(jīng)過幾次與清軍激戰(zhàn),都取得了重大勝利。

但石達開畢竟是孤軍奮戰(zhàn),一路攻打清軍,深入清軍腹地,最終因洪秀全未能及時派遣救援與清軍大力援助湘軍,石達開陷入困境。

石達開為了保全三軍,讓與自己南征北戰(zhàn)的弟兄有一條生路,石達開決定與清軍談判。

石達開寫信給四川總督駱秉章,說愿意以自己的死,只求換取三軍安全。駱秉章答應了石達開的條件,但是后來駱秉章自食其言,將石達開的手下幾乎全部殺光。

石達開心如刀割,自始至終對清軍都不曾低聲下氣。1863年,石達開受公審,石達開在公堂上公開大罵清軍言而無信,慷慨陳詞,不卑不亢,使得公審官慚愧不已。

駱秉章命劊子手對直達開處以“魚鱗剮”,就是將石達開的肉一前一片割下來。石達開和另一個太平天國將領曾世和被綁,劊子手磨好了刀,一片一片地將他們的肉從身上割下來,百姓見鮮血淋漓的生肉都瑟瑟發(fā)抖。

對面的曾世和一直嚎叫個不停,但是自始至終石達開未呻吟半句,還告誡曾世和要有點骨氣,不能像敵人低頭,自此再無嚎叫聲。

劊子手一直割了足足幾個小時,大汗淋漓,石達開已經(jīng)被割得只剩骨頭,早已不成人形,繩子一解,撲通倒地。

駱秉章要求劊子手查看石達開是否還活著,劊子手驚心膽戰(zhàn)。慢慢移開腳步,用刀挑開石達開的眼皮,發(fā)現(xiàn)石達開眼睛炯炯有神。劊子手被嚇破了膽,精神恍惚,從此成為了一個瘋子。
▲配圖,并非是電視劇當中石達開的兒子。

石達開意氣凜然,不僅讓百姓心生佩服,也讓四川不認識劉蓉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稱石達開為“丑類之最悍者”。

但是石達開的英勇并沒有感化清軍,依舊選擇對他兒子動了手,而石達開的兒子在被殺之前竟破涕為笑,這是為何?

石達開的這個兒子石定忠才5歲,自己的父親南征北戰(zhàn),他也就跟著到處顛沛流離,每次父親外出等自己醒來,就能看見。

但是這次,他等了又等,始終見不到父親的身影,于是每日哭哭啼啼。以為自己的父親不要自己了,殊不知自己的父親已經(jīng)被處以極刑,而自己已經(jīng)是清軍的階下囚。

清政府來令,要將石達開的家族全部處理掉。但石達開的兒子才5歲,也終究有些人是下不了手的。但是石定忠整日哭泣,惹得清朝官員十分厭煩。

楊重雅便建議,用布料裹滿石灰,堵住他的鼻子和嘴巴,讓他窒息而亡。禁卒謝福覺得這孩子可憐,自己對石達開的英勇又十分佩服,就將實情告訴了石定忠。說這些官員要將他處死,但是石定忠聽到后卻不再哭泣。

擦干凈眼淚后問:“我死可見父乎?”謝;卮鹫f:‘正好見于天上!笔ㄖ冶闫铺闉樾α恕

石定忠笑并不是因為看到自己的父親被處以極刑,因為石達開在死之時,他并不在場。而他也并不是因為聽到自己父親死了而破涕為笑,而是聽到了謝福說他死后能在天上見到自己的父親。

5歲的孩子,對父親的眷戀非常強烈,但是不見得每一個5歲的孩子都能像他一樣在面對死亡時鎮(zhèn)定自若,英勇無畏。石達開令人敬佩卻英年早逝,那他是否還有后人呢?

石達開是有后人的,當初石達開南征北戰(zhàn),帶著兩個孩子,一個是石定忠,另一個是小兒子,他的姑母覺得非常不安全,于是勸他將孩子留下。

石達開十分不舍,但是認為姑母的話也有道理,如果兩個孩子都被殺死,自己就斷子絕孫了。

出于安全考慮,如果把兩個孩子都留下,清軍一定會大肆搜捕,于是他就把自己最小的兒子留給了姑母。

石達開的姑母趁夜色背著石達開的兒子迅速離開回到了廣西平治村,躲開了清軍的搜捕。但是這個秘密很快被村中人發(fā)現(xiàn),天無絕人之路,這個村子的百姓非常敬佩石達開,所以誰都不曾提起。

為了避開清軍,村長將石達開的兒子改名為胡永活,自此石達開唯一的香火也就得以延續(xù)。石達開是好漢,上天也終開眼,香火得以延續(xù),現(xiàn)已過七代,約百人。

7

不要侮辱一個五歲孩子的智商,五歲的孩子已經(jīng)懂得了很多,懂得血腥和恐怖,知道害怕;懂得父親受刑之時,一刀一刀割下去,那非常痛苦。如果孩子在父親受刑時的現(xiàn)場,不哭個天昏地暗那才怪。

至于傳說中,在父親受刑時,五歲的石定忠還能破涕為笑,這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孩子是個傻子。

那到底有沒有破涕為笑呢,有,只是不在父親石達開受刑現(xiàn)場,下面我們聊一聊這件事。

石達開被千刀萬剮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優(yōu)秀的將領,沒有之一,只是跟著洪秀全,有點委屈了。雖然,洪秀全協(xié)調能力一般,整個高層大搞窩里斗,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石達開的忠誠。

1856年,楊秀清被韋昌輝所殺后,石達開回京,對于北王韋昌輝殺楊秀清極其部下之事非常不滿意。但是,京城此時北王勢力最大,韋昌輝一怒之下,準備再屠石達開。石達開一看情況不對,趕快出城逃離,正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但是石達開的家人全部被北王屠戮,被屠戮的還有很多和楊秀清、石達開來往密切的人,這是清楚異己的大行動。

出了天京城,石達開組織兵馬,準備討伐韋昌輝;天京城里,很多軍民對于韋昌輝的行為也大有不滿,也向洪秀全施壓,無奈之下,洪秀全處死了韋昌輝,采取了五馬分尸。

石達開就此進了城,為了讓整體快速穩(wěn)定,石達開提出“只懲首惡,不咎部屬”,連北王親族都得到保護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來?吹贸鰜,此人有著大格局。

石達開迅速得到擁護,洪秀全起了嫉妒之心,擔心石達開的影響蓋過自己,因此處處牽制石達開,并處心積慮,準備收拾石達開。無奈,石達開再次出城,這次出去,再沒有回來。

出了城的石達開,活躍于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境內,極大地牽制了清軍,讓天京的風險大大降低,洪秀全等人有了緩沖之機。

在“寶慶會戰(zhàn)”失利后,石達開在廣西經(jīng)過休整,然后經(jīng)湖北,向四川前進,準備在四川開辟根據(jù)地,實際上,此事并不容易。石達開為了在成都建立根據(jù)地,先后四進四川,終于在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過金沙江,突破長江防線。

只是,五月是汛期,他們在大渡河前遇到了百年難遇之洪水,經(jīng)過各種努力,最后人困馬乏,難以突圍。為了救自己的士兵,石達開慷慨談判,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將士們的性命。

很遺憾,石達開被凌遲,這是史上最殘酷的刑罰之一,但這個硬漢子愣是沒有大叫一聲,讓圍觀群眾只豎大拇指。

石達開死了,一大部分兄弟們得救了,但還有不愿意散去的兩千人,最終還是死去了。從“天京之變”后重新組建的家庭,也受到了非人的命運。

石達開兒子“破涕為笑”,讓人心酸

石達開被殺時,他的家人和兒子其實不在現(xiàn)場的,那一場“凌遲直播”,石達開兒子也是沒有看見的,否則不哭死才怪呢!

但是,石達開死后不久,他的家人都遇難了,輪到要處理石達開兒子時,當時行刑的官員很猶豫,這個孩子怎么殺了才好?五歲的年齡真是可愛的時候,清朝官員也是人,也會有惋惜,但上面的命令又怎么能違背呢?

于是,相關人員決定,用石灰包堵住口鼻,讓其窒息和嗆死。在費行簡撰寫的《石達開在川陷敵及其被害的事實》一文中如此寫道:

“定忠自不見其父,日夜啼哭,由楊重雅建議,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壓斃之。未斃前禁卒謝福以實告之。他問:‘我死可見父乎?’謝說:‘正好見于天上’。他遂破涕為笑。”

破涕為笑,只是以為死后能見到父親,多么純粹的感情。∈_開的兒子死時帶著美好的希望,讓人讀起來心酸不已。

為了快速死去,為了快速見到自己的父親,石達開五歲的兒子石定忠沒有多做掙扎,書中描述“被害時頃刻即死,死后聞葬于慶云庵旁,但亦不能確指其處!

父親死得英勇,孩子死得委屈,本是天真可愛的孩子,卻難逃大人罪責的牽連,到哪說理去?真希望有那么一個世界,真的能讓石定忠早早見到父親石達開。

石定忠作為石達開的兒子,年方五歲,“破涕為笑”是真的,只是不是在凌遲現(xiàn)場,而是在獄中,聽聞死后可以見父親,轉眼間“破涕為笑”,好天真,好可愛,讓人好心酸!

8

說起太平天國運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fā)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zhàn)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guī)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著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雖然該運動失敗了,但是對清廷所造成的打擊是不容小覷的。說起這場運動,筆者最敬佩的還是石達開,他是太平天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體恤百姓,事跡為后人所傳誦,但是他最終的下場卻著實令人惋惜,被清軍俘虜并且施以千刀萬剮之刑。當他五歲的兒子石定忠聽到這個消息后卻破涕為笑,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孩子太小還不懂失去親人的痛嗎?想要探究其中原因,我們就得從頭說起了。

一、天京事變,石達開負氣出走

天京事變是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fā)生的一次公開的分裂。但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之間嫌隙日生,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各自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進行爭權奪利的斗爭。東王楊秀清掌握大部分軍政實權,其驕傲專橫的作風擴大了他和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的矛盾。1856年,八九月間江南大營被打垮之后,楊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回部對付楊秀清。韋昌輝接令后立即率兵回天京,包圍東王府,誅殺楊秀清及其眷屬,在天京城內制造大屠殺,實行恐怖統(tǒng)治,并殺死楊秀清全家老小,石達開逃往安慶。韋昌輝的屠殺和暴虐統(tǒng)治激起了天京將士的憤怒,石達開也要求洪秀全懲辦韋昌輝,洪秀全遂于11月初處死韋昌輝及其心腹200多人。 11月底,石達開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是對其心存疑忌,加封自己兄弟為王,處處牽制石達開。1857年6月石達開負氣率部出走,繼續(xù)進行著反清大業(yè)。

二、帶兵伐蜀,陷入絕境

石達開率軍離開后,他清楚太平天國的大局已經(jīng)無法逆轉,于是他決定占據(jù)西蜀以虎視天下,做出這個決定他自然有自己的考慮,他在之前就了解到在寧遠府的萬山叢中有一條及其險峻的小路,如果通過了就會直達成都,而占領了成都就有望控制蜀地,所以他才有了法蜀的計劃。但是計劃畢竟是計劃,實施起來就不會像說的這么容易了。在路上他們困難重重,最終在最后關頭他還是落入了清軍手中,他與清軍談判,使四千將士得以逃生,妻妾子女投江自盡,自己與剩下兩千將士被帶回清廷。當然這兩千將士基本都被處死,石達開自己也遭受了千刀萬剮之刑。

三、石達開處死,其五歲幼子破涕為笑

石達開有一五歲幼子,其名石定忠,石達開常年征戰(zhàn)都帶在身邊的孩子,在最后與清廷談判環(huán)節(jié)石達開為表誠意將石定忠也帶回了清營。在監(jiān)獄中年幼的孩子因為見不到父親而一直哭鬧,他還不知自己的父親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獄卒謝福就將事情告訴了石定忠,并且說上面也不會讓他活著,于是年幼的孩子就問如果自己死了會不會見到父親,謝福就說他們父子可以在天上團聚。年幼的孩子聽到還可以再見到自己的父親,于是破涕為笑。最終,這個年幼的孩子被用水泥堵住口鼻悶死。

年幼的孩子并不是不懂喪親之痛,他只是為了還可以與父親在天堂相遇而感到高興。

9

“天京事變”后,石達開與洪秀全決裂,帶兵入川。

不幸被清軍圍困在大渡河畔。 彈盡糧絕之下,為了兄弟們能活命,石達開向四川總督駱秉章投降。

此時的石達開對清兵還抱有幻想,想以一已之命,換手下數(shù)千將士的活命。

石達開在后來的供狀中解釋投降原因時說:

達開正欲投河自盡,因想真投誠,或可僥幸免死,達開想救眾人,俱令棄械投誠。達開率領黃再忠等三人并兒子石定忠過河到唐總兵營內,其尚未渡河眾人,不知如何下落。

石達開被俘后,被判凌遲之刑。

(石達開被擒)

就刑當日,石達開笑著對駱秉章說:

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今生你殺我,安知來世我不殺汝耶。”

清兵把石達開和宰輔曾仕和、中丞黃再忠等綁赴刑場。

石、曾二人分別被面對面縛在兩個十字木椿上。執(zhí)行凌遲時,劊子手先對曾仕和割第一刀,曾仕和受疼不過,慘叫狂呼,石達開斥責他說:

“為什么不能忍受此須臾時間?

曾仕和這才緊咬牙關,不再叫喊。石達開的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清軍官兵感到震驚,四川布政使劉蓉敬佩的說他:

“梟桀堅強之氣溢于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丑類之最悍者。

石達開犧牲后,留下了一個五歲的兒子石定忠。關于這個孩子的結局,有很多種說法。 一是閹割后發(fā)配新疆。

(石定忠)

駱秉章在《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并剿滅發(fā)逆巨股恭摺》中提到:

其子石定忠現(xiàn)年五歲,例應監(jiān)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

這個“俟及歲時照例辦理”是個怎么樣辦理呢? 《大清律例匯纂大成》規(guī)定:

“反逆案內律應問擬凌遲之犯,其子孫訊明實系不知謀逆情事者,無論己未成丁均解交內務府閹割,發(fā)往新疆等處,給官兵為奴。如年在十歲以下者,牢固監(jiān)禁,俟年屆十一歲時再行解交內務府照例辦理。務須查驗明確,再交兵部發(fā)往新疆給官兵為奴”。

按照法律規(guī)定,正規(guī)的處罰是等石定忠關押到11歲,再閹割發(fā)往新疆給官兵為奴。

可是后來石定忠到了十一歲時,清方檔案并未記載有沒有執(zhí)行閹割發(fā)配。這種看法普遍不被后人認可。

二是駱秉章?lián)狃B(yǎng)成人后又被殺。

《廣智錄》記載:“駱文忠公秉章,粵之花縣人。石達開就戮時,殷以幼子相托,文忠以與同鄉(xiāng)許之,養(yǎng)其幼子于署,將冠矣,文忠一日試之曰:汝已成人矣,將以何者為自立計耶?石子大言曰:我惟有為父報仇耳。文忠大駭,陰使人鴆之。嗚呼!戾氣所鐘,一至于此哉。”
《焚天廬叢錄》也記載了此事:“翼王之就擒于四川也,有子僅三歲,并受縲紲,下之狴犴,使兩婦撫育之、俟成年然后就戮。兒在獄,日思其父母,啼不讓;兩婦噢咻之,無效,則反惱曰:乳臭子,將撻而殺之。兒嚙婦,復狂啼。如是者數(shù)月,兩目敢赤瞳;審其非凡兒。后數(shù)年.善乞語,而報仇二字不絕其口。官恐貽后日患,乃就獄縊殺之。

這個說法把駱秉章打扮成一位俠士,私下將石定忠養(yǎng)大,又莫明其妙的怕他報仇,養(yǎng)大后再殺,不知道駱秉章賣的是什么藥。

駱秉章做為朝廷大員,不可能做這種與情與理都講不過去的傻事,這種說法的真實性也一直受到質疑。

(駱秉章)

三是石定忠改名換姓,長大成人當了官。 史學家任乃強在《紀石達開被擒就死事》中說:

“石王子定忠,以齒稚免役,不知何故,其人竟未死,改姓名曰時雨化,入綿州州學。光緒丁酉,與工州龔秉衡玉帛同拔,又同分發(fā)貴州作知縣,甚相得,嘗密告龔,實翼王子也”。

在這個說法里,石定忠沒死死,后來改名時雨化,光緒丁酉年中舉人,分配到貴州當了知縣。

對這個說法我的看法只有作個字:嘩眾取寵,絕不可能。理由我都不想說了,有一點點腦子的人都不相信。

四是被害說。 在費行簡的《關于石達開幼子石定忠的下落》中是這樣記載的:

定忠不見其父,日夜啼哭,楊重雅建議,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壓斃之,未斃前禁卒謝福以實告之。他問:‘我死可見父乎?’謝說,‘正好見于天上!炱铺錇樾Γ杆逵衽聘咧x曰:“此我生日天王送的,你們不要拿去!被害時頃刻即死,死后聞葬于慶云庵旁,但亦不能確指其處!

這種說法可信度很高。 做為清政府,不可能放過石達開的兒子。

但當時法律規(guī)定沒滿十一歲的孩子不能凌遲,所以只能采用光不得光的手段處死。

至于石定忠臨死前的笑,那是一個兒童天真的笑,是純潔的笑,也是讓人讀來流淚的笑。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 馮生

10

石達開二十歲被封翼王,三十二歲英勇就義于成都。


石達開一生轟轟烈烈,多次大破湘軍。他體恤百姓民生,被譽為"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


由于內訌,韋昌輝的濫殺,他只好獨自逃離。京中家眷和下屬被殺。后由于洪秀全的猜忌,被迫離開,獨自帶領部隊繼續(xù)轉戰(zhàn)各地。



一次與清兵大渡河一戰(zhàn)中,多次搶渡不成,后彈盡糧絕,危在旦夕。此時,石達開希望以自己和兒子的命換回大家的命,去找清軍談判。


對此事,《太平天國》一書記錄如下,


“依書赴奏,請主宏施大度,胞與為懷,格外原情,宥我將士,請免誅戮,禁無欺凌,按官授職,量材擢用,愿為民者散為民,愿為軍者聚為軍”。


那么用什么來換取上面美好的愿景呢?那就是他們父子倆的性命。



石達開被凌遲,兒子也被斬草除根。


或許是父子心有靈犀吧,期間,石定忠一直哭鬧。后來因為負責看管他的人告訴他,孩子死后,見到上帝了也就見到了父親。小孩子對死沒有概念,非常高興,所以破涕為笑。


有記錄如下:


“定忠自不見其父,日夜啼哭,他問:’我死可見父乎?‘謝說:‘正好見于天上!炱铺闉樾。


從這份記錄可以看出,5歲定忠被窒息而亡。至于他死前破涕為笑,那是孩子的天真與幼稚吧。



于1856年9月,石達開逃離京城,家人全部被殺,再到兵敗,期間就是6年的時間,那么他的這個兒子石定忠是后來的媳婦所生?或者是他當時離京逃出的時候,帶著兒子一起出來的?


是是非非,我們還真不好說。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