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高胖胖說的沒錯,薩胖完全同意他的觀點。
可以這么說,地球上的北方民族沒有不尚武的。
這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地區(qū)苦寒,資源少,必須通過武力爭奪。
不尚武的民族,在北方是活不下來的。就中國,大家看看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如果說這些都是游牧,即便達翰爾、赫哲人這種漁獵民族,也是很強悍的。
俄羅斯人也是如此,他們很尚武。
搞笑的是,越南等國是不尚武但善戰(zhàn)。越南男人平時看起來軟乎乎的,性格溫和,打起仗來就完全不同。
相反,朝鮮和俄羅斯則是尚武但不善戰(zhàn)。
他們民族看起來很兇,但打仗輸?shù)枚嘹A得少,基本是靠實力碾壓更弱小的民族才能獲勝。
沙俄之前最牛逼的是羅斯基輔,這算是第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沙俄的雛形。
該國真正崛起也是12到13世紀的事情了。
之前,基輔羅斯并不強大。他們最偉大的大公之一Svjatoslav,都被突厥人殺了,頭骨還被突厥酋長做了酒碗。。。
搞笑的是,基輔羅斯崛起沒多久,蒙古人就殺來了。
當(dāng)時基輔羅斯其實是部落的聯(lián)盟,和蒙古人也差不多,只是他們從事農(nóng)耕而已。
面對蒙古人,一盤散沙的基輔羅斯哪里是對手。
蒙古人用了區(qū)區(qū)2個萬人隊,就把基輔羅斯滅了,5個大公都被殺了。
蒙古人建立了金帳汗國,竟然控制了沙俄長達200多年。
而中國人早在100年前就推翻蒙古人的統(tǒng)治,建立了大明。
沙俄的祖先莫斯科大公國1480年才建國,也就是中國的明代中期。
莫斯科大公國的獨立,不是因為它厲害,而是蒙古帝國自己從內(nèi)部崩潰。
蒙古人本來就是少數(shù)民族,經(jīng)過二百多年早已腐敗和內(nèi)斗分裂,俄羅斯人才得以獨立。
而這個莫斯科大公國,說白了就是今天的皇協(xié)軍,偽軍?空讨晒诺膭萘,欺壓自己斯拉夫同胞才獲得管家的地位。
莫斯科大公國本身沒什么了不起的,也沒擊敗過什么敵人,主要是蒙古人、突厥人、立陶宛、波蘭人等等。即便如此,連首都莫斯科都被波蘭人占領(lǐng)過。
直到1613年,羅曼諾夫沙俄王朝建立,俄羅斯帝國才真正開始牛逼起來。
但這已經(jīng)是17世紀了。
之前那么多年,俄羅斯人基本都是被各強者按在地上磨蹭的。
建立以后,基本都是打小怪,對付周邊別比他弱小的力量。
不過,羅曼諾夫沙俄王朝的強大,是有一定客觀原因的。
當(dāng)時北方?jīng)]有強敵,沙俄輕松占據(jù)了280萬平方公里的領(lǐng)土,成為歐洲領(lǐng)土最大的國家,人口相當(dāng)多,資源豐富,土地肥沃。
建立在如此雄厚的基礎(chǔ)上,沙俄才向外擴張。
其實,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沙俄仍然是歐洲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第一,工業(yè)也不弱,GDP達到世界前5。
大國加人口多,才是沙俄真正強大的原因,而不是什么尚武。
1682年,年輕的沙俄彼得一世用西歐先進的文化和制度,在俄國進行改革,沙俄實力才突飛猛進。
即便如此,沙俄的實力仍然是有限。彼得一世曾打敗了瑞典。瑞典雖小則非常強悍,幾次擊潰俄軍,最終完全靠瑞典內(nèi)斗和俄軍人口才碾壓獲勝。
俄羅斯獲得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建立了首都圣彼得堡而已。
葉卡捷琳娜大帝的1768年,主要是打敗土耳其,獲得了克里米亞地區(qū)。此時奧斯曼帝國早已衰敗不堪,而俄軍也是苦戰(zhàn)多年才獲勝。
另外就是趁著立陶宛波蘭人內(nèi)訌,俄國和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瓜分了波蘭。由此,俄國對西歐的擴張大體就終止,時間是18世紀。
客觀來說,這100多年的擴充中,沙俄并沒有遇到對等的敵人,都是小怪,最多是中怪。
隨后,沙俄獲得了歷史上最輝煌的勝利,就是擊敗了拿破侖的法軍。
然而,不要說1812年拿破侖的60萬大軍,即便后來武裝到牙齒擁有大量鐵路和空運的德軍,也難以在如此遼闊寒冷的地區(qū)獲得決定性勝利。
沙俄的獲勝不如說是拿破侖的大失敗。
拿破侖不是敗于沙俄,而是敗在自己的狂妄。
在19世紀,根本不可能有國家能夠吞掉這么大的沙俄。
沙俄西線擴張停止后,開始東線的擴張。
然而,沙俄在東線根本沒有什么敵人,更別說強敵。以沙俄征服西伯利亞來說,敵人根本微不足道。
西伯利亞汗國總?cè)丝诓?0多萬人,分散成無數(shù)部落(民族不相同),散居遼闊的各地。這些部落都極為落后,大部分還在奴隸制階段,不堪一擊。
至于沙俄入侵遠東地區(qū),敵人幾乎是不存在的。
散居在遠東6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雅庫特人,直到今天才有40萬人,當(dāng)年總數(shù)還不到10萬,沙俄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的擴充。
到了雅克薩,遇到了滿清就不同了。滿清派了人二三千人,就獲得兩次雅克薩打仗勝利,擊潰了沙俄幾百人。
至于沙俄不善戰(zhàn)的另一個表現(xiàn)是:面對四五分裂,實力不算強的中亞,沙俄直到1877年才大體控制,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中國的清末了,還有30年滿清就滅亡了。
為啥?因為中亞的突厥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數(shù)較多,也比沙俄更善戰(zhàn)。
近代史上,沙俄其實沒有打過什么像樣的勝仗。
比如日俄戰(zhàn)爭,竟然被后起之秀的小國日本打敗,丟了大臉。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雖然和英法一同夾擊德國,沙俄一度差點被德軍打崩潰,淪陷大量領(lǐng)土,軍隊傷亡慘重,幾乎無力支持,沙俄政府也由此垮臺。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即便國力和軍力絲毫不亞于德國,德軍又在西線被英國牽制,蘇聯(lián)一度也差點被打垮,一共損失了1000萬年輕士兵。
而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蘇德頂多是個平手而已,不分勝負。
德軍在東線的大潰敗,完全是諾曼底以后的事情。因兩線作戰(zhàn),德軍已經(jīng)無法招架蘇軍數(shù)倍甚至十倍兵力的圍攻。
而即便蘇聯(lián)冷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也沒有什么輝煌的勝仗。入侵了阿富汗10年,被灰頭土臉的打回來。
薩沙的觀點是,俄羅斯人雖勇敢但不夠精細,組織性也不強,還有懶和魯莽的特點。說通俗點,就是有勇無謀,只適合對付比自己弱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