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所謂的三妻四妾,指的是封建社會時期的一夫一妻多妾制,而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娶三妻、納四妾。
古代男子娶妻納妾也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自由,而是有著諸多的規(guī)矩限制,甚至連納妾的數(shù)量都有具體的規(guī)定。
如漢代大儒蔡邕所著《獨斷》一書中就有提及納妾的規(guī)定:“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有著特殊的貢獻,則能納八個小妾,即“功成受封,得備八妾”;如果稍微有點文化,則可以納一房小妾,即“士一妻一妾”;倘若只是尋常百姓,就只能擁有一個妻子了,即“庶人一夫一婦”。
盡管后來的一些有錢人往往都會納十幾房姨太太,但對于尋常百姓而言,因為窮,自然也納不起小妾。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古代會有那么多的男子奔往青樓。
歸結(jié)來看,古代男子喜歡跑去青樓,主要有這么幾個原因。
第一,青樓的合法化。
說起來,青樓的“創(chuàng)始人”還是春秋齊國很出名的管仲,當(dāng)時管仲為了使國庫能快速充盈起來,就鼓勵官員和土豪們都去青樓消費,以此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稅收)。后來的君主便紛紛效仿,所以說,男子逛青樓是一件很合法的事情。
第二,被吸引了。
青樓中的女子,自然是具有姿色的,其中又不乏極品,因為青樓中有賣藝的、有賣身的、也有既賣藝又賣身的。當(dāng)中還有不少因家道沒落而被迫到風(fēng)流場所賣藝的女子。 青樓里的女子姿色誘人,才華與氣質(zhì)又十分出眾,自然就吸引了不少男子。所以許多文人雅士就喜歡到此處找姑娘飲酒品茶,暢談人生理想,偶爾還做些令人興奮的事情。
第三,偷的比有的更刺激。
主要還是喜新厭舊。
任何人、任何事,只要相處時間久了,或多或少都會起厭惡之心。古代的男子逛青樓也是類似的心理,純粹是和自己的妻妾待膩了,就想換換青樓里的新鮮面孔。更關(guān)鍵的是,后者還很順從,幾乎都是百依百順。
第四,體現(xiàn)社會地位。
主要是為了面子。古時候的青樓再怎么說也算是一個高端消費場所,它不同于窯子,后者主要是做皮肉買賣。而青樓還有許多的“營業(yè)外收入”,比如這里的酒菜會更加昂貴,還能聽歌賞舞,能進入這里玩的,要么有錢,要么有勢,來這里就慢慢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古時候的一些富家子弟就很喜歡跑到青樓里和幾個小伙伴快樂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