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家也開微博粉絲群,也需要流量,當歷代學者皆認為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的時候,突然來一個不一樣的觀點標新立異是不是流量就來了?

千年以來的人包括魏征皆認為這天下是李世民所平定奠定盛唐基業(yè),哪怕是把風化看的比一切都重要,覺得玄武門之變有傷風化的司馬光,都認可唐高祖之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這個時候想給李淵李建成翻案,證明他們不比李世民差,自然需要足夠的史料依據(jù)去證明,然而找不到李淵李建成值得說道真正改變一個時代走向的功績,證明他的觀點怎么辦呢?這時候自然就只能自己編了。

于是萬能理論就來了“李世民改史書”。墓志和史書相差不大呢?“李世民還改了墓志”。

如此一來就可推翻千年以來無數(shù)學者的觀點,就可以顯得自己高大上,比前人都厲害,是不是非常棒。

專家也是人,人總會有人性的缺點,受限于自身一直以來的思想觀念,他能批判李世民,其他人自然也能用史料批判他,一言不合就拉黑搞一家之言,這種水平講實在的,我覺得他侮辱專家這個詞。

最佳貢獻者
2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歷史我們應(yīng)該本著客觀的角度去解讀,但是難免會帶著主觀的意識去看待,所以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情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只要我們做到不盲從,自己去參悟理解就好了。

對于李世民的看法,我簡單的闡述一下。貞觀王朝是李世民大帝建立起來的。李世民是唐帝國實際上的開國皇帝(他的父親李淵只是名義上的)。

在中國所有的開國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過良好系統(tǒng)的教育,出身也最為高貴。他胸襟開闊,文武全才,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在當政期間創(chuàng)立了蓋世絕倫的文治武功。


在中國這個高度集權(quán)缺乏民主和人權(quán)觀念的國家里,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的素質(zhì)決定國家的命運。 李世民除了具備歷史上的英明帝王共有的優(yōu)勢外,下面的幾個優(yōu)勢還是李世民獨有的。

一、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心和濃厚的危機意識。 責任心是領(lǐng)導(dǎo)人物必須具備的第一要素,沒有或缺少責任心的領(lǐng)導(dǎo)縱使才華蓋世,也一樣會禍國殃民,不是瀆職就是濫用職權(quán)。中國的很多帝王就是因為缺少責任心,把祖輩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玩垮了或玩丟了,結(jié)果使中華民族陷入周而復(fù)始的循環(huán)性浩劫之中,中華文明也一步步地走下坡路,中國也因此不可挽回地衰落下去,由天朝大國淪為二流末國到最不發(fā)達國家。

李世民的民族責任心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坐上皇帝寶座后,并沒有象中國封建社會的大多數(shù)權(quán)力人物一樣自以為大功告成,可以坐下來好好放松一下,利用手中的職權(quán)盡情享受一下榮華富貴的滋味。

相反,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一頭埋在公務(wù)里,每天只睡很少的時間,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討論國政,裁決案件和辦理公事,有時一連幾個小時也不肯停下來休息一下,以致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和那些志得意滿的權(quán)力人物不同的是:李世民大帝有濃厚的危機意識,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個幅員遼闊,兵強馬壯的強盛帝國(那時的唐帝國事實如此);而是一個危機四伏隨時可能被又一次民變**的新生政權(quán)。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那個剛剛瓦解的曾經(jīng)強盛無比的隋帝國,不斷地琢磨隋王朝滅亡的教訓,不時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轍,小心而又勤勉地引導(dǎo)他的帝國走出荊棘,走上繁榮,走向輝煌。

在李世民當政的中期,唐帝國已成了當時已知世界無與倫比的超級強國,繁榮和富庶達到了連上帝都嫉妒的程度。這時李世民應(yīng)該滿足了,可他一點也沒有滿足的跡象,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繁華和輝煌,而是帝國漫長而艱巨的未來之路,并為夯實未來的路基繼續(xù)孜孜不倦地努力。 李世民的超強責任心是他高度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


二、襟懷坦白、光明磊落的執(zhí)政風范。 中國的歷代統(tǒng)治者擁有無窮無盡的小聰明,并以在人前耍小聰明為榮;很少有人想到誠實執(zhí)政,坦白對人。結(jié)果當政者用詭計馭使部屬;部屬也依樣畫葫蘆用詭計蒙蔽首腦。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真正做到誠實執(zhí)政的唯一一人,他在任時對臣僚趟開胸懷,不行欺詐之術(shù);臣僚也盡忠職守,不搞欺瞞哄騙的傳統(tǒng)官場妓倆。

李世民即位之初,曾花大力氣整頓吏治,下決心要在官場根治貪污受賄的不治之癥。為了偵查那些暗中受賄和將來有可能受賄的爛污官吏,李世民令親信暗中向各部官員行賄,結(jié)果還真查處了幾個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謀略告訴一位隋朝遺臣,沒想到這位大臣當場潑了他一瓢冷水:陛下平時總告戒臣民要誠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卻先行欺詐之術(shù),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會一樣用欺詐的手段報答你。李世民認為大臣的話有很深的智慧,欣然接受了這句令普通當權(quán)者惱羞成怒的逆耳忠言。

還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齡雖不滿十八歲,但體格健壯的男子也要應(yīng)征入伍。魏征拒絕在詔書上副署(注意這是李世民最為智慧的杰作,他的命令沒有分管大臣的簽字沒有法律效力,沒有哪個皇帝會主動限止自己的無限權(quán)力,只有李世民例外),李世民解釋說:“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報年齡。”魏征回答說:“陛下常說我以誠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詐欺;可你卻先失去誠信。陛一不以誠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詐欺。”李世民的反應(yīng)是深以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三、胸懷寬闊,愛才如命,有海納百川的容人之量。 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興旺強盛,除了掌舵人具有超人的素質(zhì)外,還必須有足夠的人才來執(zhí)行舵手的意志。

人才的重要性在今天已成為世人的共識,因為人才決定國家的命運。但并不是所有的當權(quán)人物都重視人才的,實際情況是占半數(shù)以上的權(quán)力人物漠視甚至仇視人才。只有那些胸懷寬闊膽識過人,能夠認識到人才的重要并能寬容人才無傷大局的弱點且不害怕人才超越他的出色政治家才能夠任人唯才。

李世民的愛才在史書上有不少的記述,最為典型的事例是對魏征的信任和重用。魏征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舊臣,兩兄弟曾經(jīng)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政治對手。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勸說李建成先發(fā)制人殺掉李世民,按理李世民應(yīng)該對他恨入骨髓了。

李世民在這場權(quán)力角逐中獲勝后,幾乎所有的人都認定李世民會殺掉魏征泄憤或嫁禍于人地把他作為替罪羊殺掉;誰也想不到李世民對魏征的最大懲罰竟然是任命他當?shù)蹏紫啵和他結(jié)成兒女親家。這一戲劇性結(jié)局的果實是:魏征為唐帝國的強盛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李世民執(zhí)掌的貞觀王朝可謂人才濟濟,文有魏征、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武有李靖、秦叔定、程咬金、尉遲敬德。一大批精英人物圍繞李世民組成一個堅強高效的領(lǐng)導(dǎo)核心?衫钍烂襁是感到人才不夠用,并一再地命令宰相封彝德薦舉人才,在久久沒消息后又一再催促他。封彝德委曲萬狀地說:“不是我不努力,實在是今世沒有人才!崩钍烂癞敿醇m正他:“君子用人如器,各隨所長。自古人君致治,難道能借才異代么?患在自己不能訪求,奈何輕量當世?”聽了這樣的真知灼見,封彝德除了慚愧外還是慚愧。


四、高度超強的自制力,對人性的弱點有深刻的認識,對“好話”保持高度的警惕。 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殘留一點動物的痕跡;只要是人,無論是偉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有人性的一面和獸性的一面。

人類文明的真正內(nèi)涵就是最大限度地宏楊人性和盡可能地克服獸性。人性的多少和一個人地位的高低有很大的關(guān)系,地位極高和極低的人身上獸性的成份容易漫延滋長,前者為了生存而不懌手段;后者會恣情縱欲亂用職權(quán)。

中國的皇帝因為位高權(quán)重的緣故,長期被壓抑的獸性有了釋放的條件,就會象深秋的野火一樣四處漫延,不是自制力極強的人不能阻止其殃及池魚。 人類的獸性又稱之為人性的弱點,最具危害性的表現(xiàn)是滋情縱欲濫用職權(quán)和愛聽好話。普通人的弱點因為條件的限制,一般不致釀成大的社會危害;皇帝手中擁有生殺大權(quán),其人性的弱點若不加以嚴格控制的話,即可釀成巨大的社會危害和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

歷史上的杰出帝王在控制自身的弱點方面作出了很多值得稱道的典范,但作得最好且始終如一的還是李世民大帝。 愛聽好話幾乎是人類的通病,權(quán)力人物對好話的偏愛則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v觀歷史上的那些亡國之君,只有極少數(shù)敗在強大的敵人手里,絕大多數(shù)是被身邊的甜言蜜語打到的。只有那些鳳毛麟角的睿智人物才能夠不被好話所誤導(dǎo),李世民大帝就是其中一人,他充分意識到絕大多數(shù)的好話都是別有用心的,因此對阿諛奉迎之言格外警惕。他常常告誡身邊的官員:“君主如果剛愎自用,自以為比別人聰明,他的部下一定會諂媚他。結(jié)果君主失去國家,部下也不能單獨保全。隋王朝的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諛楊廣,以保全他的富貴,結(jié)果也難逃一死。各位應(yīng)以此為戒,對國家大事有意見,一定要直言相告,切莫報喜不報憂!


回顧貞觀王朝的燦爛文明史,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中華民族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最優(yōu)秀的民族,中國人也曾經(jīng)是最最優(yōu)秀的國民!

當今天的中國人回首先輩輝煌的過去時,我們應(yīng)該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是死抱著“四大發(fā)明”和“文明古國”等早以消逝的光環(huán)自欺欺人;還是痛心革面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還是每個中國人自己來作出決擇吧!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