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xiàn)在人們常說要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文化在當(dāng)今社會越來越受重視。那么在古代有哪些“沒文化真可怕”的故事?

最粗俗的圣旨

張獻忠,明末農(nóng)民軍領(lǐng)袖,與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由于他出身貧苦家庭,因此他的文化水平不高,起義后也不喜歡學(xué)知識,所以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文盲皇帝。他稱帝后下令不必整那么多朝廷規(guī)矩,他下詔書、公文一律口語書寫,所寫的必須與他闡述的一模一樣,改動一個字就砍頭。

劉進忠是張獻忠的部下,他被張獻忠派駐遂寧,但他好大喜功,自作主張帶兵去漢中攻打李自成的部隊,結(jié)果被李自成擊敗。張獻忠得知后非常惱怒,便命令下屬按他的原話寫一道圣旨,傳達給劉進忠。誰能想到這圣旨上是這么寫的,《諭劉進忠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喒(咱)老子呌(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毬子,入你媽的毞,欽此!

這一圣旨傳到遂寧后,遂寧府組織了盛大的迎接儀式,紅地毯從官府一直鋪到城外。圣旨一到,生員登壇朗讀,官員和百姓齊刷刷地跪地聆聽。當(dāng)生員讀到最后一句的時候,劉進忠和文武官員、百姓聽到是什么樣的場景,大家可以自己想象。劉進忠受此侮辱,轉(zhuǎn)頭就投降了滿清,幫助清軍攻打張獻忠。

義和團仙術(shù)“退”洋人

義和團參加成員大多是農(nóng)民,有著濃厚的迷信思想。凡加入義和團的人都紅巾扎頭,內(nèi)藏符咒,紅兜肚、紅腿帶、紅巾裹兩手,手腕內(nèi)俱有白紙符咒。另一支則一切皆以黃色,有的則是紅披掛而戴黑巾名叫黑團。黑團是紅黃兩色的人都恭敬之,據(jù)說是最厲害的。教徒們的年齡10歲以上至45歲,均手抱大刀,系以紅布,民間爭傳義和團能避槍炮,火器不能傷身,以刀砍皮肉亦不破不流血。

義和團中還有女兵,是18歲以下,12歲以上的閨女,身穿紅布衣履,手執(zhí)紅巾和一個小紅燈籠,這些女兵統(tǒng)稱為“紅燈照”。據(jù)說念咒用法后使扇子一扇就能升空駕云,像一顆大紅星,洋人的大炮遇見了紅燈照的扇子就放不出炮來,而扇子一扇可以使輪船在海中自焚,城樓或洋房燒毀。

而據(jù)史料記載,義和團為了抵擋洋人的大炮,甚至請來一些妓女助陣。他們認為,讓妓女脫掉褲子,屁股撅起對著洋人的大炮,就能讓大炮打不出炮彈。還有在陣前給外國軍隊撒尿,這樣就可以澆滅洋槍洋炮。

因此,義和團的下場也就不言而喻了。

“弄獐丞相”

李林甫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quán)獨握,閉塞言路,排斥賢才,導(dǎo)致綱紀(jì)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

但就是身為丞相,兼當(dāng)編纂《唐六典》這個執(zhí)掌文化大工程的他,文化程度卻令人汗顏。李林甫的小舅子喜得貴子,李林甫寫信祝賀,本來是“弄璋之慶”,結(jié)果寫成“弄獐”,獐就是指獐子。本來“璋”是指一種玉器,被李林甫寫成一種動物,叫人啼笑皆非。身居高位的李林甫沒有文化,是不會被唐朝人原諒的,于是他有了一個外號,“弄獐宰相”。

今天為各位讀者講述這些,不止為博大家一樂,還想讓大家明白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對于一個人,乃至對于一個國家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張獻忠的匪氣粗俗使他不能當(dāng)一個真正的領(lǐng)導(dǎo)者,他的政權(quán)也就只能曇花一現(xiàn);義和團的封建迷信與自大,使他們不能夠真正認識到西方文明的先進,他們與列強的作戰(zhàn)注定失敗。學(xué)好文化,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都是個一項重要任務(wù)。

最佳貢獻者
2

一、同文館壞風(fēng)水

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后,挨了爆錘且被燒了園子的大清朝,多少也長了心,明白再也不能閉關(guān)鎖國的活下去。于是1866年,培養(yǎng)外交翻譯人才的京師同文館應(yīng)運而生。這個當(dāng)時隸屬于總理衙門的小機構(gòu),招收三十名旗人子弟,教授英法俄語言文字。堪稱封閉的近代中國,一扇好不容易打開的小窗戶,可未曾想到,這窗戶剛打開,一堆臟水就洶涌潑來。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先是1867年二月起,貴為三朝元老的大學(xué)士倭仁憤怒出拳,一份奏折把同文館罵的狗血淋頭,高調(diào)“請罷同文館”。他老人家一帶節(jié)奏,跟風(fēng)者們當(dāng)然就像打了雞血,一封封奏折緊接著狠砸,就連在同文館讀書的孩子們,都被罵成“斯文將喪”“鬼谷先生”。學(xué)外語?那簡直就是小妖怪。

這其中最天雷滾滾的,要屬候補知州楊廷熙,此君宣稱“冒死直陳”,話一出口就雷暈眾人:這同文館可惡在哪里呢?就是因為有了同文館,所以這幾年我大清“久旱不雨”“陰霾敝天”。鬧天災(zāi),都是同文館惹的禍。所以“請旨撤銷”,太后啊,收了同文館這群妖孽

雖然這雷人奏折,還是被硬壓下去,可看過這群“秀下限”的“精英”,就知那個落后挨打的時代,想進點步何其難。

二、鐵路好嚇人

自從被轟開國門后,在大清諸多官員眼里,有個“洋玩意”簡直比洋槍洋炮還嚇人:鐵路。

鐵路怎么會嚇人?1865年,英國人杜蘭德就在北京宣武門外,鋪了條半公里長的“展覽鐵路”,誰知那小火車在鐵軌上一跑,圍觀群眾頓時“駭為妖物,舉國若狂”,比見了妖怪還激動。最后還是步軍統(tǒng)領(lǐng)衙門霸氣出面強拆,把這個“妖怪”拆了個精光。

打開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1876年,美國駐上海領(lǐng)事館又與英國怡和商行合資,在蘇州上海之間修起一條長十四點五公里的吳淞鐵路。這次更是爆炸新聞,鐵路所過之處,沿途老百姓看見隆隆開進的火車,紛紛高呼“怪龍”來了。當(dāng)?shù)毓賳T士紳們憤怒抨擊,大呼江南大地“怪龍”橫行,哭求清政府趕快救民水火,收了這條“怪龍”吧。

眾議洶洶下,清王朝只好與英美兩國交涉,在吐血賠了二十八萬兩白銀后,才算把這條鐵路收回來。不管怎么說,大清朝算是有了條質(zhì)量靠譜的鐵路,只要好好利用,富國強兵大有希望。沒想到大清朝還是老一套辦法,轉(zhuǎn)眼就把鐵路拆了個精光。值得一提的是,經(jīng)辦此事的上海道臺馮焌光,還拒絕對方乘火車的邀請,全程坐轎子視察鐵路全線,還以此為“民族氣節(jié)”,得意洋洋標(biāo)榜半天。

一條鐵路,何嘗不是照妖鏡,照出此時多少大清官員,拿著無知當(dāng)光榮的丑態(tài)?

三、大使真悲催

在被人拿槍押著,簽了一堆不平等條約后,大清官員們最感到屈辱的事情是啥?其中一條,竟是派駐外國公使。

在當(dāng)時清王朝“主流精英”們眼里,派遣駐外公使這種正常事,簡直是“形同寄生,情類質(zhì)子”,就和戰(zhàn)國年間派人去他國做人質(zhì)一樣恥辱。誰當(dāng)駐外大使?那更和要去賣身一樣,必然受盡唾棄。所以直到1875年,大清被人錘了好多次,卻還是硬咬著牙,一個公使不派。

而晚清第一位駐外公使郭嵩燾,更因此倒了血霉。接到委派之后,立刻被同僚看做漢奸,還有人寫對聯(lián)諷刺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饒是頂住壓力的郭嵩燾,在海外大揚國威,多次維護國家尊嚴,可就連他的老家親人,都認定他辱沒了列祖列宗。晚年帶著滿身疲倦歸鄉(xiāng)的郭嵩燾,下船就被鄉(xiāng)親們大罵,還拉到宗族大會上受批判。連他乘坐的小輪船,都被憤怒的鄉(xiāng)民們燒毀。在海外不辱使命的郭嵩燾?全程灰頭土臉,半句辯解都不敢。

看過他的悲催,就知那個年代,為近代中國崛起而嘔心瀝血的先行者們,一輩子扛著多大的壓力。

四、雷人“主戰(zhàn)派”

八國聯(lián)軍侵華,為何大清會敗到這么慘?可以問問當(dāng)時的主戰(zhàn)派們。

比如大學(xué)士徐桐,這位滿腹經(jīng)綸的老學(xué)究,“抗敵意志”有多堅定?那簡直聽到“洋”字就發(fā)飆,他的寶貝兒子徐承煜,有次抽了根洋雪茄,徐桐見狀大怒,當(dāng)場命兒子在太陽底下罰跪,還嚷嚷“我死以后,一定稟明閻王,叫你胡服騎射做鬼奴!眱汕昵暗内w武靈王,都因此悲催“躺槍”。

待到打起來后,大清高層的各位“主戰(zhàn)派”們,那更是一個賽一個雷。比如位高權(quán)重的軍機大臣剛毅,此君強烈主戰(zhàn),卻是個白字先生,讀錯字成了常事。他曾把“追亡逐北”讀成“追亡逐比”,把“民不聊生”說成“民不耶生”。這么個文化水平有限的人,還偏愛戲臺上的黃天霸,推薦哪個人才,就說人家是“黃天霸”,隔三差五,就是大清高層的搞笑擔(dān)當(dāng)。

在清軍與義和團包圍使館的慘烈戰(zhàn)斗里,剛毅無比欣賞的“黃天霸”們,自然是“高招迭出”。尚書啟秀就獻策,請求召五臺山“十萬神兵”助陣,曾廉和王龍文則腦洞大開,疾呼用玉泉山水灌洋人使館,說得天花亂墜,打到最后,沒一個靠譜。

看過這么多“沒文化”的人,就會知道接下來的庚子國恥里,稀里嘩啦的大清朝,為何會敗到如此可怕。

3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喜歡看一些百科全書類的課外讀物,總喜歡研究歷史、地理、風(fēng)土人情一類的知識。

以上是前提。

小學(xué)時候,忘記是幾年級了。有一次語文課上,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做了一個小游戲。從第一排的同學(xué)開始,每人說一個我國民族的名字。

“漢族”

“維吾爾族”

“藏族”

“蒙古族”

“白族”

“土家族”

......

輪到我時,一些比較常見的民族名字已經(jīng)過完了,好在之前看課外讀物時有看到這方面的知識,對其中一個民族印象深刻。

“水族”,我講道。

“水族?那是水族館,是魚類吧”。語文老師笑道。

“不,就是水族,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名字就是水族”。我堅定的說。

“坐下吧坐下吧,哪里有水族”。老師不耐煩的說,“下一位同學(xué)繼續(xù)”。

我默默坐下,沒有說一句話。當(dāng)時的心里全是委屈和不甘,現(xiàn)在想想,我國部分教育者,尤其是基層教育者,水平還有待提高啊。

另外科普一下: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tǒng)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臺)語支,水族古文字體系保留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為主要居住區(qū),黔東南的榕江、丹寨、雷山、從江、黎平等縣為主要散居區(qū),此外在廣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環(huán)江、融水等縣市以及云南省富源縣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水族人口數(shù)為411847人。

4

歷史上最“沒文化真可怕”的例子是什么?

是西晉的第二個皇帝晉惠帝司馬衷。

晉惠帝司馬衷(290年~307年在位)

他有多無知、多沒文化呢?

有一次,他帶著侍從們在皇家花園閑逛,忽然聽到遠處有蛤蟆此起彼伏的叫聲,便問道:“這叫個不停的蛤蟆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呢?”

侍從們目瞪口呆,面面相覷。其中有一個靈機一動,答道:“皇上,在公家地里叫的,是咱公家的;在私人地里叫的,是私人的!

還有更絕的“千古一問”。

有一年鬧災(zāi)荒,老百姓只好剝樹皮,挖草根充饑,餓殍遍野。

災(zāi)情被大臣們緊急報告給皇上,說老百姓沒飯吃,活活餓死了好多人。

司馬衷坐在龍椅上,想了一陣,竟反問大臣道:“老百姓沒米飯吃,為什么不吃肉粥呢?”

國家由一個如此愚昧無知,懵懂昏聵的人治理,自然是朝綱大亂,貽害無窮。

他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危害之一:造成大一統(tǒng)的西晉,亡國之速堪比秦、隋。

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首都洛陽。

從晉武帝司馬炎在266年建國開始,到316年匈奴攻破洛陽,西晉滅亡,共傳四帝,國祚僅51年,比秦(14年)、隋(37年)略長。

西晉王朝如此曇花一現(xiàn),急速而亡,這一切都是由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fēng)所引起。

賈南風(fēng)是西晉權(quán)臣,太傅賈充的女兒,容貌丑陋。然而,容貌再丑,也不影響她嫁給當(dāng)朝太子司馬衷。

賈南風(fēng)

公元290年,西晉武帝司馬炎死,司馬衷即位,賈南風(fēng)便成為了皇后。

丈夫癡傻蠢笨,她做妻子的自然再清楚不過。這就激起了她的權(quán)力欲,她想專權(quán),過君臨天下的癮。

可是,輔政司馬衷的太傅楊駿該怎么對付呢?

她先用“借刀殺人之計”滅楊駿,派人召喚楚王司馬瑋及汝南王司馬亮領(lǐng)兵進入洛陽,消滅了楊駿。

滅掉楊駿后,賈后又使一招“過河拆橋”計,將司馬瑋和司馬亮斬殺。

于是,西晉大權(quán)盡歸賈南風(fēng)。

司馬家族一看權(quán)歸賈氏,不干了!

首先,趙王司馬倫起兵,率大軍攻入洛陽,殺妖后賈南風(fēng),軟禁司馬衷,自己掌權(quán)。

接著,齊王司馬囧,淮南王司馬允,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東海王司馬越為奪大權(quán),各不相讓,先后起兵廝殺,前后經(jīng)過十六年,最后東海王司馬越勝出,其余七王先后被殺死。

八王之亂

經(jīng)過十六年的戰(zhàn)亂,西晉軍隊傷亡人數(shù)高達五十萬。

社會財富被這場戰(zhàn)爭消耗得一干二凈。

要知道,八年的安史之亂就使鼎盛時期的開元盛世戛然而止,又何況十六年無休止的八王之亂呢?

八王之亂使強盛的西晉王朝三分之二的人口沒了,數(shù)十萬雄兵沒了,堆積如山的錢糧也沒了——西晉王朝,自此殘廢。

而此時,周邊虎視眈眈、養(yǎng)精蓄銳的少數(shù)民族,則蠢蠢欲動,高高地向中原漢族舉起了屠刀——歷史上最黑暗的百年動蕩時期開始了。

五胡亂華形勢圖

危害之二:發(fā)生五胡亂華,差點導(dǎo)致中華文明滅亡。

當(dāng)時,北中國的局勢是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并立。

西晉強時,五胡不敢輕舉妄動,等到八王之亂后西晉弱不禁風(fēng),五胡趁機發(fā)難。

其中,匈奴人劉淵、劉聰父子建立前趙政權(quán),攻入西晉,幾番征戰(zhàn),殺死西晉皇帝,316年西晉滅亡。

西晉殘余勢力,擁著皇族司馬睿逃往南方,317年司馬睿稱帝,建立東晉,定都建康。

從此,遼闊的北中國,被五胡掌控蹂躪,中國北方進入了一百多年的最混亂時期。

五胡亂華是北方游牧民族與漢族農(nóng)耕文明的一次劇烈碰撞。

它給漢民族帶來了極其慘烈的傷害,甚至危及到了漢民族的存亡。

當(dāng)時北方漢族人口,從一千二百多萬,銳減到后來的不到四百萬,要不是后來的漢族英雄閔冉起兵抗胡,制止了五胡對漢族的大屠殺,漢族真有可能就此銷聲匿跡。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無知沒文化有多可怕怎么說都不為過,因為它可能帶來亡國滅種的危害。

學(xué)史明智,以史為鑒!

5

古代有一個人名字已忘記,有個人和他比較要好的下人,他沒有文化,知道他的底細太多,怕丑事外揚,于是就想殺人滅口,又怕自己的名譽受塤,有一次他讓他去給他的一位好朋友送一封信,沒有信皮,朋友一看信的內(nèi)容請你把送信人殺掉。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