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漢朝中山國封王的皇室子孫有16位,其中:西漢9人,東漢7人。為何劉備要對外宣揚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呢?又為何不直接說是劉邦之后呢?
無外乎兩種原因,一是撒謊便于圓謊;二是實事求是。但是,無論什么理由,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扯虎皮做大旗”,抬高自己的身份。
說自己是劉邦之后,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
陳壽《三國志》中評價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fēng),英雄之器焉。
無論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寬厚”都是劉備最大的性格優(yōu)點。如果,當(dāng)別人問他身世時,他說自己是劉邦之后,別人會怎么想?例如:你在國內(nèi),別人問你是哪里人,你說是中國人;當(dāng)你在國外,別人問你是哪里人,你說是地球人。別人會怎么想?別人應(yīng)該不會認(rèn)為你這是幽默的表現(xiàn),而是輕浮的行為。因此,如果劉備說出自己是劉邦之后,不但幫不到自己,反而會讓人看輕自己。所以,他又怎么可能做出如此自損而又對己無益的事情來呢。
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對自己有哪些幫助呢?
任何時代,人都是生活在一個圈子當(dāng)中。而劉備“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這不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古代窮屌絲嗎?然而,劉備從小便有大志,夢想出人頭地,但是以他一個連農(nóng)民都不如的小商販的身份地位,想要擠身高層圈子,無異于癡人說夢。
正所謂: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當(dāng)黃巾起義暴發(fā),劉備果斷打出“中山靖王”之后的旗號,一舉籠絡(luò)班底大將關(guān)羽、張飛,并贏得中山巨富張世平、蘇雙資助千金,戰(zhàn)馬數(shù)十匹,從而解決了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最大問題——起動資金。如果沒有中山靖王的身世,光靠兩張嘴皮,怕也難以收到如此效果吧。
同時,這種落魄的身份放到現(xiàn)在,可能會處處遭人白眼,但是在古代那可就完全不同了。因為漢室宗親代表的是皇家臉面與威望,如果有人不尊重漢室宗親,不就明擺著不尊重皇家嗎,而且容易落人口實,并遭到有心人的彈劾。因此,當(dāng)劉備亮出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后,無論是幽州刺史劉虞、徐州刺史陶謙、北海相孔融,還是諸侯袁紹、曹操,盡皆對其另眼想看,尊重有加,待為上賓。這雖然和他自身的交際能力脫不開關(guān)系,但是沒有中山靖王之后的招牌架橋,怕也難有機(jī)會能和這些大人物說上話,并且迅速進(jìn)入當(dāng)時的上流圈子。
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到底是撒謊還是實情?
就因為中山靖王劉勝生了120多個兒子,無從稽考;而劉備的身世又極其窘迫,不像王室之后等。所以,許多人便認(rèn)為他說的中山靖王之后,可能是一個野心的“謊言”。
難道真是這樣嗎?答案應(yīng)當(dāng)是否定的。
《漢書·劉屈氂傳》記載:劉屈氂,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子也,不知其始所以進(jìn)。
因為,就是劉勝的這個兒子劉屈氂,曾任職涿郡太守多年,因為政績口碑傳聞不錯,因此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春,被漢武帝調(diào)任為第十二任丞相,封澎侯,封邑二千二百戶。自上任后,他卻伙同貳師將軍李廣利、秀衣直使江充,為反倒衛(wèi)皇后、太子劉據(jù)勢力,再行擁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策劃了震驚后世的“巫蠱之案”,因此案被武漢帝處死者達(dá)10萬余人。但是,最終事發(fā),劉屈氂被漢武帝誅滅三族。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劉勝一脈基本上沒有什么出路了,不死已是萬幸。而劉備的祖地便在涿縣,如果說是劉屈氂當(dāng)年任職時,遺留在這里的分支也是非常可信的。
同時,在民間每家每戶都要供奉先人牌位,書寫族譜。所以說,每家每戶的情況,左鄰右舍應(yīng)當(dāng)非常清楚,如果劉備撒謊是很容易泄露身份的,冒充皇室宗親的后果那可不是一般的嚴(yán)重。因此,明智的劉備絕對不會做出極易敗露的撒謊之事。
此外,如果他真想冒充宗室之后,可選的實在太多太多,僅皇室封的中山王就是16位之名,沒有必要一定選擇喜好酒色、名聲不佳的劉勝、發(fā)動“巫蠱之案”的劉屈氂為祖上,這不明擺的自損形象嗎。
綜合分析之下,以上或許就是劉備沒有說自己是劉邦之后的原由,而中山靖王之后,祖父劉雄、父劉弘也應(yīng)當(dāng)是劉備的真實身份。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