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常說“同姓一家親”,這只是在沒有利害沖突的情況下,相互客套一番而已,沒聽說過拿同姓找人辦事的。劉備起事時,早已淪落為織席販履的一介平民,他只知道自己是皇室后裔,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后,但詳細(xì)情況不得而知,正史《三國志》里記述的語焉也不詳,而到了《三國演義》里就有了具體脈絡(luò)了。

《三國演義》里漢獻(xiàn)帝劉協(xié),第一次遇到劉備,劉協(xié)問:“卿祖何人”,劉備答:“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劉協(xié)于是派人找來宗譜,負(fù)責(zé)管理宗族官據(jù)譜宣讀:“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中山靖王劉勝,劉勝生劉貞,劉貞生劉昂,劉昂生……,不疑生劉惠,惠生雄,雄生弘,弘不仕,備乃劉弘之子”。按照這一推理,劉備恰好是皇帝的遠(yuǎn)支堂叔,從此,劉備就被天下人稱為劉皇叔。

如果劉備直接稱自己是劉邦之后,由于時間太久,無法查找,再說中間牽涉呂后篡權(quán),諸多皇子被殺,許多事情理不出頭緒,如果弄不清楚,就跟我們說的“同姓一家親”一樣,是泛泛而論,深入不了更進(jìn)一步的親密關(guān)系,到中山靖王剛剛好,正好和皇帝能扯上皇叔的關(guān)系,皇帝需要劉備幫助自己解決被曹操挾令的困境,劉備也需借劉皇叔之名東山再起,這個證明是證給皇帝看的,更是證的天下百姓看的,劉備是真的皇叔,不是假冒的,如果說是劉邦的后人,那就無法證明了,到最后反而有假冒之嫌。

謝謝閱讀

最佳貢獻(xiàn)者
2

歷史上,漢朝中山國封王的皇室子孫有16位,其中:西漢9人,東漢7人。為何劉備要對外宣揚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呢?又為何不直接說是劉邦之后呢?

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撒謊便于圓謊;二是實事求是。但是,無論什么理由,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扯虎皮做大旗”,抬高自己的身份。

說自己是劉邦之后,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

陳壽《三國志》中評價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fēng),英雄之器焉。

無論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寬厚”都是劉備最大的性格優(yōu)點。如果,當(dāng)別人問他身世時,他說自己是劉邦之后,別人會怎么想?例如:你在國內(nèi),別人問你是哪里人,你說是中國人;當(dāng)你在國外,別人問你是哪里人,你說是地球人。別人會怎么想?別人應(yīng)該不會認(rèn)為你這是幽默的表現(xiàn),而是輕浮的行為。因此,如果劉備說出自己是劉邦之后,不但幫不到自己,反而會讓人看輕自己。所以,他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自損而又對己無益的事情來呢。

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對自己有哪些幫助呢?

任何時代,人都是生活在一個圈子當(dāng)中。而劉備“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這不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古代窮屌絲嗎?然而,劉備從小便有大志,夢想出人頭地,但是以他一個連農(nóng)民都不如的小商販的身份地位,想要擠身高層圈子,無異于癡人說夢。

正所謂: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當(dāng)黃巾起義暴發(fā),劉備果斷打出“中山靖王”之后的旗號,一舉籠絡(luò)班底大將關(guān)羽、張飛,并贏得中山巨富張世平、蘇雙資助千金,戰(zhàn)馬數(shù)十匹,從而解決了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最大問題——起動資金。如果沒有中山靖王的身世,光靠兩張嘴皮,怕也難以收到如此效果吧。

同時,這種落魄的身份放到現(xiàn)在,可能會處處遭人白眼,但是在古代那可就完全不同了。因為漢室宗親代表的是皇家臉面與威望,如果有人不尊重漢室宗親,不就明擺著不尊重皇家嗎,而且容易落人口實,并遭到有心人的彈劾。因此,當(dāng)劉備亮出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后,無論是幽州刺史劉虞、徐州刺史陶謙、北海相孔融,還是諸侯袁紹、曹操,盡皆對其另眼想看,尊重有加,待為上賓。這雖然和他自身的交際能力脫不開關(guān)系,但是沒有中山靖王之后的招牌架橋,怕也難有機(jī)會能和這些大人物說上話,并且迅速進(jìn)入當(dāng)時的上流圈子。

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到底是撒謊還是實情?

就因為中山靖王劉勝生了120多個兒子,無從稽考;而劉備的身世又極其窘迫,不像王室之后等。所以,許多人便認(rèn)為他說的中山靖王之后,可能是一個野心的“謊言”。

難道真是這樣嗎?答案應(yīng)當(dāng)是否定的。

《漢書·劉屈氂傳》記載:劉屈氂,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子也,不知其始所以進(jìn)。

因為,就是劉勝的這個兒子劉屈氂,曾任職涿郡太守多年,因為政績口碑傳聞不錯,因此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春,被漢武帝調(diào)任為第十二任丞相,封澎侯,封邑二千二百戶。自上任后,他卻伙同貳師將軍李廣利、秀衣直使江充,為反倒衛(wèi)皇后、太子劉據(jù)勢力,再行擁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策劃了震驚后世的“巫蠱之案”,因此案被武漢帝處死者達(dá)10萬余人。但是,最終事發(fā),劉屈氂被漢武帝誅滅三族。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劉勝一脈基本上沒有什么出路了,不死已是萬幸。而劉備的祖地便在涿縣,如果說是劉屈氂當(dāng)年任職時,遺留在這里的分支也是非常可信的。

同時,在民間每家每戶都要供奉先人牌位,書寫族譜。所以說,每家每戶的情況,左鄰右舍應(yīng)當(dāng)非常清楚,如果劉備撒謊是很容易泄露身份的,冒充皇室宗親的后果那可不是一般的嚴(yán)重。因此,明智的劉備絕對不會做出極易敗露的撒謊之事。

此外,如果他真想冒充宗室之后,可選的實在太多太多,僅皇室封的中山王就是16位之名,沒有必要一定選擇喜好酒色、名聲不佳的劉勝、發(fā)動“巫蠱之案”的劉屈氂為祖上,這不明擺的自損形象嗎。

綜合分析之下,以上或許就是劉備沒有說自己是劉邦之后的原由,而中山靖王之后,祖父劉雄、父劉弘也應(yīng)當(dāng)是劉備的真實身份。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3

劉備一直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中山靖王是他的金字招牌。他說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相當(dāng)于一個現(xiàn)代的人,說自己是明朝一個藩王的后代,時代久遠(yuǎn),無從考證。中山靖王,是西漢的王,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而劉備是東漢末年的人,這期間隔了好幾百年。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政權(quán)的問題,西漢和東漢,名義上都是漢朝,但東漢是劉秀白手起家創(chuàng)立的,劉秀小時候家道中落,早就說一介布衣,所以實際上東漢和西漢沒有直接繼承關(guān)系,而是一個全新的王朝。劉備和西漢,那算是間隔遙遠(yuǎn)了,沒有直接關(guān)系了。

不過,以當(dāng)時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來說,民間并沒有考慮到這些,一塊漢室宗親的金字招牌,還是很耀眼的,也很像一塊吸鐵磁石。劉備后來可以招納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一批人才,除了他的人格魅力,還有就是他打出的這塊中山靖王的漢室宗親的招牌。

中山靖王這個人,沒有什么特別的事跡,也沒有什么安邦治國的大本事,唯一的嗜好就是吃喝玩樂,還有就是玩女人生孩子。據(jù)說中山靖王的兒女,女兒不計算在內(nèi),光兒子就有100多個。多到他自己都認(rèn)不全兒子。按照現(xiàn)在的人來說,這叫荒淫。但是以古代的人來說,這不叫道德問題,而是一種福分。

古人認(rèn)為,宗室就應(yīng)該多有子嗣,兒子越多越是國家的福分。中山靖王兒子特別多,家譜就雜亂,到了東漢末年,已經(jīng)是好幾百年,相當(dāng)于明朝到了現(xiàn)代,根本就無從考證,所以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非常明智,因為大家根本就無法細(xì)致的考證。

為什么劉備不說自己是劉邦的后代呢?如果這樣說,就相當(dāng)于說自己是直系,在外人來看,他有爭奪皇位的野心。而且,劉邦大民間形象不佳,為了保命,在逃跑的時候把妻子兒女推到車子下面去。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即可以強(qiáng)調(diào)自己的高貴的宗室身份,也可以避開劉邦的負(fù)面符號。

4

根據(jù)封建宗法,祖宗是不能亂認(rèn)的,只有繼承皇位的嫡長子是大宗,可以繼承君統(tǒng),其他皇子一旦被分封,那么是為小宗,就是單獨一宗,不能再去隨便攀附。在古代這是一件非常嚴(yán)肅的事情,不能隨便亂稱,一旦違反,就是僭越大罪,堪比謀反。

《禮記?大傳》有規(guī)定:“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后也。宗其繼別子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

這里說的很明白,沒有繼承法統(tǒng)的其他皇子,該皇子自己就是一宗之祖,以后的子孫后輩都只能以其為祖。這種規(guī)定,主要是為了解決君王繼承權(quán)的問題,避免其他皇子的后裔以各種名義來爭奪君王之位,以鞏固統(tǒng)治秩序,所以又有“公孫不得祖諸侯”的規(guī)定。

因此劉備所在的涿郡劉氏只能說自己這一宗源自中山靖王劉勝,而不能攀附之前的任何一個帝王,不僅不能說是劉邦之后,連劉勝的父親漢景帝劉啟,他們也不能說,說了就是僭越。劉備其實也只是跟著自己宗族宣稱是中山靖王之后,所以老有人陰謀論他造假,真心說,要造假也輪不到他來弄,他只是涿郡劉氏里一個小角色,要假冒也是涿郡劉氏假冒中山靖王之后,劉備真的很無辜。

5

中國古代的皇族有嫡庶之分。某位皇子當(dāng)上皇帝,那么他這一脈就是皇族中的大宗,而其它的皇子,就是皇族中的小宗。這就造成了一種現(xiàn)象,叫做“血緣價值衰減”。

舉個不恰當(dāng)?shù)睦,寶馬1系是寶馬,寶馬7系也是寶馬。它們的車主都可以說自己開的車是寶馬,但是7系車主和1系車主,他們的身價能是一個水平嗎?



同樣的道理,劉備每次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說:

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后也——《三國志先主傳》

或者如演義里面的說法:

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度龂萘x》

不管是哪種說法,劉備都在強(qiáng)調(diào)。自己不僅僅是中山靖王之后,更是漢景帝之后。既然是漢景帝之后,那必然就是劉邦之后了,無需再強(qiáng)調(diào)自己與劉邦的關(guān)系。


可能有人會說,劉邦的名氣比漢景帝大。說自己是劉邦之后,不會顯得自己祖上很霸氣嗎?

我想說的是:在東漢,自稱劉邦之后,還真沒有自稱漢景帝之后霸氣。

因為,這還是上面提到的“血緣價值衰減”的概念。從輩分關(guān)系上,漢景帝的后代,必定是劉邦的后代。但反過來說,劉邦的后代不一定是漢景帝的后代。因為皇帝生的皇子多,家族分支也就多了。

就拿漢景帝來說,他的皇位傳給漢武帝。那武帝一脈就是皇族大宗,中山靖王就是小宗。除非武帝一脈絕嗣,或者王朝被推翻,否則漢朝的皇位只會在漢武帝的后裔中選擇,輪不到其它的小宗來繼承。

劉備說自己是漢景帝和中山靖王之后,那是因為漢景帝是劉備這個宗支里面,唯一坐過皇帝的祖先!也是離他最近的大宗。中山靖王則是唯一做過藩王的祖先。

皇族血緣,與在位皇帝(大宗)越近,就越高貴。并不是越久遠(yuǎn),越高貴。

漢獻(xiàn)帝的祖宗是光武帝劉秀;

劉秀的祖宗是長沙定王劉發(fā);

劉發(fā)又是中山靖王的哥哥,漢景帝的兒子。

劉備說自己是漢景帝后裔,實際上就是跟漢獻(xiàn)帝攀關(guān)系。因為漢景帝是劉備可以跟漢獻(xiàn)帝攀上關(guān)系,最近的祖宗了。如果劉邦是劉秀的后裔,他就會直接說:“臣乃光武帝之后”。壓根就不會扯什么漢景帝和中山靖王了。

PS:有人說中山靖王兒子多,所以劉備故意冒充他的后代,這就是無稽之談了。劉備的出生地涿州,本來就在中山國附近。爺爺劉雄、父親劉弘都是孝廉。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士族社會了,家里沒點身份,憑什么舉孝廉?況且劉備乃是盧植的學(xué)生,家里沒點身份,怎么可能讓他拜當(dāng)世大儒為師?所以不要懷疑劉備的身份,除非有確切的證據(jù)。

6

什么關(guān)系最值錢,與當(dāng)權(quán)者最近的關(guān)系。

如果劉備是漢獻(xiàn)帝的親叔叔,當(dāng)然也是劉邦的后代。這個出身就高貴了許多,早已高坐朝堂之上。

如果劉備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子孫,當(dāng)然也是劉邦的后代,即使不是世襲的列候,也不至于是賣草鞋的個體工商戶了。

在《三國志》中,記錄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劉勝是劉邦的重孫子、漢文帝的的孫子、漢景帝的兒子。最主要的是劉勝有一百多個兒子,所以他的后代是最說不清楚的。在正史中并沒有記錄劉備祖先的具體血緣關(guān)系,所以也不知道劉備到底是哪個輩分的。

如果按照羅貫中《三國演義》來算,對照史書中西漢東漢皇帝世系。反而漢獻(xiàn)帝比劉備還大五輩。于是也有人說,這個皇叔是商周時期方伯的意思,表示尊重,因為世系久遠(yuǎn)了,并不具體看血緣傳承。但仔細(xì)想一下,這個是不成立的,古代宗法禮制是個嚴(yán)肅的事情,特別在皇帝之家。

傳統(tǒng)禮法上講究大宗、小宗,大宗掌握家族的話語權(quán)及資源。每一次繼承,就產(chǎn)生新的大宗和小宗。如果是祖宗是皇帝,自己就很高貴的話,我們都可以自豪的說我是炎帝黃帝的后裔,身邊一個人撇撇嘴:我的祖宗是蚩尤。

7

劉備最喜歡自稱的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也就是那個穿著著名的“金縷玉衣”,號稱可保尸體不腐的的諸侯王。劉勝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的異母兄,也算是血統(tǒng)高貴了。

但劉備為何不喜歡自稱是劉邦之后呢?按照我們普通人的看法,漢高祖劉邦難道不比劉勝血統(tǒng)更高貴么?

其實吧,自稱劉邦之后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劉勝是劉邦的曾孫,是劉勝的后代自然就是劉邦的后代了,又何必去刻意強(qiáng)調(diào)呢?

再說,在東漢結(jié)束時,劉邦的后代據(jù)估計有幾十萬之多,又有啥特別希奇的呢?

而且,劉備如果自稱劉邦的后代,反而會被別人質(zhì)疑漢室血統(tǒng)的純正,是不是正宗的劉家人,你連家譜都說不清楚,上來就說是漢高祖的后代,這看起來怎么都有貓膩的樣子。

如果用陰謀論的看法,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后至少有以下兩個好處。

第一,《史記》里說劉勝有120多個兒子,分布范圍極廣,極難考證。無論劉備是不是劉勝的后代,他一定都希望自己的漢室血統(tǒng)不會被質(zhì)疑,而作為劉勝的子孫在這一點上是“最安全”的。也就是說,自稱劉勝的后代,既不會像自稱劉邦后代那樣非常沒有“誠意”惹來猜疑,也不會很容易就查清楚家譜。畢竟,到了劉備破落的這一代,就算他是真的漢室后代,也很難有足夠的資料和證據(jù)自證清白了。

第二,劉勝的血統(tǒng)高貴,也容易拉關(guān)系。漢末除了劉備,還有兩大劉氏諸侯,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璋。說來也巧,劉表和劉璋都是魯恭王劉余的后代,而劉余是誰,也是漢景帝之子,是劉勝的親兄弟。這樣七拐八拐,也方便劉備與劉表劉璋拉親戚關(guān)系。

更有趣的是,漢光武帝劉秀的五世祖叫劉發(fā),也是漢景帝之子,也是劉勝的兄弟,作為中山靖王之后的劉備,這樣一來也更容易和東漢皇室拉近了關(guān)系。

全是套路啊。

不過,漢景帝劉啟真是人生大贏家啊,西漢也好,東漢也好,三國也好,橫豎都是他的直系子孫。

8

你在美國可以說我是中國人,如果你在自己村里面天天說我是中國人,大家可能會覺得你是個神經(jīng)病。

劉備為什么不直接說自己是劉邦之后,也是這個道理。

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血統(tǒng)上屬于皇族,直接說中山靖王之后:

第一方便皇帝跟他排族譜!度龂萘x》見了皇帝之后,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皇帝馬上拿出來家譜排了排,證明這個大耳朵的同志是自己的族叔,于是劉備就成了劉皇叔(實際三國演義里這個族譜有點問題,咱們暫且不論)。如果劉備見了皇帝之后說我是漢高祖的后代,皇帝肯定一臉懵逼“我也是他的后代,咱們從哪兒說起。俊眲溥得說:“我是中山靖王的后人”。

第二對外說自己是劉邦的后人,有吹牛的嫌疑。你光憑自己姓劉就說是劉邦的后代,這太泛泛了,別人不會信。實際上等到五胡亂華的時候,有個匈奴人劉淵就自稱是劉邦的后代,他之所以這么說,就因為他沒譜可查,只好這么說。

大耳叔說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聽起來這么具體,你先信了三分。而且吧,中山靖王有上百個孩子,概率上大家也會信,還有一點,既然是中山靖王,封地肯定在石家莊保定一帶(滿城漢墓就是中山靖王的墓),和劉備的老家河北涿州,屬于中山國的地界(石家莊現(xiàn)在有條中山路,這跟孫中山先生沒關(guān)系,取的就是中山國的意思)。

這么說來,你就信了吧。

大耳叔叔真的充滿了智慧。

錦翼系問答簽約作者

9

謝邀。

秦自從商鞅變法之后,對自己的宗室王公就進(jìn)行了嚴(yán)厲的打擊和控制,所以秦朝崩潰的時候,王室子孫完全沒有任何反抗能力,甚至連秦王子嬰到底是秦始皇的兒子還是孫子,現(xiàn)在都還搞不清楚。

劉邦建立漢朝之后,一方面時保留了在楚漢之爭時期就已經(jīng)倒向自己這邊的異姓王侯,同時也大肆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為王侯。那時候封王不僅有封地,而且是正兒八經(jīng)的國中之國,王侯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國內(nèi)任命官吏、鑄幣等等,完全就是割據(jù)一方的土皇帝。到七國之亂后,漢朝開始對同姓王侯加強(qiáng)管理,尤其是在漢武帝時期,通過推恩令,每一個王侯的封地都要再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這樣就削弱了宗室王侯。

這導(dǎo)致的另外一個結(jié)果就是,這些劉氏子孫在自己的封底上養(yǎng)尊處優(yōu),無事可干,就生孩子,比如劉備的祖宗中山靖王劉勝,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因此,皇室子孫的規(guī)模不斷擴(kuò)大,而其中一些小門小戶的皇室子孫也逐漸淪落到了和平民百姓一樣的地位。就比如劉秀在起兵之前在販賣糧食,劉備起家之前在織席販履。

不過,總體來說,西漢的歷代皇帝中,子孫擴(kuò)散枝葉比較多的,實際上也就是漢景帝。漢高祖的子孫在呂后專制時期就被殺了一批,漢惠帝沒有兒子,漢文帝雖然有八個兒子,但是到她登基為帝的時候,只剩下了四個。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漢武帝的兒子到他駕崩的時候也所剩無幾,除了昭帝之外,只有廣陵王和昌邑王還在。漢宣帝有五個兒子,漢元帝只有三個兒子,漢成帝無子,到平帝死的時候,元帝的子孫就沒有了。東漢的皇帝總體來說,子孫數(shù)量不算太大。

因為劉備出道的時候還在漢末,劉邦子孫還有很多,數(shù)以萬計。所以你在漢朝說,自己是劉邦之后,這和今天我們動輒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一樣,沒有什么意義。要有意義,而且要能讓人信服,就必須說清楚自己的支屬、脈絡(luò),而且要有據(jù)可查。

比如劉秀出道的時候,就必須說自己是長沙定王劉發(fā)的后人,而劉備則自稱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這兩位都是漢景帝的兒子,但母親出身都不高。長沙定王劉發(fā)的母親唐姬,中山靖王劉勝的母親賈夫人,在漢景帝時期都沒什么地位。漢景帝本人有十四個兒子,除了漢武帝,其他十三個全部封王。但就是這兩位,對延續(xù)漢朝國祚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因為他們的后輩子孫中出了劉秀和劉備兩個杰出的人才,延續(xù)了漢朝國祚,也延續(xù)了劉邦的祭祀。

劉備為什么不直接說自己是中山王的后代,而要說中山靖王的后代呢?因為漢朝分封過的中山王很多,總共有十個人,劉勝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要對別人說清楚自己的出身來歷,就必須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

此外,從禮法制度上說,雖然劉邦是劉秀和劉備的祖宗,但是他們作為皇室的小宗,只能祭祀自己這個分支第一個受封的人,以這個人為祖宗,而不能以皇帝為祖宗,否則就是僭越了,因為皇帝的正統(tǒng)只有一個,也就是后來的皇帝。沒有當(dāng)上皇帝,就不能以皇帝為祖宗,而只能以自己始封的祖宗為祖宗。

所以,劉秀在當(dāng)皇帝之前,也只能以長沙定王劉發(fā)為祖宗,而不能直接以劉邦為祖宗。同樣的,劉備在正式當(dāng)皇帝之前,只能以中山靖王為祖宗,而不能以漢高祖劉邦為祖宗。只有當(dāng)漢獻(xiàn)帝退位之后,劉備正式稱帝,以漢朝正統(tǒng)自居了,這時候他才能祭祀漢高祖,以漢高祖為自己的祖宗。

10

劉備要說自己是漢室宗親,當(dāng)然要盡量說地近一些。漢室宗親是從劉邦開始的,只有劉邦的后代才算得上宗親。劉備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而漢景帝是劉邦的孫子。這樣一來可以看出,劉邦的后代人多,而劉啟的后代相對少,物以稀為貴,人以少為尊,所以劉備要挑著少的說。劉備直接說自己是劉勝的后代,而不說是劉啟的后代,也說明了劉勝比較知名,否則也不能拿出來炫耀。

說來也怪,劉秀和劉備這兩個分別在西漢和東漢末年,要復(fù)興漢室的英雄帝王,都是漢景帝劉啟的后代,而且離的很近。劉秀的祖上是叫劉發(fā),是漢景帝的第六七,劉備的祖上是劉勝,是漢景帝的第七子,第九子就是我們熟悉的赫赫有名的漢武大帝劉徹。

劉發(fā)和劉勝雖然都是漢景帝的兒子,但是待遇卻大大不同。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劉發(fā)的發(fā),意思就是把他打發(fā)到遙遠(yuǎn)的地方。劉發(fā)之所以不受父皇待見,主要是因為他的母親是個宮女叫唐兒。據(jù)說一天晚上,漢景帝要臨幸程姬,程姬因為例期不能接待皇上,于是就把自己的侍女唐兒打扮了一番,讓她侍寢。在一夜之后,就有了皇子劉發(fā)。劉發(fā)因為母親出身低微,不受父皇重視,被封到了遙遠(yuǎn)的長沙,做了長沙王,西漢的長沙還是半蠻荒之地,絕對不是個好地方?墒莿l(fā)本人非常上勁,他利用回京給父皇祝壽的機(jī)會,用跳舞的方式委婉地表達(dá)了自己封地太小,感動了漢景帝,于是又給了他三個郡作為補(bǔ)償。劉發(fā)到劉秀依次是:劉發(fā)、劉買、劉外、劉回、劉欽、劉秀。

相比于劉發(fā),劉勝的待遇就好的多,他的母親是景帝喜歡的賈夫人。劉勝的封地是中山國,在今天的保定。河北省有名的滿城漢墓,就是劉勝的陵寢,是河北省內(nèi)一大旅游景觀。劉勝的日子可得非常舒適,他不喜歡理政,最喜歡的就是美女,整天泡在美人堆里。劉勝一輩子生了120多個兒子,可見其旺盛的生育能力。所以劉備說是劉勝的后代,面非大,很能讓人相信。劉備是劉勝的十七世孫。

劉發(fā)和劉勝的對比來看,劉發(fā)比較艱苦,而劉勝比較優(yōu)越。但從他們后代的表現(xiàn)來看,劉秀在西漢亡了以后,還能夠力挽狂瀾,光復(fù)大漢基業(yè)。相比之下,劉備就寒酸多了,雖然也占據(jù)了益州和荊州,但是上天不佑,首先是在軍事全盛時期,關(guān)羽大意失荊州。為了給關(guān)羽報仇,劉備傾全國之力伐吳,結(jié)果又大敗而歸。從此之后,注定蜀國無法再重現(xiàn)當(dāng)年光武皇帝的輝煌了。

從中也看出了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就是孟子說的那句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讀千年歷史,品百態(tài)人生,感謝關(guān)注評價:歷史細(xì)觀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