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奪取益州之后,主動把荊州讓給孫權,只帶走人口錢糧,其他的一切都讓給孫權,是否可以避免孫劉交惡?表面看上去確實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事實上,這種方法根本就不可能實現(xiàn),且不說孫權會不會同意,光劉備自己他就不可能會這么做。首先,荊州之地劉備從始至終就沒想過要還給孫權。唾面自干這種技能對于劉備這種人來說那簡直就不叫事,劉備漂泊大半生,一直居無定所,每每都依附于他人麾下。其中所遭受的白眼和冷言冷語,想必劉備都聽膩了吧。再加上劉備對于地盤的那種炙熱之情,他怎么可能把到嘴的肥肉再吐出來呢?厚顏無恥這對于劉備來說完全無壓力的好吧。
再說了,荊州對于劉備來說可不指是人口和錢糧這么簡單。荊州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劉備如果占據(jù)荊州,那么蜀漢政權不管對于曹魏還是東吳,完全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戰(zhàn)略意義才是劉備要考慮的核心問題。
其次就是人口遷移和錢糧問題。人口遷移這確實是好事,但荊州數(shù)百萬人劉備僅靠益州一地真的能養(yǎng)的起嗎?要知道益州本身就是少平原,多山地溝壑之所,自然可耕種的農(nóng)田就少。劉備把百姓遷到益州然后怎么辦?他能養(yǎng)活的了那么多人嗎?完全養(yǎng)不了,所以劉備遷居益州百姓完全就是負擔,沒有了荊州廣袤的糧田,劉備根本養(yǎng)不活那么多人。再說錢糧問題。荊州可是有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只要劉備占據(jù)著荊州,那么劉備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糧草錢財,這難道不香嗎?劉備遷移一次糧草錢財能有多少?和長久占據(jù)荊州來比,那不是九牛一毛嘛。
再說孫權方面,劉備把荊州讓給自己的話,孫權自然高興了,畢竟那么重要的領域,孫權早就垂涎三尺了。但孫權可以接受劉備所做的一切,但孫權無法接受劉備遷走所有的百姓。百姓貌似很不起眼,但百姓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政權來講事實上卻十分的重要。首先有了廣袤的糧田那得有人去種吧。古代可不是現(xiàn)代社會有機械化耕種,古代耕種全靠人力,沒有農(nóng)民百姓孫權就算是占有了荊州,那也非常的難受。
其次,沒有了百姓,孫權從哪征兵呢?要知道兵員就是來自于農(nóng)民百姓之家,不管是十戶一,還是二十戶一,沒有了百姓孫權連征兵都是一個問題。本身東吳勢力就不是很強,占領了荊州之后,沒有兵力的補充,光靠東吳那點人,即使孫權占領了荊州,他也沒有能力守住荊州。畢竟旁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曹魏嘛。所以說,提問的計劃表面上看起來挺好,但實際上完全沒有操作空間。百姓和農(nóng)田這都是配套的,不管是有田無農(nóng),還是有農(nóng)無田,一切都是白搭。只有農(nóng)和田配套了,才算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zhuǎn)發(fā)評論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