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無法超越法國,法國軍事實力可以隨時擊敗印軍

當代,法國裝備如下:

一艘四萬噸級核動力航母,

四艘戰(zhàn)略核潛艇,

十二架戰(zhàn)略轟炸機,

數(shù)百架幻影2000,陣風戰(zhàn)斗機,

以及各種其他先進軍事裝備,現(xiàn)役部隊26萬,后備役50萬。

法軍歷史悠久,自人類大航海時代起,征戰(zhàn)全球,特別是在賽爾斯波托瓦港擊敗俄軍,拿破侖時期入侵俄羅斯、滑鐵盧戰(zhàn)役中全軍覆滅,二戰(zhàn)中被納粹德國法西斯擊敗,出兵利比亞摧毀卡扎菲政權,屢戰(zhàn)屢敗勇不可當。

印度軍事裝備如下:

一艘四萬噸級改造常規(guī)動力航母,

一艘租借俄羅斯的核潛艇,

買的法國、俄羅斯各種作戰(zhàn)飛機,

國產阿瓊坦克、光輝戰(zhàn)機。

印軍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軍事體系,作為仆從軍參加了英軍的后勤補給任務,印巴戰(zhàn)爭中擊敗巴鐵,62年被中國軍隊打的狼狽逃竄潰不成軍,沒有其他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經驗。

因此,不論裝備如何,單憑法軍在世界戰(zhàn)場上視死如歸的勇氣,一旦法軍與印軍交戰(zhàn),估計阿三會望風而逃!

最佳貢獻者
2

近年來,世界軍力排行榜前三的位子一直由美、俄、中占據(jù)著,這個是沒有太大爭議的,但誰排在世界第四,卻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印度排在第四的位置上,個人覺得這種排法很值得商榷。

分析一個國家的軍力,不能單從軍事裝備這個單一因素去看,從軍事裝備、軍隊人員素質、戰(zhàn)略戰(zhàn)法、軍工體系等多維度去分析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才是比較科學的。

印度,單從軍事裝備數(shù)量這個角度上講,確實有著較強的實力,飛機多、坦克多、有潛艇、有航母,可是光有這些軍力就強嗎?我看不一定吧,看看印度的軍事裝備都是哪來的?航母買英國的,飛機買俄羅斯的,就連印度陸軍手上的步槍很多也都是從別國買的,印度的軍事裝備是出了名的“萬國造”,據(jù)說印度陸軍一個排的士兵手中的步槍都是從不同國家進口的,零件不通用、子彈不通用,這樣的裝備現(xiàn)狀,軍力豈能不打折扣?

再看印度的軍工體系,可以說相當?shù)牟煌晟,雖然近年來,印度的經濟發(fā)展迅速,GDP排名也很靠前,但是印度的工業(yè)大部分都處于產業(yè)鏈的低端,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印度雖然也有許多自制的軍事裝備,但這些裝備的國產化率是很低的,大多數(shù)零部件(甚至是核心零部件)都全部依賴進口,這樣的制造能力、這樣的軍工體系又怎么能和老牌的發(fā)達國家法國相比呢。

法國可是出了名的軍事強國,雖然有所衰落,可是完整的軍工制造體系那不是印度能夠比擬的,更不是印度這樣的國家一時半會兒就能超越的,法國軍隊的人員素質比印度強的也不只是一點點,要把印度排在第四的位置,不僅我們覺得不妥,恐怕法國也不會同意吧!


3

印度軍力超越法國,排名全球第四位?不管別人信不信,恐怕印度人是信了,印度人的論據(jù)還不少,比如,印度有全球第四的軍費總額,高達711億美元,全球第三的軍隊規(guī)模,總兵力130多萬人,比法國多得多的坦克,光是第三代坦克就多達3000多輛。

圖為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目前除了美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母。


當然,和印度的軍費比起來,法國要少不少,只有630億美元,但是要看到的是,法國的軍隊規(guī)模也更小,法國的軍費大都用在科技研發(fā)、裝備采購上了,軍隊的技術含量非常高,從技術裝備的密度來看,法國是世界第一位的,遠超美國。法國總的軍力只有30萬人左右,其中陸軍20萬人,海軍7萬人,空軍6萬多人。

圖為法國海軍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他是法國遠程兵力投送的主要裝備。


造成法國軍隊規(guī)模減少的主要原因在于,蘇聯(lián)解體和華約消失后,法國失去了陸地威脅。在1994年,法國國防白皮書就首次提出:近代以來,法國第一次失去了陸地邊境上的直接威脅,法軍從大量高戰(zhàn)備部隊,向著遠程投送和快速支援發(fā)展。任何國家的軍事發(fā)展都是有一個方向的,不能說法軍規(guī)模小就無法擴軍,人家只是根據(jù)國際局勢的變化靈活調整自己的部隊結構,畢竟不是前線國家,干嘛要配備大量一線部隊呢?

圖為法國空軍陣風戰(zhàn)斗機,是歐洲唯一一款可以稱得上由單獨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斗機。


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法國邊境處有德國威脅,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法國邊境處依然是德國和意大利的巨大威脅,冷戰(zhàn)時期,法國邊境處也有蘇聯(lián)軍隊的直接威脅,但是現(xiàn)在,歐洲的最前線已經前提到烏克蘭、波蘭一帶,就連德國都成為北約的縱深國家,法國距離前線已經很遠了,應該更多的發(fā)展遠程投送兵力和支援性兵力。因此,法國并不是不能維系大規(guī)模軍隊,只是失去了必要性,反之,印度處于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周邊國家的包圍中,發(fā)展大規(guī)模的一線部隊則是其生存的必然選擇。

圖為法國海軍阿基坦級導彈護衛(wèi)艦,世界上最早稱得上第四代的導彈護衛(wèi)艦。


但是軍力從來就不是只看規(guī)模,尤其是法軍的規(guī)模也并不算小,北約內部如今總兵力超過30萬的國家也沒有幾個,何況法軍質量極高。要看一個國家軍力的強弱,還得看他具備的能力和技術含量,比如,法國海軍擁有1艘4.4萬噸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搭載有34架“陣風”戰(zhàn)斗機,擁有兩條彈射器,可以起降E-2C固定翼預警機,搭載2架預警機,每天每架出動1.5次,可以覆蓋全天的一半時間。

圖為印度海軍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印度唯一的航母和海軍的絕對主力。


與之相比,印度雖然也有1艘4.5萬噸的中型航母,但是他是常規(guī)動力,而且沒有彈射器,只有2個起飛點,但是共用一條起飛跑道,甲板使用X布局,不是正常的斜角甲板,因此無法實現(xiàn)起飛、降落同時進行,而且由于其甲板本來是“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留下來搭載雅克-38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的,所以空間很小,垂直升降機也位于內舷,且“維克拉馬蒂亞”號第一個短起飛點后面就是升降機,起飛點也沒有配備擋焰板,所以該航母甲板操作效率極低,每一波出動架次少、全天出動率也不高。

圖為正在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上降落中的米格-29K戰(zhàn)斗機。


再者,印度航母配備的艦載機是米格-29K,他的戰(zhàn)斗力也弱于“陣風”戰(zhàn)斗機。米格-29K的RD-93發(fā)動機推力比陣風的M-88發(fā)動機要小1噸,而且配備的雷達來看,陣風M戰(zhàn)斗機配備的是RBE-2有源相控陣雷達,米格-29K則是普通的脈沖多普勒雷達,飛行距離看,陣風M可達1000公里以上的作戰(zhàn)半徑,米格-29K則只有500多公里,兩者差距明顯。

圖為印度航母甲板上的米格-29K戰(zhàn)斗機。


有人說,印度再怎樣,也是有核武器和核潛艇的國家,這話用在和日本比較軍力時,恐怕用得上,但是在法國這里,印度這點核力量就真不算事了。法國的核潛艇雖然沒有美俄那么多,但是4艘“凱旋”級戰(zhàn)略導彈核潛艇,每艘16枚M-51潛射彈道導彈,每一枚導彈有6個TNO(;藦楊^)分導式彈頭,射程達到10000公里以上,再怎么,也比印度唯一一艘“殲敵者”號導彈核潛艇,及其搭載的沒有分導式彈頭的K-15中程導彈(射程750公里)以及K-4導彈(射程3500公里)要強得多。

圖為法國海軍阿基坦級導彈護衛(wèi)艦。


從核潛艇來看,法國還有“梭魚”級核潛艇,雖然建造速度偏慢,如今也才交付了2艘,但是也比印度只有1艘租借自俄羅斯的“阿庫拉”級核潛艇要強,何況法國還有6艘“紅寶石”級輕型核潛艇,雖然和其他五常的核潛艇比起來,法國的“紅寶石”可謂最差,畢竟才2000多噸,航速也慢,就是一個大號AIP潛艇,但是也比印度沒有要強的多。

圖為印度購買俄羅斯的11356型導彈護衛(wèi)艦。

圖為印度陸軍的T-90S型主戰(zhàn)坦克。作為印度最先進的坦克,他其實并沒有法國的勒克萊爾主戰(zhàn)坦克強大。


從驅逐艦上看,法國雖然只有2艘“地平線”級驅逐艦算得上先進,但是印度也不過才有3艘“加爾各答”級可堪一戰(zhàn),印度強在還有3艘“加爾各答”級和3艘“維沙卡帕特南”級盾艦在建造中,法國卻沒有后續(xù)擴大計劃,不過,印度的軍艦全靠外購系統(tǒng),這也是其建造偏慢,每一艘都有超過10年工期的原因,法國雖然數(shù)量少,但是好在技術都是法國自己的(除了發(fā)動機是美國的LM2500外),關鍵時候,還是能多造的。


從軍事地位來看,印度還處在從法國購買武器的階段,比如,印度耗資75億美元從法國購買了36架陣風M戰(zhàn)斗機,先進是先進了,可是單機價格超過2.6億美元,印度也實在是吃不消,引發(fā)了印度政府的質疑。再比如說,印度還從法國購買了“鲉魚”級潛艇,一共買了6艘,花費35億美元,價格都是貴到讓人汗顏。其實,印度購買法國武器是有傳統(tǒng)的,印度過去還曾大量從法國進口了“幻影”系列戰(zhàn)斗機,包括幻影-2000、幻影-F1等戰(zhàn)斗機。

圖為法國陸軍,法國軍隊裝備密度很高,一個大兵身上得個好幾十萬美元。


而且從研發(fā)角度來看,印度完全無法和法國比擬,法國目前正在和德國聯(lián)合研發(fā)第五代戰(zhàn)斗機,而且法國還具備獨立研發(fā)第四代戰(zhàn)斗機的能力,達索的陣風M戰(zhàn)斗機,80%以上的零件是法國自己生產的,包括飛機的雷達、飛控、發(fā)動機、導彈等關鍵部分,法國也有測試戰(zhàn)斗機所用的高速風洞等設備,這連日本都沒有,全球只有中美俄英法有。

圖為印度士兵,相比而言,他們的裝備就差很多了,二戰(zhàn)時期的布輪輕機槍都還在用。


這還只是飛機,法國參與研發(fā),或者自己研發(fā)的武器裝備還有很多,比如A-400M運輸機、勒克萊爾主戰(zhàn)坦克、阿基坦級護衛(wèi)艦等,和法國比起來,印度就連一個步槍和子彈都需要外購,制造一個LCA戰(zhàn)斗機還需要法國幫助其設計氣動外形,法國和印度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印度軍力,實在是不如法國的。

4

所謂的印度軍力超越法國位列全球第四,是一些西方研究機構對全球國家軍費開銷的排名而已,這與實際軍事實力還是會很大差別的。就拿印度和法國來說,一個喜歡張揚,一個看起來已經沒落了,低調得好像沒什么實力一樣,但印度與法國比軍力的話,法國是可以吊打印度的。

就軍費而言,印度2020年的軍費預算為3.18萬億盧比,折合美元大概416億左右,而法國2020年的軍費預算為375億歐元,折合美元大概345億美元左右,看起來印度比法國軍費開支大多了。那么來看看印度拿這些軍費用來干什么?其中,印度國防部有大部分用來支付軍隊工資和養(yǎng)老金,陸軍又是印度的香餑餑,所占軍費預算也是最多的,所執(zhí)行的戰(zhàn)斗勤務也是最多的,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系,會耗費大部分兵力和軍費開銷。

而印度空軍和海軍裝備老化嚴重,加上陸軍的牽制,嚴重制約了印度軍隊的現(xiàn)代化,印度每年花在對外武器的采購上動不動就會花費很大的資金,買美國的戰(zhàn)機、俄羅斯的戰(zhàn)機、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等,動不動就是數(shù)十億美元的大手筆,還有海軍艦艇、航母、潛艇等的都是需要大把的資金。這些有限的軍費對于印度來說僅僅好看而已,用起來捉襟見肘的,遠沒有達到改變印度軍事現(xiàn)代化的地步。印度空軍與巴基斯坦空軍每每發(fā)生沖突,往往吃虧的時候大得多,連巴基斯坦空軍都搞不定,還談何與法國一爭長短。但這個不影響印度的謎之自信,在印度眼里,印度軍隊不再是1962年的軍隊,印度軍隊在亞洲是首屈一指的,在全球那也得排第三。

再來看看法國的軍費用來干什么?法國在2020年將接收一艘“梭子魚”級攻擊核潛艇,“阿基坦”級護衛(wèi)艦、2架E-2D“鷹眼”預警機、7架“信天翁”海上監(jiān)視飛機、以及一些直升機也納入了軍事預算。兩相對比,法國采購的都是現(xiàn)代化程度高的武器裝備,重視情報收集、監(jiān)視設備的采購,打造的是體系化的軍事實力,而印度還在為武器裝備里邊的硬件設施發(fā)愁,其彈藥庫存也近只有10天的使用量,這個全球第四大軍事大國,水分實在是太高了。

這些都是軍費預算開支的對比,而印度與法國真正的軍事實力比較那就比較殘酷了。首先,法國的凱旋戰(zhàn)略核潛艇和最遠射程11000公里的M-51核導彈,印度的殲敵者號戰(zhàn)略核潛艇還雖然已經服役,但核導彈也僅僅只有3500公里的射程,在這個方面,法國是可以碾壓印度的。海軍艦艇方面,印度的航母和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那也是沒法比較的,印度航母目前就是一個笑話,法國的“戴高樂”核動力航母那可是全球第二,帶蒸汽彈射器的航母,可以容納40架戰(zhàn)機,30秒可以可以起飛一架戰(zhàn)機,12分鐘可以降落20架戰(zhàn)機,并搭載有E-2D“鷹眼”預警機的航母。

法國還有自產的21000噸級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這個都是印度無法比擬的。法國空軍還有自制“陣風”戰(zhàn)斗機,印度甚至幾次提出過高價購買的要求。法國是歐洲唯一一個在軍事上不完全依賴美國的國家,有自己獨立的國防政策,也有自己獨特的軍工企業(yè)制造和技術。印度唯一能拿出來的比的就是一個軍費和部隊服役人員的數(shù)量,這些在現(xiàn)代化高科技戰(zhàn)爭中,是起不到倍增效應,也沒多大的用處的。

不管怎么看,印度的軍事實力超越法國排第四,這僅僅是西方國家研究機構搞的一個排名而已,要講真正的軍事實力,印度遠不是法國的對手,只是法國多年來默默無聞,實在太低調,以至于大家都以為法國沒落了,軍事實力不值一提。

圖片來源網

5

我是薩莎之光,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我,我會每天給你帶來薩莎的視頻,看薩莎,漲知識,了解天下事。


題主說的其實不對,印度的軍力不是排名世界第二就是世界第一了(手動滑稽)。


如上圖所示,中國陸軍實力與韓國陸軍差不了多少,而印度的陸軍世界公認要遠遠強于韓國,由此可見,在陸軍的實力對比上,印度約等于美國,遠大于中韓。

在空軍實力的對比上,印度就更有優(yōu)勢了,從印度空軍訓練的刻苦程度上就可以看出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過去40年里,印度空軍每天訓練時間都超過30小時,并且印度空軍士兵每天都要駕駛戰(zhàn)機往返于地球與月球之間來適應太空戰(zhàn)。

另外這些年里,印度累積摔了超過1000架飛機,僅次于美國,真可謂平時多流血,戰(zhàn)時少流汗,印度是領會了空軍至高要點啊,在這一點上,我們還差得非常遠啊。


所以在空軍實力上,印度略小于每天往返于地球與太陽之間訓練的美國,但強于其他任何其他國家。

海軍實力的差別就更大了。不說別的,印度海軍訓練之刻苦,全世界都在為之驚嘆!印度損管訓練可是來真的,軍艦都燒了好幾艘,鍛煉出經驗無比豐富的損管隊伍。核潛艇不關門下潛,這在其他國家屬于不可能完成的項目,印度不僅成功完成,而且無一傷亡,其素質之高,他國絕對望塵莫及。


最近美國海軍才開始向印度學習,在老好人號上搞了次損管訓練,但畢竟起步晚了,經驗不如印度。在海軍實力上,印度高于美國。

別對印度排名超過法國驚訝,你看我上面的排名,印度和美國差不多。

當然,其他人也可以收集資料來個排名,想怎么排都行,反正網上什么資料都有,地球是平的都有一堆證據(jù)。

6

單純的從軍隊員額和武器裝備的數(shù)量來看印度確實是較大幅度的超過了法國,這是因為印度的人口數(shù)量多于法國,同時由于最近十幾年印度的GDP有所增加,軍費開支限制提高了之后大肆購買外國裝備的原因。

但從國防自主能力來說印度與法國相比是相差甚遠的,至少有40~60年的差距!比如說:圖片上是印度空軍在1980中期購買的法國“幻影2000”戰(zhàn)斗機,在印度空軍服役都近40年了,印度也沒有仿制成功,甚至大修都要找達索公司的技師來完成,所以說印度國防自主能力比法國落后的非常非常多。

一個國家的國防能力強弱,第一個比較的就是有核和無核,對于印度來說核武器起步很晚,核彈頭的水平還處于原子彈階段,而非五常完全使用的氫彈(法國1968年首顆氫彈爆炸成功),原子彈與氫彈之間的技術水平差距,就如“樂高積木玩具汽車”和真正的法拉利之間的差距那么的大!僅核彈頭這一項印度落后法國50多年的時間,這還不包括核武器的運載工具,圖片上法國的M51;藢検怯《瓤赏豢杉暗奈淦餮b備。

在核潛艇方面的比較印度也要落后60年以上的時間,印度第一艘國產的“殲敵者號”核潛艇的技術水平和攜帶的所謂;藢,根本達不到法國60年代末建造的“可畏級”戰(zhàn)略核潛艇和M2潛射核導彈(射程3000公里),并且核彈頭的數(shù)量印度也低于法國。

整體上來說印度的核力量沒法與法國進行比較,差距不是一星半點的。

而在常規(guī)武器方面,印度是法國武器的大客戶,軍隊當中有很多裝備都是法國貨,不但花了大價錢購買了陣風戰(zhàn)斗機,還打算引進生產線,實事求是的說法國軍工生產的科研經費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購買法制武器裝備的利潤。比如說:法國目前要研制“第六代戰(zhàn)斗機”,總費用最少也得400~500億美元,錢從哪里來?就是敲了印度一大筆竹杠,一架“陣風”的費用居然超過了美國自己采購的F35“五代隱身戰(zhàn)斗機”的價格,貴的讓人咂舌。

印度海軍“鲉魚級”常規(guī)潛艇,也是法國貨,雖然自行建造,但印度也就制造個艇殼罷了。

總得來說法國國防力量具備二等戰(zhàn)略級的底蘊,而印度屬于三流戰(zhàn)術水平,相互間的差距很大,并且法國是老牌工業(yè)化國家,而印度是前工業(yè)化國家,法國從武器的設計到制造都甩印度100條大街。

法國“梭魚級”多用途攻擊核潛艇。

現(xiàn)代的軍事力量對比不是簡單的比誰的人數(shù)多和誰的裝備數(shù)量多,比的是國家基礎工業(yè)和科研力量,只有國家的基礎工業(yè)強大,科研力量雄厚,誰才能稱之為軍事大國。

而國際上的一些所謂“權威軍事機構”經常把印度的軍事力量排在第四或者第五的位置,除了讓印度人虛榮心得到滿足之外,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印度多買武器,“成為世界第一”,印度能做到!

7

排名只是美國“全球火力”網站的說法,它有什么資格,非要把人劃為三六九等?因此說不必太在意。

雖然,印度都排到了第四,這事倒是值得說一說,看看第4能否站得住腳。

與法國相比,以為就是最好的例子。

法國是全球工業(yè)強國,國防技術基礎設施健全,軍事工業(yè)發(fā)達,什么都能造,盡管不是最強的,比不上美中俄,但是明顯要比印度高出一頭乍出一臂來。

印度今天還在購買法國的“陣風”戰(zhàn)斗機,一架就是2個多億美元,不就是最好的明證嗎?法國賣給印度的裝備,此前有“美洲虎”和“幻影”戰(zhàn)斗機,還有6艘“鲉魚”級潛艇,大量的“米蘭”反坦克導彈等。

當然,法國軍火庫中,還有不老少裝備,都是印度所想要的,比如“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還有“勒克萊爾”主戰(zhàn)坦克,就怕印度買不起。總之陸?諔斜M有,且大部分都是國際巨星。

反觀印度所造,看著什么都能造,連支槍都不過關。如果一個國家連基本的裝備都造不了的話,奢談什么戰(zhàn)力,根本風馬牛不相及。真到了戰(zhàn)時,裝備出口嚴重受制。槍沒有,現(xiàn)代化火炮也沒有幾門,說起來林林總總撂在一塊幾千門,能用者已不足700門。

2018年印度統(tǒng)計,五花八門的彈藥,支撐不了半個月作戰(zhàn)。就這樣一支不會造武器,彈藥撐不了半個月的半機械化軍隊,被排在第4,被別有用心的美國,高抬得實在太高。

所謂抬得越高,摔得越重,只能說助長了其不切實際的野心和不自量力。美國為了迎合印太戰(zhàn)略的需要,滿足于印度可憐的自尊,近年總把印度高高抬起,為了什么,國際社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8

小編的觀點是:印度是軍事大國,但不是軍事強國!

為什么這么說呢?從軍隊數(shù)量、武器裝備規(guī)模、軍費支出來看,印度排名第四是沒有問題的。印度很快就會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軍事動員潛力非常大,印度軍費也位居世界前四,各式武器裝備數(shù)量位居世界前列,武器裝備性能不賴,所以說它是軍事大國沒問題。



但為什么不是軍事強國?首先印度的民族凝聚力不強,歷史上印度也根本沒有自己實現(xiàn)過完全統(tǒng)一,如今它能夠實現(xiàn)統(tǒng)一還是建立在英國殖民的基礎上。第二,印度沒有獨立自主的的國防工業(yè)體系,印度大部分武器都需要進口,甚至是子彈!印度的國際環(huán)境實在是太好了,因此它比較容易從美國、俄羅斯、法國等軍事強國當中進口先進武器裝備,所以就有了武器“萬國牌”的稱號。如果是打一場高消耗戰(zhàn)爭,個人認為印度是耗不起的,戰(zhàn)場是瞬息萬變的,等你彈藥耗盡再進口,有句話說“貓都睡了”。所以平時印度只能在南亞地區(qū)橫行,與其它軍事強國相比,個人認為還不夠火候,這個“第四”水分有點大。

9

就現(xiàn)有的軍力數(shù)據(jù)而言,印度的常規(guī)軍事實力是可以排在全球第四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印度,作為一個去年GDP排名世界第五,高達3.16萬億的國家,印度有著比較強大的國力。而作為南亞次大陸的霸主以及印度洋海域唯一的大國,印度有必要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所以印度這些年在軍費開支上,一直是舍得花錢。

據(jù)統(tǒng)計,去年的印度軍費預算達到了694億美元,超過法國的658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排在其前面的分別是美國的7330億美元和中國的1776億美元。

而龐大的軍費支出無疑是軍事力量建設的一個側面體現(xiàn)。

僅就紙面數(shù)據(jù)而言,目前印度的軍事力量規(guī)模,僅次于中美俄。印度軍隊規(guī)模過百萬,此外還有邊防警察、警衛(wèi)安全部隊等準軍事部隊近兩百萬。放眼世界,能達到了這個規(guī)模的,也就中美俄三國。相對而言,排在其后面的法國現(xiàn)役部隊人數(shù),僅在40萬左右,差距不小。

當然,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中,軍隊數(shù)量的意義不大。相對而言,武器裝備的規(guī)模與先進程度要更加關鍵。

而印度在這個方面,并不算差。

首先,在陸軍方面,印度陸軍裝備有超過三千輛的主戰(zhàn)坦克,其中大部分是T-72和T-90;此外,印度還裝備有至少2000輛的各式裝甲車輛。此外在火炮方面,印度各類型的火炮在5000門左右。

相較而言,法軍的裝備規(guī)模要小一點,主戰(zhàn)坦克在一千輛左右,各型火炮也不過在1000門左右。

雙方唯一接近的就是在武裝直升機方面,都是三百多架。

說完陸軍咱們再說空軍。目前印度空軍擁有各型軍用飛機近一千架。其中作戰(zhàn)飛機超過700架,基本上是以蘇30MKI、米格29、幻影2000這樣的三代機為主。而作為對比的法國空軍,作戰(zhàn)飛機在500架左右,主要是幻影系列。

至于海軍方面,印度并沒有什么優(yōu)勢,雙方的艦艇數(shù)量都在150艘左右。

總的來說,就紙面數(shù)據(jù)而言,印度的軍力是要稍稍強過法軍的,尤其是在陸軍層面。所以在以單純的數(shù)據(jù)對比為主的各大軍力排行榜中,印度超過法國,名列第四,也說得過去。

但是,這種紙面數(shù)據(jù)并不代表戰(zhàn)斗力,印度這個全球第四的排行,其實存在著一定的水分。

還是對比法軍而言,印度軍隊雖然規(guī)模大,但就裝備的先進程度而言,印度軍隊是遠遜于于法軍的。當然,這種差距主要出現(xiàn)在空軍和海軍,在陸軍層面,法國確實是沒什么優(yōu)勢。AMX-30和勒克萊爾這些坦克也不比人家的T-72和T-90優(yōu)秀。

但是在空軍層面,法國的幻影系列乃是正兒八經的國產,相比于印度空軍的萬國牌,人家無論是戰(zhàn)斗體系,還是后勤配套都有優(yōu)勢。最為簡單的一點,人家的幻影打沒了還可造,打傷了隨時可以修,而印度的可就得看人家臉色了。

而海軍方面更不用說,法國海軍擁有除美國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母,此外法國的潛艇、驅逐艦都是當今世界比較先進的存在,而印度海軍的艦船普遍落后,艦齡較長。

當然,相比于現(xiàn)役裝備的先進程度,印度軍隊還面臨著一個國防工業(yè)體系薄弱的這樣一個問題。

大量的裝備是靠買而不是自主生產,這導致印度在面臨戰(zhàn)爭時,會存在著被別人掐脖子的危險。

而且,這也使得印度的軍費虛高,因為進口武器勢必要付出高出成本不少的價格。而且后續(xù)的維護修理、以及相關設施、技術的配套使用,都要燒錢。

舉個例子,比如同樣是一架幻影2000,人家法國軍方自己采購,一架不到2000萬美元,而印度人采購,那得2500萬美元一架。而飛機買回來以后,后續(xù)的維護、修理等費用,那還得花錢,至少零件你得找人家買吧。畢竟買戰(zhàn)機不是買空調,人家還送三包服務。

其實不僅僅是進口武器花錢,由于國防工業(yè)體系的薄弱,使得印度在國產武器方面,往往也需要付出比同類型武器裝備更高的價格。

以印度阿瓊坦克為例,作為印度自己研制的國產坦克,其造價在國際上的同類型坦克中,幾乎是最高的。目前其最新的阿瓊MK2坦克,造價超過800萬美元。要知道美國的M1A2也最高不過才600萬美元,而俄羅斯的T-90更是只要200萬美元就能賣。

那么阿瓊坦克為什么這么貴?當然是貴在零件上咯。阿瓊坦克身上至少70%的零件那都是進口的。

所以所謂的國產坦克,更像是一個利用外國零件的組裝品。這些都使得印度的軍費虛高。

相較而言,法國作為老牌軍事強國,擁有著完備的國防工業(yè)體系,可以說自成一派。其在武器采購方面的花費遠遠低于印度。這使得法軍在其他方面有著更多的軍費預算空間。從這個角度來說,法軍其實有更大的建設空間。

這也是為何我們看到軍力排名第二的俄羅斯,其軍費開支僅僅只有400多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八。其除了是真的窮以外,還有就是武器全部靠自給,成本價就行,人家沒有那么多不必要的花費。

當然,印度軍隊的劣勢還不僅僅是軍費虛高,軍事工業(yè)體系薄弱。印度軍人的單兵素質,相對來講是比較差的。

印度是一個兩極化國家,底層人民的文盲率很高。而其作為印度兵員的主體來源,則決定了印度兵員素質的高低。在這個需要靠知識打仗的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體系下,印度軍隊能發(fā)揮出來多少戰(zhàn)斗力,真的不敢有多少期待。

所以,其實法國對比印度的唯一劣勢也就人少一點,真正就實際戰(zhàn)力而言,印度估計夠嗆。

10

印度跟法國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法國的工業(yè)處于生產鏈的高端,法國的軍工業(yè)從步槍到坦克裝甲到軍艦到飛機到衛(wèi)星一應俱全面面俱到,而印三從步槍到衛(wèi)星全是進口貨,沒有可比性!民用工業(yè)生產更是不能相比!中國的印吹就吹印度勞動力多年輕,勞動力成本很低,數(shù)量有多么龐大,印度又是皿煮國家,他們這些人也不看看印三社會問題有多嚴重,糟糕的政治生態(tài),繁雜的宗教問題,各個民族之間的問題,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問題等等,印度的未來如果不分裂已經是萬幸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