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名有姓的女性有哪些?我們現(xiàn)在就來聊聊下面這三位古代有名有字的杰出女性!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前夫是衛(wèi)仲道,丈夫死去后回到自己家里,后來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并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并將她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端鍟そ(jīng)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jīng)失傳。現(xiàn)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兩首《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
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跡并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而后面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給董祀求情。當時曹操正在宴請公卿名士,對滿堂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辈嚏⒅^發(fā)光著腳,叩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滿堂賓客都為之動容。但曹操卻說:“可是降罪的文書已經(jīng)發(fā)出去了,怎么辦?”蔡琰說:“你馬廄里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shù),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終于被蔡文姬感動,赦免了董祀。
蔡琰回家后傷感悲憤之余就作了兩首《悲憤詩》。此后便再無蔡琰的相關記載。
謝道韞,字令姜
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的妻子。
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跡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后來人稱許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詞語,這段事跡亦為《三字經(jīng)》“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峒啊
薛濤生于(公元770年),字宏度
原本本長安良家女,因為薛濤的父親在蜀地任職時死去。德宗貞元中期,韋皋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召令薛濤賦詩侑酒,于是淪為官中樂妓。
后來袁滋、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段文昌、杜元穎、郭釗、李德裕相繼鎮(zhèn)守蜀地,她都以歌伎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但礙于舊例,未能實現(xiàn),但人們往往稱薛濤為“女校書”。后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
貞元五年,薛濤因事被罰赴邊城松洲,后來獻上《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二首》獲釋。
回成都后,脫離樂籍,居住浣花溪。薛濤懂音律,詩詞,和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等都有唱和。王建的《寄蜀中薛濤校書》就有“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知”的稱譽。可見,薛濤在晚唐詩壇上的地位不容置疑。到了晚年,薛濤喜歡上女道士的裝扮,在碧雞坊建吟詩樓,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
“名”和“字”一般是中國古代人特有稱呼,“名”是指本名,一般都是嬰兒出生三個月后由父親取名,而“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才會起字,一般取有“字”的人都屬于讀書人圈子,我們都熟知的孟姜女就沒有字。
另外,古代有名有字的女性還有許多譬如蘇蕙、左芬……
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