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算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武松能夠揚名四海純屬施耐庵的文學創(chuàng)作,歷史上的武松確有其人,也確實做過都頭,這與武大郎、潘金蓮的境遇一樣,都是歷史人物,但事跡就與《水滸傳》相差甚遠了,所以也不能將歷史人物當做水滸人物的原型,因為除了名字,找不到太多相似的地方。
歷史上的武松也算是北宋小有名氣的義士,練得一身好武藝,在杭州街頭賣藝期間,被杭州知府高權相中,任命為都頭?催^水滸的應該對生辰綱被劫之后,鄆城縣的步兵都頭雷橫、馬兵都頭朱仝映像深刻,他們二人都參與了追捕緝拿活動。由此可見都頭是維持地方治安、破獲刑事案件、緝拿犯罪分子的職能,可以視為今天的公安系統(tǒng)副職!端疂G傳》里的武松是受陽谷縣縣太爺賞識,被破格提拔為本縣步兵都頭,與歷史記載有些相似。
(朱仝劇照)
武松在都頭的位置上表現(xiàn)不錯,后來又被提拔為杭州府提轄,再以《水滸傳》入手,來看看提轄是何官職。水滸中孫立曾經是登州兵馬提轄,這就不再是地方公安系統(tǒng)了,而是實打實的軍職,北宋時提轄直管一個州的兵力,且由于重文抑武的朝代特性,北宋常以文職的知州兼任提轄,若是如此任命,則會在官職前加上守、試、判、知的稱呼,孫立只說是提轄,說明是武官專職,由知州節(jié)制,畢竟登州是出了名的盜匪橫行,武官專職提轄是有可能的。
有一個不一樣的是魯智深,水滸里他是渭州經略府提轄,經略府是設于各重要邊鎮(zhèn)的軍政機構,《水滸傳》里的老種經略府相公就是安撫使級別,比知州、知府品階高,安撫使下屬的提轄也要高于一般州府提轄,是協(xié)助一路經略府安撫使分管軍隊的,王進、楊志都是這個級別。所以武松的杭州府提轄屬于常規(guī)設置,但放在今天,也算是軍籍正團級干部。在高權被罷官后,武松也受牽連,被架空為閑差,據(jù)說是繼任的新知府蔡鋆所為,也有傳蔡鋆是個大貪官,武松并未孝敬新長官,所以被排斥出核心圈。反正結果就是武松刺殺蔡鋆,被捕后死于獄中。
之所以說蔡鋆是個貪官,因為他是當朝太師蔡京之子,蔡京在水滸里也是六大惡人之首,但歷史上蔡京雖有很多污點,卻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不過文學創(chuàng)作將污點放大,讓他成為一個徹徹底底的“壞人”。蔡鋆在杭州任上也有很多污點,主要就是稅收上的經濟問題,這種稅收上交國庫的數(shù)目遠比實收數(shù)目少,也就是說蔡鋆中飽私囊,在百姓頭上抽油水。因此民間稱他為“蔡虎”,武松刺殺蔡鋆的故事很有可能就是來源于此。元朝成書的《大宋宣和遺事》記有一篇《武行者》,施耐庵的創(chuàng)作對此多有借鑒。
“在蘇小小墓北,謂國初江滸人在進瀧浦下掘地得石碣題曰:“武松之墓”。若是,則應在錢塘江畔,未識孰是!薄段骱轮尽ぞ砭拧ぺD埂に瘟x士武松墓》
武松之死算是除暴安良,所以民間自發(fā)為其收斂尸體,并埋葬于杭州“西泠橋畔”。清人胡祥翰曾對武松墓做過考證,認為應該是在錢塘江畔。民國時期的《杭州全書》也有“宋義士武松墓”的考證,而且還傳言在杭州涌金門找到了疑似武松的骸骨。但根據(jù)一些見聞錄記載,當時的武松墓只是空;蛞鹿谮#且蛭渌杉矣鲬魰院,被后世重新立碑修墓,這也說明真正的武松墓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正如1942年,人們也根據(jù)古籍的記載,于西泠橋邊重修了武松墓,這與今天眾多關廟類似,只是單純的紀念意義。
而且紀念的初衷可能并不是歷史上的武松,而是《水滸傳》里的武松。因為有資料記載,這一次武松墓的修繕,是由上海灘黑社會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出資,當時的碑刻落款上也是這三位的名字。但到1955年后,西湖周邊的墓葬經歷了一次“遷墳運動”,中間雖有喊停,但至1964年,西湖邊包括于謙墓、武松墓等三十多座古、近代名人墓冢被挖開,統(tǒng)一遷至雞籠山馬坡嶺處的10座小型合墓。據(jù)傳當時武松墓的棺柩里確有白骨,遺骨被裝進骨甕里,葬于雞籠山合葬墓。70年代以后,隨著岳廟重建,這些古代名人墓又重新恢復回遷,但當年屬于合葬亂墳,武松等名人的遺骨難以辨認,F(xiàn)在的武松墓是2004年由杭州市政府于原址重建的。
綜上可見,歷史上的武松是位義士,但其事跡不足以后世如此傳揚祭奠,施耐庵的創(chuàng)作才是武松文化發(fā)揚光大的根本因素。而且施耐庵的創(chuàng)作很難尋找歷史的蹤跡,他更著重于現(xiàn)實世界里的思想沖突。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加上政府搭臺文化唱戲的經濟模式興起,這些傳統(tǒng)文化甚至超越了真正的歷史。正如武松墓,雖然墓碑上刻著“宋義士”,但不知到底是祭奠歷史上那位除暴安良的義士,還是利用施耐庵杜撰的打虎英雄提升城市名氣,到此觀覽的人多半是沖著“三碗不過崗”、“單臂擒方臘”這些故事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