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扶不起的阿斗指的是三國蜀漢后主劉禪,阿斗是劉禪的小名。在很多人看來嗎,劉禪為人不思進取,只會整天玩樂,即使有諸葛亮這樣的名臣輔助和教導也無濟于事,最終導致江山落入他人手中,還落下了“樂不思蜀”這樣的千古笑柄。不過,在諸葛亮去世后,劉禪居然還當了29年,也即接近30年的皇帝。在三國乃至整個古代歷史上,皇帝在位時間能超過阿斗的人很少。那么,諸葛亮去世后,蜀漢29年才被滅,阿斗是大智若愚嗎?

首先,諸葛亮于234年10月8日病逝,而劉禪的在位時間為223年—263年,諸葛亮去世后,劉禪維持了蜀漢江山近三十年的時間,直到鄧艾率軍兵臨城下后,劉禪才選擇開門投降,也即蜀漢最終滅亡。對于劉禪可以在諸葛亮去世后依然坐穩(wěn)江山近30年,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劉禪并不是昏庸無能的皇帝。換而言之,扶不起的阿斗,是一種丑化,和真實歷史上的阿斗相去甚遠。

其次,對于三國這一歷史階段的后主劉禪,在位時間長達數(shù)十年,雖然肯定不可能是英明神武、才能出眾的君主,但也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昏君劣跡。相對于南北朝時期昏庸到令人發(fā)指的皇帝,劉禪至少是一個中等水平以上的皇帝。即便是三國時期,看看孫權(quán)去世后的幾任皇帝,要么年輕被廢,要么殘暴無常,促使東吳陷入內(nèi)亂的局面中。而對于后主劉禪治下的蜀漢,就算沒有太大的功勞,至少沒有發(fā)生多大的叛亂。

而對于封建王朝來說,能保持平穩(wěn)就是很厲害的本事,尤其蜀漢本來就派系林立,比如荊州派、益州本土派、東州集團等,劉禪可以保持一個平衡,放在唐朝、漢朝、明朝等朝代,也足以做一個太平皇帝,至少不會北上昏庸無能的罵名?酌魇藕螅瑒⒍U先后以大司馬蔣琬、大將軍費祎為錄尚書事,總攬朝權(quán);后又以姜維、諸葛瞻為錄尚書事。對于諸葛亮留下的賢臣,劉禪謹遵其“親賢臣、遠小人”的訓誡,促使蔣琬、費祎、等賢臣良將可以有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最后,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劉禪在位的最后幾年中,其寵幸黃皓等小人值得批評。但是,相對于明朝時期的魏忠賢、王振等宦官,黃皓在劉禪的控制下,至少沒有要前者那樣殘害忠良。

另外,諸葛亮去世后,劉禪之所以可以坐穩(wěn)江山三十年,也是因為有一個有利的外部因素,也即司馬懿為代表的司馬氏和曹魏皇室爭奪權(quán)力,促使魏國陷入長時間的內(nèi)耗之中。正是因為魏國的內(nèi)亂,導致其無法全面對蜀漢用兵,這也為劉禪的長期在位形成了一個有利地外部條件。

由此可見,劉禪絕對是高情商,低智商的一個人,絕非什么“大智若愚”。劉禪會用高情商來籠絡人,使用人,卻沒有智力辨別出來,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結(jié)果當沒人給他推薦良臣的時候,他就自己重用佞臣,導致了滅國之禍。

最佳貢獻者
2

有個成語叫做“樂不思蜀”,還有一個成語叫做“臥薪嘗膽”,這都是實力薄弱的一方向?qū)嵙娛⒌囊环讲仄鸬匿h芒,假裝無害,但是不同的是,前者的阿斗最后沒有阻止蜀國的滅亡,而后者的勾踐卻消滅了吳國成為了真正的霸主。

最后,一個成為了無用之人的反面教材,一個成為了勵精圖治的典范教材。在君王的歷史上,在乎結(jié)果,而不是過程。但是沒有人會想,如果阿斗真的是一個庸才,那么怎么會在諸葛亮死后,蜀國還能維持29年呢?如果真的是扶不起來的阿斗,那怎么會在滅國之后保下自己的性命呢?

劉嬋這個人,如果不是《三國演義》,就不會有這么人認為他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了。劉嬋才小跟著父親顛沛流離,有時候連自己的性命都難保住,從小就生活在戰(zhàn)爭當中,就是這樣一個人,就算是再笨,也可以學到一二了,更何況劉嬋也算得上是一個聰明人。


在劉備死之后,諸葛亮掌握大權(quán),劉嬋只是名義上的君王,劉嬋很聰明,因為他從來都沒想過跟諸葛亮爭奪權(quán)力,他知道諸葛亮的政策是有利于這個國家的,他就選擇了順其自然,從始至終都遵循劉備的教導,也一直很尊重諸葛亮,君王的能力不如大臣的話,那就和平共處,這才能將蜀國的政權(quán)穩(wěn)定住,也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三國的后期,諸葛亮去世了,和其他國家相比,蜀國是很穩(wěn)定的,內(nèi)亂也很少,沒有發(fā)生過什么戰(zhàn)亂,這就是劉嬋能力的表現(xiàn),至少在國家的治理上,他很理智。

劉嬋的情商也很高,蜀國別殲滅之后,司馬昭設宴請劉嬋和大臣,宴會上面是蜀國的歌舞,蜀國的大臣們都傷心流淚,但是劉嬋卻獨自歡笑,這其實是最好的自保手段了,蜀國已經(jīng)被殲滅了,就算是諸葛亮也阻止不了,劉嬋身處這樣的局面,可以活下來就已經(jīng)是最大的本事了。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智慧,劉嬋的大智若愚也是智慧,在三國的戰(zhàn)亂當中能夠保住性命,在蜀國難以維持之下,當機立斷的投降,也避免蜀國的百姓遭受苦難,這難道不是智慧嗎?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