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重。他覺得8歲的幼子劉弗陵聰明好學(xué),和當(dāng)年的自己簡直一模一樣,于是就有立劉弗陵為帝的想法。
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此時才21歲。漢武帝認(rèn)為自己駕崩以后,鉤弋夫人勢必會干政。因此他遲遲沒有下定決心立劉弗陵為新君。
漢武帝自知時日不多,這樣拖下去終究不是辦法。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武帝一狠心就賜死了鉤弋夫人。鉤弋夫人死后沒多久,漢武帝就下詔立劉弗陵為太子,封霍光等五人為輔政大臣。四天后,漢武帝駕崩,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資治通鑒》記載漢武帝后來對于為什么殺死鉤弋夫人做出了解釋:“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漢武帝是怕主少母壯,再出一個呂后來,亂了大漢江山。漢武帝覺得只要主少,外戚就很容易干政,比如呂后以后就出了竇太后,王太后干政的事。
漢武帝剛即位的時候,竇太后稱制干政。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竇太后則信奉黃老之術(shù),兩人在思想上格格不入。這樣的話,漢武帝施政就處處遭到掣肘。直到六年后,竇太后去世,漢武帝才開始真正掌權(quán)?筛]太后走后,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也有樣學(xué)樣地干政。
所以漢武帝不想自己之后,還有女人干政的事情出現(xiàn),才會殺子立母。其實漢武帝不僅僅是殺了鉤弋夫人,后宮之中只要為他生下子嗣的嬪妃,統(tǒng)統(tǒng)被他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