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的太上皇一般分為兩大類,其一為主動型,其二為被逼型,前者更合適的稱呼應該是太上皇帝,后者則是名副其實的太上皇。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在他們成為太上皇之后,生活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他們度過余生的方式也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態(tài)勢。
這里四姑娘各舉例子來說明一下。
趙武靈王:專心致志搞事業(yè)
趙武靈王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君主,趙國在他手中真正實現(xiàn)了強盛,而后期的趙武靈王覺得做國君實在是太耽誤他的時間了,于是他將國君的位子傳給了王子何,即趙惠文王,而自封“主父”(也就是最早時期的太上皇帝)。趙惠文王處理趙國的國政,而趙武靈王則專心致志研究趙國的擴張,即對外的軍事,甚至他還親自到秦國去考察。
但是因為趙武靈王沒有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導致四年后,他在沙丘的行宮被圍困致死。趙國也很快走了下坡路。
南北朝時期的三位奇葩太上皇:將皇位傳給年幼的兒子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北齊和北周都出現(xiàn)了太上皇傳位于孩童的現(xiàn)象。北魏拓跋弘在十二歲的時候登基為帝,即獻文帝,只是他年紀太少,因此由嫡母馮太后臨朝聽政;蛟S是長期壓抑的結果,或許是真的對皇位不感興趣,六年后,他將皇位交給了年僅五歲的兒子拓跋宏,而自己成為太上皇帝。當然,雖然已經(jīng)退位,畢竟拓跋宏還小,因此國政還是由拓跋弘來處理,馮太后依舊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就這樣又過了五年,拓跋弘突然離奇去世,而馮太后再次臨朝聽政。拓跋弘去世的時候只有23歲,他的去世和馮太后有沒有關系我們不得而知。
北齊的高湛是出了名的荒唐皇帝,25歲繼位的他基本沒有做過幾件稱得上是對北齊好的事情,在他做了三年多的皇帝之后,借著彗星的出現(xiàn),將皇位傳給了自己那10歲的兒子高緯。高緯正是北齊的亡國之君以及處死蘭陵王高長恭的元兇。
高湛之所以要做太上皇就是為了更好的玩樂,但是軍國大事還是他說了算。四年后,耽于享樂的高湛去世,時年32歲。無獨有偶,另一個為了享樂才退位的太上皇就是北周的宇文赟。宇文赟是著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兒子,都說虎父無犬子,宇文赟可實在不能和自己的父親相提并論。
宇文赟做了一年皇帝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那只有7歲的兒子宇文闡,而自己大擴后宮,立了五位皇后,盡情的揮灑人生,不過享受人生的時間并不長,第二年就病逝了,時年22歲。他去世的第二年,楊堅篡周立隋,又一年,宇文闡被楊堅殺害。
唐睿宗和乾。褐鲃油宋唬沼袑崣
很多人都知道,唐睿宗曾三讓天下,這第三讓就是讓給自己的兒子李隆基,即唐玄宗。不過唐睿宗的主動讓位里多有有些逼迫的成分在里面。在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唐睿宗這三方勢力的角逐中,實際上唐睿宗是占了下風的。每當宰相來議政的時候,唐睿宗首先會問有沒有問過天平公主,再有沒有問過李隆基,這最后一道才是他。他的皇位本身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幫他坐上去的的。
因此在爭權的過程中,唐睿宗如坐針氈,索性直接將皇位讓給了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帝,還是握有實權,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和重大刑事案件的處置權都還在手中。不過這種局面并沒有持續(xù)很久,后來李隆基解決掉了天平公主,唐睿宗終于正正經(jīng)經(jīng)成為太上皇,開始不問世事,窩在百福殿里看花開花落,三年后去世。
另一個握有實權的太上皇帝的典型代表就是乾隆皇帝,乾隆退位帶著點炫耀的成分在里面,十分符合他“十全老人”的作風。但退位不代表退出歷史的舞臺,實際上軍政大權還是握在他手中。三年后去世。
以上握有實權的太上皇帝實際上是不多的, 而多數(shù)是不僅沒有權力還被軟禁起來的憋屈太上皇。
李淵、李隆基:憋屈的太上皇
李淵被李世民逼著退位后,先是在太極宮住了幾年,太極宮的宮女和妃嬪被李世民放出去了一大部分,只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妃嬪和宮女伺候李淵。后來李淵被安置到了大安宮,一個比太極宮低洼潮濕的所在。父子倆難得見一面,李世民很少會去大安宮問安,而李淵也極少出來走動,實在憋悶了,李淵就和自己的那些妃嬪關上燈談生人。李淵即便六十歲了也還有生育能力,在太上皇時期還不忘給李世民添弟弟。
這一點是李世民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要知道李世民還不到四十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沒有孩子出生了。李淵的太上皇生活持續(xù)了九年,在70歲的時候去世,也算是難得的高壽了。
另一位長壽的太上皇就是李隆基。李隆基是在安史之亂中被一直懦弱的兒子李亨奪了皇位而變?yōu)樘匣实摹W畛趵盥』屠詈鄡傻胤志,李隆基還稍微有點權力。
但后來,兩京收復,唐肅宗將李隆基迎回了長安,真正的軟禁生活才開始,發(fā)動了數(shù)次政變的李隆基也算是一位撥亂反正的果決強主,但在成為太上皇之后卻只能被欺負,尤其還是被一個太監(jiān)欺負。他回到長安后住在興慶宮,受到李輔國的監(jiān)視,只有一些梨園弟子陪著他娛樂,還有高力士和陳玄禮相陪。后來李輔國矯詔把李隆基遷到了大明宮的西內(nèi),真正被孤立起來,高力士和陳玄禮都被調(diào)離了李隆基身邊。就這樣,李隆基在78歲的時候郁郁而終,當時身邊一個知心的人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