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題外話從商湯到清朝,老百姓對那個創(chuàng)業(yè)團隊成員耳熟能詳?最有感情?看看王者榮耀連馬超都出了。
在三國后不久兩晉南北朝提猛將是關(guān)羽張飛,提君臣便是三顧,到后來提兄第都說寧學(xué)桃園三結(jié)義,不學(xué)瓦崗一炷香。
劉備一伙后來被士大夫和百姓傳唱了近兩千年原因無他:他幾乎達到我們對每一個階層的上限與美好的向往。
他們出身大多寒微,又讓大家有了很強的代入感,
一個賣草鞋的破落戶,一個殺人逃犯,一個流氓頭子,還有一個雙親死去在家種地吹牛的中二書生。
然而這里面卻誕生了華夏文明智慧的化身,仁義武勇的極致,當時天下唯二的英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盡力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人,為在亂世為準則的人。身邊會聚集什么人?
是轉(zhuǎn)戰(zhàn)千里,不說一句怨言的張飛,是尋兄的關(guān)羽,是千里尋主的廖化,是沖陣救主的趙云,是鞠躬盡瘁的孔明。
亂世的黑暗不僅是兵戈不斷,還有人心險惡,禮樂崩塌。
大多人們在這亂世里希望這光明早些到來。這種光明不僅是重鑄秩序,重建禮法。還有充滿的人性的光輝。
這種光芒不怎么明亮。可在黑暗包圍中不會被吞沒,一直給予人們期盼的溫暖。
劉備集團那些英杰們曾經(jīng)帶來過這樣的光輝,雖然在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黑暗時期里像流星一樣轉(zhuǎn)瞬即逝。
在他們奮斗的幾十年里,不離不棄,有始有終。百折不撓,壯心不已。 沒有殘害過百姓,沒有在昏暗的世道里和光同塵,助紂為虐與那些劊子手同流合污。
與劉備在一個時代同為英雄的曹操,他比劉備出身更優(yōu)秀,能力更強,文采更好,本錢更大。
但他出身高門不知小民如何生活,他也有一顆打破亂世赤誠的心,但也在亂世爾虞我詐,變得逐漸黑暗,生人婦、高稅率,在亂世大興土木建漳水三臺,大興徭役。左手寫出“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钡膫ゴ笤娋洌沂帜弥乖娋渲械默F(xiàn)實景象的屠刀。
屠徐州、屠彭城、屠興國、屠宛城。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換做你是建安十三年襄陽百姓,你能不跑么?
盤點一下與劉備集團同時期的其他典故
有的英雄,聽到磨刀霍霍,就去殺人全家。當面燒信件看似大氣,背后去偷看拉清單。
七萬降兵有沒有混進來的奸細?有殺錯沒放過,屠光光。 浪費糧食!
荀令君是我之子房,奈何心念漢室,那請你喝藥趕緊去死吧,我該當魏公、魏王、魏武帝
于禁、樂進、張遼、徐晃,勞苦功勞,奈何不姓夏侯不姓曹,讓你封侯就不錯了。
有的雄主,用得著你時同坐一輛車,用不著你時堵門放火,賜死你兒子。 靠大都督逆風翻盤,坐穩(wěn)江山后流放他兒子。靠名將逆風翻盤,坐穩(wěn)江山后修書一封罵死名將。
有的狼顧,承老板三代人知遇恩情,為少主四友,兩次托孤輔政,恩寵無二。 打順風仗時血流遍地,筑京觀以煊赫武功。打逆風仗時龜縮不出,千里請戰(zhàn),女裝加身。 指洛水為誓,保政敵太平,秋后算賬,滅人滿門,凡有八族,誅殺異己。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永嘉之亂,神州陸沉!
劉備集團帶來歷史精神的符號有上述的蠅營狗茍?
黃權(quán)走投無路投奔了曹魏,劉備是怎樣對待他家人的?他的兒子黃崇是為季漢殉國的第一批人。
糜芳叛變讓關(guān)二爺敗走麥城,哥哥糜竺請罪,劉備沒有遷怒他。
在劉備一伙的事跡中,看到很多那種普羅大眾對人性的期盼。 桃園結(jié)義是假的,但劉關(guān)張的情義用了一生鑒定這個友誼。
攜民南下是愚蠢的,但在古典史上與百姓甘于同敗是很罕見的。有些東西為何只需要堅守的,這種堅守恰恰是這幫“愚蠢”的人們。
為何季漢更得人心?我相信因為對良心和道義的人畢竟還是大多數(shù)。
當其他黑暗時代到來時,他們的精神激勵一個個后來者們。
激勵岳武穆的是關(guān)云長,激勵文天祥的是諸葛亮。
當近八十年前那場浩劫到來時,是那些可愛的人有千里走單騎的決然,是出師表那句“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的義無反顧!
我們的史詩故事,崇尚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孟子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正是說大義難得。
外國人讀三國演義、三國志、做三國游戲,無不贊嘆他們“的騎士精神”
全站三國的制作方給劉備集團這樣的評語
曹操或許是那個年代的需要的領(lǐng)導(dǎo),但劉備是中國人需要的英雄。
在這個國家民族,最混亂迷茫的時期,真的誕生了這么一群人, 哪怕在史料缺失,很多事跡被湮沒的情況下,依然成為了華夏文明的贊美。
在那個人命如草芥,道德淪喪,末日一樣的世界。 真有有一伙人心向光明,逆風而行。
季漢這批人,他們的故事帶來精神符號充滿了人民對義氣、勇氣、智慧、仁德的期待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這一條,季漢做到了。人民自然更有好感,就該被這個民族以史詩的方式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