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雍正被后世黑過無數(shù)次,或許這一次也是被黑的一次,這位四爺一生之中的故事太多了,因此四爺真的很忙!
話說,康熙駕崩暢春園之后,皇四子胤禛繼皇帝位,這便是雍正皇帝。針對雍正上位問題,說法各一,許多人認(rèn)為他的皇位來歷不正,但這些真實性無從考證,不過也多是出于野史杜撰。
只說康熙駕崩之后,雍正帝將先帝棺槨安放于乾清宮,他要盡孝子之心,為先帝舉辦隆重喪禮。喪禮期間,不論是京官還是外省官員都悉數(shù)到場,后宮妃嬪,各皇子、格格、貝勒也依次到先帝棺槨前行大禮。殊不知,就在這期間,發(fā)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雍正皇帝在靈堂之上,當(dāng)眾對康熙帝生前寵愛的宜妃進行責(zé)難羞辱。
縱觀康熙皇帝一生,有妃嬪50多人,來自上鑲黃旗的宜妃非常受到康熙寵愛,宜妃在五年時間內(nèi)先后誕下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母憑子貴,更是受寵。史書也稱贊她與康熙的關(guān)系“圣祖甚愛之,眷顧最深”。
康熙帝駕崩之時,宜妃在后宮之中的地位很高,完全可以排進前三,除了貴妃佟佳氏、惠妃那拉氏之外,沒人再比她地位更高。不過她在康熙皇帝駕崩前就已經(jīng)病魔纏體,康熙死后更是痛心,因為不能前行,只好讓四人抬著軟榻前往靈堂。但等抬著宜妃的四人軟榻經(jīng)過雍正帝生母德妃面前時。雍正帝恰好看到,因此當(dāng)庭大怒,他聲稱宜妃“甚屬僭越,于國禮不合”,并且當(dāng)眾大罵宜妃隨行太監(jiān)、宮女。明眼人都能看出,雍正帝這是“指桑罵槐”,表明罵太監(jiān)宮女,實則是罵給宜妃聽。
這一罵,讓宜妃十分難堪,雖然自己不是雍正生母,但好歹也算是母妃,雍正這么一罵,分明是不給自己面子,故意讓自己難堪。
哪知此事沒有就此作罷,雍正帝于十一月二十九日頒布圣旨,公開指責(zé)宜妃之“罪”,罪名有三,其一,宜妃未曾向皇太后行大禮;其二:宜妃乘坐軟榻入靈堂,有意冒犯皇太后;其三,宜妃不知禮數(shù),對新任帝王大不敬。并且在詔書頒布之上,寫清道明,若宜妃仍舊不改,就要治罪“自傳之后,若仍前不改,定按國法治爾等之罪”。
為何宜妃會受到雍正皇帝這樣的對待,或許跟她的兒子有關(guān),因為皇九子胤禟一直以來是雍正政敵,兩人水火不容。雍正認(rèn)為宜妃在背后教唆,因此他早就對宜妃有忌恨之心。如今自己當(dāng)了皇帝,要樹立威嚴(yán),殺雞儆猴,于是宜妃就遭到了上述對待。雍正十一年,宜妃病逝皇五子胤祺府中。
而野史傳聞之中,則說宜妃是被雍正逼得上吊自縊而亡,孰真孰假,沒法判斷。總之生在帝王家,就要遭這份罪,無情最是帝王家說的一點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