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要是知道朱棣會篡位的話,依然會篡位給朱允炆的。而且朱元璋也感覺到朱棣對朱允炆的威脅,還準備讓朱棣進京。之余為什么要進京。對于在暮年大開殺戒的朱元璋來說,答案不言而喻了。各位讀者隨紫陌來看原由。
朱元璋為孫子朱允炆“鋪路”
朱元璋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基礎最差的皇帝。農(nóng)民出身,乞丐身份的朱元璋憑借著敏銳的政治意識和軍事頭腦。在1368年,朱元璋最終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
之后朱元璋表現(xiàn)出和之前不一樣的一面。打江山之前可謂是稱兄道弟,一起大口吃酒、大口吃肉。打江山的過程可謂是艱苦。而兄弟應該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但朱元璋不是,有難可以同當,享福的時候就把兄弟忘了。開始大殺特殺的屠戮開國功勛。明初的四大案就處死了上千上萬的朝臣。而藍玉相比大家也是有所耳聞。明朝的江山,藍玉將軍也是有著不小的功勞。
但是最終藍雨一案牽連人數(shù)達到了1.5萬,我國歷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胡惟庸也落得個慘死的下場,胡惟庸案牽連人數(shù)更是達到3萬余人。
可見自古以來除了君王,都逃不開的功高蓋主的魔咒外,原因無非是為自己即將上任的兒孫掃清道路。而朱元璋的殺伐讓人感到很是“無情”。
朱標(朱元璋嫡子)宅心仁厚、文武雙全,不論是治國還是打仗都是一把手,可以說朱標是太子的不二人選,朱元璋毫不遲疑的朱標為他下一任的接班人。但是朱標在卻不長命。
之后朱元璋也沒有立其它的孩子作為太子。而是直接將朱標的孩子,朱元璋的孫子立為太子。但是孫子朱允炆并不是一塊做帝王的好料。
朱元璋就開始為孫子“鋪路”。被朱元璋出名的功臣最出名有劉伯溫、徐達、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葉升、馮勝、宋濂、傅友德等人無一能幸免。很多都死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
僅剩湯和等數(shù)人幸免于難!但除了湯和外,大多都是沒有善終。
不僅如此,而且朱元璋死后還不許各路番王進京祭拜。怕引起不必要的動亂以至于威脅到朱允炆上位。
朱元璋為了這個皇孫,可以順利繼位掃清了一切障礙。導致朱允炆身邊的基本都是當時著名的大儒,沒有什么善戰(zhàn)的武將。
如果朱元璋知道朱棣會篡位的下場
此時就說到朱棣了,朱元璋有沒有想過殺兒子的想法呢?以朱元璋的性格可能是有過這個想法!白怨呕始覠o親情”啊!而“冷血”的朱元璋是有可能對兒子的下手的。
朱允炆上位的障礙除了朱棣都清除完了,朱元璋也能感受到朱棣的是個“威脅”,在臨死前下詔讓朱棣進京,但被朱允炆當了。
在朱元璋在位期間,曾經(jīng)就說過“燕王病矣”,意思并非燕王朱棣病了,而是朱棣這個人非常危險。朱元璋其實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死后最可能發(fā)動兵變的就是四子燕王朱棣。在布下各種防御之后,還立下了自己死后不準其他藩王進京祭拜的遺囑。
如果朱元璋知道朱棣會篡位的話,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朱棣必定會被朱元璋除掉。
結語:
朱元璋是非常喜歡孫子朱允炆,從朱允炆年紀小、資歷淺、而且性格懦弱,根本就不是帝王最合適的人選,朱元璋依然選擇了孫子朱允炆,可見朱元璋的對孫子的喜愛。可見朱允炆繼位幾乎是鐵定的。
那么朱元璋要是知道朱棣會篡位的話,接來下就是除掉朱棣,讓孫子朱允炆安心做帝王。
大家認為呢?說說你的看法,下方留言探討。
我是紫陌,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贊,期待和你一起探討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