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5年8月6日,為了促使日本盡快投降,美國在廣島投下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選擇離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實際上,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不僅是廣島上空的原子彈,就連長崎的原子彈也是在高空爆炸。

只所以選擇空中投放的原因:第一是受當時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水平所限,F(xiàn)在的核彈可以在距離目標幾千公里、幾萬公里以外發(fā)射,而且精度很高,可謂指哪打那。而當時卻沒有這樣的發(fā)射技術(shù),地面發(fā)射這么重的原子彈不用說幾千公里以外,就連幾百公里也達不到,當時較為可行的投放放式也就是用飛機進行空中投放。

第二是原子彈的核輻射和沖擊波波及范圍大,當時的防護水平低而且是在日本國土投放,為了保證飛行員免受傷害并能及時撤離,只能選擇當時行駛速度最快的飛機在半空中投放。

第三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原子彈的爆炸威力,當時的科研人員經(jīng)過計算,認為距地面600米左右的空中爆炸效果最好。因空中沒有障礙物阻擋,爆炸的摧毀力強波及范圍廣;在地面爆炸的話,因地面建筑物多,會導致地面吸收很大一部分能量,從而大大降低爆炸產(chǎn)生的傷害,只能對地面周圍的目標摧毀涉及范圍較小。原子彈空中爆炸后,6000度的高溫讓原子彈中心周圍的一切瞬間氣化,強烈的光波讓成千上萬的人失明,在沖擊波夾帶的高溫熱浪中即便沒有當場死亡,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灼傷。而且原子彈在爆炸后散發(fā)的放射性物質(zhì),會隨著塵埃慢慢沉降或者被雨水沖落到地面,對地面造成污染繼續(xù)造成人員傷害。

就因為原子彈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才讓世人看到了核武器的恐怖,雖然促使了日本早日投降,加快了二戰(zhàn)的早日結(jié)束,但對日本民眾的傷害,對世人的警醒卻永遠不會消失。為了整個地球的安危,為了避免核戰(zhàn)的爆發(fā),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應(yīng)該團結(jié)起來,堅決反對核彈的研發(fā),堅決反對核武器擴散,還地球村一份安全祥和的藍天。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