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范文程?這可是滿清的一個大忠臣!您要問咋形容這人呢?就倆字——聰明!絕頂聰明。

咱不夸張的說,大明開國有個劉伯溫,人家滿清開國有個范文程。所以范文程的地位在滿清這地那是有一號的智囊,滿清很多重要的戰(zhàn)略戰(zhàn)法,外加條條框框的法律法規(guī)都是從這人手里攢出來的。

說道這里估計有人要問了:“范文程?聽這名這應(yīng)該是個漢人,咋就溜達到了滿人的地界為滿人服務(wù)了呢?”

還是您有眼光,范文程的的確確是漢人,祖祖輩輩都是咱中原漢人的一份子,但時間到了他這,他這就主動的改門換庭了,做了旗人。做旗人這是人家皇太極特別的恩準的,所以人家在滿清時候,地位崇高!

那么接下來咱就對范文程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范文程

其實說起范文程的老祖宗,咱大華夏的人沒有不知道的。范仲淹?大家伙聽過嗎?對大宋重臣,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大名人啊!范文程是人家的第十四世孫。

而他們這一大家子到了大明朝的時候,那也是大明朝的官宦之后,其曾祖父做過大明朝的兵部尚書。

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指的就是人家這樣的家庭。

咋說呢?像這樣的家庭,陳年的書香就和那陳年的老酒一樣熏也能把人熏出個味來。

所以范文程十八歲就拿到了秀才的頭銜。這要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其后舉人,進士,狀元這不都得手到擒來嗎?

但他這人運氣似乎到這里就用完了,這好多年都過去了(至少在他眼里是這樣),啥也沒考到,這眼瞅著年齡,噌噌的往上竄,在這樣下去可就一事無成啊!

范文程打小志氣就高,想要像他先祖那樣留個名頭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不想埋沒了自己個獨有的才華,太浪費了。

這時間點上,范文程恰好就在遼東,大家伙都知道這地大明和滿清打的那叫個火熱啊。

于是范文程大腿根子這么一拍,這就決定為滿清服務(wù),畢竟學(xué)了這么多年了,要貨賣帝王家不是,你大明瞧不上,咱就賣給你的死對頭滿清不就成了。

所以當滿清攻入撫順之后,按照慣例滿清對整個撫順來了燒殺搶掠。而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二十一歲的范文程順道拉著他的哥哥范文寀,跑到努爾哈赤的軍帳邊上來了個“仗劍謁軍門”,這就帶著自己的滿腹經(jīng)綸投靠了滿清。

當時滿清還是努爾哈赤的后金,努爾哈赤一聽他的老祖宗是宋朝大學(xué)士范仲淹,而他是范仲淹第十七世孫。

接著是他的六世祖明初任湖北云夢縣縣丞;曾祖范锪為嘉靖朝兵部尚書;祖父范沉為天啟朝沈陽衛(wèi)指揮同知……

哎呀!努爾哈赤聽聞非常的開心,畢竟他這里都是一些個大老粗,打仗憑借的就是半部三國,這要是打天下這不成。

所以努爾哈赤沒有讓范文程失望,非常的贊美他:“這可是名臣之后,范仲淹的后人,曾祖父都做過大明朝的兵部尚書,你們得好好的尊重他!”

為此范文程非常的感動:“范文程必將盡心竭智!”

好吧,良禽擇木而棲,咱沒什么好說的!自打這范文程投靠了滿清,那真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后來的范文程

前前后后服侍了滿清四代帝王,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以及后來的康熙,一直做到了文臣之首。

大明沒有給的,范文程從滿清這里一樣不缺的都拿到了,人生也走上了圓滿。說明這范文程的眼光極為毒辣,一眼就瞅出來大明是不行了,在折騰下去,也折騰不出個啥名堂來了,為自己選了一條更加好的晉升之路,從而讓自己的大名流芳百世,享受萬年,聰明人!

您要說范文程是個文臣,您可大錯特錯了,人家范文程那是上馬提槍,下馬拿筆的人物。

當年隨著皇太極進攻大明,在攻打潘家口、馬欄峪、山屯營、馬欄關(guān)、大安口等等這些地方的時候,那是披甲拿刀,總是沖在第一線,皇太極目光望去,總是能瞅到他,大聲的歡呼呵斥大明的將軍,敏捷的跳躍著,那是頂著恐懼外加死亡的危險,在躲避飛箭,槍彈的。那身影何值是英姿颯爽,手起刀落,咔咔咔的就把大明將軍的腦殼就剁掉了,這要是拿一代名將的身影相比,那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滿清全軍的標桿旗子,

咱大華夏地頭上有名的戰(zhàn)神白起也不過如此爾!和忠心為國的岳飛岳爺爺相比不相上下啊!

不僅如此人家陣前殺敵,砍殺大明將領(lǐng)血濺三尺連眼珠子都不眨一下,鮮血噴到臉上拿起筆來為滿清謀劃的方方面面都有獨到之處,滿清的那些個法律法規(guī)都是出自人家之手。

上馬能武,下馬能文,不虧為名臣之后,書香之家!

當年皇太極去世,范文程傷心欲絕!

范文程的糟心事

大家伙都知道皇太極之后的滿人,也就是范文程的那些個主子們陷入了皇位的爭奪大戰(zhàn)之中,這種事誰也說不好,最終勝出的是誰。

當時的范文程還是紅旗旗下的人,這紅旗旗主碩托支持多爾袞,結(jié)果玩脫了把自己給玩死了。

范文程作為紅旗的人被劃歸到了鑲黃旗下,也就是多爾袞的弟弟多鐸的手底下。

那會滿人有個規(guī)矩,作為旗主對旗下人的財產(chǎn)可以進行掠奪,而不違法。

而這個時候,范文程娶了一房嬌妻,多鐸瞅見了,感覺很好,這就想要把范文程的老婆給搶了。

但范文程說道根子上,他也是個漢人,漢人有著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奪妻之恨同樣也是不共戴天。

而范文程那會在朝堂上的位置,那也算是顯赫,多鐸這么做雖然有著祖宗的規(guī)矩沒有違法,但卻違法了漢人的道德。

這事弄的有點子僵,最后范文程吃了點虧,當然這比起范文程在滿清哪里得到的,不算個啥!

他前途依然在前。

加官進爵的范文程

后來范文程幫助多爾袞入駐中原,那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年吳三桂這腦殼后邊有反骨的家伙給多爾袞寫求援信。

多爾袞在內(nèi)心里是矛盾的,畢竟?jié)M清雖然兵強馬壯但對比起龐大的大明朝還是有點底虛,就是范文程為多爾袞分析了當時的局勢,奠定了多爾袞入駐中原的決心。

咱不得不說范文程的眼光,他就看出來李自成壓根就不是個威脅,只要敗其一次,他就徹底完蛋了,畢竟這個看起來龐大,卻僅僅是流民維持軍力的家伙,沒有根據(jù)地,擊潰他只是早早晚晚的事。大明不是有吳三桂嗎?

一切都如范文程預(yù)料的那樣。

俺哪是大明的骨頭,大清的肉啊!這是范文程對自己極為形象的描述,說到底范文程是把自己一劈為二,一半給了大明,一半給了滿清。

聰明人!

“大清的江山其實俺是從李自成的手里拿下來的,跟大明啥關(guān)系都沒有!”這是范文程捶胸頓足的對投降的大明將軍們的嘶吼,怒他們不爭氣!

他死后,康熙親自題詞,表示緬懷!

事就是這么個事,不知道俺說清楚了沒。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里,喜歡的朋友加個關(guān)注,順手點個贊呦!

最佳貢獻者
2

英杰本自出塵凡,才堪王佐濟云帆。

金鱗豈是池中物,巨闕胡為鋏內(nèi)彈。

刀兵指處舊旗鼓,帝業(yè)成于故江山。

誰言塞外清肱股,幾度夢里漢衣冠?

――肥貓詠范文程

給大家講講這位清朝的開國功臣范文程。

說起范文程,很多人是恨之入骨,認為他是個大漢奸,背叛了民族和祖宗,為異族效力,奪取了大明江山。

那么,我們來講述一下他的一生,分析他為什么會被清朝任用器重。

范文程的祖上就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就是其千古名句。

明初,范家祖上被貶沈陽,一家就在沈陽撫順定居了。
范文程喜歡讀書,成為了縣學(xué)生員。
努爾哈赤攻取沈陽城后,范文程兄弟謁見,努爾哈赤很器重范文程,獲知他是明朝大臣范鎞的
后人,專門告訴貝勒們,這是名臣之后,必須要善待他。

努爾哈赤是一介莽夫嗎?連他都知道要器重人才,而絕不允許以民族和血統(tǒng)而搞歧視。

而現(xiàn)在,很多人都不懂這個道理。
努爾哈赤攻取遼陽、西平、廣寧的戰(zhàn)斗,范文程都隨軍參加了。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即汗位,把范文程調(diào)到身邊,參劃方略。這就是皇太極那次繞道蒙古,遠襲北京城的戰(zhàn)役。這次戰(zhàn)役決定了明朝從此失去了戰(zhàn)略主動性,只能被動挨打,再無還手之力。范文程率偏師掩護主力部隊,為主力清理側(cè)翼的隱患。

通過幾次對明朝的深入進攻,范文程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建議:
這確實打在明朝的七寸上
了。從進攻路線,補給,出師名義,收服方式都作了系統(tǒng)的安排。

清軍陸續(xù)五進五出,明朝毫無招架之力,國力被虛耗到難以承受的地步。
招降孔有德、破旅順、收平島、征服朝鮮、安撫蒙古諸部,都出自于范文程的謀劃。

崇德元年,范文程被任命為內(nèi)秘書院大學(xué)士,這是他真正

成為清朝的“國相”。
清朝準備給他一個很高的軍職“固山額真”,但皇太極否決了,皇太極認為,范文程是國相之才,不能把才華浪費到一軍一旅之中。
皇太極對范文程十分信重,言聽計從,百般照顧。

這就是清朝君主對待范文程這個漢臣的態(tài)度。

如此大才,被滿人做器重,對明朝來說,確實是很大的損失。那么,咱們掏良心說話,假如范文程歸屬于明朝,能得到這樣的器重嗎?

范文程文武全才,若在明朝,混到最高,文是內(nèi)閣首輔,武為兵部尚書。

看看崇禎的內(nèi)閣,崇禎執(zhí)政十七年,內(nèi)閣首輔換了十九個,內(nèi)閣成員陸陸續(xù)續(xù)五十人(有說五十一人)。

請問,這樣的政壇,范文程能發(fā)揮幾年才華?

再看崇禎的兵部,崇禎執(zhí)政十七年,兵部尚書十四人,幾乎沒有全身而退的,留條小命都是祖上積德。

這還不算那幾位掛虛銜的,像袁崇煥、孫傳庭等。

請問,這樣的軍制,范文程就算做了兵部尚書,又能撐幾天?他又能比別人活多久?

用則疑,疑則忌,忌則殺,這就是大明王朝對待文臣武將的態(tài)度,還能怪別人另擇明主?
皇太極死后,順治登基,多爾袞攝政,仍然重用范文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上吊,范文程發(fā)現(xiàn)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向多爾袞進言,
要一統(tǒng)江山。

打著為崇禎復(fù)仇名義的大旗,清軍進入了中原,直趨京師。
入主中原,舉廢官,承明制,輕賦稅。天下甫定,開科舉,收民心。

多爾袞死后,范文程仍然被重用,屢進良策:


順治十一年,歷經(jīng)三朝
,功不可沒的范文程致士退休。
順治也很恩遇他,非常照顧,給了很高的榮譽和禮敬。當范文程病重的時候,還親自調(diào)理湯藥給他治病。

康熙即位,讓范文程主持祭祀太宗皇太極的儀式。君臣際遇,古今能有幾人?范文程慟哭懷念。

皇帝是滿人,功臣是漢臣,人家愛新覺羅家對待自己的開國功臣的態(tài)度怎么樣?

就怕貨比貨,再想想被某些人鼻涕一把淚一把懷念的那個大明王朝,是怎么對待自家的開國功臣呢?

當然,據(jù)說也不錯,功臣生了病,明太祖也給過人家秘制的蒸鵝吃呢。

康熙五年,范文程病故,年七十歲。謚“文肅”,賜篇額:“元輔高風(fēng)”。

在中國古代的皇權(quán)社會,一個讀書人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被君王所任用,所信任,所器重,是多么的難得啊。

在范文程的生命中,能被努爾哈赤發(fā)現(xiàn),是機緣;被皇太極任用,是相知;被多爾袞器重,是信任;被順治敬重,是恩懷;被康熙推崇,是風(fēng)尚。

人生若此,夫復(fù)何求?難道必須像那些被朱明王朝疑忌,冤殺,刑剮,被曝尸荒野才算是忠臣嗎?

3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范文程說通俗一點,就是漢奸。

這小子還是南宋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孫。

他的家里也深受大明的優(yōu)待,曾祖父曾經(jīng)官至兵部尚書。

范文程18歲就考取了秀才,在遼東居住?上щS后多年時間,范文程沒有進學(xué),始終是一個秀才。

在大明,秀才有些特權(quán),但無法做官,不能滿足范文程自己的政治欲望,也不能發(fā)揮他的才能。

當時遼東屬于文化荒漠地區(qū),范文程在哪里尚且不能進學(xué),考中舉人之類,在全國就更沒有競爭力了。

就是因為范文程明白走科舉考試,很難在大明出頭,而滿清急需要漢人謀士,這才決定背叛祖國。

所以,清軍攻占撫順以后,范文程主動去投靠滿清,成為滿清麾下的大漢奸。

據(jù)說當時努爾哈赤大喜,對手下人說:“這可是名臣的后人啊,你們可得對他好好尊重啊!”

為什么努爾哈赤這么說?除了范文程是兵部尚書的重孫子,范仲淹的后代,也是因為他是有能力的秀才。當年滿清麾下都是一群武人,沒幾個識字的。

在捧著本《三國演義》都能當軍官教材的軍隊里,范文程的秀才就相當于今天的博士后,算是一流學(xué)者。

這說明,范文程非常擅長投機,他投的很準,很快成為皇太極心腹。

誠然,范文程這個人能力非常強,對于滿清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甚至軍事都有很大的貢獻,堪稱開國重臣。

但此人身為漢人,投靠異族甘做鷹犬,反而屠殺自己的同胞,實屬人品低劣的民族敗類。

范文程的所作所為,其實同汪精衛(wèi)沒啥區(qū)別,一丘之貉而已。

比如,明軍圍攻大安口城,范文程披甲上陣,率領(lǐng)槍炮手,斬殺很多明軍。

再比如,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四日,范文程上書攝政王,奏請立即出兵伐明,奪取天下。范文程的建議,對清奪取中原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制定,對促使清軍出發(fā),起了巨大的作用。

滿清幾乎每一個大規(guī)模軍事舉動,都有范文程的身影。

就是在范文程的獻策先,不知道多少漢人因此被殺。范文程的官帽紅纓上,染滿了自己的同胞的鮮血。

其實范文程投靠滿清之前,滿清在東北已經(jīng)胡作非為,大肆虐殺遼東漢人,僥幸沒死的也被他們當做奴隸。就這種情況下,范文程也主動去投靠,說明此人對同胞的死活毫不在意,是個無恥小人。


自然,范文程過的也不是很好。滿清是異族朝廷,實權(quán)派眾多,互相傾軋,毫不留情。范文程也被迫陷入政治斗爭中,幾次差點完蛋。

更倒霉的是,他的老婆竟然被多鐸搶走了,范文程不但戴了綠帽還遭受了奇恥大辱。

這也算是報應(yīng)吧。之前滿清官兵對于漢人老百姓,欺男霸女,無所不為,范文程助紂為虐,最終搞到自己的頭上。

說通俗點,范文程就是一個有才無德的典型人物,卑鄙帶路黨而已,也是范仲淹家的恥辱。

搞笑的是,滿清當權(quán)者其實對這些漢奸也很鄙視。乾隆皇帝下令編修《貳臣傳》將其列入之中,此時范文程已經(jīng)死去多年,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他努力奉獻過滿清政權(quán)把他列為貳臣。

乾隆這小子倒是直來直去。他以忠君為標準,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乾隆指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從封建道德出發(fā),實在是“大節(jié)有虧”。這些人盡管為清朝作出了貢獻,其子孫甚至還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標準衡量,他們是不完美的。

看看,主子都把他們當做是一條狗。

4

感謝邀請。

其實范文程及其后人在清朝混的很不錯。

由于范文程對愛新覺羅家毫無保留的忠誠;因此愛新覺羅家對范文程家的回報也很豐厚,范文程死后留有范承斌,范承謨,范承勛,范承蔭,范承烈,范承祚等六子,其中次子范承謨官職福建總督,在三藩之亂時被耿精忠殺死,清朝后追贈他兵部尚書、太子少保。

三子范承勛先后擔任了云貴總督、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等高官,長子范承斌雖然沒有擔任過什么特別高級的職務(wù),但是也被受封子爵。五子范承烈功績不顯,但是從目前查到的資料來看,在康熙朝也擔任過兵部侍郎。

也就是說,范文程死后,他的六個兒子里最起碼有三個兒子擔任過從二品以上的高官,這在清朝堪稱異數(shù),這種情況在漢族官員里只此一例。到了范家第三代,依然是享受著皇室的特殊優(yōu)待。

范文程的孫子范時崇在康熙朝官至浙閩總督、兵部尚書;范時捷亦任陜西巡撫、漢軍都統(tǒng),雖然范時捷后來牽連進了年羹堯事件,但是由于當時范家已經(jīng)沒有人在朝廷內(nèi)擔任三品以上官員,因此號稱鐵面無私的雍正皇帝說:范氏子孫竟無現(xiàn)居大員之人,范時捷尚非棄才可比,又認命他擔任了古北口提督事物。

范文程的另一位孫子范時繹在擔任兩江總督期間,工作不努力,懈怠,貪污,本來是要被重判,甚至是判處死刑的,但是雍正皇帝考慮到范時繹是范文程的孫子,竟然把范時繹無罪釋放,還讓他擔任了副都統(tǒng)。后來在乾隆朝,還升了范時繹的官職,認命他擔任了江西巡撫、漢軍都統(tǒng)。

乾隆朝中期,這個時候范家有點凋敝,沒有什么人才,最能干的范時紀也只擔任了員外郎的小官,結(jié)果被乾隆發(fā)現(xiàn),竟然下旨稱范家是八旗大族,但是現(xiàn)在他們家竟然沒有一個人能擔任高級職務(wù),因此破格提拔為漢軍副都統(tǒng)。

嘉慶時,范宜恒亦官至戶部尚書。范建豐官吏部侍郎。范建中任杭州將軍。乾嘉年間,漢軍破格用滿缺者極屬少見,漢軍世家范文程的子孫卻能享受此殊榮,如范時紀曾任滿洲戶部侍郎,范宜清曾任盛京工部侍郎,范建豐亦曾補滿缺?梢赃@么說,范文程以及家族所享受的這種優(yōu)待,在清朝三百年間 范氏家族的地位絲毫不遜于那些滿洲貴族們。

至于為何范文程會忠于大清?很簡單,士為知己者死。對于范文程來說,皇太極解放了他的奴籍,并視他為第一謀士,并常言范章京知道否?范章京怎么看?而且順治、康熙都曾厚遇范文程,例如賜藥、畫像,康熙都曾親自為范文程端藥,并賜元輔高風(fēng)牌匾。

再者,漢官集團是牽制滿洲軍事貴族的重要政治力量,而且清朝入關(guān)符合漢官集團的利益。因為說到底,不管滿洲人如何能打,最后治理天下還得用儒家思想,還得用漢官。所以由不得范文程等漢官集團死心塌地的效忠愛新覺羅家。

全文完

5

作為清朝開國重臣,范文程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而說起他的十七世祖——宋朝名相范仲淹,那就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了。寫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被追謚為“文正”(謚號中最為高貴的一種)。

出生在名門,血管里流淌著忠臣良相血脈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國家時,主給努爾哈赤投懷送抱,表達忠心。清朝建立前后,范文程積極討伐明朝,對大清建立新制建議獻策,被看做是清朝開國文臣之首。他一生輔佐四位清朝帝王,死后康熙帝親筆書寫祭文,并賜予謚號“文肅”。

人們不禁要問,范文程為何要忠于大清?他的結(jié)局又是如何呢?

我們今天來說說這件事情。

萬歷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遼東沈陽,據(jù)《清史稿》記載:“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謫沈陽,遂為沈陽人,居撫順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擔任兵部尚書,他也算是官宦世家,少年時代讀書勤奮,很是刻苦,加上天資聰穎,沉著堅毅,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力,和他的兄長文寀一同成為沈陽縣學(xué)生員。

萬歷四十四年(1616),清太祖努爾哈赤在今天的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的赫圖阿拉城即汗位,正式建立后金政權(quán),并改元為“天命”。天命三年,后金的部隊攻打到了范文程所在的撫順。

范文程一不做、二不休,和兄弟范文寀便前往拜見努爾哈赤。

拜見前,范文程的曾祖范鏓暗中相助。得知是范鏓的曾孫前來拜見,努爾哈赤叮嚀左右,這是名臣的后人,一定要以禮待之。果然,在和范文程交談之后,努爾哈赤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很不一般。

得到努爾哈赤的器重之后,范文程的道路變得寬闊起來。他憑借著自己的才華一步步走向關(guān)鍵崗位。

天命七年(1622),努爾哈赤攻打遼陽、西平、廣寧等諸地,連戰(zhàn)連捷,范文程始終跟隨左右。天命十一年(1626),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zhàn)中被袁崇煥用紅夷大炮擊敗,半年后病逝,他的第八個兒子愛新覺羅?皇太極被推舉為新任可汗,也就是清太宗。

作為先帝的寵臣,范文程得到了皇太極的重用——把他安排在自己身邊,協(xié)助處理日常軍務(wù)。天聰三年(1629),范文程跟隨皇太極的大軍二度南下討明。他們從薊門關(guān)進入,攻克遵化。隨后,皇太極讓他獨立率軍打仗。范文程很快拿下了潘家口、馬蘭峪、三屯營、馬欄關(guān)、大安口五座城池,表現(xiàn)出了超強的軍事才能。

不久,明軍進行反擊,包圍了大安口。范文程“以火器進攻,圍解”。在皇太極出兵攻打永平的時候,范文程奉命駐守遵化,“敵掩至,文程率先力戰(zhàn),敵敗走。以功授世職游擊!

以文出道的范文程不但能打仗,而且打的都是勝仗。這讓皇太極心里很是舒坦。

天聰六年(1632),范文程與其他幾個意見相同的大臣一起上疏,建議皇太極放棄攻打宣府、大同等地,改為直取山海關(guān)。后來,清軍入關(guān)占領(lǐng)中原,證明了建議的正確性。范文程的戰(zhàn)略眼光也就此展露。在破旅順、收平島、討朝鮮、撫定蒙古等重大戰(zhàn)略中,范文程良策不斷,都表現(xiàn)出了杰出的智慧。

崇德八年(1643),太宗皇太極去世,群臣又商議推舉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汗,是為清世祖(后來的順治帝)。福臨剛繼位時,貝子碩讬等人持反對意見,暗中謀劃立多爾袞為可汗。但多爾袞將他們告發(fā),碩讬等人被處死。范文程原本跟隨碩讬,屬于鑲紅旗,但碩讬已死,他便被劃入鑲黃旗。

后來,清軍以破竹之勢攻入北京,李自成倉皇而逃。如何穩(wěn)定人心,贏得老百姓的支持?范文程寫出了安民告示:義軍入關(guān)是為了替大家復(fù)仇而不是搶殺百姓。他們殺的都是惡賊。請大家放心,“吏來歸,復(fù)其位;民來歸,復(fù)其業(yè)!币宦犨@話,老百姓的心里踏實了,紛紛歸順清軍。同時,范文程積極參與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修訂,為新誕生的大清政權(quán)盡力盡心、夙夜在公。

順治元年(1644),范文程位列大學(xué)士之首,地位十分顯赫。順治十年(1653),范文程受封少保兼太子太保?滴跷迥辏1666),七十高齡的范文程病逝?滴趸实塾H自撰寫了紀念文章,并“賜葬懷柔紅螺山,立碑紀績,謚文肅。” 御書祠額“元輔高風(fēng)”。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縱觀范文程的人生,他敏銳地察覺到明末的腐敗,拋棄了氣息奄奄的大明王朝,而是主動投靠努爾哈赤,為銳意進取的后金效力,并對大清管理體制的優(yōu)化出智出力,成為開國重臣。

“文程之策,可抵百萬雄兵。”康熙皇帝的這句評價不但擲地有聲,而且消弭了后世對他的那些惡評。

6

明亡清興之際,有一位不容忽視的謀士,他是范仲淹后人,自幼飽讀詩書,卻投靠了后金,先后輔佐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清軍入關(guān)立下了汗馬功勞,后又活躍于順治、康熙兩朝,堪稱四朝元老。這就是飽受爭議的范文程。

范文程,字憲斗,號輝岳,生于1597年。范文程是范仲淹后人,其曾祖為正德年間的進士,官至兵部尚書。論家學(xué)淵源來看,范文程也絕對算是名門之后了。按史書記載,范文程天子聰穎,且勤學(xué)苦讀,時常掌燈讀書至深夜。這使得他成了遠近聞名的“奇才”。

在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時,努爾哈赤攻下?lián)犴,而范文程也就此歸順了后金。初降后金的范文程,被劃入鑲紅旗,輔佐貝勒碩托。及至皇太極掌權(quán)時,開始設(shè)置文館,招攬儒生到此入職。此時,范文程也逐漸受到了重用。

到天聰三年(1629年)時,范文程跟隨皇太極征討明朝。當時,皇太極攻下戰(zhàn)略要地遵化,再次行軍前,命范文程留守。足見范文程被重視的程度。在皇太極在大安口受阻時,范文程更是緊急籌措調(diào)集火炮,前往增援,幫助清軍脫離了險境。

在范文程為清朝效命期間,有兩件事最為關(guān)鍵,一是設(shè)計除掉了袁崇煥,二是獻計多爾袞收降吳三桂,揮師入關(guān)與李自成爭奪天下。就前者而言,范文程用離間計誘使崇禎將袁崇煥凌遲,自毀長城,為清軍掃除了一大障礙;就后者而言,范文程促使多爾袞果斷出擊,趁亂揮師入關(guān),得以定鼎北京。

那么,身為漢人的范文程,為何會選擇投降后金、忠于清朝呢?

在歸附清朝(后金)的漢人中,范文程算是比較早的。當時,努爾哈赤雖然羽翼逐漸豐滿,比起強大的明朝還是顯得太過弱小?墒,范文程卻偏偏投靠了努爾哈赤,并終其一生都忠于清朝。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范文程并非主動投靠努爾哈赤,而是被俘后才選擇投降的。前文提到,后金天命三年時,努爾哈赤攻打撫順,而此戰(zhàn)中范文程被俘,隨即投降?梢哉f,如果不是被俘,范文程最終會如何選擇,還應(yīng)該是個未知數(shù)。

在范文程被俘后,自然也經(jīng)歷了一番掙扎。不過,由于此前他眼見明朝日漸腐朽,可謂江河日下。所以,范文程也算是在對明朝失去信心后,才轉(zhuǎn)而輔佐努爾哈赤的。

在明清戰(zhàn)爭期間,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尤為重視漢人,一直極力拉攏那些讀書人為自己出謀劃策。從這一點來講,范文程所受到的待遇,也真比在明朝優(yōu)越太多。俗話講,良禽擇木而棲,士為知己者死。范文程是一介書生,在受到禮遇和優(yōu)待后,自然也就死心塌地了。

自投靠后金開始,直至清軍入關(guān),范文程可謂是屢立奇功。正因如此,史學(xué)界一直將范文程視為明清鼎革時期最為關(guān)鍵的謀士之一。

與許多被屠戮的功臣相比,范文程也算是得以善終了。

到順治朝時,范文程已經(jīng)日漸老邁?墒牵宄o告老還鄉(xiāng)之先例,所以朝廷一再留范文程在朝為官。直道范文程實在難以上朝,順治才恩準其卸任,但還是賜以太傅兼太子太師的榮譽,同時每天都命人賜藥問診,照顧范文程。

在清初的幾位皇帝中,順治帝與范文程的感情可謂最為深厚。范文程日漸老邁,難以入宮面圣,順治便命畫師為范文程繪制畫像,以便可以不時觀看,以解相思之苦。而到順治駕崩后,范文程則伏地慟哭,以至于難以起身。

范文程不僅自己忠于清朝,還一再訓(xùn)誡兒子們?yōu)榍宄M忠:

“我老矣,恨未能以一死報列圣。汝當勉力官方,矢竭忠誠,以成我未竟之志!薄秲(nèi)秘書大學(xué)士范文程肅公墓志銘》

到康熙五年(1666年)時,范文程病逝,享年七十?滴醯鄣弥段某趟烙嵑螅H自為其撰寫了祭文,又派遣官員代為前去致祭,賜范文程謚號為“文肅”。及至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又恩準范文程入祀賢良祠。至此,范文程算是獲得了無上榮耀。


主要參考資料:《清史稿》

7

每當看到范文程這仨字,我都想罵一聲:狗漢奸!我呸! 罵完了接著寫。

范文程這家伙,祖上倒是有點來歷。他的老祖宗是范仲淹,就是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那位北宋名臣。

老范作為一名抗擊西夏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績一直被后人歌頌。 也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變,范仲淹的子孫傳了十七代,憑空冒出范文程這么個玩意兒。

萬歷二十五年,范文程出生在遼寧沈陽,從小就比較聰明,也喜歡讀書,十八歲的時候,和哥哥范文案一起考中了秀才。

要按一般的劇情發(fā)展,妥妥的就是一個未來的有為青年?上,考中秀才后,科舉之路也就到頭了。以后再怎么考,也沒考中舉人,更別說中進士了。

范文程:


老范家在明朝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緦儆诠倩率兰。他的太爺爺就當過兵部尚書。而且由于是名臣之后,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對他們家也都能高看一眼。 年輕的范文程科舉失意,沒辦法爬進官場,估計心靈受到嚴重打擊,心理就扭曲了。

萬歷二十七年,滿清(當時還叫金,一般稱為后金)攻打撫順。范文程認為大顯身手的機會來了,哥倆就主動投靠了努爾哈赤。

注意,主動這個詞要圈起來,要考的。 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說是當時明朝政治腐敗,朝綱敗壞,范文程認為群眾活得苦哇,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投靠大清。

這種把他描述成憂國救民的抹白簡直是胡說八道。 拜托!要知道當時這家伙才二十一歲哎,說他有救萬民于水深火熱的覺悟,你信嗎? 咱們看看他自己說的吧!

“下臣姓范,名文程,字憲斗,沈陽人氏,原是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之后,……因?qū)掖紊蠒骰,明皇不用,落拓一生,無憑無藉。今因陛下崛起滿洲,故不避斧鉞,效毛遂自薦來見陛下,陛下如愛惜人才,下臣當盡畢生之力,上輔明主!保ā肚鍖m秘史》第十回)

就范文程的那點貨,在明朝是排不上號的?稍诤蠼,那就完全不一樣了。要知道后金根本沒多少人識字的,急需各類人才。這個范文程也挺會忽悠,見了面一通話,讓努爾哈赤開心得不得了,和手下人說:你們看,名人的后代就是不一樣,以后你們要好好跟他學(xué),多尊重人家!

客觀的說,在治國方面范文程還是很有點能力的,特別是皇太極繼位后,對他更加倚重,他也在治國和軍事參謀方面為滿清做了不少事。

在滿清和大明的歷次戰(zhàn)爭中,都有他的身影,甚至自己親自上陣,殺戮同胞,以同胞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沒少干危害國家民族的事。

哦對了,他現(xiàn)在的國家不是大明了。 你再蹦噠得歡,人家正經(jīng)的主子還是把你當條狗。

雖然皇太極每次商議軍國大事,都要聽取他的意見,但是在內(nèi)部斗爭中,他得罪了多爾袞和豪格等人。在皇太極死后,范文程就差點陷入阿達禮、碩讬的謀反案丟了腦袋;更氣人的是,他老婆被多鐸搶走了

而據(jù)《中國通史》記載,盡管身遭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凌之雙重危難,這家伙仍然以大局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這一緊急關(guān)頭,獻計獻策,立下了殊勛。

范文程和妻子:

這是啥?這就是漢奸,這就是賤! 這條狗如此忠心,如此好用,當然得給點骨頭。所以,這家伙當上了內(nèi)院大學(xué)士,幾個兒子也都封妻蔭子。 事實證明,對于漢奸,主子內(nèi)心還是鄙視的。就算給它點肉吃,也不過是利用他而已。

范文程死后多年,乾隆時期給他立傳的時候,乾隆欽點,把他列入了《貳臣傳》。 范文程有一個夢,他想和自己的北宋那位祖宗范仲淹一樣,在死后得到“文正”這個謚號,這個夢想他最終也沒有實現(xiàn)。

因為他不配!我呸!

參考《清史稿》,原創(chuàng),侵權(quán)必究!

8

范文程出生于明朝萬歷年間,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17世孫。他的太爺爺做過明朝的兵部尚書。然而作為明朝官宦子弟的范文程,卻背棄明朝,主動投降了滿清,并且一生死心塌地跟隨大清,這是怎么回事呢?

(范文程劇照)

這就要說到明朝嚴格的科舉制,明朝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的說法,也就是說在明朝,想入仕為官,如果沒能考上進士,其他一切免談。

范文程從小勤學(xué)好讀,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他累考數(shù)次,才在18歲時考了個秀才,此后數(shù)次參考,都名落孫山。

當時的明朝,一方面朝廷內(nèi)部動蕩,宦官當?shù);另一方面吏治腐敗,天?zāi)人禍不斷,已呈現(xiàn)出一派遲暮之景。

而努爾哈赤卻在關(guān)外東征西戰(zhàn),不但統(tǒng)一了建州女真,還在盛京建立了后金政權(quán)。

對于范文程而言,中進士對他而言遙遙無期。因此想要效力于明廷,他根本沒有資格。

那么,身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會怎么做呢?

在范文程看來,明朝也好,后金也好,就相當于兩家公司。良禽擇木而居,他認為后金勢力兇猛,很有可能取代明朝。因此,在努爾哈赤向明朝宣讀“七大恨”的檄文,并開始攻打撫順時,便迫不及待地主動投降了努爾哈赤。

范文程的出身和學(xué)識,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善待,甚至他還對后金大臣們說,范文程是名人之后,大家一定要善待他。

(努爾哈赤劇照)

不過,努爾哈赤畢竟是武人出身,雖然在他攻打明朝的征戰(zhàn)中,范文程一直隨征左右,為他出謀獻策,卻只得到了一個章京(類似于文書)的職位,并且在這個職位上一干就是8年。

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在眾人的擁護下繼承了汗位。

皇太極和努爾哈赤不一樣,他重視讀書人,并為之建立了文館。

范文程得以入職文館。很快,他憑著出色的文采得到了皇太極的重視,被委任為內(nèi)秘書院大學(xué)士,從此成為皇太極的謀臣親信。

范文程確實是個人才。他不光知天文地理,還能披甲上陣。在征戰(zhàn)明朝時,他總是身先士卒沖在前面,常常先是招撫,招撫不成,便率槍炮手進行圍剿。在剿殺明軍的過程中,他毫不手軟,因此深得皇太極贊賞。再加上屢有戰(zhàn)功,于是被授予游擊之職。

對于皇太極的厚遇,范文程亦是為之肝腦涂地,鞠躬盡瘁。對明朝那些有影響力有能力的官員,他想方設(shè)法進行策反。在他的勸說下,孔有德、洪承疇、尚可喜等人都歸降滿清。這不僅有效的瓦解了明軍勢力,打擊了明軍士氣,還壯大了清軍實力,為滿清一統(tǒng)天下,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條件。

(多爾袞劇照)

1643年,皇太極因病去世,范文程繼續(xù)得到多爾袞的重用。

在他的建議下,多爾袞以驅(qū)趕大順軍為由,迅速入關(guān),進駐北京。

同時,范文程很注意安撫民心。不僅輕徭薄賦,還處處為民謀利,推行了許多對百姓有利的政策。他又制定了一系列朝廷制度,完善清廷官職等做出了許多改革,為滿清穩(wěn)定政權(quán)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他,榮居滿清第一文臣。

到順治親政后,德高望重的范文程,又被封為少保兼太子太保,并官升一級。

隨后,范文程以病體纏身為由,打了退休報告,從此不再過問政事。雖說退了休,但順治對范文程多有關(guān)心,不光畫了他的像放在宮里,還在他病時,親自嘗藥侍疾。

1666年,70歲的范文程走完了他的人生?滴醪粌H親寫祭文,將其厚葬,還賜謚號“文肅”。

可以說,作為滿清的開國功臣,范文程的結(jié)局已經(jīng)是非常完美的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

9

范文程祖上有范仲淹之賢,乃名門旺族,,,怎夸關(guān)內(nèi)政府腐敗無能,黨爭禍天下,,一驚天偉地之才人,懷才不遇,才另投它門,為努爾哈赤見功立業(yè),創(chuàng)下了舉世偉功,他名為滿清大功臣,,實為漢人之賣國賊走??狗,,,徒有虛名,有污其先祖大宋名相的,,先天下之優(yōu)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善終,,二臣傳中無此人,,,

10

范文程(1597——1666),字憲斗,今沈陽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孫!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其千古名句。

范文程一生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清朝開國時的規(guī)制大多出自其手,為清朝開創(chuàng)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對清朝功績可與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相提并論。

現(xiàn)也有人認為范文程為個人功利而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祖宗,為異族效力,奪取大明江山,是個大漢奸。

明初范家祖上被貶沈陽,努爾哈赤攻取沈陽城后,范文程兄弟謁見,努爾哈赤很器重范文程,努爾哈赤攻取遼陽、西平、廣寧的戰(zhàn)斗,范文程都隨軍參加并戰(zhàn)功卓著。

皇太極即汗位,把范文程調(diào)到身邊,深受倚賴,清軍陸續(xù)五進五出,招降孔有德、破旅順、收平島、征服朝鮮、安撫蒙古諸部,都出自于范文程的手筆。

1636年3月,范文程被任命為內(nèi)秘書院大學(xué)士,職掌撰寫與外國往來書札,掌錄各衙門奏疏、辯冤詞狀、皇上敕諭、文武各官敕書并告祭文廟諭、祭文武官員祭文,范文程也殫心竭力,先后疏言廢除連坐法,奏準更定部院官制;侍珮O對范文程十分信重,言聽計從。

飽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百廢待興,范文程向皇太極建議,通過辦學(xué)校和進行考試選拔人才,短短的幾年間選拔、考取了數(shù)量可觀的人才,特別是青年。這些知識分子,忠于清朝,成為許多大衙門的骨干力量,也是清統(tǒng)一全國的重要力量。

1643年,面對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凌,范文程仍向多爾袞進言,打著為崇禎復(fù)仇名義的大旗,大舉進兵,1644年在多爾袞進與止猶豫不定之時,命召在蓋州湯泉養(yǎng)病的范文程來商大計,范文程一席話堅定了多爾袞收降吳三桂,迎戰(zhàn)農(nóng)民軍,最終入居紫禁城內(nèi)的武英殿,實現(xiàn)了入主中原的宏愿。

清軍入城后,社會混亂,人心波動。范文程立即向攝政王奏稱:"北京里一些人,假托搜捕亂賊,紛紛出面相互告發(fā),恐怕會互相仇害,造成事端,應(yīng)該禁止,"得到認可。

范文程為滿漢民族化敵為友,說大清江山"乃得之于闖賊,非取之于明國也",隨之下令:“李自成原本是故明的百姓,竟然敢弒君并暴尸,實在是天人共憤,法不容誅,今天下令官民為崇禎帝服喪三日。著禮部、太常寺以帝王的規(guī)格厚葬崇禎帝。"

面對清軍初占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官來歸,復(fù)其職;民來歸,復(fù)其業(yè)",安定了士心、穩(wěn)住了民心,填平了滿漢之間的民族鴻溝,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腳跟

多爾袞入主中原以后,權(quán)勢急劇膨脹,大有取代福臨帝位之勢。范文程蒙受皇太極特恩殊寵,知恩圖報,誓死不忘故主,范文程托疾家居,此情當然引起多爾袞不滿,從此范文程逐漸被排除于議政之外。

多爾袞死后,范文程復(fù)職,1653年,范文程又上奏恢復(fù)連坐法,他認為,"此法實行,則內(nèi)外皆得真才,而天下無有不治者矣"。順治帝下詔從其議。

1657年,順治帝派遣畫師去范文程家里畫了他的像,放在宮內(nèi)不時觀看。

1666年八月初二日,范文程因病去世,終年70歲?滴跤H撰祭文,賜葬于懷柔縣之紅螺山。康熙皇帝親筆書寫"元輔高風(fēng)"四個字,作為對他的最高評價。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