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寧錦防線
北京的北大門,處在太行山脈的山谷中,軍都徑上的一道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防御著西北方來的敵人。當年土木堡之變就發(fā)生在離居庸關不到100公里的地方。參考戰(zhàn)例:土木堡之變4. 宣府與張家口
宣府和張家口一起組成了北京的北大門,主要防御從草原上來的敵人。參考戰(zhàn)例:野狐嶺之戰(zhàn),應州大捷5. 大同
位于大同盆地,既是通往草原的橋頭堡,也和宣府一起保衛(wèi)北京免受游牧民族的侵略。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它處在一個交通要道上,通過大同向南可以繼續(xù)攻打雁門關,往北可以進攻張家口。參考戰(zhàn)例:白登山之圍6. 雁門關
位于恒山之中,控制著連接大同盆地和太原盆地的要道。通過雁門關后往南就是太原,往東可以抵達平型關。參考站例:雍熙北伐(楊業(yè)在雁門關外戰(zhàn)死)7. 平型關
位于恒山和五臺山之間,地勢險要,控制著太原和華北之間的交通要道,過了平型關,就可以經(jīng)靈丘和飛狐峪進而攻打紫荊關。參考戰(zhàn)例:平型關大捷8. 太原
位于太原盆地,往東可以抵達娘子關。參考戰(zhàn)例:金軍南下攻宋9. 冷泉關
太原盆地的最南端,過了冷泉關就可以進入關中平原,直達長安。10. 紫荊關和倒馬關太行山脈中很重要的兩個關口,也是位于草原游牧民族入侵的主要路線上,穿過這兩個關口,翻過太行山脈,就可以往北京進軍了。參考戰(zhàn)例:成吉思汗分兵內外夾擊紫荊關的金軍,土木堡之變11. 娘子關
連接太原和真定,位于翻越太行山脈的主要路徑上。參考戰(zhàn)例:楊延昭鎮(zhèn)守的三關之一12. 潼關和函谷關
位于中條山、華山、崤山之間的谷地上,靠近黃河邊,地勢險要,是關中平原和長安的東大門,防御者從中原來的敵人。秦軍就是在函谷關拒六國兵馬的。參考戰(zhàn)例:秦函谷關拒六國13. 漢中及散關
漢中通往關中平原的主要道路就要經(jīng)過散關和寶雞,所以散關是控制秦嶺交通要道的重要關口。還有一條非主流路線就是子午谷了,不如前者便利,風險巨大,當年高迎祥就企圖通過子午谷進攻關中,結果在黑水峪被孫傳庭痛擊。參考戰(zhàn)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吳階、吳璘打敗完顏宗弼,曹真擊敗諸葛亮14. 最后放一張幽云十六州的范圍圖
大致就是山西北部和華北平原北部及燕山山脈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前文介紹的大部分重要關口都在幽云十六州,南邊就是大片的平原,開封坐落在這片平原上,除了少數(shù)河道外幾乎無險可守。北宋就是在這樣糟糕的環(huán)境下立國的,可以說是沒有國防的。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云薊州:今天津薊州區(qū)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