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窮的家庭,男女結(jié)婚后,滿腦子只有父母,這是一種確實存在的現(xiàn)象。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親身體會。那為什么呢?
首先:貧窮家庭的富裕家庭養(yǎng)孩子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貧窮的家庭養(yǎng)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改變家庭的貧窮面貌的,說白了就是為了讓孩子長大成人,有出息,然后養(yǎng)活父母,讓父母享享福的。所以,越是貧窮的家庭養(yǎng)孩子越多,目的就是提高實現(xiàn)率。
富裕的家庭養(yǎng)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個人發(fā)展,甚至,有人還詩意的說:就是為了讓孩子來看世界的。
這就造就了貧窮家庭的孩子和富裕家庭的孩子,從生存理念,人生發(fā)展理念都是不同的。
其次,貧窮家庭的孩子不是一個人在獨立的生活,而是背負著一個家庭在生活。
他和他的原生家庭是捆綁在一起的。即使結(jié)婚,他也認為是再找一個人,幫他養(yǎng)活他的家庭,幫他孝敬他的父母。
如果,他找的配偶,拒絕幫他養(yǎng)活他的家庭,拒絕替他去孝敬他的父母,他就認為對方不愛他,對方是品德不好的人,那么他就對對方很失望,他也不會真心愛他的配偶。
他愛的配偶是要心甘情愿和他一起捆綁在他的原生家庭中,為他的家庭做奉獻,成為他的原生家庭的一分子的人。
所以,找一個貧窮家庭的人結(jié)婚,那就預(yù)示著:這個人必須要放棄自我,一輩子為另一個家庭去任勞任怨的“奉獻”。否則,他的婚姻是不會穩(wěn)固的。因為他嫁娶的是另一個家庭,而不是一個單個的男人和女人。
這其實是我們封建社會婚姻的實質(zhì)。那時的人沒有個性,沒有自我,依附于大家庭而生活。
貧窮的家庭繼承了這些婚姻理念。
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生活。他們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展自我,更好的享受生活。父母不指望他們回報自己,不指望他們拖著自己前行,只要孩子生活幸福,就是他們的幸福。
他們甚至為孩子能更好的發(fā)展,不停的提供金錢、機會、人脈資源。所以富裕家庭的孩子長大后,往往會有一個更廣大的世界,但貧窮的家庭孩子長大后,有的是一個需要贍養(yǎng)的父母,甚至還需要養(yǎng)活的弟弟妹妹,他們請別人吃一頓,都感覺心疼,因為那吃的是給原生家庭的生活費,怎么能不叫他們心疼?
所以,嫁娶貧窮家庭的男女,都得提前有一個強大的心理,否則,生活會越過矛盾越多,最后,只有離婚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