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祖國,請發(fā)聲!
美國當?shù)貢r間7月7日,美國153名藝術家、作家和學者簽署的《一封關于公正和公開辯論的信》,發(fā)表在美國左派月刊《哈潑斯雜志》(Harper's Magazine)上。簽署人包括《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等。
他們在信中寫到,因為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騎而死而引發(fā)的蔓延全國的示威運動可能會導致“不寬容的社會氛圍”,強調社會應有對不同意見的包容度。
這是一封關于公正和公共辯論的公開信。
美國人的愛國情懷是如何體現(xiàn)的?它源自哪里?
這是一個千頭萬緒的綜合性的問題,很難闡述完整。
這里只是從上述公開信一事管窺一斑。
1 關于公正
美國人的愛國情懷很大一部分源于公正之于每個公民的歸屬感。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可以追求自己國土上的一切夢想。一個房地產商人可以競逐成為特朗普總統(tǒng),一個演員可以競選成為里根總統(tǒng)……當然,人人可以向總統(tǒng)扔雞蛋甚至鞋子,因為你做得不好,我有意見,我要發(fā)聲。
因為這是“大家”的國家,因為這是“我的”國家,所以人人追求公正,所以人人捍衛(wèi)公正,所以,有人發(fā)表公開信,所以,有人扔雞蛋,有人扔鞋子。
愛國的前提之一就是——公正!國家公正地捍衛(wèi)每個公民的權利,那么每個公民必將捍衛(wèi)那捍衛(wèi)了他們公民權利的可愛的祖國。
這是一封關于公正和公共辯論的公開信。
上面提到了公正,下面談談公共辯論
2 關于公共辯論
公正是何以得到大眾公認的?
世界上很難有絕對的公正。太陽也做不到公正地賜予每一天一樣的光明。
這封公開信,體現(xiàn)了美國人對于公共事件的處理原則,即公共辯論。
什么叫公共?我不敢瞎說,只能說說最基本的意思吧。公,基本是指公開的、公益的、公正的,或者也可理解為公民的;共,基本上指的是大家的、一起的、共同的、共有的等意思。
那么這樣的公共辯論,就是人人參與國家治理,人人獻計獻策;孰優(yōu)孰劣,大家拿出來辯論就行,是馬是驢是騾拿出來遛,讓大家評判;雖然最后也不可能達成絕對一致,但在公正前提下(如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或者甚至抓鬮等事先商定的規(guī)則),達成最大限度的共識并同心協(xié)力。
這樣的公共辯論在捍衛(wèi)國家之于公民的公正方面必不可少!這是國家捍衛(wèi)所有公民權利的至高境界!
國家怎么捍衛(wèi)公民權利的,公民必將怎么捍衛(wèi)國家的尊嚴!
至于美國人的入籍宣誓,那是從個人言必信誓必誠的角度對個人的要求和約束等等,世界上宣誓的人多了,有的人只是當作形式罷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