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軍在戰(zhàn)前做過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當時主要是基于兩點,第一點就是中國軍隊不堪一擊,第二點是中國內(nèi)部四分五裂,軍閥割據(jù),然而隨著戰(zhàn)爭的開始,國民政府將他最后的精銳部隊,全部填到了淞滬戰(zhàn)場上,而且在陜西武漢都進行了非常堅決的抵抗,日軍就花了三個月才突破國軍的防線,而且還是在海陸空都獲得優(yōu)勢的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至今光前線的指揮官就換了三任。

而且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雖然中國最富裕的東部沿海地區(qū)都已被日軍占領(lǐng),其中,還包括當時中國的首都,然而從領(lǐng)土面積與絕對比例上來看,日軍的占領(lǐng)區(qū)面積還不是很多,在中國的大西南與大西北地區(qū),國土都還在中國人手里

早在南京淪陷之時,國民政府就已經(jīng)決定遷都重慶,利用中國廣闊的國土與戰(zhàn)略縱深,與日軍進行持久戰(zhàn),日軍所占有的省份,具體來說就是東三省,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小部分,就講今天的省會城市來說,有西安,銀川,西寧,蘭州,烏魯木齊,成都,昆明,貴陽等城市,始終未被攻克。

比較有意思的就是南寧與福州此地兩度失守,而又兩度被收復,但是我們更應該永遠銘記的是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發(fā)生的事情,那場血案不應該被時間所遺忘

所以我們更應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時刻謹記這段歷史信息,這段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深刻教訓。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