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夫舍命救劉邦的一雙兒女”的事發(fā)生在楚漢戰(zhàn)爭時期,這個車夫名叫夏侯嬰。
話說秦末漢初,劉邦和項羽推翻秦朝后,二人為了爭天下大打出手,這就是歷史上的“楚漢相爭”。(項羽自稱“楚霸王”,劉邦當時被封為“漢王”)
最初劉邦實力不如項羽,總是被項羽追著打,劉邦成了“長腿將軍”,他跑起來比誰都快。
彭城一戰(zhàn),劉邦又打了敗仗,他不顧一切把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抱起來騎上馬,打馬如飛往南逃,項羽手下發(fā)現(xiàn)在后面緊緊追趕。
就在累得戰(zhàn)馬快跑不動的時候,劉邦在半路碰到了駕著馬車的夏侯嬰。夏侯嬰和劉邦是同鄉(xiāng),又是好朋友,夏侯嬰從前是秦朝負責養(yǎng)馬駕車的官員(太仆)。是個專業(yè)“老司機”。
夏侯嬰一看劉邦的馬累得直吐白沫,趕緊說:“季哥,(劉邦字季)快上我的車”。劉邦心中謝天謝地,幸虧遇到了夏侯嬰。爺仨下馬上了夏侯嬰的戰(zhàn)車。
老夏一甩長鞭,口中吆喝一聲“駕、駕”,三匹拉著戰(zhàn)車的馬四蹄撩開,如飛一般繼續(xù)向南逃。
剛開始馬車跑得不慢,但是時間一長就顯出了吃力,必定車上坐著兩個成年人和兩個小孩。眼看后面的追兵越來越近。此時劉邦急了,用腳就把自己的兒子和女兒踹了下去。
當時夏侯嬰正在趕車,一回頭發(fā)現(xiàn)孩子掉了,以為是顛簸所造成的,于是跳下去把孩子抱上了馬車。
沒等片刻,兩個孩子又掉下了車,夏侯嬰又抱上了車,如此反復多次,夏侯嬰恍然大悟,方才知道劉邦要扔掉孩子。當時劉邦也不要臉了,威脅夏侯嬰道:“再往上抱孩子就殺了你!”沒辦法夏侯嬰也不坐車了,他在后面抱著一個背著一個孩子跟著車子跑。
(問題來了)劉邦自己都不要兒女了,夏侯嬰為何要舍命相救呢?
劉邦這樣做是聰明之舉,劉邦其實是想讓夏侯嬰下車,但是自己又說不出口,必定夏侯嬰是車把式。親們想想看,兩個小孩加起來的重量也沒有夏侯嬰體重的一半,劉邦推下孩子,夏侯嬰必定下車去抱起來,這意思就是讓夏侯嬰下車。
有人會問,劉邦怎么算到夏侯嬰一定會下車抱回孩子呢?大家想一想,如果劉邦和夏侯嬰兩人逃了出來,一雙兒女卻被敵人抓去了,你說孩子他娘呂雉會饒過夏侯嬰嗎?
夏侯嬰也料到了這一切,孩子活著自己才能活著,孩子死了他也活不成,劉邦可以把責任推的一干二凈,但是“專業(yè)司機”夏侯嬰推脫不了責任。這好比開車的丟了貨物照價賠償一樣的道理。
夏侯嬰權衡再三,救下孩子興許還能活下來。還真被夏侯嬰預料到了,他最終把兩個孩子救了下來。
原來老天爺助了劉邦一臂之力,突然狂風大作,只刮得敵人睜不開眼,夏侯嬰乘機趕著馬車逃之夭夭了。
有些事就在堅持一下,夏侯嬰的堅持換來了他后半生仕途的一帆風順,劉盈稱帝后對他感恩戴德,最后封其為汝陰侯,封地在今安徽阜陽市。
文/秉燭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