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題主的問題,強調(diào)了1300的時間周期,算下來的話,這個日本天皇的范圍大抵上不包含第一系的天皇,即從神武天皇到推古天皇(日本第一個女天皇)這段時間的天皇。但其實可考的記錄,第一個被刺殺的天皇,并不是裕仁天皇,而是第一系的倒數(shù)第二個天皇,崇峻天皇。
這位老兄,是當時日本權(quán)臣也就是后來的推古天皇的舅舅蘇我馬子立的傀儡天皇,因為不聽話,就被蘇我馬子給暗殺掉了。
但其實這一時期的日本天皇,還沒有確立天皇制,要到公元661年后,天智天皇時期,日本的制度才被確立為天皇制。
那么從天智天皇到昭和天皇裕仁這1300年之間有沒有被暗殺或者刺殺的天皇呢?
確切來說,沒有一個,裕仁都不算是遭到刺殺的天皇,因為他被刺殺的時候還是天皇并不是天皇。
從第二系到第四系天皇,日本的天皇制經(jīng)過了極大的轉(zhuǎn)變。從圣德天子攝政決定日本封建集權(quán)國家開始,天皇的權(quán)力逐步確立下來。此后一直到平安時代的一段時間里,日本天皇致力于在宗教化身“世間神”之外,加強中央集權(quán),使得天皇在世俗之間的權(quán)力更加強大。
然而在接近200多年的時間里,日本皇室內(nèi)部為了天皇大位斗爭不斷,在各系皇室為了爭奪權(quán)力,不斷拉攏地方藩閥,從而釀成了長達1000多年的天皇無權(quán)的慘淡局面。而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日本天皇女性居多,男性天皇真正掌握權(quán)力的時間只有14年。
在藤原氏掌握大權(quán)后,日本先后經(jīng)歷了平氏政權(quán)、鐮倉幕府、室町幕府、豐臣政權(quán)、江戶幕府等5個天皇淪為宗教象征的時期,在這一千年里天皇們沒有實權(quán),幾乎喪失了所有的政治權(quán)力,刺殺天皇就顯得沒有必要了。到明治維新后,還政于天皇,日本的天皇總算才恢復了國家元首的身份。
遭到刺殺的裕仁親王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guān)東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美國、都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地震發(fā)生后了,一些極端的日本人卻趁機對在日本的韓國人、中國人發(fā)難,聲稱他們是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要鬧事,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這個事情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借著清洗國內(nèi)韓國人、中國人的機會,日本政府順勢擴大了打擊范圍,許多對日本天皇、即日本政府不滿的的人士也囊括在內(nèi)。
9月16日,日本著名社會活動家、無政府主義者大杉榮和他妻子以及7歲的外甥,被憲兵大尉甘粕正彥等人殘忍殺害,此事曝光后,在社會各界壓力下,甘粕正彥被判10年有期徒刑,但實際上只坐了三年多的牢就釋放了。
這件事情,引發(fā)了日本眾議院議員難波作之進的兒子難波大助的強烈不滿。難波大助本來也是一個“尊王”派,但因為父親是眾議院議員,接觸了很多日本政壇的黑暗面,所以漸漸對當時的日本政府失望,之后漸漸傾向于無政府主義思想,對當時的日本無政府主義的旗幟人物大杉榮很是崇拜。
大杉榮的死,使得他不惜鋌而走險。
于是在12月27日,攝政裕仁親王,坐車從日本皇宮出發(fā),到貴族院開會,經(jīng)過虎門公元時,被從人群中沖出來的難波大助開槍射擊,第一槍打歪了,射到了侍從長入江為守的身世,使其受到輕傷。難波大助一邊喊著革命萬歲,一邊追擊車隊,又開了一槍,也沒有打中,很快就被便衣警察制服了。
所以說,書生搞暗殺是不成的,起碼也要練練槍法再出來行動.......
這就是裕仁被刺殺前后的經(jīng)過,總體而言,裕仁遭到刺殺,是因為無政府主義者對政府不滿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