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的皇帝很多,但太上皇卻不多,歷史上的太上皇卻屈指可數(shù),他們有的被逼無奈,有的功成身退,總之他們因為各種原因當上了太上皇,這也決定了他們最終怎樣度過余生!

歷史上的太上皇大致分為5種:

兒子追封型:劉太公

劉太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但他這個太上皇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兒子劉邦的本事,因此老頭沒有在長安這樣的大地方呆過,被追封太上皇后,劉太公跟著兒子到了京城長安,但是,和如今那些退休后隨子女到大城市“享!钡睦夏耆艘粯,劉太公也很不適應全然陌生的環(huán)境。他住的是深官大院,一望無際的亭臺樓閣,顯得死氣沉沉。吃的倒是好,也有娛樂節(jié)目,可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舌頭也就麻木了,娛樂節(jié)目看多了,也逐漸索然寡味了。為保證他的安全,劉邦甚至給他配備了專門的衛(wèi)隊,他到哪里,都有一幫彪形大漢跟著。終于,太公開始抑郁了,成天就沒個笑臉。劉邦是個孝子,看到老爸不高興,兒子很著急,終于劉邦發(fā)現(xiàn)太公常念叨鄉(xiāng)下的日子,說老哥幾個在一起嘮嘮嗑、下下棋,那才有意思呢!劉邦撓撓頭,計上心來!不久后的一天,劉邦親自來請?zhí),說要帶他回老家看看,太公一聽,高興得路都不會走了。一行人出了宮,走了沒多遠,劉邦在轎外喊:爹,到了!太公下轎一看:哇,真到了老家的村口。但老頭一想,不對。∵@沒走多遠咋就到家啦?最后才知道是劉邦請了工匠,照豐邑的樣子重新建了一個“新豐”,把鄉(xiāng)親們?nèi)歼w了過來。老頭很感動!這個“雞犬識新豐”的故事,出自晉人葛洪的《西京雜記》,事情真假不好說,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有劉邦這樣有出息的兒子,劉太公生活應該挺滋潤!

被逼無奈型:李淵

說起李淵,這個人挺奇怪,他是一個開國皇帝最后做了太上皇的人,原因大家應該也很清楚,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上位,李淵被迫退位,李淵退位后,開始住在"太極宮

最佳貢獻者
2

中國歷史上有特別多的太上皇。比較有名的是唐太祖李淵,唐明皇李隆基,宋高宗趙構,清高宗乾隆等,大唐和南宋時代,太上皇頻繁出現(xiàn)。

唐朝太上皇大多不是自愿的,都是兒子通過一系列或政變或斗爭后借機上位。太上皇不得已無奈交接。

南宋從趙構開始,卻大多是自愿放棄當皇帝,主動當太上皇。這也和內(nèi)外部環(huán)境有關。四周強敵環(huán)視,皇帝不好干,皇帝的權利也沒那么大。誰愛干誰干!

乾隆是因為實在太老了,干不動了。當了一輩子彈幕王,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當幾年太上皇,雖然并不順心順意,卻也心甘情愿。

那這幾位我們都不說。說說大明唯一一位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鎮(zhèn)。關于這個人,本人是十分鄙視的?陀^來說很矛盾,也很難評價,他是個有魅力的人,也是個矛盾的人,一個失去擔當?shù)娜耍彩莻身不由己的人。

“土木堡之變”后,閃耀人格魅力的明英宗差點單槍匹馬征服整個瓦剌。短時間內(nèi)聚攏了一大批瓦剌粉絲,嚇的也先趕緊把他丟回大明,既然沒有油水,就別禍害我了。

回到大明的朱祁鎮(zhèn),主場已經(jīng)成了他弟弟明景帝朱祁鈺。就算再不心甘情愿,他也只能當個太上皇——原來哥哥也可以當了太上皇,還以為只有老爹能當呢。最后被實際軟禁在南宮之中。

他這個太上皇估計是挺慘的——自己作的。生活都需要自給自足還沒有生財之道。只能靠皇后變賣首飾,做做女紅維持。

我們要說朱祁鈺這人還不錯!巴聊颈ぁ敝兒,朱祁鈺挺身而出,雖然身不由己,但能信任支持于謙,擊退瓦剌,這就是大功勞。而盡管他也希望這個哥哥早點死,自己一脈千秋萬代。卻并沒有對哥哥朱祁鎮(zhèn),侄兒朱見深下狠手——這要是他們祖宗朱重八,估計這父子倆早陰溝里埋了。因為長期生活在極端心理壓力之下,護國有功者朱祁鈺對誤國有罪者朱祁鎮(zhèn)的對峙中,竟?jié)u漸落了下風,可見明景帝這是個有良心的人——只有有良心的人才會折磨自己。

弟弟有良心,哥哥卻臉皮太厚。不然朱祁鎮(zhèn)也活不了那么久,早找塊豆腐撞死了。我始終堅信他是個忘恩負義的人。明景帝畢竟沒有殺他,那么對他完全可以理解,自保而已,一旦真要太上皇翻盤,景帝一脈只能更凄慘。

結局也就是這樣。朱祁鈺兒子死了,自己也要死了。太上皇急三火四的在野心家石亨,徐有貞的匡扶下復辟了。至于那個病中的弟弟,理都沒人理他。明代和中國歷史上最有意思的兩個皇帝同臺竟然持續(xù)了小一個月。我們實在不知道景帝是怎么死的,也不愿意猜想,就留點美好吧。

《明史》記載,癸丑,王薨于西宮,年三十。謚曰戾。毀所營壽陵,以親王禮葬西山,給武成中衛(wèi)軍二百戶守護。

三十歲就自己為了一個狼心狗肺的哥哥把自己折磨死了?蓢@。

差點丟天下的回來尊為太上皇,守住天下的死去被貶為郕王謚曰戾。說朱祁鎮(zhèn)是最忘恩負義的人,也無可厚非。你說你就賞弟弟一個皇位尊號又如何?繼位合法性,搞個詔書不就完了。反正朱祁鈺也沒兒子。結果不但給了惡謚,貶了王,更把墳給刨了。祖墳都沒讓進。人家抱你孩子下苦井了?下人!何況他還腦袋短路的殺了于謙。只為了復位名正言順。

這就是做了幾年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鎮(zhèn)。他的太上皇余生是發(fā)奮圖強再做皇帝。做了皇帝后貶斥功臣,殺害于謙,信任奸佞。雖然后期撥亂反正。但能讓人記住的,也只是“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殺于謙”,唯一的閃光點是死前廢除了“后妃殉葬”制度。連兒子也沒教好。還好有個好孫子!

3

歷代的太上皇一般分為兩大類,其一為主動型,其二為被逼型,前者更合適的稱呼應該是太上皇帝,后者則是名副其實的太上皇。但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在他們成為太上皇之后,生活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他們度過余生的方式也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態(tài)勢。

這里四姑娘各舉例子來說明一下。

趙武靈王:專心致志搞事業(yè)

趙武靈王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君主,趙國在他手中真正實現(xiàn)了強盛,而后期的趙武靈王覺得做國君實在是太耽誤他的時間了,于是他將國君的位子傳給了王子何,即趙惠文王,而自封“主父”(也就是最早時期的太上皇帝)。趙惠文王處理趙國的國政,而趙武靈王則專心致志研究趙國的擴張,即對外的軍事,甚至他還親自到秦國去考察。

但是因為趙武靈王沒有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導致四年后,他在沙丘的行宮被圍困致死。趙國也很快走了下坡路。

南北朝時期的三位奇葩太上皇:將皇位傳給年幼的兒子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北齊和北周都出現(xiàn)了太上皇傳位于孩童的現(xiàn)象。北魏拓跋弘在十二歲的時候登基為帝,即獻文帝,只是他年紀太少,因此由嫡母馮太后臨朝聽政;蛟S是長期壓抑的結果,或許是真的對皇位不感興趣,六年后,他將皇位交給了年僅五歲的兒子拓跋宏,而自己成為太上皇帝。當然,雖然已經(jīng)退位,畢竟拓跋宏還小,因此國政還是由拓跋弘來處理,馮太后依舊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就這樣又過了五年,拓跋弘突然離奇去世,而馮太后再次臨朝聽政。拓跋弘去世的時候只有23歲,他的去世和馮太后有沒有關系我們不得而知。

北齊的高湛是出了名的荒唐皇帝,25歲繼位的他基本沒有做過幾件稱得上是對北齊好的事情,在他做了三年多的皇帝之后,借著彗星的出現(xiàn),將皇位傳給了自己那10歲的兒子高緯。高緯正是北齊的亡國之君以及處死蘭陵王高長恭的元兇。

高湛之所以要做太上皇就是為了更好的玩樂,但是軍國大事還是他說了算。四年后,耽于享樂的高湛去世,時年32歲。無獨有偶,另一個為了享樂才退位的太上皇就是北周的宇文赟。宇文赟是著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兒子,都說虎父無犬子,宇文赟可實在不能和自己的父親相提并論。

宇文赟做了一年皇帝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那只有7歲的兒子宇文闡,而自己大擴后宮,立了五位皇后,盡情的揮灑人生,不過享受人生的時間并不長,第二年就病逝了,時年22歲。他去世的第二年,楊堅篡周立隋,又一年,宇文闡被楊堅殺害。

唐睿宗和乾。褐鲃油宋唬沼袑崣

很多人都知道,唐睿宗曾三讓天下,這第三讓就是讓給自己的兒子李隆基,即唐玄宗。不過唐睿宗的主動讓位里多有有些逼迫的成分在里面。在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唐睿宗這三方勢力的角逐中,實際上唐睿宗是占了下風的。每當宰相來議政的時候,唐睿宗首先會問有沒有問過天平公主,再有沒有問過李隆基,這最后一道才是他。他的皇位本身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幫他坐上去的的。

因此在爭權的過程中,唐睿宗如坐針氈,索性直接將皇位讓給了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帝,還是握有實權,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和重大刑事案件的處置權都還在手中。不過這種局面并沒有持續(xù)很久,后來李隆基解決掉了天平公主,唐睿宗終于正正經(jīng)經(jīng)成為太上皇,開始不問世事,窩在百福殿里看花開花落,三年后去世。

另一個握有實權的太上皇帝的典型代表就是乾隆皇帝,乾隆退位帶著點炫耀的成分在里面,十分符合他“十全老人”的作風。但退位不代表退出歷史的舞臺,實際上軍政大權還是握在他手中。三年后去世。

以上握有實權的太上皇帝實際上是不多的, 而多數(shù)是不僅沒有權力還被軟禁起來的憋屈太上皇。

李淵、李隆基:憋屈的太上皇

李淵被李世民逼著退位后,先是在太極宮住了幾年,太極宮的宮女和妃嬪被李世民放出去了一大部分,只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妃嬪和宮女伺候李淵。后來李淵被安置到了大安宮,一個比太極宮低洼潮濕的所在。父子倆難得見一面,李世民很少會去大安宮問安,而李淵也極少出來走動,實在憋悶了,李淵就和自己的那些妃嬪關上燈談生人。李淵即便六十歲了也還有生育能力,在太上皇時期還不忘給李世民添弟弟。

這一點是李世民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要知道李世民還不到四十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沒有孩子出生了。李淵的太上皇生活持續(xù)了九年,在70歲的時候去世,也算是難得的高壽了。

另一位長壽的太上皇就是李隆基。李隆基是在安史之亂中被一直懦弱的兒子李亨奪了皇位而變?yōu)樘匣实摹W畛趵盥』屠詈鄡傻胤志,李隆基還稍微有點權力。

但后來,兩京收復,唐肅宗將李隆基迎回了長安,真正的軟禁生活才開始,發(fā)動了數(shù)次政變的李隆基也算是一位撥亂反正的果決強主,但在成為太上皇之后卻只能被欺負,尤其還是被一個太監(jiān)欺負。他回到長安后住在興慶宮,受到李輔國的監(jiān)視,只有一些梨園弟子陪著他娛樂,還有高力士和陳玄禮相陪。后來李輔國矯詔把李隆基遷到了大明宮的西內(nèi),真正被孤立起來,高力士和陳玄禮都被調(diào)離了李隆基身邊。就這樣,李隆基在78歲的時候郁郁而終,當時身邊一個知心的人也沒有。

4

歷史上太上皇極少,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下面我就盤點了九個比較出名的太上皇。分別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shen);宋光宗趙惇;明英宗朱祁鎮(zhèn);最后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撿來的太上皇;劉邦當了皇帝之后,每天都去給劉太公請安,行父子禮節(jié),但是劉邦的管家卻對劉太公說“你雖然是皇帝的生父,但也是陛下的臣子。你也應該對皇上行禮!钡诙,劉太公在門口果斷的給劉邦行禮。結果劉邦知道原因后劉尊奉劉太公為太上皇了。如此看來劉太公的太上皇過得還不錯。



慘死土炕的太上皇;金國攻打宋朝都城汴梁時,宋徽宗趙佶迫不及待地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宋欽宗。不想背負這亡國之君的罵名。退位做起了太上皇。結果金國軍隊破汴梁城,有了靖康之恥,徽欽二帝都被俘獲,帶去了五國城,過著被羞辱虐待的豬狗生活,最終做了九年的階下囚太上皇,死在了土炕之上。



不甘心做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土木堡之變被俘之后,失去了皇帝的位置,被迫成為了太上皇,但是后來卻不甘心。終于發(fā)動了政變,奪回了皇帝的位置。



做的最長的太上皇;趙構做了36年的皇帝之后退位,當了25年的太上皇。趙構是主動讓位的,而且做了25年太上皇,想來應該是生活的不錯。



主動讓位型太上皇;一般主動讓位的都過得不錯。唐睿宗李旦主動讓位給了唐玄宗李隆基,宋孝宗主動傳位給了宋光宗趙惇,都可以說是頤養(yǎng)天年,過得悠閑自在了。乾隆皇帝也是主動讓位,過得不錯卻是因為傳位沒有把權利傳給嘉慶。



被動讓位型太上皇;被動讓位的太上皇過得就凄慘了,唐高祖李淵和唐玄宗李隆基,還有宋高宗趙惇,這幾位屬于典型的被迫做了太上皇;旧隙急幌拗屏诵袆,過起了囚犯一樣的生活。

5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有數(shù)百個,太上皇卻只有十幾個,而且這十幾個太上皇里,有一些還是自己不承認自己是太上皇的(尷尬??),關于太上皇的下場,則各不相同。

下場最好的,當屬主動讓位的。

這種情況有兩個典型——乾隆帝和宋高宗。乾隆帝中年的時候,由于長期不立太子,被大臣指責貪戀權位。乾隆帝表示并不是貪戀皇位,于是自己給自己立了一個flag,說自己如果在皇位上干到圣祖皇帝(康熙帝,在位60年)的年頭的話,就主動禪位。乾隆也就是順口一說,因為在他之前,康熙帝是中國兩千年封建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在位六十年。結果偏偏自己賊長壽,到了乾隆六十年,大臣們提醒乾隆不要忘了當年立下的flag,乾隆不得已禪位給了嘉慶。雖然自己做了太上皇,可是對權力的欲望絲毫不減,以太上皇的名義繼續(xù)掌控朝政,直到三年后去世。


宋高宗趙構和這種情況類似,屬于迫于內(nèi)外壓力主動退位,可是他比乾隆還過分的是,他足足做了25年太上皇!在這25年里他大事小情都要干涉,搞得現(xiàn)任皇帝宋孝宗很不爽,最后宋高宗死后,宋孝宗自己都覺得沒意思,干脆兩年后也禪位了。

比主動禪讓慘的,是被動禪讓。這種事情多出于唐朝,唐太祖李淵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被李世民的軍隊逼宮,不得已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天后禪讓給李世民稱太上皇。李世民雖然在之后對李淵還不錯,但也僅僅是面子上的事情而已,生活待遇尚可,但也被逐出皇宮,去秦王府邸居住。至于老皇帝心里是什么滋味,那就不是李世民關心的問題嘍。

唐玄宗李隆基也一樣。安史之亂使李隆基的微信大減。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太子李亨和玄宗一行在路上分道揚鑣,太子一黨在靈武稱帝,遙尊成都的唐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既成事實。之后長安光復后,唐玄宗雖然表面上還有皇帝的體面,實際上已經(jīng)被兒子給軟禁在皇宮里不得出入了。

最悲慘的莫過于因為國難成為太上皇的。宋徽宗在第一次金兵南下之后為了逃避戰(zhàn)亂,急急忙忙的禪讓給兒子宋欽宗想要南逃。結果無論是宋徽宗還是宋欽宗都沒有躲開靖康之難,被抓到冰天雪地的五國城里受盡凌辱而死。

明英宗因為土木堡之變被韃靼軍隊俘虜,明朝朝廷另立了明代宗,尊明英宗為太上皇。一年以后,英宗回朝,明代宗為了防止明英宗爭皇位,將他在南宮囚禁七年,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七年以后明英宗政變復位,第一件事就是把明代宗廢掉,并給了一個惡謚,可見仇恨之深。

至于中國第一個太上皇劉太公,則十分有趣。劉邦當皇帝的時候年齡并不太大,結果沒法給父親安放位置。雖然自己是天下最大的皇帝,可畢竟不能讓自己的父親給自己行臣子的禮儀。所以為了安排一個比皇帝還大的位置,專門設立了“太上皇”以尊崇劉太公,也算是劉邦盡一點自己的孝心吧。

6

太上皇分兩種,一是自愿或者被追封成為太上皇的,二是被迫退位當太上皇的;前者的日子自然過得十分的舒心,后者的日子自然是過得不如意。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劉太公,他是兒子劉邦當了皇帝后加封他為太上皇的,因此他的日子過得十分舒心。我國最后一位太上皇是乾隆皇帝,他為了不比爺爺康熙多當幾年皇帝,故自愿退位當太上皇,當了太上皇的乾隆依然大權再握,跟當皇帝沒有區(qū)別。李淵被迫當了太上皇,他的日子就過得不舒心,沒幾年就郁悶而死;李隆基也被迫當了太上皇,最終也是憂憤而死。唯一自愿當太皇卻過得不舒心的皇帝就是宋徽宗趙佶了,他就是當了太上皇還是免不了成為亡國之君。

劉太公當了一輩子的老實人,他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想最終兒子當了皇帝,他也跟著享受了太上皇的待遇。最開始劉太公與劉邦以家人之禮相見,后來管家教育劉太公說:天無二日,太公雖貴為皇帝之父,但實為人臣,不能讓皇帝對他拜見。之后劉邦再來看望拜見父親,劉太公就拿著掃帚在門口恭敬相迎,劉邦大驚,知道原因后就尊太公為太上皇。劉太公也曾受過一些罪,也就是劉太公、呂雉兩人被項羽抓住了,做了幾年的人質(zhì),還差點被項羽給煮了。當了太上皇的劉太公不用再勞動了,過上了幾年的舒心日子而壽終正寢。

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后,逼迫父親李淵退位,他自己當了皇帝,讓李淵當了太上皇。李淵這個太上皇的日子過得明顯不舒心,據(jù)說是被軟禁了且無任何權力,過了九年的幽禁生活后得病而崩。武則天在神龍革命后,也被迫當了太上皇,不到一年,武則天就駕崩了。唐玄宗在馬嵬坡遭遇兵變后,被迫殺死愛妃楊玉環(huán),處死丞相楊國忠,然后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靈武即帝位,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全國官吏不再聽唐玄宗號令。安史之亂結束后,玄宗由成都返回長安安心當起了太上皇;宦官李輔國奉承肅宗,離間玄宗與肅宗的關系,迫使玄宗被軟禁于太極宮甘露殿,最終憂郁寡歡而死。

宋徽宗趙佶為了避免成為亡國之君,在金軍兵臨城下之際,傳位給兒子宋欽宗,他自己當了太上皇,但是權力還是掌握在趙佶手中。最終金兵擊破開封城,擄掠一翻后揚長而去,宋徽宗父子也被金兵劫掠北上,一路上受盡金兵的折磨與侮辱。宋徽宗這個太上皇的日子十分不好過,他在金國生活了十多年,最終被虐待致死。宋徽宗一到金國就被迫進行了牽羊禮,被金太宗封為昏德公,兒子宋欽宗被封為重昏侯;在金國的囚禁期間,宋徽宗受盡精神折磨,寫下了許多悔恨、哀怨,凄涼的詩句,慘遭蹂躪九年后,宋徽宗病死了。乾隆當了太上皇后,大權還是在他手中,跟當皇帝沒有什么區(qū)別,當了三年零四個月的太上皇后,乾隆也病死了。

7

在中國古代,太上皇是一個比較奇葩的存在,一般的皇帝,當然是不愿意當太上皇的,其它的回答已經(jīng)說得差不多,我來補充一下日本的太上皇吧。在幕府體制完全建立前的平安時代,日本的天皇還是有實權的,但長期受到外戚勢力的操控,按照當時的習慣,天皇一般會取勢力最大的藤源氏的女兒為皇后,然后新的天皇就是藤源氏的女兒所生的兒子,新天皇即位后,藤源氏就會成為攝政大臣,主管朝政。天皇們當然也不會甘心當傀儡的,怎么辦呢?


這個問題后來被日本歷史上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白河天皇(1053—1129)解決了,他當了14年的天皇,但卻做了43年的太上皇,應該是整個世界歷史上待機時間最長的太上皇了吧。


白河天皇畫像


中國的那些太上皇們一般都做得很不情愿,退位時一般年紀大,加上心情不好,一般都活不長,當太上皇后過不了多久就死了,大概只有宋高宗當太上皇當?shù)米钣淇,干了二十多年的太上皇才掛掉。但這位日本的白河上皇,卻是在34歲的時候就宣布退位當上了太上皇,他退位后搬出皇宮,擺脫外戚勢力對自己的監(jiān)視,召募武士組成自己的親兵,當時武士集團的源氏成為太上皇的支持者。他表面上裝作不聞政事,實際上嚴格控制著人事大權,安排了許多親信進入政府,自己卻到寺院去出家,號稱“太上法皇”。


宋高宗的二十多年的太上皇生活,就是享受生活的,基本上閑著不管事的,而這位白河天皇,卻不閑著,生龍活虎地干了很多事,徹底扭轉(zhuǎn)了當時的外戚專權的局面。他當太上皇的時候,按慣例仍然是由藤源氏來擔任新的天皇的攝政,但他之后的三個天皇剛即位時都是幾歲小孩兒,當上天皇攝政大臣的藤源氏的攝政之位就成了沒有實權虛名了,實權都被太上天皇掌著,白河上皇居住的宮殿成了最高權力機關,取代的天皇的宮廷,發(fā)號施令,退而不休。


白河天皇因為待機時間長,還有一些非常狗血的宮廷大戲。他精力旺盛,到了晚年還在談戀愛,而且還是和自己的孫子的皇后談戀愛。他曾收養(yǎng)過自己孫子的乳母的女兒,這個女孩史叫璋子,璋子作為白河上皇的“干女兒”長大后,和白河上皇談起了戀愛,兩人如膠似漆的。但后來璋子被選入皇宮,被白河上皇的孫子鳥羽天皇看中,立為皇后,但璋子跟白河上皇仍然保持關系,經(jīng)常在白河上皇的住處夜不歸宿,幾年后璋子生了一個兒子,被封為顯仁親王,但這個顯仁親王一般都認為是白河上皇的兒子而不是鳥羽天皇的兒子,在白河上皇臨死前幾年,他強迫鳥羽天皇退位,把皇位傳給了顯仁親王,顯仁親王就是后來的崇德天皇,這劇情夠亂了吧!

8

“太上皇”這個職位,一開始就是非常尷尬的,為什么尷尬呢?

首先,“太上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叫法!疤匣省笔莿顒(chuàng)建的。劉邦奪了天下,當了皇帝,成了權力至高無上,所有人都得向他跪拜的人物。但是,這時候他爹成了一個難題。既然所有人都應該向劉邦跪拜,自然包括他爹。但是自古以來都是兒子跪拜爹,沒有爹跪拜兒子的。那么,究竟是他跪拜他爹,還是他爹跪拜他呢?最后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說,你干脆封你爹為“太上皇”,這樣一來,你爹就不用向你跪拜了。由此,“太上皇”就這么尷尬地產(chǎn)生了。

其次,“太上皇”是在不正常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一般來說,都是皇帝去世后,新皇帝才會繼位,這樣一來,也就不可能出現(xiàn)“太上皇”。也因此,一個朝代出現(xiàn)了“太上皇”,基本上都是在一種非正常的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不管這個“太上皇”是皇帝主動讓位出來的,還是被逼的,總之都是非正常的狀態(tài)。

那么,當一個皇帝成為“太上皇”后,他的日子一般都是怎樣的呢?

(李淵劇照)

一、遭猜忌。

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容二君。不管這個“太上皇”是主動讓位的,還是被逼讓位的,他都必然會被猜忌,會被新皇帝猜忌。

歷史上除了劉邦的爹外,其他“太上皇”,都是曾當過皇帝的。畢竟曾經(jīng)是皇帝,曾經(jīng)是君臨天下說一不二的人物。所以,其權力影響的余波,肯定是存在的。

如果這個“太上皇”是主動讓位的,比如宋高宗、乾隆這樣的,新皇帝肯定擔心,皇位說不定又會被收回去。如果是被逼讓位的,比如李淵、李隆基之類的,他們又會擔心,“太上皇”會利用自己尚存的影響,搞復辟。

畢竟“太上皇”曾經(jīng)是皇帝,曾經(jīng)是說一不二的人物。所以,新皇帝猜忌他,也是很正常的。

(宋高宗劇照)

二、被防范

當新皇帝猜忌“太上皇”的時候,他必然對“太上皇”防范森嚴。

“太上皇”住的地方,必須不能是很顯眼的!疤匣省钡纳磉叄仨毰墒绦l(wèi)嚴密盯防!疤匣省钡娜穗H交往,必須被嚴格限制。

不過,所有這些,都是在暗中進行的,決不能明目張膽地做。表面上,還得把最孝道的模樣放在首位。必須要做到早請示晚匯報,給天下人做表率,讓天下人看看,皇帝對“太上皇”有多么的孝道。

歷史上的宋孝宗,之所以廟號是“孝”,就是因為他對宋高宗早請示晚匯報做得好。像他這種廟號的皇帝,歷史上是并不多的。

三、受疏離。

無論是“太上皇”主動讓位給新皇帝,還是被逼迫退位的。大臣們都絕對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對待“太上皇”,那樣做,肯定是會惹得新皇帝不高興。新皇帝一旦不高興,其后果是很嚴重的。

乾隆皇帝死后,還不到十天,嘉慶皇帝就把和珅逮來殺了。很多人都說,這是因為嘉慶想得到和珅的銀子。不過我認為,想獲得銀子的想法,并不是主要的。那時候的嘉慶并不是特別缺錢。嘉慶缺錢,是他在臺上的時候,鎮(zhèn)壓過白蓮教起義等農(nóng)民運動,才把國庫給打空了。嘉慶一定要殺掉和珅,就是看不慣和珅一直巴結乾隆,一直和乾隆的關系很近。

因為被大臣們疏離,“太上皇”的心情,肯定很不爽,很郁悶。

(嘉慶劇照)

四、很失落。

現(xiàn)在的一些官員,當他們退休以后,他們心里都很失落。何況是古代的“太上皇”,其失落的心情,一定是很強烈的。

就算是一些主動退位的,如果新皇帝不聽他的時候,他都有很失落的心情。比如宋高宗,就曾對宋孝宗北伐,多次表達過不滿。而假設太上皇是被逼退位的,其失落的心情,則尤其強烈。白居易寫《長恨歌》,所要表達的,就是唐明皇的那種失落和無奈。

因為失落。除了宋高宗這種極個別的外,大多數(shù)“太上皇”,都不會活太長時間,常常在郁悶中就去世了。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

9

皇帝常有,太上皇卻不常有。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83各王朝,559個帝王,其中397個帝,162個王。前前后后出過20多個太上皇,我選其中典型的來談一下。他們的命運都很有特色。

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執(zhí)嘉):歷史上唯一唯一沒當過皇帝直接當了五年太上皇的人。

唐高祖李淵:開國皇帝,當了九年皇帝,在玄武門政變兩個月后禪讓,當了十年太上皇,這日子干啥我們不知道。

(太公墓)

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父親就當過三年太上皇,他在安史之亂后,太子北上靈武,被尊為太上皇。一系列博弈以太子收復兩京告終,成為事實上太上皇。當了六年。

宋徽宗趙佶:徽宗總想造就盛世,折騰了國家,金人第一次南下攻至開封,皇帝威望下降,自己把皇位丟給太子就去了揚州,后來回來就被架空了。再就是破城后到了北方。算是當了一年,又當了八年俘虜。

南宋前三皇帝都當過太上皇,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趙構是因為海陵王南下威望下降,孝宗是在父親死后禪讓,差點成了一傳統(tǒng)。

明英宗朱祁鎮(zhèn):太傳奇了。歷史上唯一一位被俘虜后,國家大體還在的皇帝;唯一一位被俘還能活著回來的皇帝;唯一一位太上皇成為皇帝的皇帝。當了9年(1年被俘加八年南宮)。

(明英宗)

清高宗乾隆皇帝:86才退休,剩下三年也掌控朝政。

(乾隆的“太上皇帝之寶”)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10

太上皇,99.99%都是現(xiàn)任皇帝的親爹!朱祁鎮(zhèn)例外

(劉太公)

被開國皇帝封的太上皇,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一人。劉太公住不慣宮殿,吵著鬧著要回老家住;实劬瓦@么任性,劉邦無奈,只好按照老家的格局在大漢帝國的京都長安重建了個“老家”,將劉太公的一幫“狐朋狗友”也接了過來,就這樣,劉太公幸福的度過過晚年。

(乾隆)

不論處于任何目的,主動退位的皇帝除了乾隆“貓叫了個咪咪”,從皇帝到太上皇,到死都掌握著實權,那無人敢惹,跺一腳,皇宮仍能抖三抖。李旦夾在小妹妹和寶貝兒子之間,煩的實在沒辦法,只好退位讓給李隆基,李隆基滿心歡喜,自然就對老爹120個放心。禮數(shù)有加,好吃的好喝的管個夠。但李隆基沒給李旦面子,執(zhí)意殺了太平公主,李旦實實在在的有點后悔退位,而且和李隆基著實鬧了一段時間的不愉快。

(朱祁鎮(zhèn))

至于被逼從皇帝變成太上皇的李淵李隆基、朱祁鎮(zhèn)等太上皇們,除了李淵,把什么都看成浮云后,日日尋歡作樂,夜夜笙歌,今朝有酒今朝醉,過得還算可以。李隆基、朱祁鎮(zhèn)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享受“監(jiān)視居住”的待遇,說白了就是軟禁宮中,還時常被家奴(太監(jiān))欺負。最可悲的要算朱祁鎮(zhèn)了,過得還不如一個富家翁,被圈在宮中,有時還得靠自己瞎了眼的皇后紡線貼補家用。

綜上所述,太上皇的待遇還分“三六九等”,“人比人活不成”絕對是真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