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稱三絕這種說法,實際上是對一個人推崇備至,起碼在河北那個地段里,盧俊義就是頭一份的,沒人比他更出色了?梢哉f,施耐庵這種形容十分巧妙,后來武學大師金庸先生也曾經(jīng)有借鑒,在《倚天屠龍記》里有個昆侖三圣何足道,說是三圣,其實也是只何足道一個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盧俊義一人稱三絕,到底是哪三絕呢,書里沒有明說,不過結(jié)合后面人物性格刻畫,不難看出盧俊義究竟是哪三絕。盧俊義的性格其實主要通過跟他的小廝燕青對比體現(xiàn)出來的,總結(jié)下來就是剛愎自用,罕受人言,天真爛漫,頭腦簡單,這樣的性格跟他的出身和成長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根據(jù)他的性格和成長經(jīng)歷,人們開始稱他為河北三絕,哪三絕呢,一為財勢驚天,二為武功蓋世,三為豪氣大方。當然了,這些都是明面上人們贊美他的說法,實際上做個本質(zhì)概括,盧俊義所謂三絕就是錢多、能打、人又傻,此為河北三絕。
首先說錢多,盧俊義自己曾說過自己是五代富戶,不知道積累了多少財富,到盧俊義的時候更是不得了。那個時候梁山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了,但是他們?nèi)匀坏胗浿R俊義的財產(chǎn),足以想見盧俊義的家產(chǎn)有多誘人了。反正盧俊義上山以后,梁山的經(jīng)濟狀況又寬裕很多。
其次講他武功蓋世,古代有句話說窮文富武,什么道理呢,窮文,只要認好字,其他書都可以自己閱讀,不怎么費錢。而習武大不相同,請師父買器材都需要花錢,甚至習武者的伙食也要大大好于普通人。所以水滸里面的一些富戶武功都不低,除了盧俊義之外,比如史進、李應、穆弘等等都是高手。而盧俊義呢,更加了不起,也許是天賦異稟,也許是勤學苦練,也許是名師指點,盧俊義的棍棒槍那是耍得出神入化,幾乎天下無敵,不少成名高手聽說河北有個盧俊義,十分厲害,都跟他挑戰(zhàn)放對,結(jié)果全部鎩羽而歸。慢慢的,盧俊義的名聲開始傳播開來,大家公認盧俊義棍棒無雙。
盧俊義錢特別多,武功又極高,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在一片贊揚聲中長大的。正因為如此,盧俊義平日里也不用動腦子,人們見了他,總是作出一副十分崇拜的樣子,說您盧大員外啊,天神下凡,麒麟轉(zhuǎn)世,天下無敵,義薄云天,英雄蓋世……因為人們知道,只要把他哄高興了,盧大員外隨手一打賞,就夠吃個幾年的。在這種環(huán)境下的盧俊義,變得愈發(fā)驕縱,目空四海。人們表面上贊揚他大方,轉(zhuǎn)臉可能就會說,看我又從這傻子這里騙了錢。
要說三絕里面,我認為盧俊義的傻絕當屬第一。在眾人的吹捧中,膨脹的盧俊義幾乎已經(jīng)忘乎所以,真的以為自己就是萬人敵了。所以后來吳用假扮算命的告訴他需要去東南避禍,燕青提出疑義,去東南肯定要經(jīng)過梁山,小心梁山賊寇啊。盧俊義如何回應,他說我一根棍棒就能挑了整個梁山。這樣的言語不能用狂妄來形容了,簡直說就是個二傻子了。不要說梁山上有林沖武松魯智深等眾多高手,就算全部是小兵小卒,一個人也挑不了那么多人啊。
再到后來,他去了梁山以后很快被捉,宋江他們對他好吃好喝招待,說先打發(fā)管家李固回去報平安。沒想到宋江他們背地里卻告訴李固你主人投靠梁山了,你自己回去吧。那李固平日里就跟盧俊義老婆勾勾搭搭,覬覦他家產(chǎn),但是礙于盧俊義威勢不敢造次,沒想到突然來這么一個大餡餅,馬上回去就勾結(jié)盧俊義老婆霸占了盧家,燕青也被驅(qū)逐。后來盧俊義回去,遇到了流落街頭的燕青,知道了原委,盧俊義的第一反應不是趕緊找對策翻盤,而是不相信,他說我五代大戶,李固算什么東西,敢如此造次?纯窗,這就是盧俊義的腦子和邏輯,他覺得他厲害,其他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敢害他,卻不知道有人為了利益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他覺得他是最出色的男人,他老婆絕對不會跟一個管家廝混,卻不知道他終日舞棒弄槍,早已冷了美人心。
后來盧俊義果然被官府捉住,梁山好漢費盡周折又把他救下來,因為他錢多武功高名聲大,在梁山做了二頭領(lǐng),南征北戰(zhàn)倒也十分得意。只可惜,征戰(zhàn)這么久,也吃過不少虧,盧俊義腦子并沒怎么長進,打完方臘以后,盧俊義自覺戰(zhàn)功顯赫,就等著封妻蔭子享福呢。可是須知就算正八經(jīng)的將官出身,都要擔心兔死狗烹,何況盧俊義這種從強盜被招安的人呢,肯定不容于朝廷啊。燕青看到了這一點,勸他趁早隱退,盧俊義一點不聽,果然后來被人用水銀毒害,墜湖而死。
盧俊義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在社會上混,其他方面再厲害也要有腦子,不然只有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