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因虎門銷煙在朝堂遭到構(gòu)陷,道光將林則徐“發(fā)配”新疆,仍然寫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可見林則徐的高尚人格和愛國情操。幾年以后,林則徐被清政府委派南下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時公已負重病,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病逝于潮州。在謝世訣別之際,林則徐指天高呼“星斗南”!
因為這三聲“星斗南”是林則徐最后的歇斯底里,無論是從時機還是場合去琢磨皆顯得極是突兀,便是家人朋友也不知何意。時至今日,史學界仍然無法對此作出定論。
星斗南?新豆欄?
因為林則徐是福建人,因此將閩話“新豆欄”誤解為“星斗南”的說法流傳較為廣泛。因為林則徐患有疝氣病,曾于1839年由新豆欄的西醫(yī)伯駕為其診治,1850年林則徐在前往廣西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途中逝世,并在死前三呼星斗南,于是有人猜測林則徐在借“新豆欄”告訴家人,他受洋人所害。然而這種說法是經(jīng)不住推敲的,一是時間距離伯駕治病已經(jīng)過去了十年;二是如果林則徐真要是出于此意,大可說“洋人害我”,雖說古人說話委婉,可這是死生之大事,且又是對外夷,倘若真是為了死因和證據(jù)又何必故弄玄虛;三是林則徐是前往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并不是針對洋人,即使洋人仇視林則徐,可是在滿清最高統(tǒng)治者已經(jīng)妥協(xié)的情況,他們已經(jīng)沒有必須的理由去毒殺林則徐;四是如果將星斗南解讀為新豆欄,則或多或少顯得林則徐有些過于“嚴監(jiān)生”了。
星斗南?星斗南?
我們都知道林則徐是奉命去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可是不料在途中殞命,林則徐是個忠臣,忠臣有個毛病,身負皇命卻沒有盡到職責,這便是不忠了。太平天國運動在廣西興起,廣西地處天南,林則徐死前呼“星斗南”,或是在悲嘆不能履行皇命,不能為滿清政府除去這個在南方興起或?qū)⑴d盛的星斗。
星斗南?星斗闌?
林則徐被稱作中國近代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必然極具敏感的政治眼光,清帝國先后經(jīng)歷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洗禮,陷于內(nèi)憂外患不斷的境地,那么在彌留之際的林則徐所呼“星斗南”究竟是何意呢?明清皇宮,即紫禁城,位于紫微星正下方,而紫微星是帝星。闌,有“將盡”之意。林則徐所呼“星斗南”是否是“星斗闌”,意指帝星即將隕落,清帝國即將崩塌?林則徐雖然睜眼看了世界,對于世界格局已有所了解,甚至更是對滿清的結(jié)局已有了預料,可是他仍然忠心于清朝,作為封建王朝的忠臣,他不可能大逆不道地直呼“帝星將隕”,于是只好說“星斗闌”。這三聲“星斗闌”或許既是對預料中清帝國的結(jié)局的悲嘆,也是對自己再無法更無力去挽救這個病入膏肓的帝國的悲嘆,他已經(jīng)將命運給他的時間全用完了。
關(guān)于以上三種觀點,第一種應該是流傳較為廣泛的,第二種應該也有不少人持有,至于第三種,則是我根據(jù)林則徐的品性和家國情懷所做出的推測,至于真相如何,也許已經(jīng)無從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