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小,我們就會背誦“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豪邁詩句,雖有薄古厚今之義,仍將“天驕”之譽冠與,以致我們記住了這個英名,而賦予成吉思汗的形象更多正面、雄渾和美妙的聯(lián)想。好在中外史書關于他的記載多多,據(jù)此,我們可以制一份成吉思汗極簡年譜。

成吉思汗(Genghis Khan),名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生于漠北翰難河上游地區(qū),今蒙古國肯特省,蒙古族乞顏部人。世界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84年前后,成為蒙古乞顏部可汗,而后,一步步統(tǒng)一蒙古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頒布《成吉思汗法典》。他多次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西征并降服中亞、東歐、東南亞等廣大地區(qū)。1227年8月25日,在興兵征伐西夏的途中去世,卒年65歲,秘葬。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子孫們遵其遺策,繼續(xù)征戰(zhàn)。先是利用宋金世仇,聯(lián)宋滅金,1234年金朝被滅。隨后,開始剿滅宋朝,1258年正式出兵南下攻宋,引起南宋軍民的拼死抵抗。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1215-1294年)建國號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經(jīng)崖山海戰(zhàn),宋軍落敗,陸秀夫身背宋帝趙昺跳海自盡,南宋覆滅,元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成吉思汗則于1265年被忽必烈追尊為元太祖,1266年又被謚號為圣武皇帝。

觀成吉思汗之一生,最偉大功績是東征西伐,打下遼闊無比的疆域;最鐵血的手段是策動蒙古騎兵,摧城拔寨,殺戮搶掠;最輝煌的名片是大蒙古國創(chuàng)建者。雖然他為兒孫們入主中原打下了根基,但他本人并未做過一天中國的皇帝。由于元朝實施落后的暴政,僅存97年(1271-1368年),是一個短命朝代。引世人關注、甚至為之忌憚的是,元朝的疆域橫跨歐亞大陸,一個世所罕見的鐵腕政權,建立和維持了大半個世界的秩序。

而成吉思汗與鄂爾多斯的交集則是他的衣冠冢。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孫為他舉行了一個特殊葬禮,但沒有留下陵寢,至今他的墓地成謎。倒是他的衣冠冢被明確地傳世,稱為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爾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我沒有前往觀瞻,從資料介紹得知,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造型獨特,氣勢宏偉。似乎這是鄂爾多斯大打成吉思汗牌的主要來由。

當我試圖回答我自己提出的前述問題時,內心充滿著矛盾。我反對極端和狹隘的民族主義,更不是民族沙文主義者。各民族理應平等,和睦相處。但一個嚴酷的事實是,不管從何種意義上看,成吉思汗都不是我們的“大汗”。相反,他和他的子孫實施的是拉歷史倒退的暴政,他們是殺戮漢民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罪人。所以,我不贊成對他的無節(jié)制的歌頌和不適當?shù)募腊荨?/p>

讓我們采擷幾條史實,以正視聽。

(1)在蒙古人的兇殘統(tǒng)治下,中國人口銳減。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南宋有人口7681萬,加上金國的人口,總人口超過一億。到南宋被徹底剿滅時,僅余一千余萬人,被殺戮者近9成,金宋國民幾陷滅絕之災。

(2)南宋雖偏安于秦嶺淮河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昌盛,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王朝。在蒙古游牧民族的毀滅性打擊下,南宋被剿滅,導致較為先進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的大倒退。

(3)元朝立國后,將臣民分為四等:一等為蒙古人,又稱“國人”;二等色目人,又稱“諸國人”;三等漢人,即原受遼金統(tǒng)治的漢人;四等南人,即受南宋統(tǒng)治的漢人。漢人、南人是賤民,其財產(chǎn)予取予奪,妻女可任意欺躪,事實上復辟了殘暴的奴隸制。

基于上述史實,我在想,如果因為成吉思汗為他的孫子忽必烈奠定了隔代帝業(yè),助其后世在他死后半個多世紀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中國,我們也湊熱鬧地去對他膜拜,是不是也太過濫情!如果我們完全不知或漠視從他開始,到他的數(shù)代后輩,對非蒙古族人民、首當其沖的是漢民族的殘酷殺害,致生靈涂炭、尸橫遍野、幾近滅絕,我們是不是也太自輕自賤,豈非成了數(shù)典忘祖的不肖子孫。

成吉思汗是一位在世界史上極具爭議的人物。蒙古人民共和國自稱、也被世人認為是大蒙古國的直接繼承者,但即便在那里,在對待成吉思汗的態(tài)度上,也是復雜和多變的。共和國成立之時,他們并未把成吉思汗視為偉人,而是禁止祭祀他,甚至對贊頌他的學者大加殺伐。蒙古人民革命黨元老、共和國總理阿瑪爾因公開肯定成吉思汗的歷史地位而遭清算。1962年成吉思汗誕辰800周年之際,蒙古中央宣傳部長鐵木爾?奧其爾因舉辦成吉思汗紀念活動,招致他本人及大批手下人被處死或流放。當時的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一書記澤登巴爾就此致函人民革命黨中央,說“成吉思汗是一個恐怖主義分子,不是民族英雄”。

從上世紀末開始,成吉思汗崇拜在蒙古復活;成吉思汗逐步成為至高至圣的民族英雄。蒙古各地開始興建成吉思汗銅像和紀念碑,用各種文藝形式歌頌他的“豐功偉績”。2006年,是大蒙古國開國800周年,蒙古國政府舉行國際性大慶典,將這股成吉思汗崇拜熱推向高潮。如今,蒙古人對成吉思汗無限敬仰,成吉思汗亦成為蒙古國的象征。

為了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文明進步,對于成吉思汗的歷史功過,應該進行科學和全面的研究評判。當今蒙古國的成吉思汗情結和崇拜,也可以理解。但我們興沖沖地加入其內,又是為的什么,我不得其解。而且,在紀念他的時候,一些極善造神的人,把成吉思汗無限拔高,什么從小就接受良好教育,與人團結友善;海納百川,善于吸收各色人等的意見,終成偉業(yè)之類,甚至這些所謂的故事被嵌入到廣場講解員的解說詞里。這些說法,究竟有何根據(jù)?難道現(xiàn)時中國需要這樣一位神祗?抑或我們應該像當下蒙古國那樣,對成吉思汗頂禮膜拜、奉若天圣嗎?

我有以下幾點看法,是對設問的嘗試作答,并愿與友人交流:

(1)研究和紀念成吉思汗是應該而必須的,尤其是他的政治謀略和開疆擴土的軍事韜略,以及對于世界政治的影響。

(2)成吉思汗子孫們建立的元朝,在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諸方面,都是農(nóng)耕文明的大倒退,在政治上復活了奴隸制,應予批判和鞭撻。

(3)對于成吉思汗的紀念應戒除盲目性,取理智和節(jié)制的態(tài)度,即便在文化旅游領域,也不宜亂打、大打此牌。

(4)對于這位口出狂言,說什么“男子最大之樂事,在于壓服亂眾,戰(zhàn)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的殺人無數(shù)的魔王,我是無論如何都愛不起來、敬不起來的。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