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1103~1142年),今河南省湯陰縣人,軍事家,戰(zhàn)略家,但不是一個政治家;抗金英雄,原來稱之為民族英雄,近代史學家對他“民族英雄”的稱號存疑。
史學家認為,宋、金之間的戰(zhàn)爭屬于兄弟闔墻之間的矛盾,屬于內(nèi)部矛盾,故稱民族英雄不妥。
不管怎么說,岳飛“高大上”的形象牢牢扎根在人們心中。事實確實如此。
公元1141年8月,岳飛被南宋朝廷12道金牌調(diào)回臨安府(杭州),隨后被秦檜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岳飛到底犯了什么罪呢?
官方稱岳飛破壞宋金議和,民間傳說,金國大太子金兀術(shù)對高宗說:“不殺岳飛和議免談”。
▲岳飛
到底為什么把岳飛關(guān)押起來沒人知道原因,當抗金名將韓世忠質(zhì)問時任宰相秦檜:“岳飛犯了什么罪?”秦檜曰:“其事體莫須有吧?”翻譯過來就是“大概其有吧?”。
秦檜用盡了各種酷刑和誘供辦法,岳飛始終不肯簽字畫押承認謀反,【岳飛寧死不自污,乃至于絕食抗爭】。
岳飛的英雄氣概,讓看守他的獄卒李某佩服的五體投地,李某也不相信岳飛會謀反,經(jīng)常偷偷為他送食品,還為岳飛傳遞信息,二人兄弟相稱。
轉(zhuǎn)眼半年過去了,岳飛始終不肯認罪,案子一時僵持了下來。
有一天,李某突然對岳飛冷眼相對,沒有之前的熱情了,岳飛納悶,于是乘李某查崗時,就問李某為什么會這樣?
▲獄卒李某回答道:【我平生以為你岳飛忠義,故伏侍甚謹。今乃逆臣耳!】
意思是說:“我原來認為你是個忠義之士,所以對你敬重有加,小心服侍,F(xiàn)在才明白,原來你是一個逆臣,白瞎我的眼了!
岳飛驚問道:“這事從何說起?我怎么成了逆臣了?”
原來李某在這期間,為了加深對了解岳飛。專門搜集了一些書籍來閱讀,到后來他越讀越覺得岳飛不像一個忠臣。于是才有了冷眼看待岳飛之事。
李某是個愛憎分明有文化的青年,也是一個心中藏不住秘密的人,于是反問岳飛。你知道中國儒家的“三常五綱”是指什么嗎?
岳飛笑笑說:“這太簡單了,“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拔宄!笔侵溉、義、禮、智、信”這人之根本。
獄卒輕蔑地說:“既然你懂,你做到了嗎?”
▲秦檜和岳飛岳飛一臉的疑問。獄卒沒等岳飛發(fā)言,接著道:咱就說“君為臣綱”這一條,你聽高宗的話了嗎?皇帝指到哪打到哪你做到了嗎?
獄卒一連串的發(fā)問讓岳飛猝不及防。獄卒掌握了話語權(quán),他繼續(xù)說:你還記得當初皇上調(diào)整軍隊和部分將領(lǐng)軍權(quán)時,觸到了你的利益,你犯了犟脾氣,沒等皇上批準,就將手上的軍權(quán)交給了張憲(岳飛的女婿),直接回蘆山為你母親繼續(xù)守孝去了。軍隊是你家的私有財產(chǎn)啊?想交給誰就交給誰,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后來不是皇上派了一撥又一撥的人去請你,你把面子做足了這才勉強出山。這就是你直搗黃龍府的態(tài)度嗎?置國家利益于個人利益之上,這是一個元帥所為嗎?
岳飛被獄卒數(shù)落的默默垂下了頭,心想:“我過去沒覺得這是毛病,我就覺得我脾氣有點傲而已,現(xiàn)在想來確實自己做得不對。
獄卒見岳飛不語,心中有氣,于是再次質(zhì)問岳飛:“你堂堂的元帥,你懂得尊重皇上嗎?岳飛接言道:“我怎么沒尊重皇帝呢?”
獄卒壓低聲音說:“誰不知道皇上落難時嫖娼受到驚嚇落下了陽萎不舉的病根,以至于造成了后繼無人。
這一大段的話說出來,差點沒把獄卒噎死。
▲岳飛和高宗獄卒干咳了兩聲接著說:有道是“為君者諱”。然而哪壺不開你提哪壺,你偏要皇上立太子。
皇上沒有后代本來就很著急。沒立太子,不是皇上不想立,皇上有自己的想法;噬险灾兴幹委熽栶舨,想將來再生一個兒子再立不遲。這些你知道嗎?獄卒直盯盯看了岳飛一眼。
“你聽到風言風語就逼著皇帝早立太子”。氣得皇上對你吼道:“卿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岳元帥,難道你聽不出來皇上是說:“這事也是你管的!”
岳元帥,你也太不自量力了;噬先桃粫r,難道能忍一世?假如我是皇上也會考慮你是否有想法。
岳飛沒想到一個獄卒竟有這番高論,不由得向他投去欽佩的目光。獄卒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問岳飛,你為什么把你的舅舅殺死并剖心?
原來獄卒看了一本叫做《三朝北盟會編》的史書,上面是這樣寫的:岳飛有一個舅舅叫姚某,是他母親唯一的小弟弟。從小嬌生慣養(yǎng),長大了為害一方,于是岳飛就打了舅舅一頓,并揚言要殺了舅舅。
▲岳飛岳飛的舅舅很害怕,有一次,乘岳飛不注意射了岳飛一箭,這一箭射偏了,射在了岳飛的馬鞍上,岳飛并沒受絲毫傷害。但岳飛大怒,把舅舅抓了起來。
岳母知道后,對兒子說:“我獨愛此弟,你小的時候舅舅經(jīng)常帶你去玩,就放了他吧!
岳飛 曰:“若一箭或上或下,則飛死矣。岳飛不聽母親的勸阻,一劍砍了舅舅,最后把舅舅的心挖了出來。
岳飛聽完對獄卒說,“我為民除害難道有錯嗎?”
獄卒說,你舅舅犯事由官府處理,你是他的親外甥,殺舅剖心有悖人倫。這是你不明智的地方。
古人在大饑荒的年代,尚且知道易子而食,對待親情如此狠毒你不覺得有愧嗎?
岳飛好像明白了什么,心中豁然開朗了,他不再覺得自己有多冤屈了。
▲高宗和秦檜獄卒講的有點累了,最后說道:
君臣不可疑,疑則為亂。君疑臣則誅,臣疑君則反。君今疑臣矣,少保若不死,出獄則復疑于君,安得不反?反既明甚,此所以為逆臣也。上面這段話就是獄卒為何稱岳飛為逆臣的原因。
史書記載:飛感動,仰天移時,索筆署押。獄卒伏伺恭謹如初。翻譯過來意思是說:岳飛聽了獄卒一席話,仰天長嘆,茅塞頓開,對獄卒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拿筆來,簽字畫押,我認罪”。
▲秦檜的跪像公元1142年1月27日,秦檜捧著岳飛的認罪狀交給了宋高宗,宋高宗趙構(gòu)下達命令:“賜死岳飛!秦檜為監(jiān)斬官。”
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岳飛臨死前恍然大悟,在獄中墻墻壁上寫下了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親們知道為何我稱岳飛不是一個政治家的原因了吧?一個獄卒竟然欺騙他簽字畫押了,我不知道獄卒是不是秦檜派去的臥底,也不知道獄卒說的是否有沒有道理。誰能告訴我?
文/秉燭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