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元朝統(tǒng)治中國,將百姓分為四等 。蒙古人自然貴為第一等,而南宋境下的百姓就是第四等。在他們眼中我們南人就是賤民,當時有很多不平等:
蒙古人可以不需要勞動就可以享有漢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財產(chǎn)(我感覺蒙古人就像奴隸主);殺一個南人只需罰交一頭毛驢價格相等的燒埋銀即可;漢人還不能有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我一直搞不懂,漢人取名字又損害了元朝什么利益?);蒙古人害怕漢人起來反抗,畢竟?jié)h人人數(shù)遠超他們許多,因此還禁止?jié)h人擁有鐵器,連一把菜刀也必須幾家合用;最為變態(tài)的是這條規(guī)定,誰家姑娘出嫁,第一夜必須送給蒙古人。
當時漢族百姓完全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至元八年,黃河泛濫,沿岸百姓流離失所,淪為難民。脫脫為了徹底治理黃河,開辟南北水路,強征15萬民工和廬州戌軍2萬人挑河筑堤,搞得是民怨沸騰。在這些民工當中,其實很多是信奉明教的信徒。他們暗中宣傳明王已經(jīng)出世,說什么天下就要大亂,只有明王才能拯救大家。剛開始,許多人將信將疑,但是這種言論一傳十,十傳百,沒有幾天,傳遍了整個民工營,漸漸的,許多人也就相信了。
又過了幾天,民工營中又傳出一個民謠:“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沒有幾天,15萬民工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當時民工們自然知道“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意思,但是誰也不知道前半句“石人一只眼”到底是什么含義。
直到有一天,民工們正在埋頭苦干,突然,有一個人大叫起來,像是挖到了什么不尋常之物。眾人聽到叫聲后,好奇地圍了過來,七手八腳地將這東西挖上來一看,原來是個石頭人。
眾人紛紛上前,把石頭人擦拭干凈,不由地吃了一驚。原來這個石頭人臉上只有一個眼睛!接下來的情景相信大家在電視劇中時?吹剑
正當大家議論紛紛,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時候,一般來說,這時會有一個見多識廣的長者仔細看看石頭人,然后說道:“這歌謠中石人一只眼不就說的是這個嗎?”
眾人聞言后,紛紛點頭附和。
這位長者再登高振臂一呼,“兄弟們,元朝政府逼迫我們強修黃河,害得我們是家破人亡,這日子沒法過了。今日天意如此,我們不如就反了吧?”
“對,我們反了吧。”
“對!
“竟然天意如此,反了!
……
底下眾人紛紛響應(yīng),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起義馬上就要爆發(fā)了。
當然這不可能是什么天意,完全是套路啊,歷史上不知道玩了多少回。這個歌謠肯定是明教首領(lǐng)韓山童和劉福通事先編制好,讓信徒們暗中傳播開來,至于這個石頭人,肯定是他們事先派親信埋好,再等民工第二天親自挖出,讓他們相信這是天意,要讓這些民工跟隨明教起義。
這個把戲雖然沒有什么新意,但是在封建社會還是屢試不爽的。畢竟當時百姓還未開化,總是被統(tǒng)治階層用“’天意”糊弄著,皇帝說自己是“天子”,圣旨第一句就是“奉天承諾……”因此,韓山童與劉福通決定也以“天意”來糊弄百姓,幫助自己起義。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韓山童與劉福通等人在潁州(現(xiàn)今安徽阜陽)潁上縣聚集了3000人馬,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正式宣布起義。他們打出的口號是:
“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輟耕錄》)
韓山童還自稱為宋徽宗第八代世孫(大宋皇帝不是姓趙嗎?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自圓其說的)。劉福通也成了宋朝大將劉光世的后代。于是,眾人一起推舉韓山童為明朝的明王,暗中聯(lián)絡(luò)各方教眾,以頭裹紅巾為號,約定時間起兵造反?上В恍⌒淖呗┝孙L聲,導(dǎo)致元朝突然派兵前來鎮(zhèn)壓,韓山童不幸被捕犧牲,他的兒子韓林兒乘亂逃了出去。
劉福通帶領(lǐng)眾人沖出重圍,整頓隊伍,占領(lǐng)潁州城,民工大起義就這樣正式爆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