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謝邀。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載湉駕崩。時隔一天,慈禧太后也駕鶴西去。至此,長達50年之久的慈禧太后時代結(jié)束。

最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載湉是被毒死的,但具體是誰下的毒目前存疑。從邏輯上推論,慈禧脫不了干系。慈禧昧于外事,但對付政敵,她的心機、決斷和手腕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載湉對于她,不光是個不聽話的兒子,更是一個政治對手,一個政敵。如果載湉比她活得長些,哪怕只是一天對她來說也是麻煩。

慈禧大費周章的目的是讓載灃的兒子溥儀當皇帝,并且當著她的面即位,造成了既成事實。這樣,大清的權力就落在她侄女隆;屎蠛退梅虻膬鹤訑z政王載灃的手里了。她的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嫁給了他丈夫的弟弟,就是醇親王奕譞,生的兒子就是載湉。載湉的同父異母弟弟就是載灃,慈禧選了載灃的兒子溥儀當了皇帝。

慈禧本來期望她的侄女能像辛酉年她和恭親王奕?聯(lián)手那樣,對于大權在握的載灃有所約束。但后來的情況表明事與愿違,隆裕太后對權力沒有什么熱情,而載灃的才干和見識也遠不及當年的恭親王奕?。這個糟糕的安排其實加快了大清的這艘破船沉沒的速度。

載灃這個人與他的父親很像。他的父親老醇王奕譞當年志大才疏,雖然對權力很熱衷,但由于才能不濟,實際上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給慈禧當槍使。但老醇王的人品和家教很好,他基本是個饉飭君子,嚴于律己,不貪不占,對子女的教育比起他的兩個哥哥奕誴和奕訢來說要好太多,他那兩個哥哥的兒子們在晚清的朝野則聲名狼藉。

所以載灃一出道就讓人眼睛一亮,他代表清廷皇室赴德國就克林德事件向德皇道歉,整個過程有禮有節(jié),即保全了大清的顏面又贏得了德國皇室的尊敬,是晚清大清外交工作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勝利。

所以慈禧當時選他監(jiān)國攝政也不能說完全是出以私心。只是載灃的觀念有問題,他與造成庚子之亂的他的那幾個堂兄的觀念一致,認為以往大清過于重用了漢人,他們滿人受到了排擠。所以,他和肅親王善耆、小恭王溥偉,還有一班親貴子弟良弼等人大搞宗社黨,架空軍機和六部,弄了一個大清前所未有的皇室內(nèi)閣。

載灃的做法很可笑,也很悲催。其實在慈禧死之前,清廷的立憲工作也漸次開展起來了,許多方面甚至比戊戌年公車上書要求的還要激進。而且,袁世凱、張之洞、盛宣懷他們分別主持的財政、工商、銀行、交通、郵政、教育、警察等改革進行的也算頗有聲色。載灃的做法實際上是倒行逆施,不僅掌不了權,而且還把地方的督撫大員都得罪了,以至于激出了民變,反而加速了清廷垮臺的時間。

當時清廷主持中樞的是袁世凱和張之洞,這兩個人在人才凋敝的晚清堪稱是國之柱石?墒禽d灃在第一時間罷了袁世凱的官,接著又一句沒心沒肺的話氣死了張之洞。如果袁世凱不罷官,辛亥革命也許會拖后幾年,同樣如果張之洞不死,袁世凱也絕對不敢把隆裕孤兒寡母玩弄與股掌之上的。

但反過來,如果光緒沒有死,還能健康地活著并掌控大局,情況很有可能更糟。

光緒皇帝被囚在瀛臺近10年時間,無事以修理鐘表和看醫(yī)書為遣,在茲念茲的就是殺袁世凱。所以他掌權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殺袁世凱。殺了袁世凱,袁所訓練出來的六鎮(zhèn)北洋兵群龍無首,后果如何就很難說了。從日后的表現(xiàn)看,北洋三杰龍虎狗(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辮子兵統(tǒng)帥張勛、賄選總統(tǒng)曹錕、“常勝將軍”吳佩孚等,單拿出哪一個也不是好相與的,更何況你惹急了他們,讓他們一窩蜂對付你。

平心而論,光緒皇帝是個憂國憂民的好皇帝。但他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太差。這一點他遠不及日本的明治天皇。甲午海戰(zhàn)之前,明治天皇為了激勵臣民勵精圖治,攢錢買軍艦,每餐飯不吃肉,而且只吃半飽。光緒皇帝也想這么做,但他的母親慈禧老佛爺把辛苦籌來的海軍經(jīng)費挪去修了園子,他不僅不能反對,還要小心翼翼地陪笑臉。太監(jiān)們蒙他說一個雞蛋要30兩銀子,他還以為那東西是奢侈品,以至于他的師傅翁同龢家里也吃不起。

他的情商差是致命的弱點。他性格容易偏激,不善妥協(xié)。他沒有處理好與母親慈禧的關系,也沒有處理好嬪妃之間的關系。

慈禧的確不好相處,但光緒親政以后她還是很認真地在逐步放權的,這一點遠比乾隆皇帝當太上皇時開明?墒枪饩w皇帝不能像嘉慶皇帝那樣能隱忍,也不懂得審時度勢,最終還是主動挑戰(zhàn)慈禧,激化了矛盾,引發(fā)了庚子之亂。

他對皇后和嬪妃也很不公正。他不喜歡慈禧給他找的表姐皇后,不僅冷落她,還要對她進行家暴,開創(chuàng)了有清一代皇帝打老婆的先例,簡直駭人聽聞。他寵愛珍妃和瑾妃倆姐妹,把皇后視同草芥,這絕對是大逆不道,因為有清一代12個皇帝,沒有一個不是與皇后敦睦恩愛的。而他視若珍寶的珍妃姐倆,則利用他的寵愛招權納賄,干預朝政,成為有清一代最跋扈的后宮嬪妃。

他如果執(zhí)掌大局,首先要面對的是北洋軍。即便他擺平了北洋軍,在辛亥革命與南方革命軍對峙時也會死扛到底。那樣的話,玉石俱焚。以他的性格,估計會和崇禎皇帝一樣以自殺殉國。

晚清之敗,敗在社會轉(zhuǎn)型失敗。中國當時是個農(nóng)耕為主的社會,沒有現(xiàn)代工商業(yè),沒有社會服務業(yè),當人口急劇增長時僅靠農(nóng)業(yè)根本無法養(yǎng)活,于是就引發(fā)了一撥又一撥農(nóng)民起義。就在清廷忙著鎮(zhèn)壓時,帝國主義列強又叩響了中國的大門,強迫中國接受西方國家的擴張結(jié)果。這種劇烈而浩大的社會轉(zhuǎn)型要想成功非常困難,僅靠一兩個開明的皇帝和能干的官員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遭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抵抗的時候。更何況,輪到光緒皇帝接手的時候,大清國連茍延殘喘的資格都沒了。

所以,不管光緒皇帝能不能活下來,大清王朝都是沒有希望的。

最佳貢獻者
2

如果光緒帝能夠挽救大清,他就不會被毒死,正因為他挽救不了大清,所以必須死。這句話有點拗口,但足夠說明光緒的能力和水平。光緒是個有夢想的人,但他卻沒有反抗精神,所以他的夢想只能停留在夢中,而不能付于行動。

盡管光緒的皇位是慈禧安排的,可也是權傾天下的皇帝,為什么不能韜光養(yǎng)晦,除掉慈禧呢?答案只有一個:能力不如慈禧。慈禧在兒子同治帝去世后,精心安排光緒做皇帝,就是為了繼續(xù)把控朝政,光緒皇帝不過是個臺面擺設而已。



光緒對慈禧的用意應該是十分清楚的,繼位之時光緒沒有團隊,沒有權力,也沒有跟慈禧對抗的資本,就是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既然如此,那就應該老老實實的聽命于慈禧。像西漢宣帝一樣,忍耐,熬,直到把慈禧熬死,才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事。

光緒生于1871年,慈禧生于1835年,慈禧比光緒大36歲。要是光緒皇帝像漢宣帝劉詢一樣,每天堅持鍛煉身體,熬死慈禧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光緒帝不這樣想,他覺得自己是皇帝啦!應該要做點帝王之事,以天下興亡,民族復興為己任,這樣才對得起列祖列宗,他這樣想并沒有錯,可現(xiàn)實很殘酷!煨缱兎ā簿褪窃谶@樣的心態(tài)和環(huán)境下開始的,因慈禧不高興,變法在運行了一百零幾天就草草收場啦!光緒皇帝把自己也搭進去了,被慈禧囚禁在頤和園的瀛臺。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去世,當時還不到38歲。11月15日,也就是光緒去世的第二天,慈禧老佛爺也駕鶴西去了。 光緒的死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不過考古人員已經(jīng)告訴我們答案了:光緒是被砒霜毒死的。

到底是誰下的毒,一直爭議不斷。不過我認為除了慈禧,還有誰會干這缺德的事呢?所以慈禧必須要在死之前,干掉光緒,安排好溥儀繼位,才能安心閉眼,不然后果難以想象。



慈禧以為自己的安排天衣無縫,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她的思想已跟不上時代的節(jié)奏啦!隆裕太后和載灃,也沒有能力繼續(xù)駕馭大清這條千瘡百孔的破船啦!

清政府病入膏肓,縱有華佗,也難妙手回春。 清朝的衰亡跡象開始于乾隆,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其實是個敗家子,他不但好大喜功,而且花錢如流水,把爺爺康熙積攢的一點家底,全部敗光。沒有錢花啦!就讓和珅到處去敲詐勒索,和珅都這樣,其他官員跟著學,官員腐敗成風,清朝的根基都爛了。



嘉慶雖說抄了和珅的家,有錢啦!可他卻是個沒有作為的皇帝。道光和咸豐時期,西方列強又踐踏中國,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的條約。同治時期,有過一段短暫時間的輝煌,隨后就是大清每況愈下,日落西山。

面對這一切,要說當權者無動于衷,那也是不可能的。慈禧老佛爺就曾同時向八國宣戰(zhàn),夠有氣魄的,不過她老人家的豪氣,被很多人當作了笑柄。



清朝的病不在表皮,在內(nèi)臟。不動手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長期的賠款割地,使大清國庫空虛,人民生活艱難,可慈禧又是個花錢能手,為了自己的享受,什么國家興亡,都被拋在九霄云外了。錢不夠花,她就把海軍軍費都給花了,以至于窮困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

當一批肱骨之臣相繼去世后,真正有點本事的人,也就剩下袁世凱和張之洞等人啦!袁世凱是有一定的能力,但他卻是個見風使舵的人。袁世凱在軍隊的影響力很大,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都出自他的門下。隆裕太后和載灃等人根本惹不起袁世凱這幫人,因此只能任由他們擺布。



光緒皇帝有沒有抱負呢?當然有?墒撬钤趯m中,外面的世界怎么樣,他并不知道,慈禧一手遮天。不懂得隱忍是光緒致命的弱點,他沒能和實際領導人慈禧處理好關系,為了一個珍妃都要和慈禧鬧不痛快。想當年越王勾踐在吳國為奴時,妻子雅魚被伍子胥安排給晉國使者陪寢,他都忍而不發(fā),最后臥薪嘗膽滅了吳國。 光緒帝個人能力還是不錯的,老師翁同龢也非常的優(yōu)秀?墒枪饩w帝生不逢時,面對亂局,不能隱忍待發(fā)。因此說,就算光緒帝不被毒死,也無法拯救大清。

3

決不可能。中國就是一個長期集權的政體,皇帝一個人說的算已經(jīng)千年,尤其到了清朝,皇帝集權已經(jīng)達到了巔峰。對于權力的欲望是進入到骨髓里的,掌握權力的人不到咽氣絕不會撒手放權?涤呵实勰芰,雖然啥事都是皇帝一個人決定,大臣就是只動手不動腦的辦事人員,國家也還是至少表面運轉(zhuǎn)正常。但到了道光之后,烽煙四起,邊將也沒有不經(jīng)請示直接迎戰(zhàn)的權力,必須等皇帝的旨意。軍情緊急皇帝都不許邊將的便宜行事之權。這皇帝對于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多么重視。

光緒是要變法,但在他的主觀中是真正的君主立憲啊?還是從老太后手里奪權啊?也許后者更是他的愿望吧!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光緒頒布的一些變法的措施,從理論上講都沒錯,但在實際操作中給變法帶來的助力是致命的。比如,裁汰冗員——把閑官都裁掉;廢除旗人特權;廢八股廢科舉……。這些似乎都是應該做的,都是國家的弊端,但變法的時候想的都是裁撤,而沒給這些人指出出路。社會的最底層沒有在變法中看到前途,支持力量沒培養(yǎng)起來;而原來的官僚集團本事皇帝的支持集團又被逼到對立面。在戊戌變法的一百多天里光緒帝發(fā)布了三百多道詔書。這個頻率啊,前面一個還沒推行呢,下一個命令就又來了。命令多了而來不及執(zhí)行和廢的有什么區(qū)別,也許副作用更大!

所以,光緒是空有一腔熱情、實際執(zhí)行能力不強的被太后壓制太久的年輕人。

4

當時清朝民心盡失又積貧積弱,軍隊沒有戰(zhàn)斗力,府庫沒有足夠的響銀,人心惶惶皆思變,國家內(nèi)憂外患風雨飄搖。光緒皇帝就算沒有被毒死,親政且取得了權力,重用康有為等維新人士,也無法挽留清朝的滅亡之勢!光緒皇帝將跟崇禎皇帝一樣成為亡國之君!

光緒帝死于1908年,清朝滅亡于1911年,中間只有三年的時間。盡管光緒帝當了34年皇帝,但是他只是慈禧太后的傀儡,自己的施政能力并不強,政治經(jīng)驗差,對國家的控制力也弱?涤袨榈炔湃A橫溢之士最終也證明了他只是一個偽君子,并非商鞅般的變法強臣。也就是說光緒帝君臣都是理想主義者,實際施政能力很弱。

當時的清朝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如同枷鎖一樣給清朝沉重負擔。光緒帝親政后也不能廢除這些條約,以免惹得列強群起而攻之。南方諸省在孫中山的領導下,革命蓄勢待發(f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北方新軍在袁世凱的統(tǒng)領之下,獨立之勢已成,北洋軍閥閥已經(jīng)尾大不掉。光緒帝親政后是無法調(diào)和南北關系的,也無法解決國際列強對中國的剝削壓迫。

清朝這艘大船已經(jīng)千瘡百孔了,小修大補已經(jīng)無濟于事;壯士斷腕、刮骨療傷、換血洗髓的勇氣與魄力不是光緒帝與清朝大臣具備的。因此只有破而后立才是當時中國的出路!

5

當時的清朝已經(jīng)被慈禧徹底玩壞了,別說是年輕的光緒帝就是康熙、雍正復活,也不可能挽救清王朝覆滅的命運。

首先,光緒帝用人能力有限,不能最大發(fā)揮人優(yōu)秀人才的才志。其次,光緒帝的皇權受限,他也不完全控制袁士凱及其北洋軍,所以他不能完全控制住當時的王朝機器。最后,光緒帝的才干也不足以撐住清朝欠下的負擔。

總之,清朝滅亡不只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問題,而是它的體制機制都已破敗不堪,爛透了,最有效辦法就是將它推倒再重新構(gòu)建,所以辛亥革命才會一舉推翻它!




6

光緒到底是被誰毒死的,其實這是存在十分大的爭議的,但是光緒的死對于近代中國來說,是一種幸運。光緒不死的話,清廷很有可能在茍延殘喘,并且洋人對中國內(nèi)政的干預將更加的深入,因為光緒政治上沒有慈禧那么高明,最容易成為列強利用的工具。當年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京,就是要慈禧還政于光緒。

而按照一系列的推測,慈禧毒死光緒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為光緒的存在會影響載灃父子。慈禧的想法是避免光緒當政后,對自己進行清算。但是她的這個做法確實是避免了近代中國成為洋人的木偶,如果光緒不死,那么注定要走立憲的道路,而事實證明當時的國情,唯有推翻清政府,才能避免民族被列強奴役。

立憲之所以在近代中國不能成功,不在于清政府無能,而是立憲沒有恰當?shù)臅r機。也就是說慈禧也想立憲,但是又不得不考慮那些世族貴胄的利益,因為這些人才是保證清政府能夠統(tǒng)治下去的決定因素,這是封建制度所遺留下來的。所以要徹底改變這些,必須是把那些世族給徹底消滅,在重新建立一個國家。

清政府的特殊性從入關那一刻就體現(xiàn)出來了,清政府是利用明朝的力量打敗了明朝,這些世族成為了清政府統(tǒng)治漢人的決定性力量。在康熙年間腐敗問題十分嚴重,其實就是這些世族所引起的,而雍正嘗試過改革,也就是打擊這些世族,但是改革卻沒能進行到底。到了近代,這種情況便更加的嚴重,光緒如果沒死,也不得不選擇妥協(xié)。

7

肯定不能啊,光緒還不如慈禧呢,所謂戊戌六君子那都是神馬玩意兒?又要扔掉東北又要扔掉新疆青海甘肅寧夏西藏的。光緒再怎么樣它還是螨人皇帝,眼睛里也只有螨人的利益,國家不過就是它用來政治斗爭的工具,喊兩嗓子敗敗火而已,它不會當回事兒的。只要能讓它當皇帝,賣啥都無所謂的。

8

光緒沒這么大本事,一個慈禧他都對付不了,讓他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這無異于癡人說夢。

光緒之所以會在1908年11月14日慘遭毒手,這個悲劇的根源應該說是始于1898年的百日維新。

倘若當時光緒沒有聽從康有為的忽悠而發(fā)起維新,或者說在慈禧出手阻撓維新的時候,他就選擇收手的話,結(jié)局也不會這么悲劇。

可是,光緒偏偏聽了康有為等人的忽悠,竟然試圖用武力去解決慈禧這塊絆腳石,這就注定了他的凄慘結(jié)局。

光緒有武力?并沒有。

當時的光緒幾乎完全就是一個孤家寡人,軍隊掌握在慈禧的手里,哪怕就是文官,也沒幾個人站在他這邊。

光緒親政之后,慈禧雖然表面上說要歸政,可是她給光緒的權力其實很有限,光緒想要任免官員也得慈禧點頭。

光緒處于這樣的情況之下,卻還盲目地聽從康有為的建議,妄圖來一招“圍園殺后”,那就顯得可笑了。

倘若光緒能夠當一個“乖寶寶”,每天乖乖地給慈禧這個“親爸爸”請安,討她的歡心的話,她百年之后權力自然會還給他。

可他偏偏等不及了,他已經(jīng)憋屈了很多年,所以心里那種怨氣才會一點就著,鉆進了康有為的圈套。

1898年之后,慈禧和光緒之間的矛盾就再也無法調(diào)和了,因為這件事讓慈禧看到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那就是光緒雖然表面上對她恭順,可實際上卻想讓她死!

這一點,才是慈禧一度想要廢了光緒,并且在臨死之前還執(zhí)意讓光緒“先走一步”的原因所在。

慈禧怕啊,她一旦死了,她就無法控制局面了,她怕光緒會在她死后報復她。

所以,她才會說“我不能先爾死”。

光緒想要在1908年11月14日免于一死的話,那么他在1908年之前就不能做出任何忤逆慈禧的事。

倘若光緒在1908年11月順利地從慈禧的手中接過權力的交接棒的話,他能否挽狂瀾于既倒呢?

顯然不能。

光緒這個人其實能力有限,而且性格太過于軟弱,又缺乏一定的主見,這也是他輕易被康有為忽悠的原因。

即便光緒的能力遠比歷史上要大,他也根本拯救不了風雨飄搖的清朝。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能阻擋得了?別說光緒了,哪怕是老袁這樣的人物最終也倒在了歷史車輪之下。

而且光緒在1898年之所以會在康有為的忽悠之下發(fā)起維新,并不是他真的想要維新!

不論是光緒也好,還是康有為也罷,他們其實都只是把“維新”這兩個字當成爭權奪利的手段。

康有為雖然號稱大才子,可是他在科舉考上的表現(xiàn)人人皆知,考了二三十年才中了進士。

所以,康有為只是把“維新”當成他進入官場,直接一飛沖天的一條捷徑而已,他于變法而言半桶水都沒有。

光緒則是將“維新”當成一個契機,一個能夠從慈禧手中奪回皇權的契機,所以才會鋌而走險。

可是如果光緒在1908年之前一直當個“乖寶寶”,然后順利從慈禧手中接過交接棒,他還會維新?

光緒那種軟弱又沒有主見的性格,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會再走上這條路,他甚至可能會比載灃做得更差。

載灃能夠在1912年事了拂衣去,從此隱退。

但如果是光緒在位的話,那么1912年的大好局面就不會存在。

所以,光緒在1908年能夠順利接過權力的話,不僅不可能力挽狂瀾,還可能會讓局勢變得更加復雜多變。

或許24年之后,光緒的侄子溥儀在東北那一幕會提早出現(xiàn),最后還可能會出現(xiàn)裂土分疆這個最壞的結(jié)果。

9

所謂挽救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講。

若維持傳統(tǒng)封建君主專制政體,根本不可能

我們知道,從世界歷史來看,中國的封建社會制度創(chuàng)建最早,但解體很晚,保持時間最長。之所以能維持這么久,原因相當復雜,而閉關鎖國是重要原因。

如同一個人被關黑屋,他會覺得外面世界皆如此,甚至是還不如自己這間屋子!中國自明朝中期開始實施海禁,延續(xù)到清末,四百多年時間,中國人還在做著天朝迷夢。

直到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門戶被迫開放,西式物品(包括毒品)涌入中國同時,西式民主思潮也在涌動傳播。可以說若沒有這種被迫的開放,辛亥革命就不會成功。



當此之時,皇帝不再神秘,更不再神圣不可侵犯,人們忽然發(fā)現(xiàn),坐在龍椅上的那個家伙也是人,他本身并不高貴,只是廣大愚民把他捧得太高!

在這種情況下,光緒若掌握實權后,還實行專制君主制,只有找死,說不定死得比英國查理一世,法國路易十六,俄國尼古拉二世還慘!



“世界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若實行君主立憲制政體,清王朝有可能延續(xù)

從世界來看,君主立憲制還是有生命力的,例如歐洲、中東、東南亞多國均實行這種政體,延續(xù)個王朝的名號,延續(xù)個世襲的皇(王)室體系,享受國家專項供養(yǎng),這都是民眾所能允許的。

然而,歷史不容假設,清朝出了個慈禧,注定了這個王朝必死無疑!

10

光緒算是清末一位有理想的皇帝。但治國不單單需要理想,更需要實干能力。論實干能力,光緒明顯是不如慈禧的。

像慈禧手下,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能臣。光緒有心胸重用這些人、有能力鎮(zhèn)住他們嗎?這些人可都是手握重兵的。

光緒皇帝信任的都是什么樣的人呢?如翁同龢、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都是空有理想的書生而已,根本不足依靠。難道靠這些人能夠改革朝政、挽救大清嗎?

光緒即使執(zhí)政,他也不會比慈禧干的更好。說不定就是另一個崇禎皇帝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