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征戰(zhàn)天下30多年的歷程中,身邊曾聚攏過不少謀臣良將,但由于種種原因,卻并沒有將更多的奇才網(wǎng)羅到自己的門。其中,有5人的能力非常出眾,毫不夸張地講,只要能得到其中的一位,便可以縱橫中原,而如果能“集齊”的話,則必能完成統(tǒng)一天下的目標。這5位蓋世奇才分別是:
呂布,并州五原郡人,先后做過并州牧丁原、太師董卓的部將,因武藝絕倫、驍勇善戰(zhàn),因而有“飛將”之稱。呂布起初深受董卓的賞識,并認其為義父,但最終卻因與董府一名婢女私通而觸怒董卓,兩人的關(guān)系因之決裂。初平三年(192年),呂布聯(lián)合司徒王允誅殺董卓,然后以溫侯、奮武將軍的身份執(zhí)政,但不久便被董卓的舊將李傕、郭汜趕出長安。
呂布逃出長安后一路流浪,曾先后依附于袁術(shù)、袁紹、張揚等軍閥,后接受陳留太守張邈、大名士陳宮(兩人皆是曹操的部屬)等人的邀請,襲取曹操治下的兗州。興平二年(195年),呂布被曹操擊敗,率殘眾投靠徐州牧劉備,但不久便奪取他的地盤。此后,呂布以徐州為根據(jù)地,長年與曹操、袁術(shù)、劉備混戰(zhàn),直到建安三年(198年)十二月才被曹操消滅。
呂布兵敗投降后,曾主動向曹操建議:“曹公用兵如神,布勇武蓋世,如果曹公肯赦免并重用我的話,那么將來由您指揮步兵,讓我統(tǒng)領(lǐng)騎兵,就一定可以統(tǒng)一天下,助您完成大業(yè)!辈懿僖幌蛐蕾p呂布的才能,也有心將他收為己用,然而劉備卻以呂布反復無常、桀驁不馴為由,勸說曹操將他鏟除。曹操思慮再三后,竟然覺得劉備所言有道理,因此命人將呂布絞死在白門樓上,就此錯失一名悍將。
高順,漢末并州人,呂布手下頭號驍將,以頭腦冷靜、作戰(zhàn)勇猛著稱。據(jù)正史記載,高順指揮著一支僅有700余人的特種部隊,以擅打硬仗、作戰(zhàn)高效而聞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攻陷敵營,由此獲得“陷陳營”的美稱。在建安三年(198年)的小沛之戰(zhàn)中,高順先是大敗劉備手下的猛將關(guān)羽、張飛,隨即又擊潰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惇,由是威震天下。
呂布手下有8位驍勇異常的猛將,世稱“八健將”,后來歸降曹操并稱為“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亦在其中,但他在侍奉呂布期間,卻經(jīng)常充當高順的副手,由此可見后者的能力、地位之高。呂布兵敗被殺后,曹操因為欣賞高順的武勇、品行,便對他溫言勸降,但高順卻始終沉默以對。曹操明白高順的志向,只好下令將他斬首。
劉巴,零陵郡烝陽縣人,雖是荊州名士卻謝絕劉表的征辟,而是對曹操心懷仰慕,因此,等到曹操率軍南下攻略荊州時,劉巴便主動北上迎接他。曹操很賞識劉巴的才華,便任命他為丞相掾,負責招降長沙、零陵、桂陽3郡。可惜,就在劉巴忙于招降之際,曹操兵敗赤壁,劉備乘勝奪取3郡,迫使被截斷北上之路的劉巴逃往交州。
被迫斷絕跟曹操的聯(lián)系后,劉巴先后依附于交趾太守士燮、益州牧劉璋,在成都淪陷后又歸降劉備,起初擔任左將軍西曹掾,后接替法正擔任尚書令,與諸葛亮一起管理軍國日常事務。劉巴在輔佐劉備期間,展現(xiàn)出卓絕的謀略和政治才能,以至于諸葛亮經(jīng)常感慨道:“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劉巴的字)遠矣!”蜀漢建立后次年(222年),劉巴因病去世,享年不詳。
張松,蜀郡成都人,在益州牧劉璋手下?lián)蝿e駕,雖然身短貌陋、放蕩不治節(jié)操,但頗有才華、見識。建安十三年(208年),劉璋派張松出使許都,意在結(jié)好曹操,而張松也有心改換門庭,故而隨身攜帶一副西川地理圖,并準備把它作為投靠曹操的“見面禮”。然而曹操卻嫌棄張松相貌丑陋,竟然對他甚為冷淡,由此錯失一位奇才,更錯失奪取益州的良機。
張松心懷怨憤,回到蜀中后便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關(guān)系,改而與劉備通好,緊接著又與好友法正密謀背叛劉璋,將益州獻給劉備。因而,張松聯(lián)合法正向劉璋進言,勸說后者將劉備請入蜀中,以對付死敵張魯,結(jié)果最終導致劉備襲據(jù)益州。不過,在劉備奪取益州之前,張松的陰謀被兄長張肅揭發(fā),最終落得被殺的下場,時在建安十七年(212年)。
法正,漢末扶風郿縣人,自幼便以見識深遠、聰慧多智著稱,其謀略水平之高,連《三國志》作者陳壽都認為堪與郭嘉、荀彧相媲美。董卓亂政期間,法正流亡到益州,在州牧劉璋手下?lián)涡露伎h令、軍議校尉等低微職務,頗有郁郁不得志的感覺。赤壁戰(zhàn)后,法正與好友張松建議劉璋向劉備通好,進而又背叛劉璋,幫助劉備奪取益州,之后又奪取曹操的漢中,由此奠定蜀漢的基業(yè)。
作為劉備最器重的謀士,法正在主公身邊參謀軍事、運籌帷幄,立下赫赫功績,其作用堪比漢高祖劉邦身邊的“謀圣”張良。蜀漢建立前,劉備自稱漢中王,而法正則因功官至尚書令(相當于宰相),與諸葛亮一起處理軍國重事。不過,法正福薄命淺,在蜀漢建立前1年(220年)因病去世,讓劉備悲痛至極,一連數(shù)日都痛哭不止。
據(jù)《華陽國志》記載,曹操在丟失漢中的教訓時,根本沒有提及劉備的“貢獻”,認為僅憑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擊敗自己,而法正的運籌帷幄之功才是決定因素。正因如此,曹操事后感慨道:“孤將天下的英雄幾乎全部收入囊中,卻唯獨錯失法正,實在是可惜。”由此可見,曹操對法正的能力極為贊賞(“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見《華陽國志·卷六》)。
史料來源:《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華陽國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