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影視劇中的城墻,猛一看,一個樣,都是青磚門樓護城河。其實在唐朝以前,中國的城墻基本上都是土城墻。就像長城一樣,看了八達嶺就以為萬里長城都是石砌磚磊一樣。古代城墻,多數(shù)夯土筑成,使用之夯土大多為黃砂土或黃土、黑土。用夯按照15厘米的高度一層一層地打起來。所以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城墻只需呵呵一笑罷了。
【古長城】
到了五胡十六國的時候,城墻修筑有了較大提高,當時的夏都統(tǒng)萬城墻體用上了三合土,就是在修建時于夯土中添加一定數(shù)量的沙與石灰,較普通夯土更為堅實。同期后趙的都城鄴城才用上了青磚,這是城垣包磚最早的記載。
【統(tǒng)萬城】
唐代經(jīng)濟發(fā)達,城磚才大面積運用于城墻,城磚比房屋用的磚塊較大,一般用白灰漿砌。當時攻城都是攻擊城門,所以當時的城磚基本用于城門樓了和碉樓的貼面材料,其它墻體依然為土城墻。明代國力鼎盛,制磚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這時的城墻都是底部條石,上部砌磚,兩側(cè)包磚、中央填土的形式,F(xiàn)在保存下來的城墻基本都是這一種。
【西安城】
西安的明城墻是明洪武三年至明 洪武十一年在隋唐皇城的基礎(chǔ)上擴建而成。距今已有600余年,周長11.9公里,城墻四周還構(gòu)筑碉 堡2 000座,共有垛口 13616個,藏兵窩鋪200 座。城墻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墻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巍峨凌空,氣勢宏偉。
【西安城西南角】
北京城墻高8米寬約9米;南京城墻高18米寬12米;荊州城墻高9米寬10米;襄陽城墻 高8米寬10米; 平遙城墻高10米頂寬6米。但是西安城墻平均高度 12米頂寬15米,4輛 汽車可在城墻上并行,厚度大于高度是西安城墻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