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容易迷惑歷史新手,其實古代沒有西漢、東漢的說法,也沒有北宋、南宋的說法,這些說法是后人為了區(qū)別不同時期、相同國號政權而賦予的。
漢朝為何分西漢和東漢
大家都知道漢朝是劉邦建立的,“漢”是這個政權的“國號”,本身是不帶前綴的,但漢末王莽篡權,廢漢室,建國號為“新”,“漢”政權被滅亡了。
后來,王莽改制,引得天下大亂,“新”政權被綠林軍滅亡,而漢室成員劉秀又消滅眾多割據(jù)政權,統(tǒng)一全國,重新建立政權,國號仍為“漢”。
劉秀視自己為漢室的傳人,對他而言,不存在什么西漢、東漢的說法,歷史上只有一個漢朝,所以劉秀不是開國皇帝,只是“中興之君”。但漢朝在事實上是被中斷了十多年,并不連續(xù),后人為了區(qū)分漢朝的兩個不同階段,稱劉邦建立到被王莽篡奪滅亡的漢為前漢,稱劉秀恢復到被曹丕篡奪滅亡的漢為后漢,因此后人編纂漢朝史書時,稱《前漢書》、《后漢書》。
至于西漢、東漢的說法,實際上到隋唐五代時期才開始出現(xiàn),因為劉邦建立的漢政權定都在西安,位置靠西;劉秀恢復的漢政權定都在洛陽,位置靠東,因此被稱為西漢、東漢。
宋朝為何分為北宋和南宋
宋朝和漢朝經(jīng)歷十分類似,宋朝是趙匡胤建立的,“宋”是這個政權的“國號”,本身不帶前綴,但宋末發(fā)生靖康之恥,金國俘虜宋徽宗、宋欽宗北上,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宋朝實際上已經(jīng)滅亡了。
但宋朝皇室成員還有一個“幸運兒”趙構,他是宋徽宗的兒子,僥幸逃脫靖康之恥,又一路被金人追著屁股往南逃跑,一直過了1個多月,才被擁戴登基,國號仍然是“宋”。
對宋朝皇帝而言,他們認為只有一個“宋”,不存在北宋、南宋的說法,所以宋高宗也不是南宋開國皇帝,而是“中興之主”,我們通常認為杭州是南宋的都城,但當時官方一直稱杭州為“行在”,意思是皇帝臨時所在地,并不是都城。
但實際上,宋朝中間是存在中斷的,而且疆域有了很大變化,縮水了近一半,后人不需要顧及趙宋皇室的面子,為了區(qū)分宋朝的兩個不同階段,稱之為北宋、南宋,因為北宋的統(tǒng)治中心在北方,南宋的統(tǒng)治中心在南方。
歷史上類似的政權之分還有不少,比如:
1,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北漢,同時并存,國號都是漢,只是一個在北,一個在南,是一個姓氏,但兩家八竿子打不著,沒有任何宗室親戚關系。
2,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后蜀,先后相繼,國號都是蜀,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后,但并不是一個姓氏,沒有任何宗室親戚傳承關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西晉、東晉,先后相繼,國號都是晉,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后,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彼此關系和前漢(西漢)與后漢(東漢)、北宋與南宋的關系類似,彼此之間屬于同一宗室的傳承關系。
親愛的朋友們,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政權眾多,你們還知道哪些同一個國號的不同政權,或同一政權在不同階段的稱呼?歡迎留言補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